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40歲就指揮三個美械軍殲滅三萬日軍,紅軍時曾讓粟裕全軍覆沒

2020-12-16 騰訊網

此人40歲就指揮三個美械軍殲滅三萬日軍, 紅軍時曾讓粟裕全軍覆沒

山東地靈人傑,自古以來就多出忠義之士,在歷史上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在艱苦的抗日戰爭中,山東出了很多傑出的高級將領,比如說在二戰期間中國陣亡的最高將領—張自忠將軍,當時全國幾十萬人自發組織起來悼念張自忠將軍。而在黃埔系將領中,也有一位傑出的山東籍將領,他就是王耀武。

王耀武幼年時期的生活是很悲慘的,他的父親和兄長先後逝世,但是他的母親還是在艱難的處境中讓他讀了私塾。在民國的動亂中,民族危機日趨加深,百姓的生活也苦不堪言,為了能夠為國家獻一份力,也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王耀武選擇了從軍。1927年,王耀武遠赴廣東報考黃埔軍校,成為黃埔三期生。在黃埔學習期間,王耀武的表現很好,讓當時的總隊長嚴重和校長蔣介石都很器重。

王耀武在軍事指揮方面頗有造詣,所以到中原大戰的時候已經升任團長。1932年,升任補充一旅少將旅長。1934年10月,新組建的紅十軍團奉命北上抗日,但是卻在譚家橋遭到了王耀武部的伏擊,紅十軍團全軍覆沒,軍團長方志敏被俘後犧牲,只有參謀長粟裕帶著少數人突圍了出來,因為此戰,王耀武升任51師師長。淞滬會戰期間,51師被編入74軍,在淞滬會戰期間作戰頗為勇猛。

在後來的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萬家嶺戰役中,王耀武率領的51師都有不俗的表現,1939年,王耀武升任74軍軍長。王耀武是74軍的第二任軍長,74軍正是在他的帶領下走向了巔峰,三次長沙會戰,常德保衛戰,上高會戰,鄂西會戰,74軍在王耀武帶領下機會沒有長時間修整過,士兵和軍官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是戰鬥力卻越打越強。1945年,已經升任第四方面軍的王耀武指揮74軍等多支部隊在雪峰山地區阻擋日軍進攻,雪峰山會戰中,王耀武指揮的部隊有74軍,18軍,新六軍三支美械軍,這三個軍是後來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中的三支。雪峰山會戰本來是一場防禦戰,但是在王耀武的帶領下,國民黨軍付出傷亡兩萬人的代價擊斃擊傷日軍三萬多人,當時王耀武年僅40歲。

