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9日,印度當局以國家安全為由禁用59款中國APP,由此拉開用封殺中國APP洩憤的無恥序幕。而或許是在這些APP中最為著名,Tik tok這款APP突然間就成為眾矢之的,到7月初的時候就連美國人也打算封殺。
再到眼下,就連日本人都跟著印度人來湊這個「反華多米諾」的熱鬧了。
必須說明的是,與印度和美國是由政府當局提出不同,在日本提出這種建議的並不是總理安倍晉三和他的內閣,而是在7月28日由自民黨所屬的一個機構「議員聯盟」向安倍提出的。
具體來說,這些議員是宣稱,此前發生了中國APP洩露用戶信息的情況。該聯盟由此建議,內閣方面應該出臺法律限制來自中國的Tik Tok(抖音國際版)和Wechat(微信國際版)等APP,同時要求政府在《電氣通信事業法》中加入「考慮安全保障上的風險」條款,強化對「有洩露信息嫌疑」的APP的調查。
僅僅從這些措施本身來說,可以說這是必要措施,畢竟軟體洩露用戶隱私信息的事情幾乎所有人都遇到過,不管哪個國家的人都巴不得政府趕緊對這方面的打擊力度。但問題在於,這些日本議員好巧不巧在此時提出這種要求,這其中的槽點顯然就太多了:
首先,APP洩露用戶私人信息絕對不止是中國APP的「專利」,如果這些日本政客真的有心打擊違法犯罪,為何不把這些要求適用於所有在日本市場上使用的APP,而偏偏故意只針對中國APP?告你們搞國別歧視,應該完全不過分吧?
其次,日本人要打擊APP違法,那最最基本的,你得首先有足夠的證據才對。結果現在僅僅只是因為「我覺得」「我聽說」就敢要求政府立法?在日本人眼裡,法律就真的如此兒戲麼?
當然扯了那麼多檯面上的理由,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只不過是因為美國政府已經在這麼搞了,作為小弟的日本人當然起碼得出個聲表個態支持一下主子。如果再深入其中進行探查,你還會發現這裡面其實也暗藏了不少日本人自己的小九九。
首先,Tik Tok早在2018年就已經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APP,截止目前也依然有800萬以上的活躍用戶。顯然,一款外來APP如此搶眼,必然就動了很多本土APP廠商的奶酪。作為世界上IT產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你要說這些議員背後沒有日本本土APP廠商的影子?很難令人信服。
其次,美國人非要發瘋禁Tik Tok,自然是為了給愈發緊張的中美關係「再添一把火」,而如何對待這種中美關係,和平衡在中美之間的站位,就成了日本政府最頭疼的問題。
日本人願意在這個後疫情時代得罪中國麼?當然不想,但日本人也不願得罪實質上的太上皇。所以讓不是內閣成員的自民黨普通議員把封殺之事說出口,就既能給美國人一個起碼的表態,也不至於得罪中國。
最後,除了三邊關係,日本政客們還得擔心一下川普大選的問題。畢竟事關今後四年能不能吃肉喝湯,這幾個月的日本的政客們一邊不敢亂說話站錯隊,一邊又生怕馬屁拍晚了被新主子嫌棄,糾結得很。
但就在27日,川普的競選對手拜登也宣布自己手下的團隊不得使用Tik Tok,日本人這下再也不用擔心馬屁拍錯了。於是我們才看到僅僅一天之後,自民黨的議員們就急急忙忙的非要趕在安倍之前就先把馬屁說出來,生怕安倍搶了自己的風頭。
封殺Tik Tok是日本人在向中國示威嗎?恰恰相反,我們從中看到的只有日本作為美國小弟的無奈與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