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壇動態】 靜觀風來 —— 黃惇書法篆刻展亮相太倉 ■《書法報》編輯部

2021-02-19 書法報

靜觀風來 —— 黃惇書法篆刻展亮相太倉

  本報訊(記者 竇慶勃) 5月9日,由中國書協,江蘇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省文聯,南京藝術學院主辦,太倉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文聯承辦的靜觀風來——黃惇書法篆刻作品展在江蘇省太倉市博物館舉行。

  太倉市委副書記張彪、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龔良、南京藝術學院黨委書記管向群、中國書協副主席言恭達、黃惇分别致辭。太倉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雪嶸主持開幕式。劉恆、宋玉麟、徐本一、周志高、曹寶麟等及書法愛好者500餘人出席開幕式。

  展覽旨在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書法藝術,積極推動太倉書法事業的蓬勃發展,建設文明城市,培養廣大市民認識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展覽展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惇力作70餘件。

  由太倉市委宣傳部、市文廣新局、市文聯主辦,太倉市博物館承辦的婁東詩韻——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同時舉行。該展邀請陳洪武、言恭達、徐本一、劉恆、許雄志等30餘位名家的作品近80件參展。

記者手記

故土情深 又見婁水

竇慶勃

  「又見婁水」是黃惇先生專為此次展覽鐫刻的一方印,投影在開幕式主席臺大屏幕的中央,格外引人注目。透過平實淡然的四個字,依稀可以讓人想像深埋黃惇先生心底數十年的故土情結。

  致辭中,黃惇先生說:「此次展覽,是我獻給故鄉母親的一份禮物。」此話一出,全場動容。

  黃惇先生從藝六十餘年,成果豐碩,他在展覽自序中提到:「憶昔時家中每有好風,長輩輒云:『風先生來矣。』風先生姓吉諱亮工,祖父之師,祖母之養父,晚清揚州大名士,詩文書畫,皆卓爾不群,人謂八怪之後唯此一人。予自號風齋,顏鬥室曰風來堂,今復以『風來』冠予書印展,皆志不忘也。」又云:「吾師陳大羽先生嘗教以『寂寞之道』,又囑『為學不作媚時語,聞道方悟勤為師』。予恪守至今。」

  先賢錢穆先生有言:「孔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此乃國人立己之道之四綱領。」誠然,自古能立於己者,必不待求於外矣。黃惇先生以其藝載道載德載仁,其慎獨立己之功,正如孫曉雲所說:「他的為人剛正不阿,直率坦誠,喜怒哀樂言行於表,常常讓人感受到他單純獨特的『個性』,而這種『個性』,正是今天罕見卻珍貴的文人本色。數十年來,他一直保持著這樣的風骨與鋒芒,是非常難得的,令人由衷地敬重。」

  此次展覽,黃惇先生不但向家鄉捐贈了兩件精品,並且在他的全力促成下,「婁東詩韻——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匯集了當代名家的數十件佳作,亦得以與其個展同時舉行。董仲舒說:「明其道不計其功,行其義不謀其利。」筆者以為,黃惇先生所計之利,即為道義,因為道義方為利之大者。聯想孟子所說「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於是我們就更加明了「又見婁水」的深義。在我們看到黃惇先生以其成就特出於時人之上的同時,更應當看到,此種特出正是基於其厚德之上的人生歷練。

  中國書法幾千年,之所以能綿延不絕,在於其精髓中庸衝和,「書法家」三字從來都不是用來標榜的。我們所看重的二王手札,其內容皆為記錄平實的生活往來,因其生活化,才真正偉大。學術上、創作上,黃惇先生從未標榜什麼,更不曾刻意於標新立異之舉。而返觀當今書壇,怪狀迭出,耳目所染,動心亂性,惑矣甚哉!得失幾何,歷史自有公論。

  10日中午,筆者隨同黃惇先生及其夫人於老師到瀏河古鎮參觀,在古鎮的小橋上,黃惇先生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機將小橋流水攝入鏡頭。黃惇先生已不知見過多少這樣的景致,但毫無疑問,任何地方的風景都無法替代家鄉的小橋碧水。聽著於老師講述黃惇先生祖父輩的往事,目睹黃惇先生凝眸碧水的眼神,筆者不禁想起了賀知章的一首詩:「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如今,春風依舊暖面,波水依然醉心,所不同的是,鄉音未改鬢已白。三春之暉,寸草相報。面對此時的黃惇先生,我們可能會暫時忘卻他的藝術家身份,而感動於他年近古稀的長者風範和眷戀故土的赤子情懷!


