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店員聽不懂上海話,男顧客大聲訓斥:不會說上海話,尊重上海?

2020-12-23 孟人說娛

上海是我國的特大城市,是無數人嚮往的地方,但是有些上海本地人的排外,和對外地人的看不起讓人心傷,也讓上海的光芒蒙上了灰塵。

近日,一個上海男人在超市訓斥女店員的視頻走紅網絡,誰也不想地域歧視,但是看完視頻,也許每一個上海外鄉人都會皺著眉頭,心裡對這個男人鄙視一番。

我們看看這個上海男人有多麼優越感爆棚,又說了什麼讓人大跌眼鏡的話。

男子超市買完東西去結帳,開始用上海話,女店員聽不懂,直接發飆用普通話大聲訓斥,估計是怕用上海話聽不懂,白訓

我上海人不說上海話,你讓我說什麼話?

我說一次聽不懂,三次四次你能聽明白了吧。你說你學不會,那是你跟我槓哦。

你吃上海的,用上海的、享受上海的,就希望上海人全部死光,然後都說普通話!

這個上海男人其實有三層意思:

第一,上海人就要講上海話,憑什麼要求我說普通話。

第二,女店員在上海,吃的用的都是上海的,就應該學會上海話,那才是尊重上海。

第三,不說上海話就是想讓上海人死光,那樣就能光說普通話了!

而且女店員其實態度很好,她只是在收銀時表示聽不懂,希望男子可以說一下普通話,方便交流,而且被訓斥後,女店員也進行了解釋。

最後該男子還向經理投訴了這位店員,確實不依不饒,讓人佩服!

網上對這個男子的行為分為兩種意見,一種認為在上海說上海話沒罪

另一種意見,認為上海這種人遍地都是

其實,在上海說上海話肯定沒罪,但是非得要求所有人說上海話就有點不妥。

聽聽這個上海男人說的話,滿滿的優越感,認為在上海不說上海話那就是不尊重上海,那我想請問一下,你去廣州會說粵語麼,你尊重廣州麼?我國有那麼多種語言,你都會說,去了哪裡就要說哪裡話,我們制定了普通話是幹什麼用的?

前幾天,上海來的英國女婿,又是找翻譯,又是耐心溝通幾個小時,即使回家隔離符合規定,可當時宣傳的解決思路與解決態度我覺得都有待商榷。

特別是和這位上海男人對待外地中國人的態度一對比,我們感到了氣憤。你這麼厲害,怎麼不要求這個英國女婿說普通話呢?他也在上海生活,吃上海的用上海的,你敢訓斥他麼?欺軟怕硬的人最讓人瞧不起。

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應該兼容並包,這才是一個都市的氣度。

我曾經去上海旅遊的時候就因為帶有口音的普通話而被鄙視過,當時一個東西問兩遍,賣東西的就會不耐煩,我知道這只是個別現象,但也應該引起重視。

我們都是中國人,我相信大部分上海人沒有地域歧視,沒有本地外地的區別對待,我們就說普通話,我們互相尊重,不是麼?

