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王國:原來在英語中的「荷蘭人」一詞,出自德語啊,有點意思

2021-01-07 鄭鷗講歷史

荷蘭的正式名稱是荷蘭王國。其政體為君主立憲制,領土面積約相當於美國麻薩諸塞和康渾狄格兩州之和。抱持純粹主義的荷蘭人堅稱"荷蘭僅指該國12個省中的2個(北荷蘭省和南荷蘭省),但在大部分場合,"荷蘭"和"尼德蘭"的用法幾乎不加區別。中只要聽聽荷蘭球迷在足球賽中給國家隊的加油聲就明白了,他們所支持的是荷蘭而非尼德蘭:"加油——荷蘭—加油!"

英語中"荷蘭人"( Dutch)一詞其實源自德語的"德國人"( deutsch)。英國人起初用這個詞指所有的日耳曼人,但因荷蘭人與他們的接觸和衝突比其他日耳曼人要頻繁所以至16世紀末," Dutch"便成為專指荷蘭人的詞了——但不包括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荷蘭人。不過,賓夕法尼亞州荷蘭人的稱法也源自"det』-詞。他們並來自荷蘭,其祖先是1718世紀移民到賓夕法尼亞的德國人和瑞士人。美國規模最大的荷蘭人聚居區在密歌根州。該州的罨蘭市( Holland)有荷蘭村和荷蘭博物館,也是荷蘭冬季節和鬱金香節的舉辦地。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1982年出訪美國時曾於此城逗留。

語言:荷蘭語屬日耳曼諸語言之一。說這種語言的人在荷蘭大約有1600萬,在比利時北部則有500萬左右(比利時南部的人說法語)。荷蘭語跟德語在發音、詞彙和語法上有明顯差異,會其中之一對學習另種有幫助,但兩門語言並不互通。荷蘭和比利時兩地所用荷蘭語——後者為佛蘭德斯語——不同,在發音和詞汁上,大致相當於美式英語和英式英語的差別。尼德蘭還有若干地區性方言,其口音很重,本地區以外說荷蘭語的人幾乎無法理解。電視訪談裡,有濃重林堡口音的受訪者發言會加上字幕,以便所有的觀眾都能明白說了些什麼。

荷蘭語不是荷蘭的唯一語種。弗裡斯蘭省就有兩種官方語言,所有文件必須準備弗裡斯蘭語和荷蘭語兩個版本。在該省,弗裡斯蘭語同荷蘭語的競爭關係就好比威爾斯語及愛爾蘭語(蓋爾語)同英語在威爾斯及愛爾蘭的競爭一樣。另外,毗鄰格羅寧根省的德國北部地區也仍在使用弗裡斯蘭語。說這種語言的人大約有40萬。弗裡斯蘭語的詞彙更接近英語而非荷蘭語。這強調了一個事實,即英格蘭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和弗裡斯蘭人源出同一支日耳曼群落:印蓋窩內斯人。荷蘭電視節目有弗裡斯蘭語字幕,正如有英語、德語、法語或任何其他外語的字幕一樣。

如今,很難想像會在荷蘭和比利時以外任何地方聽到荷蘭語。除非你樂於付出大量辛勞來學習,否則除了幾句寒暄的短語外,學荷蘭語並沒有什麼真正的必要。荷蘭人從五年級就開始學英話,75%的人說得相當流利。英話電影和電視以原聲附荷蘭語字幕的形式播出;流行音樂用莢語演唱所以樂迷們有理解歌詞的動力;以英語教學的大學課程也很常見