相關焦點

  • 靜觀得自在 風來翰墨香●寫在黃惇先生的書法篆刻作品展之前
    先生的創作是具有超前意識的,總是領先一步,「超越清人」是他明確的書法理念,他認為當代書法創作要形成我們這個時代應具有的風格,首先要突破清人思想的籠罩,而不是延續清代碑學所帶來的弊端,我們正好處在十字路口,要對碑派之外的中國書法的優秀傳統加以恢復和重建。
  • 迎春——黃惇書法作品展
    這個迎春小展,多是先生暇時遣興之作,書寫更日常,更隨性,可謂無意於佳乃佳。作品的內容,大致祝禱吉語與文人雅言之屬,若是新居懸掛或點綴書房,甚是雅致。先生齋號風來堂,還刻有一方閒章,謂風來八面。這風,當然是春風。在這即將辭舊迎新的時候,我似乎已經感受到春風徐徐而來了。
  • 窮微測奧 入古出新 ● 黃惇先生的書法藝術
    關注請點擊右上角藍色「深圳市書法院」字樣…………【宣和畫舘】…………… 窮微測奧 入古出新 ● 黃惇先生的書法藝術 圖文/WACKMEDI 沃克梅迪 這看似俯拾即得,其實卻是建立在對篆刻藝術深刻理解之上,印外求印,勇於創新的結果。所謂「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 上海書壇後繼有人,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12月18日在中華藝術宮開幕,展品總計244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圖說: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亮相中華藝術宮
    由上海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上海市書法家協會、中華藝術宮共同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12月18日起亮相中華藝術宮。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提名獎作品10件、入展作品168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首次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
  • 書法報社主辦:第十一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大展徵稿公告
    新年伊始,第十一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大展全新啟程,本屆「觀音山杯」藝術大展,我們首次增加篆刻內容,並舉辦首屆「觀音山書法藝術節」活動。在此之前,書法報社、書法藝術網攜手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成功舉辦了十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藝術大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歷經十年的成長,我們見證了當代書壇的發展。
  • 金壇博物館展出陳曦書法篆刻作品
    陳曦書法篆刻展12月5日在常州市金壇區博物館開幕,集中展示了陳曦圍繞國家大事、金壇人文、傳統文化、生活經歷等題材創作的120餘幅書法作品、50件篆刻作品。陳曦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篆刻研究會理事,師從黃惇、蘇金海、範石甫等書法名家。
  • 「欲換凡骨·金丹書法篆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2017年10月25日下午3點,「欲換凡骨:金丹書法篆刻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此展由中國書協展覽部、江蘇省文聯、西泠印社、南京藝術學院主辦,江蘇省文促會、江蘇省書協、江蘇省篆研會協辦,為金丹先生第一次大型個展,展出其書法、篆刻作品近百件。
  • 書法傳奇|少年遊 · 中國書法藝術精品展——王之洞
    書法作品獲獎:入展:全國首屆個體私營、民營企業書法展三等獎(中國書協主辦)「農行杯」首屆中國電視書法大賽(優秀獎)(中國書協主辦)2011年全國首屆手卷展(優秀獎)(書法導報)2011年《書法報》書壇新秀(新秀獎)慶祝建黨90周年全國書畫展(二等獎)(全國人大、中宣、文化部)2009年中國書法家論壇百佳精品展(十佳第四名)全國第二屆行草書作品展(中國書協主辦)全國首屆青年書法篆刻展(中國書協主辦)
  • 正好風書法八人展
    >隴右自古不乏文脈菁華:敦煌寫經卷帙浩繁;秦漢簡牘亦遍及隴雲秦樹;一代「草聖」張芝,《冠軍》一出,草書興焉……楚人曾翔,當代書壇之狂墨也。曾農髯評沈曾植書法語:「工處在拙,妙處在生,勝人處在不穩。」質之曾翔先生書法,最為的語。其人其藝早已風披隴右。其餘諸子,均為隴上書壇一時俊彥, 皆隨先生作「逍遙遊」好風相從,景行行之。
  • 【書畫苑】洹上煙霞——安陽市入展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第十三屆美術作品展書畫家精品展
    獲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主辦第四屆中國書法藝術節「中國書法十傑」,《書法》中國年度風雲榜最值得期待獎,第四屆中國書壇中青年百強榜「書法十佳」。作品在中國文聯、中國書協主辦賽展中近三十次獲獎或入展,百餘次在全國專業賽展中獲獎或入展。
  •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開啟:獲獎入展者呈年輕化趨勢