相關焦點

  • 女收銀員不懂上海話被男子訓斥,找老闆投訴,外地人工作太難了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這是一首歌的歌詞,告訴我們全國人民不論語言不論地區,都是一家人,雖然我們都說著不同口音的語言,但有時候,有些人卻直說地方方言,而別人聽不懂,最近,就有一個服務員因為不會說上海話,被顧客訓斥不說
  • 上海人就不能說普通話了?男子因店員聽不懂上海話破口大罵!
    【感謝諸位在茫茫文海中看到並且閱讀這篇文章,本文為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抄襲,侵權必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方言,我們不能要求他人一定要聽懂本地方言,更不能因為別人聽不懂本地方言,就辱罵他!3月24日,有網友爆料在上海長寧路一便利店買零食時,遇到一男子結帳時因店員聽不懂他說的上海話而破口大罵,並且訓斥店員:上海人不說上海話,說什麼話?還要我們上海人怎麼寬容?我搞不懂了,你還要我們怎麼樣?一次聽不懂,兩次三次總聽的太懂了吧?最後,該男子還甚至還找經理投訴此事。
  • 外地店員因聽不懂上海方言,遭顧客怒斥:你希望上海人全死!
    在結帳時,店員和李某有一些溝通,當店員問李某:「是否就需要這幾樣東西時」。李某用自己的「吳儂軟語」進行了"深刻的回答!我們了解到,店員小王(化名)其實是來上海的務工人員,因為自己不是本地人,所以沒有聽清楚李某的回答,就再一次詢問了一遍說:「不好意思先生,您是否可以說普通話,我沒太聽懂「。
  • 說個笑話給你聽:不要隨意在上海說上海話
    課堂我就讀的是一家市重點,和一些普通的上海高中不一樣,我們學校只有80%的同學是上海人,還有20%的同學來自於寶鋼,他們確實聽不懂也說不來上海話。我們同學都私下議論:這個外地同學,不是說聽不懂上海話的嗎?是怎麼知道「gangdu」什麼意思的?很明顯嘛,有差別聽懂!這兩件事在我心底藏了蠻久的,總感覺不是個滋味,後來年紀一點點大起來,看得多了,心胸也寬闊起來,漸漸不那麼在意了,平時基本都說普通話,特別在外面辦事。
  • 上海話課程在日本高校大受歡迎 和日語聽著很像上海話有關?
    日本人學上海話,會是一種什麼感覺?日本愛知大學開設了一門上海話選修課,自2006年開始,如今已是第14年。任課老師虞萍是上海人,她表示沒想到上海話課程這麼受學生歡迎,每年都有超百人報名,需要通過抽籤決定是否選上該課程。甚至有學生第一節課激動地對她說「我中獎了」。
  • 中國方言「傳承堪憂」的城市,本地人不敢隨意說,怕外地人聽不懂
    要說哪個城市方言傳承最堪憂,上海無疑會算是一個。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綜合實力全國第一,堪稱中國經濟發展的領頭羊。上海聚集來自五湖四海、四面大方的國內外人士,可以說是各種語言、方言都有。老一輩的上海人都是說上海話,但是外地人完全聽不懂上海話,交流起來非常困難。
  • 《心動的信號3》女一後臺太迷!自曝家住外灘,不會說上海話?
    另外在拍節目,同事們應該都是比較八卦的吧,上下班的門口不會引發觀眾聚集?這樣真的不會影響工作嗎?都說不用加班的平面設計師不是好的平面設計師,也許女一號並不在意上班的工資,只是給自己找個事情做吧。好像是男二號,還是男三號提起方言的問題,說是覺得中國有幾種方言女孩子說起來特別好聽,一個是重慶話,一個是上海話,還有一個就是臺灣話。
  • 上海一男子理髮要發票遭店員辱罵:頭都剪不起,活著還有啥意義
    下面這家理髮店的店員很囂張,不僅不尊重顧客,還多次辱罵顧客,讓顧客「去死」。事件經過2020年12月8日,上海。一名男子在網上曝光自身遭遇來維權。據男子透露,12月6日,他到當地某連鎖理髮店去理髮。期間店員一直勸他辦卡,都被男子拒絕了。在男子看來,自己拒絕辦卡是因為自己確實不需要。
  • CBA外援勞森咖啡店大聲喧譁與顧客爭吵:「你可以出去」
    原本球隊已經淡出了球迷視野,但勞森卻強行給自己加戲,原來他在咖啡廳裡因為外放聲音太大和顧客以及店員爭吵,被CBA球迷吐槽素質太低。在視頻裡,勞森走到一位男顧客的身邊大聲的訓斥,情緒比較激動。隨後又跑到另一邊和女店員爭吵,吵的是不亦樂乎,仿佛全世界都在和他作對。說到激動的地方,勞森怒吼:「你們可以出去!」另一名顧客見狀仗義執言:該出去的是你!
  • 【魔都絮語】也談上海小囡學說上海話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孩子說的明顯帶有南匯方言口的話,是不是上海話呢?或者不算上海話,而是人們通常說的「上海本地話」,即上海郊區居民的方言,和上海城市中心地區居民說的上海話不一樣的地方顯而易見。毫無疑問,居住在市郊的「上海本地人」的方言和上海市區的「上海人」的方言是有明顯區別的。40多年前,筆者曾在寶山的農村學農或參加「野營拉練」到過市郊多個縣,一走出市區,聽到郊區農民說的本地話,當時「自我感覺良好」的我們這些中學生就以為這是「鄉下話」。有時農民們說話的節奏快的話,我還聽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
