【閱讀經典】賓川四中高一(9)班黃堉——收穫自己的大馬林魚·讀《老人與海》有感

2021-01-14 大方閱

收穫自己的大馬林魚

——讀《老人與海》有感



《老人與海》講述的是古巴的一個小海港的老漁夫——聖地牙哥。「老人消瘦而憔悴,脖頸上有些很深的皺紋。」他窮困,家裡拿不出什麼吃的,書中是這樣描述的:他把長褲捲起來當枕頭,把那張報紙塞在裡頭。他用毯子裹住了他的身子,在彈簧墊上睡下了。並且他孤苦伶仃,只有一個叫馬諾林的小男孩跟他關係好得跟朋友一樣,並且他已經八十四天沒有收穫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出海了,他相信這一天會給他帶來好運。


然後便是本書的精彩部分,老人在海中的搏鬥。


他釣到了一條大魚,竟然比他的船還長2英尺,重達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海明威採用紀實的手法再輔以對老人的心理描寫,展現了老人與大馬林魚日夜奮戰的過程。此後又在回港中遭到一批又一批鯊魚襲擊。最終精疲力竭地回到海港,大馬林魚卻只剩一副巨大的骨架。


他一直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當面對無法撼動大馬林魚的窘境時,他看天空,把一團團白色的積雲想像成一團團客人心儀的冰淇淋,並且他時刻找尋著一個個對自己有利的因素了來鼓勵自己堅持下去。


看見一團團白雲,知道這種天氣是最適合的捕魚天氣,對自己比對這條難纏的魚更有利;當他生吃足夠的食物來支撐自己和馬林魚搏鬥,而馬林魚卻不能補充能量時,儘管他傷口疼痛到了他的忍受極限,他還是沾沾自喜;當他在回港時碰到鯊魚時,又想到許多來安撫自己。


老人面對大海中的種種風險,仍然堅持著自己的夢想——捕獲大馬林魚。


我們的生活環境猶如大海,充滿風浪,誰也不能預料未來,壯麗的大海何時會給人帶來不幸。大馬林魚便是每個人的目標理想,理想總是要奮鬥才能實現。而鯊魚便是我們的人生道路、追求理想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坎坷。


學習或是工作,都需要我們去努力,要有吃苦的能耐。聖地牙哥沒有食物便生吃魚,手抽筋,劃破,脊背疼痛依然堅持,希望渺茫便給自己打氣,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品質。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有很多和聖地牙哥一樣堅持理想永不放棄的人。孔子在缺衣少食的處境中,編寫出《春秋》。屈原被放逐,寫下《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編撰《國語》。孫臏被挖掉膝蓋骨,著有《孫臏兵法》。司馬遷在大牢中三年,仍然編寫《史記》。海倫凱勒出生十三個月後便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在這樣的情況下竟然學會五國語言,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著作。馬克吐溫曾說過,在十九世紀有兩大奇人,其中一個就是海倫凱勒。


他們都是靠著信念和堅持,才寫下如此偉大的作品。司馬遷曾說過,只要我的生命還在,就一定要完成我的使命。為了實現夢想,我們不也該努力堅持嗎?夢想就在前方,努力地去爭取吧,可能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會遇到數不盡的艱辛、苦難,但一旦你朝著夢想努力,總有一天你會達到目標,並且為自己而自豪。


有的時候,已經到了終點,夢想卻從你身邊溜走,也許你會失望,會灰心,但請不要這樣,回頭看看,看看你經歷過的一切,你戰勝過多少艱難險阻,你已經是何等的勇敢!


加拿大一個六歲的小男孩瑞恩在學校聽老師講起非洲某些地區缺水,很多人喝不上水。回家後,他向母親要了70美元,想要捐給非洲人民。後來發現70美元遠遠不夠,便開始通過自己的勞動攢錢,感動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大家紛紛開始捐錢。最後還以他的名字成立了基金會。


僅僅一個六歲的小男孩能為了追求夢想付出這麼多,而在我們這個年紀,正值青春年少,正是值得拼搏的最佳時期。


有過熬夜奮鬥的夢想;有過夜深人靜時的音樂;有過一直陪伴自己的朋友;能寫一手好字,敢於追求夢想敢於擔當,大概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吧。