可在17世紀,尼德蘭聯合共和國是世界上經濟、文化和科學實力最突出的國家之一。很多荷蘭科學家被全世界所景仰,譬如現代臨床醫學教育的奠基人赫爾曼·布爾哈弗(1668-1738),國際法的創始者胡戈·德赫羅特(1583-1645),還有擺鐘的發明者克裡斯蒂安·惠更斯(1629-1695)。荷蘭各所大學吸引了大量國外的學生。這一切令當時的荷蘭遠比現在要蜚聲海外。俄語至今仍受荷蘭語影響,有很多航海術語源自後者。因為1世紀時,俄國汐皇彼得大帝(1672-1725)曾在贊丹( Zaandam)學習過造船技術。荷蘭詞彙作為他所得造船技術和經驗的一部分,也隨他同返回了俄國

自幕府將軍德川家光(16041651)在1641年驅逐所有外國人出境後的幾個世紀裡全歐洲只有荷蘭人能接觸日本。荷蘭商人是西方商品和觀念進入日本的唯一渠道,荷蘭話是能在那裡聽到的唯歐洲語言。日語的很多醫學和航海學詞彙源自荷蘭話,還有一些其他詞也是,例如兒(啤酒)→一七一(咖啡)和才一夕一(水)。今天,日本的一些大學依舊設荷蘭語課程,作為印度尼西亞研究的組成部分。

將荷蘭語學習同印度尼西亞研究結合在一起看似不太合理,不過事實上印尼曾是荷蘭的殖民地之一。荷屬時期,印尼的大量相關資料以荷蘭語寫成,學生們需要理解荷蘭語,才能對這些資料加以利用。現在,荷蘭語已不再是印尼官方語言,也不再廣泛使用,可律師還需掌握,因為很多可援引為例判的法律文書是荷蘭語寫的蘇利南(前荷屬蓋亞那)和荷屬安的列斯仍在用荷蘭語。若荷蘭人沒有在第二次英荷戰爭(1665-1667)中被英國人趕出新阿姆斯特丹(現紐約),無疑荷蘭語會在北美洲東海岸廣泛使用至今。組約各教堂就用荷蘭語直到1763年

雖然荷蘭移民很快掌握了新家鄉的語言,但在吸收了大量荷蘭移民的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一些家庭內部還是會說荷蘭語。當地的若千荷蘭文報紙就以這些人為受眾,例如出版於不列顛哥倫比亞的蘭利( Langley)市在加拿大和美國的發行覆蓋面都很廣的《荷蘭新聞報》( De Hollandse Krant)。這些國家的大學常常提供荷蘭語和荷蘭研究課程,如壓爾本大學的荷蘭語系規模就很大。

荷蘭語在南非同樣有非常廣泛且持久的影響。17世紀前往荷東印度群島(印度尼西亞)的海路還很長,要繞過非洲的最南端(直到1869年才有蘇伊士運河這條前往遠東的捷徑)。1652年,荷蘭人在好望角建起一個殖民地,作為前往荷屬東印度群島的中轉站給過往船隻裝上新鮮的飲用水和給養,也給病患提供照料。目前在南非有600萬人使用的南非荷蘭語就是以17世紀殖民者的荷蘭語為基礎發屐出來的。甚至大量英國人到達並最終完全控制南非後,英語也不能徹底取代南非荷蘭語。荷蘭語和南非荷蘭語的關係非常密切,因此受過教育的荷蘭入或南非人只要多花上一點力氣,就可以閱讀對方的報紙。

