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傳統過年習俗和禁忌完整版!

2021-02-15 品格凱瑞克博學幼兒園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最近大街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 那麼你知道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今年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1)習俗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小年的時候一般也是祭祀灶君的時候,而北方地區的人在小年給灶君上供的時候,就要端上一碗餃子,因為「送行餃子迎風面」,給灶君送行,所以要準備餃子。

(2)禁忌

湖北一帶忌宰殺、河南一帶忌搗蒜、臺灣稱為「送神日」忌椿米。

臘月二十四:掃除日。

(1)習俗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年末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稱「掃屋」。

(2)禁忌

儘量用新掃把,老一輩的人在春節前進行大掃除,會用竹葉紮成掃把,打掃屋頂、牆壁和洗滌家具;可由裡而外掃;紅紙掩神靈,如果家裡有神靈和祖先牌位等,為免不敬,可使用紅紙稍微遮掩神像或祖先牌位,免被沾上灰塵。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

如今,大家總說過年沒什麼年味兒。一個重要的原因也許就是我們每天都被各種雞鴨魚肉輪番轟炸,於是大家的味覺集體失靈了。現在想想,以前的年味就是香香的肉味兒呀!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好吧,這一天的標籤就是:買買買!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

古人以桃木為闢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全家一起動手蒸饅頭的記憶似乎已經很遙遠。這記憶不僅有辛苦,更有興致勃勃的美好味道,這味道不就是過年的味道麼?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1)習俗

在整個年節中,二十九這天可以說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所以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2)禁忌

首先就是禁止與人發生摩擦,出口出手傷;還有就是一些比較常規的禁忌了,比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要多說好話,不能吃藥,不能動刀剪,不能打碎東西等等。

大年三十:除夕

(1)習俗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最激動人心的一天終於來了!猛吃!搶紅包!看春晚!放爆竹!

(2)禁忌

福字不能倒貼,大門是迎福納福的地方,福字應該正貼。福字倒貼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 ;忌倒汙水、倒垃圾、丟棄雜物、掃地、灑水、隨地便溺。據說這樣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靈惱怒就會降禍於人;不論是否守歲,屋裡的燈都不要關,要徹夜不滅,寓意來年前途光明。;忌說不吉利的字眼;過年期間魚是必備菜,曰「有餘」。吃魚時,應將頭尾留下不吃,這樣就表示來年不僅有吃穿,還有剩餘。

大年初一:金雞報曉。

(1)習俗

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平時費錢費力的寶寶們今天會讓爹媽找到點兒值回票價的感覺。

(2)禁忌

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會把娘家吃窮;餐忌吃稀飯、葷食及藥品,過去的常規窮人家才吃稀飯,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飯,表示家裡整年度都會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萬神盛會,表示所有的神出來拜年,因此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葷,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 一般的補品補藥初一最好不要吃。

大年初二:傳統的姑爺節。

(1)習俗

姑爺們要紛紛去給嶽父家 、嶽母拜年。這天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利是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

(2)禁忌

迎婿日回娘家,夫婿當同行,回門時不能空手,且帶給娘家的禮物,必須是雙數,單數則不吉利;大年初二是水神的生日,所以要忌洗衣;忌倒汙水、垃圾,掃地,不要從事灑掃的工作,因為這樣容易把家中的財氣掃掉;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對象,這樣表示整年度錢財都會被人家掏走。

大年初三:豬日,肥豬拱門

農曆正月初三,又稱為「豬日」。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生口角爭執,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 ... 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

(2)禁忌

大年初三忌食米飯,大年初三又為穀子生日,漢族民間有忌食米飯的習俗,以為如有犯者,會導致穀物減產或一年內有口舌之災;大年初三忌探親訪友;大年初三,舊習稱為「餓鬼日」,這天忌探親訪友;不宜外出也不宜拜年,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家都不可以;忌點燈,這日是「老鼠娶親」的日子,入夜後必須早早熄燈就寢,以讓老鼠家族舉行婚禮;並在家中各處撒鹽與米,稱為「老鼠分錢」。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

(1)習俗

大年初四即農曆正月初四,這一天為羊日,是中國民間迎神的日子,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初四這天接灶神,迎五路財神。

(2)禁忌

大年初四不能罵人,吵架等。如果在這一天吵架罵人了,那就意味著這一年都是敗興的一年,而且罵人也會給自身帶來兇兆。大年初四一般不能出遠門。因為這天灶王爺要查戶口。春節期間,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四,都是不可以用針線的。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

(1)習俗

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據說初五之前的禁忌有點多!比如不能用生米做飯、不準婦女串門等。所以人們常常管初五的餃子叫做「破五」餃子,意思是吃了初五的這頓餃子,新年前幾天的禁忌就解除啦!

