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除夕習俗與禁忌

2021-02-08 雨中傘

除夕是指農曆每年末最後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


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年三十,是漢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漢族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


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


年夜飯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藉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桌上有大菜、冷盆、熱炒、點心,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 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是取新舊交替"更歲交子"的意思。又因為白麵餃子形狀像銀元寶,一盆盆端上桌象徵著"新年大發財,元寶滾進來"之意。有的包餃子時,還把幾枚沸水消毒後的硬幣包進去,說是誰先吃著了,就能多掙錢。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貼窗花


在漢族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漢族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漢族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漢族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燃爆竹


中國漢族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年祭祖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麵,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藉此保存了。


我國部分地區有一種除夕上墳的風俗,稱為送年食。上墳時間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們把做好的年夜飯,送到亡故親人的墳上,讓亡故的親人與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從而寄託人們對亡故親人的哀思。


掛燈籠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除夕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除夕之夜守歲,門口掛著紅燈籠,堂屋燃著熊熊的紅火,點著蠟燭或油燈,一家人圍桌而談。


壓歲錢


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後,放在他們的枕頭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們齊集正廳,高呼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新年快樂,列隊跪拜;而後伸手要紅包。甚而追討到爺爺媽媽的臥房,一齊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壓歲錢,壓歲錢!」老人家還嫌不夠熱鬧,故作小氣,由討價還價到圍攻摸索,最後把老祖宗的紅包挖掘出來,大家搶掠一空,才呼嘯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卻樂不可支,認為這是新年事事順利的好兆頭。過年給壓歲錢,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和晚輩對長輩的尊敬,是一項整合家庭倫理關係的民俗活動。


除夕禁忌

除夕有很多的禁忌禁忌。如忌言鬼、死、殺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惡聲謾語,忌隨地便溺,忌潑汙水、燈油於地等。人們在大年三十到來時,一面歡度佳節,喜慶豐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掃衛生,以驅疫病、除惡鬼。尤其是在年夜飯時,有更多的禁忌。


1、長輩給晚輩添飯加菜,如果吃飽了不想要,不能說「不要」,而是說「有了」;如果個別茶果吃完了,要說「吃興了」或「太多了」,而不是直接說「沒有了」……。這些吉利話是人們的「除夕功課」,大人要教孩子說,否則新年不順。


2、年夜飯就餐前,必須要先要準備供品祭祀祖先。請祖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說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祖靈請來之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意為不能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準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尊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以免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祖靈時,不得高呼小孩的名字,以免大門外無主鬼魂聽到後,造成小孩夭折。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為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3、吃完年夜飯後,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全家歡聚一堂,圍爐而坐,敘舊話新,暢談美好的祝願,寄希望於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同時,要遵守一些守歲的禁忌,禁忌大聲喧譁,以免驚醒惡魔;禁忌照鏡子,以免見「惡魔」;禁忌將燈油潑地,倘若油味衝淡了酒味,「惡魔」便會醒來,導致禍害接踵而至;禁忌打碎器物,意謂著這年會有「破運」,補救方式是用紅紙包起,口中念「歲歲平安」等吉祥話,並放在神案上數天,即可化解災難。


4 、除夕是去舊迎新的時候,尤其是懼怕疫病與惡鬼。


春節來臨,祝您一家和和睦睦,一年開開心心,一生快快樂樂,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氣揚揚,年年財源廣進。新年快樂!