  • 火箭18分名將大鬧中國咖啡館,女顧客讓他滾出中國,網友集體點讚
    北京時間8月14日,近來在福建隊效力的前火箭隊的大牌球星勞森,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他在中國的一家咖啡館內和一位中國男性顧客產生了口角,雙方當時鬧得很不愉快,這起事件還迅速的在社交媒體上蔓延開來。根據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顯示,當時勞森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館內和一位男性顧客起了爭執
  • 能確定的只有仗義執言的真不是中國女店員
    近日,網絡上傳出了一段CBA福建隊外援勞森,在上海一家星巴克咖啡館,先後和兩位中國顧客發生爭執的視頻。對於爭執的原因,雙方可謂各執一詞,視頻中的字幕提示,之所以有中國顧客和勞森起爭執,是因為勞森帶著耳機打電話,噪音汙染太嚴重;而勞森卻在社媒上,給出了完全相左的理由。
  • 外籍球星咖啡店與顧客發生爭執,女店員:你才應該出去,這裡是中國
    北京時間8月14日,近來在福建隊效力的外籍球星勞森,在中國的一家咖啡館內和一位中國男性顧客產生了口角,此事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蔓延開來,並引發了不小的爭議。勞森表示:「我聽不到,你可以出去」。該男顧客表示:「這裡不能大聲說話,這裡是公共場所」。
  • CBA外援咖啡廳大聲喧譁 和顧客爭吵高喊「你可以出去」
    原本球隊已經淡出了球迷視野,但勞森卻強行給自己加戲,原來他在咖啡廳裡因為外放聲音太大和顧客以及店員爭吵,被CBA球迷吐槽素質太低。在視頻裡,勞森走到一位男顧客的身邊大聲的訓斥,情緒比較激動。隨後又跑到另一邊和女店員爭吵,吵的是不亦樂乎,仿佛全世界都在和他作對。說到激動的地方,勞森怒吼:「你們可以出去!」
  • 梁昌霖:在張江創業18年,不會說上海話沒關係
    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不懂農業」的人,在今年疫情期間,帶領著他的「叮咚買菜」生鮮APP,創下單月營收12個億的新高。今年是梁昌霖在浦東張江創業的第18個年頭,他賠過錢、賣掉過房子、賣掉過公司,終於在騎上外賣小車走進千家萬戶的時刻,找到自己堅定的創業方向。
  • 容易誤解的一句上海方言,用兩種語氣說,所表達的意思卻截然不同
    上海,國際大都市,中國的一線城市,很多人說沒有去過上海旅行,你的人生是不完美的,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和燈紅酒綠的十裡洋場讓很多外地遊客魂牽夢縈,在迷戀上海風景的同時,那軟軟糯糯的上海方言更讓外地遊客所津津樂道,很多人說,上海話聽著很舒服,但是卻聽不懂上海人在說啥,有的時候甚至一句簡單的上海話
  • 「小上海」為啥不會講上海閒話?
    新民晚報 記者呂劍波 見習記者王文佳 眾多市民參與「上海話•上海情」《談天說地阿富根》首屆上海話大獎賽的熱情讓賽事組織者很欣慰,但比賽中暴露出眾多「小上海」上海話水平普遍下降的問題,也令人擔憂。被列為時下中國三大方言之一的上海話,目前面臨著怎樣的困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保護上海話,有何新的思路?
  • 「上海人」無須「上海寧」
    「上海寧」就是「上海人」的滬語發音,原本只起注音的作用,幫助不會講滬語的人學說上海話。英話注釋當年,這種洋涇浜英文的漢字注音方式,在一些洋行職員、洋商幫傭甚至攤販車夫中普及英語交流,確實起過一些作用。一百多年以後,有些上海人故伎重演,在普及上海話時,又重操漢字同音字(或者近音字)注音的辦法,雖然如今有了更加科學精準的國際音標、漢語拼音。
  • 上海這家百年老字號西餐廳,中午顧客大多講上海話,晚上講普通話
    那個時候,顧客多是上海人,中老年人佔絕大多數;而現在,中老年人和年輕人,上海人和外地人、新上海人的比例,有了相對明顯的倒置。有意思的是,每天中午與晚上,兩種不同年齡、不同地域文化的食客,形成了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中午多是中老年人,店堂裡聽到的多是上海話。到了晚上,年輕人多一點,普通話是主要的交流語言。」趙珺感慨於這樣的變化。
  • 上海話?英語?原來還有這樣奇妙的關係!
    也許,來自五湖四海的你,聽到上海話時處於疑惑狀態。也許,來自上海的你,能夠說一口流利的上海話。上海話中的一些詞語帶有英語元素哦!此外,還有不少用上海話音譯的英語詞彙被吸收進普通話中,為眾人所熟知。今天小精靈就帶大家看看英語和上海話之間的奇妙聯繫!Tip:會說上海話的同學可以念念下方的詞語,親自感受這兩者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會說上海話的同學可以請教他們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