(2)禁忌

初五這天按照舊例不宜做事情,否則會破財。「五忙日」,禁止動土,否可能會有災害發生。不宜串門,初五不串門其實就是避免見到窮神。但是現在除了一些老人家還忌諱這些不準走親訪友,怕會帶來晦氣。

大年初六:馬到成功。

(1)習俗

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送窮的意思,簡單理解,就是家中主婦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預示送走窮神,新的一年財源滾滾。所以這一天千萬別忘了扔扔扔呀!

(2)禁忌

正月初六,百無禁忌,出門活動筋骨。對於商家來說,正月初六是馬日,也是送神的日子,因此需要把除夕送來的財神紙馬燒掉,各類商店開始復業。

大年初七:人壽年豐。

(1)習俗

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正月初七被稱為「人日」,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那麼除了煎餅和七寶羹之外,就再吃一份人類的生日面吧!

(2)禁忌

遇殯葬,有的地方習俗正月裡忌遇殯葬事。遇之則以為不吉,主此年內有災禍降臨;喪家忌拜年,家有喪事,三年服喪期間,過年的一切行事都要取消。最忌諱的就是到別家去拜年,別人也儘量在正月裡不到喪家去,不得已要來往時,不進屋內,而是站在門外說話。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

(1)習俗

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據說這一天,還有婦女不能動針線的習俗。誰能告訴,這是為神馬呢?

(2)禁忌

忌婚嫁,初八乃黃道吉日,但古代男女結婚很少用這一天。古代有抬頭紅一說,是說正月乃太歲壓頭,不利兒孫。現如今,月月都是大利月,天天都是黃道日,早就沒人相信那一套了;米缸不能空,初八為穀日,所以米缸必須有米;忌理髮,整個正月都忌理髮,有一種說法是正月理髮死舅舅。

大年初九:玉皇天誕。

(1)習俗

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2)禁忌

小孩不可在露天場所小便,否則是對天公不恭,天公必責;婦女內長短褲一律不準晾於外面,要在室內,否則有辱天公,陰陽相衝,必遭天責;大小便桶當天不可到池塘洗滌;農民不去挑糞,恐怕潑在地上汙了天神、日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

(1)習俗

正月初十是石頭節,所以這一天凡是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需要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所以也稱為「石不動」「十不動」。河南有部分地方這一日家家都要向石頭焚香致敬,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之舉。

(2)禁忌

初十禁忌動土,特別是一些石頭類的工具,比如磨、碓、碾等石制用具都忌動用。因為這一天是石頭節。同時,生肖屬蛇、虎、豬、猴、鼠的朋友更是要謹慎;初十禁忌在家裡打死老鼠,特別是屬鼠的朋友,更是要注意。

正月十一:請子婿。

(1)習俗

正月十一,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此日是嶽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中國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2)禁忌

忌觀紅喜事;忌打碎器物;米缸不能空著;忌遇殯葬事;喪家忌拜年;忌更換、洗滌衣被。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

(1)習俗

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

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好期待美燦燦的元宵節花燈呀!

(2)禁忌

忌殺生。畜生的輪迴道在正月停止,古代傳聞說掌過畜生輪迴道的。『司祭神』的母親生日是在正月初八,因此『司祭神』在正月會關閉輪迴道給母親過壽,因此被你殺死的畜生的亡靈無法進入六道輪迴,會跟在你的身邊,直到下個月的第三日(也就是二月初三)。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

(1)習俗

正月十三,被稱為「燈頭生日」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2)禁忌

正月十三是一年當中最大、最狠、最毒、最不吉祥的「禁忌日」。在傳統習俗的「正月十三」這一天,人們不走親戚,也不外出,也沒有婚喪嫁娶,更不能動土、搬遷……凡婚姻嫁娶的喜事,都不用農曆十三這一天,因為一大堆的禁忌讓人們只得乖乖呆在家裡「躲著」。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聖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

(1)習俗

正月十四即農曆正月第十四天,作為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這一天的中國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到了這一天,年基本已經過去了,之後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過後,年就宣告結束了。

(2)禁忌

在這一天人們也要注意打掃家中衛生,避免家裡存在過多的灰塵、髒汙,如果家中不夠潔淨的話意味著個人的雙眼受到了蒙蔽,分不清是非禍福。

正月十五:祭蠶神,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1)習俗

相傳,正月十五日正是蠶神嫘祖的生日,因此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蠶神」的日子。祭蠶神用白粥加上肉脂為供品,同時用一桿竹竿挑著燈燭插在田間,謂之「照田蠶」(據說觀察燈火顏色可以判斷一年的豐歉)。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後代元宵節觀燈習俗的一種源頭。如今的正月十五更是熱鬧,人們結伴遊花燈,觀賞舞龍舞獅表演,切記:別忘了吃元宵哦~

(2)禁忌

民俗認為此日是天宮大帝的誕辰日,應以喜慶為主。元宵節當日,夫妻之間絕不能鬧矛盾,也儘量避免孩子哭鬧,以免給家庭帶來黴氣。

一口氣複習了這麼多過年的習俗,仿佛把我們帶回充滿興奮和歡喜的舊時新年!那麼親愛的您,是不是對過年多了一份期待呢?