相關焦點

  • 荷蘭語 or 德語,哪個更難聽?
  • 連赫本女神都說的荷蘭語到底是什麼鬼?十個有趣事實告訴你!
    直到不久以前,荷蘭的孩子到11歲才開始在學校學習英語。雖然如今一部分小學從一年級(4歲)便開設了英語課,但也僅限於一周一節課。所以荷蘭人從小接受的真的不是雙語教育,英語也是真是人家後來學的。 ‍‍2.
  • 荷蘭皇家搞出的天大誤會
    他堂兄生前協助西班牙國王管理荷蘭的官職,也自然傳給了威廉(16世紀的西班牙、荷蘭都是德國諸侯國奧地利的屬國,西班牙國王(同時兼德國皇帝)出自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他同時統治荷蘭。)這裡的奧蘭治侯爵國,是一個位於現今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亞維農以北羅納河左岸的王國。其治所就是今天的奧朗日(Orange)。故事,就從這個奧朗日開始講起。
  • Go Dutch居然不是「去荷蘭」?!那它是什麼意思?
    聽得小E一頭霧水,這個點兒怎麼突然說起去荷蘭???一想不對啊,Dutch是荷蘭語的意思,也不是荷蘭啊!友人看到小E一臉茫然的樣子,給小E解釋了一下,原來是小E理解錯了。有一些詞加上了國家的名字之後,意思就大變不同了 to go Dutch
  • 荷蘭改名了?不,荷蘭還是那個荷蘭
    事實上,荷蘭並不是改名,而是將採用新的國家徽標。2019年12月30日中午,荷蘭旅遊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我們的官方名稱還叫『荷蘭』!請叫我們『荷蘭Netherlands』。」今天上午,中國駐荷蘭大使館官方微信也發文指出,荷蘭還是原來的荷蘭!
  • 荷蘭還是那個荷蘭!並未改名尼德蘭,只是採用新的國家徽標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近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網站報導稱「尼德蘭」不想讓你再叫它「荷蘭」,引起國內媒體熱議,也存在一些誤解。事實的真相是,荷蘭還是原來的荷蘭!中國駐荷蘭大使館30日刊文指出,荷蘭的正式國名依然叫荷蘭王國。
  • 荷蘭王國與荷蘭究竟有什麼區別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荷蘭這個國家,卻鮮有聽到荷蘭王國這個稱呼,那荷蘭和荷蘭王國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荷蘭和荷蘭王國究竟有什麼區別。荷蘭歐洲本土二戰之後荷蘭將剩下的幾個殖民地與荷蘭歐洲本土合併起來成立荷蘭王國。
  • 以德語、法語、荷蘭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比利時
    世界上根本沒有「比利時語」這種語言,比利時有三種官方語言:荷蘭語、德語和法語。比利時北部地區的人們大部分都說佛蘭芒語(類似於荷蘭語),聽得懂荷蘭語的人們通常也能聽懂佛蘭芒語。比利時南部的人們大都說法語。在德比邊境的人們通常說德語,但由於工作等原因,生活在這裡的人數不多。
  • 荷蘭移民能滿足你的需要嗎?
    荷蘭,這個以大風車與大褲衩聞名的歐洲古國,是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在上年的國家實力排行榜上,荷蘭高居第四位,同時荷蘭也是世界上福利較好的國家之一。醫療保險在每個月90歐元左右,可以享受60%的政府補貼,在荷蘭王國購買的商業醫療保險屬於全球性的保險,在國內生病住院都可在荷蘭王國報銷全部醫療費用。
  • 明天過後,荷蘭就不叫荷蘭了
    正名計劃還包含推出新的國家形象標誌——將使用了20多年的「荷蘭」一詞與國花鬱金香組成的形象標誌,改成「尼德蘭」橙色縮寫字母「NL」的圖案。猶如人們習慣於用「英格蘭」泛指整個英國, 「荷蘭」也是個以偏代全的稱謂荷蘭的正式國名叫荷蘭王國,荷語為「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簡稱「Nederlanden」。英語是「The Kindom of the Netherlands」,簡稱「The Netherlands」。