永遠都不要抱怨自己有多麼不幸,聖地牙哥連續八十四天沒有收穫,他什麼時候抱怨過?他相信在第八十五天自己能碰上好運。夢想的力量是無限的,只要心中有夢,人生就有彩虹。


做人若如聖地牙哥,註定將收穫自己的大馬林魚。

相關焦點

  • 【西苑問渠】頑強的意志不可戰勝——讀《老人與海》有感
    【西苑問渠】頑強的意志不可戰勝——讀《老人與海》有感 2020-09-18 1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明威:《老人與海》多次閱讀多種體會
    在文章開始之前我有一個問題,《老人與海》你用了多久讀完?都讀到了什麼?首先我先來回答,《老人與海》我在讀初中的時候在上課和休息的間隙中閱讀,第一次閱讀,可以說是草草閱讀,挑重點內容去讀,可以用狼吞虎咽去形容,年少無知不懂得去體會文中的意思,就讀出了個一個老人去海上釣魚,釣到了一條大魚,在回去路上魚被其他大魚吃掉了,這就是我第一次看完對這篇文章的體會。
  • 《老人與海》中的些許感悟
    ----《老人與海》,這是一部什麼時候拿起來讀都會帶給你不同感受的經典之作。舞勺之年時讀它,我學到了堅忍不拔;舞象之年時讀它,我學到了奮勇抗爭;而立之年讀它,我學到了重新出發。它告訴了我們人生哲學中的諸多道理,每次讀來受益匪淺,意猶未盡。
  • 解讀經典 《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最負盛名的文學作品,曾兩次被改編成電影。對很多人來說,1958年美國版的改編更忠實於原著的情節,堪稱經典。 但是對我來說,這個版本的失敗之處正在於此,因此我反而更加欣賞1990年的英國版。
  • 名著薦讀《老人與海》,致骨子裡的不言敗——硬漢精神
    他是個老人,孑然一身,駕著小船,在墨西哥灣流中釣魚,如今已是連續84天一無所獲了。我們誰能想像出,作為一個漁夫,在連續84天都沒有任何魚的收穫,心理會承受多大的壓力…… 這就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筆下的那位硬漢老人。
  • 海明威《老人與海》的悲劇色彩:人只是在和自己的錯誤搏鬥
    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看上去沒有什麼複雜曲折的情節,故事內容非常簡單,簡要概括一下就是:老人聖地牙哥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卻被它拖了三天兩夜,把它殺死之後無法放在小船上,只好把它系在船邊,於是被嗅到魚腥氣的大鯊魚咬得只剩殘骸,老人最終什麼也沒得到。最簡單的故事往往有著極為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和寓意,《老人與海》就是如此。
  • 《老人與海》:在堅持中懂得取捨,才是大智慧
    《老人與海》是海明威晚年的經典之作,一經問世就引起了極大反響,之後還被拍成了電影。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洗禮,儼然已成為人們閱讀的經典。大家都在倡導,向主人公桑提亞哥老人在困境中不怕困難,堅韌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學習。這種精神沒有錯,也是值得我們學習。
  • 寫完《老人與海》,兩年後就獲得諾獎,海明威的這本書講了啥?
    聖地牙哥很長時間沒有收穫了。他沒有絕望而是繼續出海。在這一次出海的過程中他捕獲了一條巨型的大馬林魚。這條馬林魚吸引了海底的鯊魚,在返航的路上他遭到鯊魚群的攻擊。沒有水和食物,聖地牙哥憑著自己堅強的意志與鯊魚群做鬥爭。殺死了鯊魚,搶回了只剩下魚骨的馬林魚。
  • 《老人與海》: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給打敗的,只有自己能打敗自己
    通過閱讀《老人與海》,我對成功與失敗的認知不再糾結。「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垮他」。只要我們為一件事情努力過,並竭盡全力付出,就是成功。打敗自己的不是命運,而是你自己。《老人與海》中,老漁夫桑提亞哥已經有84天沒有捕到一條魚了。他決定第85次出海。
  • 老人與海中的大馬林魚究竟是哪種魚?
    馬林魚(Marlin)是對多種海洋大型掠食性魚類的總稱,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有著尖尖的吻部、發達的肌肉和極具流線型的身軀,這類魚來自鱸形目旗魚科(Istiophoridae)和劍旗魚科(Xiphiidae)。
  • 《老人與海》——兇猛的大馬林魚
    《老人與海》——兇猛的大馬林魚這些魚餌很新鮮,而你海啊,在這又深又黑的冷水裡打個轉,回頭就把它們吃了吧。他又感到釣索輕微地一扯,接著是較猛烈地一扯,老人想,肯定是沙丁魚的頭很難從釣鉤上扯下來。接下來就沒有任何動靜了,水面又恢復了平靜。「來吧,」老人說,「再打個轉吧。聞聞這些魚餌。它們是那麼鮮美!趕緊把它們吃了吧,待會兒還有美味的金槍魚呢。既結實,又鮮美。不要不好意思,魚啊。把它們吃了吧。
  • 將軍 | 1210 你的「大馬林魚」還在嗎