↓↓↓ 點擊 閱讀原文【進入雨中傘微社區】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傳統過年習俗和禁忌完整版!
    最近大街上的年味也越來越濃, 那麼你知道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今年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大年三十:除夕(1)習俗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 除夕的忌諱禁忌
    除夕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方式來慶賀除夕,那麼大家知道除夕的習俗都有哪些呢?除夕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何講究?
  • 大年三十的習俗與禁忌你知道多少?
    1傳統習俗除夕晚上,家人要共聚一堂吃團圓飯我國的傳統習俗,除夕晚上,一家人一定要在大年除夕晚上共聚一起吃團年飯,又稱圍爐,起源於古人皆圍著爐子吃飯,不分長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員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齊了才可動筷子,也要為未能回家吃團員飯的家人擺碗筷,寓意合家團圓,幸福美滿。
  • 除夕八大禁忌!條條都不得觸犯!
    大年三十的民俗內容主要圍繞的是「合家歡聚」,如包餃子,吃年夜飯,放爆竹等,這也正是中國人為什麼把大年三十看得那麼重要的原因之一。
  • 中國人年前都有哪些習俗?切記,臘月二十五到三十每天都有禁忌!
    中國人年前都有哪些習俗?切記,臘月二十五到三十每天都有禁忌!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過年是千千萬萬中國人最盼望的好日子。隨著新春的腳步臨近,大紅燈籠掛滿大街小巷,年的味道越來越濃重了!大家都洋溢在一片歡樂之中,但又有誰知道年前都有哪些事情不能做,或者說會犯禁忌呢?今天小編搜集整理一下,希望對大家有些幫助,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臘月二十五:做豆腐,接玉帝一是做豆腐。
  • 2021|除夕有哪些禁忌
    舊時,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戀的一晚。除夕之夜,也最為熱鬧,天還沒黑,孩子們就拿著香火,放起鞭炮來了,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一直持續。相傳,除夕之夜,諸神要下凡領受人間的香火,為此民間形成了諸多的習俗禁忌。接下來大家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下除夕禁忌之不可說不敬之語吧。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
  • 春節習俗與禁忌
    春節習俗及禁忌大全接玉皇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匯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 中國人傳統過年習俗和禁忌的完整版,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
    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小編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1、臘月二十三過小年(1)習俗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
  • 除夕禁忌!除夕當天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除夕禁忌大全,除夕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 中國人過年有禁忌嗎切記,從大年三十到初六每天都有禁忌——
    中國人過年有禁忌嗎?切記,從大年三十到初六每天都有禁忌!
  • 除夕的這些習俗與禁忌,你知道多少?
    在古代,除夕這一天,更換桃符不僅是必做的事,而且春聯、門神等也與桃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並成為除夕除舊迎新的必需品。而除夕夜守歲,則是流傳久遠、至今仍家喻戶曉的一項習俗。但其實,除了守歲,古人還有宿歲、饋歲、分歲等講究。此外,除夕當天,古人除了燃放爆竹,還有歲終燒柴、打灰堆等活動。古人過除夕都有哪些講究?
  • 過年習俗和禁忌
    那麼你知道我國春節都有哪些習俗呢?小編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作為現代人的我們,看看咱們的老祖宗是如何過年的!1、臘月二十三(1月17日)過小年(1)習俗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
  • 普洱人過年曾經的那些習俗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過年,也就是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全國人民無論工作離家多遠,辛苦勞作一年,都希望過年闔家歡樂,團團圓圓。
  • 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除夕吃年夜飯的寓意及講究禁忌
    北方很多家庭除夕這邊是吃餃子的,那麼除夕吃餃子有什麼寓意呢?為什麼除夕要吃餃子呢?除夕吃年夜飯有什麼講究嗎?小編整理了除夕吃年夜飯的講究及禁忌,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除夕的寓意除夕吃餃子的寓意是什麼  農曆年三十,也稱「除夕」。按照習俗,除了菜餚外,南方要吃年糕,北方要吃餃子。
  • 代代相傳:除夕到初七的過年習俗是什麼
    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原來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歲」與「祟」諧音,所以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安度過一歲。  在這一天也有很多的禁忌。比如,大年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新年也不能打碎家具,打碎了就要立馬說「歲歲平安」。在節目的最後,暢暢也祝所有的聽眾朋友新年快樂,在新的一年財源廣進。
  • 明天就是除夕了,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嗎?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那麼你知道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嗎?1、除夕來歷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年),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年)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煙花,來驅除夕(年)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 值得你注意的春節拜年習俗禮儀與禁忌,別到時又鬧笑話了
    春節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的意義都是非凡的,在外拼搏的人們無論身在何方都會想盡辦法回到家中與親人們團聚,然後一家人開開信心的吃上一頓年夜飯,再去相互的走家串門的拜拜年。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辭舊迎新的拜年方式隨之而改變,但一些春節拜年的禮儀和禁忌還是需要我們記清楚,不然可能會因此而鬧出笑話。春節拜年禮儀一、拜年提前約定每年準備過節拜年的時候,父親總會在除夕之前與家裡的叔叔嬸嬸約定好日期,每家能夠提前準備。
  • 【除夕】老祖宗留下的春節習俗,你和娃知道幾個?
    今天安全君就帶大家回味一下我們的老祖宗們是怎麼過年的……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已經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正月裡的傳統習俗,從初一到十五,幾乎每天都有新花樣,今天就來說說前七天的習俗,讓孩子們了解一下,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年。
  • 主婦必看的過年習俗! 除夕到初五要做什麼? 紅包行情
    這篇就來列出除夕到初五的習俗、禁忌與注意事項,讓你過年期間面對任何大小事都能得心應手,主婦們媽媽們快收藏!為什麼要遵守過年習俗?過年(或農曆春節、農曆新年)對華人是重要的節日,不僅全家團聚迎接新的一年,還會藉由傳統習俗活動帶來好福氣。
  • 大年初一習俗和禁忌,一定要知道!
    在古代習俗中,元日全家飲屠蘇酒,以祛不正之氣。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後飲以示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