    12月18日下午,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澎湃新聞在現場了解到,展覽分中華藝術宮與上海文聯兩個展區,共展出244件作品,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此次展覽80、90後作者共80名,佔總數的43%,比上一屆高11個百分點,大展獲獎入展作者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 第十一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大展徵稿公告(2019年7月31日截稿)
    共同舉辦第十一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大展,現面向全國及海外公開徵稿。新年伊始,第十一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大展全新啟程,本屆「觀音山杯」藝術大展,我們首次增加篆刻內容,並舉辦首屆「觀音山書法藝術節」活動。在此之前,書法報社、書法藝術網攜手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成功舉辦了十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藝術大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歷經十年的成長,我們見證了當代書壇的發展。
  •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成功舉辦
    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成功舉辦 日前,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在山東美術館成功舉辦,共展出了300餘件作品。
  • 上海市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大展在中華藝術宮開幕
    (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本屆大展分兩個展區,中華藝術宮B2展廳中展出本屆大展獲獎、入展作品;上海市書協名譽主席、顧問、主席團成員、常務理事的特邀作品和評委、監委作品57件同期在上海市文聯展廳展出。展品總計244件,反映了上海書法篆刻界的整體創作面貌。為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風氣,本屆大展採用了更為嚴格規範的評審程序。
  • 東莞28件作品入展省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
    近日,由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等主辦「大瀝杯」廣東省第六屆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在廣東書法園舉行。其中,東莞共有26位書家的28件作品入展,展覽時間將截止到12月5日。據介紹,自展覽啟動以來,廣大書法作者踴躍投稿,省書協會員和各地市參賽書法作者超千人,覆蓋廣州、佛山、深圳、中山、東莞、汕頭、湛江、茂名等大部分地區,投稿總數超過2200件。經過專家評審團的評審和篩選,評出了299件入展作品,涵蓋了楷、行,書、書、隸、篆諸體。其中優秀作品共35件。展覽同時展出評委作品、特邀作品26件。
  • 劉江藝術館開館,「大道傳薪」劉江書法篆刻藝術特展開幕
    風送桂清馨,綺夢回千年。9月25日晚,2020南宋文化節在清河坊歷史街區啟幕。2008年被任命為中國篆刻(西泠印社)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09年底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藝事精能,不拘一格,英絕領袖望之斯人」,書壇泰鬥沙孟海曾對劉江的為人和為藝做了高度評價,這是大道傳薪,是學術生命的接力。
  • 上海書法篆刻大展:呈現當下創作,獲獎入展者趨年輕化
    同時展出獲獎作品與特邀作品據主辦方介紹,本次大展共收到作品1441件(書法1296件、篆刻117件、刻字28件),經過初評、複評、終評三輪評審及現場決賽,評選出入展作品共187件,其中優秀獎作品9件(書法7件、篆刻2件),提名獎作品10件(書法7件、篆刻2件、刻字1件)、入展作品168件。
  • 【展賽信息】第十一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大展徵稿公告
    「觀音山杯」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大展,現面向全國及海外公開徵稿。       新年伊始,第十一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篆刻藝術大展全新啟程,本屆「觀音山杯」藝術大展,我們首次增加篆刻內容,並舉辦首屆「觀音山書法藝術節」活動。在此之前,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成功舉辦了十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藝術大展,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歷經十年的成長,我們見證了當代書壇的發展。
  • 際會蘭亭 | 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提名展——雷平
    但就其對後世影響,書法文化卻更勝一籌,成為今天三月三風情的主題,蘭亭也成為舉世公認的書法聖地,這恐怕是當年王羲之他們所始料未及的。由此衍生出的「蘭亭雅集」成為當代書壇精英展示和交流的平臺,凝聚了遷客騷人、文人志士的情懷,更是人們記錄情感的重要途徑。自此,雅集的形式豐富多彩起來,融入書畫詩集之中。在人類所有的文字中,只有漢字超越了工具性而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