    股市如海,炒股就如同出海打漁,這件事,沒點意志是不行的。關於打漁這件事,建議大家去讀一讀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主角是一位聖地牙哥的老漁夫。風燭殘年的老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都快餓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認輸,而是充滿奮鬥的精神,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這就像我們股民,可能會經歷很長時間的衰退期,持倉可能一直表現疲弱,但我們必須學會自我激勵,永遠充滿奮鬥的精神,相信自己一定會釣到一條大魚的!
  • 《老人與海》:出海85天,捕回家一副魚骨,老人歸來成笑柄
    1954年,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奪得諾貝爾文學獎。《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最負盛名的作品。他兼具各家之長,自成一體,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種風格不僅徵服了世界文壇,而且對整個世界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老人與海》奮鬥中痛並快樂
    ——海明威《老人與海》《老人與海》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傳世佳作,小說中描寫了一個老漁夫智鬥大馬林魚和一群大鯊魚的故事,刻畫了老漁夫桑提亞哥頑強的毅力、強大的自信心以及面對強大的敵人毫不退縮的勇敢精神。記得在初中時第一次讀這部小說,不甚理解。
  • 解讀英文版老人與海課程
    課程名稱:崔萬龍解讀英文版老人與海課程描述:當你愛上閱讀,你將同時學會愛的方式,更會懂得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這位風燭殘年的漁夫一連八十四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都快餓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認輸,而充滿著奮鬥的精神,終於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身長十八英尺,體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著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著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而且左手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後,他終於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
  • 老人與海,值得推薦
    《老人與海 》讀後感 我讀過許多書 ,它們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 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其中有一本書讓我體會很深 ,他就是著名作家海明威寫的《 老人與海
  •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的那個老人
    老人與海我應該歌頌著古巴老漁夫聖地牙哥的品格,卻難免不知從何說起。那麼,我還是先感謝一下,創作《老人與海》的人,沒有他的硬漢筆鋒,怎麼能夠刻畫出聖地牙哥與海。所以,令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記者身份,才能夠準確,簡略的給了我們這部中篇小說。
  • 江蘇前黃高級中學國際分校高一軍訓結營!青春不說再見
    獲得會操評比「三等獎」的班級是:2班、13班、9班、3班、7班;獲得會操評比「二等獎」的班級是:11班、4班、5班、10班;獲得會操評比「一等獎」的班級是:8班、1班、6班、12班。獲得跑操評比「三等獎」的班級是:4班、13班、3班、2班、9班;獲得跑操評比「二等獎」的班級是:10班、11班、6班、5班;獲得跑操評比「一等獎」的班級是:12班、1班、8班、7班。
  • 《老人與海》:「聖地牙哥」和魚的搏鬥,在我眼裡是做「無用功」
    筆下的老人「聖地牙哥」同樣如此,八十四天沒捕到魚幾乎被餓死,也從未想到過放棄。這個老人脾氣很犟,一旦決定做什麼事,就會堅定的去執行,任誰都拉不回來。通篇都在講述老人與那條大馬林魚的戰鬥,過程乏味而無聊。但這場外人看了乏味無聊的戰鬥,卻在老人眼裡卻妙趣橫生。這是難以理解的。
  • 海明威《老人與海》中的桑迪亞哥是一位羸弱老者,但也是一位硬漢
    海明威的著作之所以偉大是因為經得起時間推敲,在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桑迪亞哥作為一個艱難討生活的老人,看似普通但其實他是一個「硬核」老人,他能真實地面對生活的各種磨難,特別是在困境中表現出來的勇敢和堅毅讓我們知道什麼是「硬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