楊凌品格凱瑞克博學幼兒園2021年春季招生開始預報名啦!有需要的家長可來園諮詢哦!

15398080380(孫老師)

  13759925118(曼曼老師)

15398080551(李老師)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傳統過年習俗和禁忌的完整版,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最近大街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還有十來天就到了我們盼望已久的春節了,想想是不是還有點小激動呢。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小編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 過年習俗和禁忌
    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小編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1、臘月二十三(1月17日)過小年(1)習俗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
  • 普洱人過年曾經的那些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過年,也就是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全國人民無論工作離家多遠,辛苦勞作一年,都希望過年闔家歡樂,團團圓圓。
  • 鶴山人過年的傳統習俗和禁忌,滿滿的回憶,你們還有延續?
    春節,是中國人最傳統的、最隆重的一個節日。鶴山很多地方的慶祝方式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 傳統 中國過年習俗完整版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 過年習俗:過年禁忌知識匯總
    現代人對於很多傳統的過年習俗知道的很少,過年的「禁忌」很多人也不了解。其實,過年時候「禁忌」也特別多。但並不是迷信,而是人們為了求得吉祥平安的古老習俗。過年日常語言凡「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
  • 中國人過年有禁忌嗎切記,從大年三十到初六每天都有禁忌——
    中國人過年有禁忌嗎?切記,從大年三十到初六每天都有禁忌!
  • 中國人過年習俗【完整版】
    過年
  • 中國人過年習俗完整版,終於找全了!
    舉行過灶祭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古代把春節大掃除稱為「掃年」,起源於古代人民驅除病疫的一種宗教儀式。後來逐漸演變為年終的衛生大掃除。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北方稱掃房t,南方叫撣塵。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了年獸,所以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
  • 中國人年前都有哪些習俗?切記,臘月二十五到三十每天都有禁忌!
    中國人年前都有哪些習俗?切記,臘月二十五到三十每天都有禁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過年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最盼望的好日子。隨著新春的腳步臨近,大紅燈籠掛滿大街小巷,年的味道越來越濃重了!大家都洋溢在一片歡樂之中,但又有誰知道年前都有哪些事情不能做,或者說會犯禁忌呢?今天小編搜集整理一下,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臘月二十五:做豆腐,接玉帝一是做豆腐。
  • ✎中國人過年習俗完整版,終於找全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 春節習俗與禁忌
    祭灶: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又稱:小年  春節習俗之祭灶——中國傳統習俗。民諺曰:」二十三,祭灶關。「舊俗農曆臘月二十三為祭祀灶神的日子。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祭灶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灶與過年有著密切的關係。
  • 【傳統習俗】大年初七「人日節」習俗與禁忌!
    那麼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呢?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你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吧。大年初七「人日節」這個已被漸漸淡忘的「生日」,是中國傳統習俗的「人類生日」—「人日」。民俗專家說,在中國至少史長兩千年。民間傳說女媧造人之時,正月前六天分別造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這天是人類的生日。
  • 大年初一習俗和禁忌,一定要知道!
    5、吃年糕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寓意著「節節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11、拜年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 中國人傳統過年習俗,終於找全了!太珍貴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今年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
  • 在農村過年,有哪些傳統和習俗?
    農村過年有哪些傳統和習俗呢?每個地方多多少少都會有些不一樣,,但總體而言都是大同小異,我的家鄉在南方江西,我就來聊聊,我那邊過年是怎樣一個習俗。以前在年前的半個月到20來天的時間是人們最忙的時間,忙什麼呢?
  • 「人日節」習俗和禁忌
    那麼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呢?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告訴你大年初七的禁忌是什麼,正月初七人日不能做什麼吧。這個已被漸漸淡忘的「生日」,是中國傳統習俗的「人類生日」—「人日」。民俗專家說,在中國至少史長兩千年。民間傳說女媧造人之時,正月前六天分別造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正月初七這天是人類的生日。
  • 【拜年】大年初一的習俗和禁忌,你一定要知道!
    5、吃年糕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寓意著「節節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11、拜年春節裡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 中國人的除夕習俗與禁忌
    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
  • 過年習俗禁忌大全版,老傳統不要忘了!
    在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年獸。要是不守歲第二天見不到你了可怎麼辦呢?臘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的習俗,新年吃麵,是預祝壽長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