  • 奶叔帶你逛荷蘭之荷蘭的自行車啊,跟中國不是一個物種
    之前奶叔也講過,荷蘭是世界第一自行車王國。人口1600萬,自行車1800萬。中國雖然自行車多,但是比人均,那還是不行的。既然說過了這個話題,奶叔為啥又要炒冷飯呢?我們中國有句話說得好,百聞不如一見。看了荷蘭街頭的自行車,奶叔驚嘆,這跟咱們中國的自行車,不是一個物種啊。
  • 【法語,德語】扒一扒德語中法國人都聽不懂的法語詞
    以下是煮葉菌整理了的,「連法國人都聽不懂的德語中的法語詞」。(1)法語德語單詞ingénieurIngenieur發音[ɛ̃ʒenjœr][inʒe`niø:ɐ]意思男工程師男工程師凡是德語中in-,im-打頭的法語借詞,現在法國人絕對是聽得一愣一愣的。
  • 最近網上流傳「荷蘭改名」一事原來是一個假新聞
    最近,網絡上關於「荷蘭改名」的話題一直被人熱議,但根據可靠消息,荷蘭並未更改國名,而是向全世界宣布它真正的名字,不禁又引起了軒然大波,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條消息又是來源哪裡?但事實上,荷蘭的正式國名一直都沒有變化——荷語為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英語為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簡稱The Netherlands,而從來都不是Holland。
  • 不會英語害死數百人?荷蘭飛行員因為英語不好鑄成大錯
    【軍武次位面】:路芷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經常會在朋友中發現一些發音比較奇怪的人,這些人就是我們常說的外省人,而且也經常因為口音的問題發生很多奇葩的故事。那麼?因為口音問題造成的航空災難,你們有知道多少呢?
  • HL荷蘭移民、荷蘭護照、荷蘭庫拉索投資移民項目方案、荷蘭永居
    在西歐非英語國家中,荷蘭是英語普及率最高的國家,英語為他們的第一外語,約95%的荷蘭人會講英語,且教育投入比較高,有意向到英語系國家留學的家庭可以考慮移民該國。一個普通的中國學生留學荷蘭等發達西方國家四年本科教育至少需要40萬-60萬元人民幣,但移民荷蘭後子女學習可享受居民待遇,成本更低。
  • 球星名有故事:荷蘭姓"範"非貴族 希臘普遍叫"斯"
    「範」是「Van」的翻譯,很多人被誤導以為這是象徵著貴族的意思,但事實並非如此。「van」在荷蘭語裡是「屬於」或「來自」的意思,相當於英語的「of」或「from」。在古代的時候,荷蘭人是沒有姓的,之後為了便於戶籍登記,荷蘭人開始加上姓氏,很多人就用地名來作為姓氏,比如「Van Dijk」就是「來自堤邊的人」的意思。
  • 劍芒看荷蘭(八):荷蘭歷史與個人主義
    今天這個題目叫「荷蘭歷史與個人主義」。大家不要搞錯了啊,我不是歷史學家,放個「荷蘭歷史」的意思呢,重點是為了解釋後面的「個人主義」。
  • 這10個英語詞只有德國人能看懂...
    ,即「只有德國人能理解的十個英語詞」。為什麼只有德國人能懂呢?德語君看過後才明白,原來.「Outing「在德語中意為「揭露」某事,通常和「出櫃(坦白自己是同性戀)」有關。而「Outting」在英語中指的是「coming out 外出,遠足」,相當於德語中的「Ausflug」一詞。
  • 荷蘭變成尼德蘭?真相是……
    然而,就在各位吃瓜群眾紛紛調侃,荷蘭豬、荷蘭豆要變成「尼德蘭豬」、「尼德蘭豆」的時候,中國駐荷蘭使館馬上就發文闢謠了: 荷蘭還是原來的荷蘭
  • 荷蘭剛開始是共和國,為什麼後來又變成了王國?荷蘭君主哪來的?
    荷蘭開始時是共和國,為什麼後來又變成了王國?荷蘭的君主哪來的?其實這裡面有個誤會,因為荷蘭雖然一開始叫共和國,但實際上卻從獨立時起就是王國。所以荷蘭從獨立時起就是有君主的,而且當時的君主和現代君主一樣,都是來自奧蘭治家族。但荷蘭歷史上也確實經歷過非常複雜的演變過程,具體請看下文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