相關焦點

  • 戰神粟裕成名之戰,主席對秘書說:此人了不得,必成大器
    在黃橋戰役中,粟裕將軍領導軍隊指揮作戰,贏得了「戰神」一稱。縱觀粟裕的一生,雖然沒有在正規的軍校參與學習,但是他的作戰能力和軍事才能是十分的突出的。就連主席都說:「此人了不得,必成大器。」但是當時的情況是我軍只有七千人,而敵軍卻有將近三萬人的兵力啊!面對如此大的懸殊差距,讓領導作戰的指揮官粟裕將軍非常的頭疼。最終,他決定先攻擊最強的軍隊,再逐次殲滅其他的軍隊。採用的戰略就是:「以黃橋為軸心,誘敵深入,各個殲滅。」
  • 「常勝將軍」粟裕:三次婉拒元帥頭銜,一生最大遺憾沒能解放臺灣
    粟裕跟著起義軍進行了許多次戰鬥,最終,井岡山會師後,粟裕成為了紅四軍裡面的一位連長。其實帶兵打仗這種事情是講究天賦的。粟裕無疑就是這樣的天才。因此,在土地革命時期,粟裕用了幾年時間,便從連長晉升為軍參謀長。更加讓人感到稱奇的是:在紅軍長徵前夕,由於敵人的力量太過強悍,因此我方丟了很多根據地。而粟裕偏偏能在這個大背景下,在浙江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
  • 模範司令殲滅日軍運輸隊,日軍點評中國軍隊打得最好的伏擊戰
    模範司令殲滅日軍運輸隊,日軍點評中國軍隊打得最好的伏擊戰。說起八路軍120師359旅,那是一支有故事的勁旅。這支軍隊不僅能打仗,還能搞生產。圍墾南泥灣是眾所周知的事情。這支部隊曾令日軍頗有評價。原因是中了埋伏。
  • 「戰神」薛嶽,為什麼打不過粟裕?
    早年參加粵軍,逐步成為國民黨的高級將領,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與紅軍多次作戰。抗日戰爭中參加淞滬會戰,指揮了武漢會戰、徐州會戰、四次長沙會戰等著名會戰,時有抗日「戰神」之稱,被認為是「抗戰中殲滅日軍最多的中國將領」。後在1950年的海南島戰役中任海南防衛總司令,戰役失敗後撤退至臺灣。1998年5月3日逝世,享年103歲。
  • 一代名將,殲滅500日軍,擊敗小諸葛白崇禧,一生事跡被稱傳奇
    此人是一代名將,曾消滅日偽軍500人,打敗小諸葛白崇禧,戰鬥中被子彈擊穿胸部,用絲瓜刮骨療毒,此人是誰?他就是開國中將——梁從學。
  • 為什麼說粟裕打仗最厲害?粟裕擊敗國軍十大名將:誰做得到?
    為什麼說粟裕將軍厲害?因為他打敗過十大名將。在蘇中七戰七捷,以3萬人擊敗李默庵12萬大軍。李默庵號稱能文能武,忻口會戰李默庵任左翼軍總指揮,忻口會戰堅持了20多天,共擊斃、擊傷日軍上萬人,勇挫日軍銳氣一戰成名。1942年調任第32集團軍總司令,駐防浙江,開展遊擊戰。
  • 粟裕指揮的慘烈戰役,十萬人圍毆74師三萬,後百姓三年無法上山
    中國近代史就是一部戰爭史,清末的時候遭受列強侵略,之後日軍入侵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好不容易結束了抗戰又來了解放戰爭,其中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就是孟良崮戰役了。下面就來說一下粟裕指揮的慘烈戰役,十萬人圍毆74師三萬,後百姓三年無法上山。
  • 他是紅軍一字號團長,曾率一個團打敗敵三個團,68歲還披甲上陣
    楊得志,17歲參加紅軍,21歲就當團長。 在紅軍時期,他是紅1團團長,為紅軍一字號團長。最為傳奇的是,他曾率領一個團大戰敵三個團,且將敵軍擊敗。 那是在長徵之初,楊得志率領紅1團為全軍開路,充當先鋒。他們才到安遠、新豐,就遇上敵粵軍餘漢謀部。紅1團遠道而來,粵軍仗著好槍好炮,依靠事先築好的工事,以逸待勞。
  • 高郵之戰:粟裕指揮的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戰,城門一破,日軍投降
    今天要講的,是關於粟裕指揮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是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戰。 故事,發生在1945年12月25日。 2進攻 粟裕要攻打的城池是高郵城,這座城池的城牆很高,日軍在高郵城裡面經營許久,高郵城的日軍火力是很猛的。
  • 他沒當元帥卻被稱「老總」,指揮過3個大將,都曾是他的上級
    在開國將帥之中,有不少元帥都被稱為「老總」,如「朱老總」、「陳老總」、「賀老總」等等,這位元帥被稱為老總似乎很正常,不過  有一位大將也被「老總」,此人就是粟裕
  • 抗日戰爭最後一役:高郵戰役——粟裕大將為日軍敲響了喪鐘
    粟裕,開國將軍之首,一生經歷大小戰爭無數,從一個士兵成長為令敵人膽寒的大將,他的一生可謂是一個傳奇,他在21歲就已經擔任戰場指揮官,早在1939年就指揮了水陽鎮伏擊戰、橫山戰鬥、奇襲官陡門等戰鬥,但在這些戰爭中粟裕以配合主力部隊為主,粟裕在這些戰爭中嶄露頭角,日軍投降時粟裕已任華中野戰軍司令員。
  • 粟裕與洪江的故事
    6月17日,在韋崗伏擊日軍,殲滅日軍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6月21日,先遣支隊撤銷,仍回第二支隊任副司令員,後任代司令員。 1939年1月,粟裕在指揮水陽鎮伏擊戰、橫山戰鬥、奇襲官陡門等戰鬥中,殲日偽軍400餘人,俘日偽軍57名,並炸毀火車一列。8月,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成立,任副指揮。
  • 粟裕「侮辱」日寇,招來報復性「掃蕩」,日本兵求饒:不要殺我
    1941年7月20日,日寇南部襄吉指揮日軍第十二旅團各路日偽軍共計17000餘人,以「斬首行動」直撲鹽城的新四軍總部,妄圖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打掉鹽阜軍分區的新四軍指揮首腦。 針對新四軍總部岌岌可危的處境,粟裕採用「轉蘑菇大法」將日寇耍得團團轉。
  • 粟裕未當選元帥,不是謙虛而是資格不夠
    、許光達授銜完畢,對於粟裕授予大將軍銜而非元帥眾說紛紜,曾有謠言傳出,粟裕最開始授予的是元帥軍銜,最後他自己請辭,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胖虎對於此問題幾乎翻閱了所有檔案,所有資料,未有詳細史料表明對於粟裕曾授予元帥軍銜,但是對於粟裕謙虛兩讓司令卻有明確記載。
  • 從抗戰到解放戰爭,慣於奇襲,敢於決戰,粟裕十大經典戰役
    紅軍時期,粟裕歷經連長、營長、團長、師長。1929年到1934年,他又歷任紅四軍參謀長,紅十一軍參謀長,紅七軍團參謀長、閩浙贛軍區參謀長、紅軍第十軍團參謀長等職位。參謀長是負責軍事,說明了他的指揮能力。紅軍時期,粟裕沒有擔任過獨立部隊的軍事正職,也就沒有機會展現軍事才能。抗戰時期,他終於開始爆發。
  • 戰神粟裕:抗戰時期曾成為唯一同時指揮兩個師的師長
    又成功調動了海安、東臺的日軍,粟師長放棄泰州,轉兵海安,打得日軍首尾不能相顧。1941年8月開始,粟裕將軍指揮新四軍第一師「七保三倉」,「五保豐利」,擊斃日軍800多人。到1941年冬季反「掃蕩」結束後,粟裕指揮新四軍1師主力和地方武裝作戰500餘次,斃傷日偽6800多人,俘虜日偽5300多人。
  • 粟裕:1955年授銜的大將,堪稱我軍的「戰神」
    單論我軍高級將領的指揮才能、軍事方面的造詣,粟裕大將,堪稱中國近代的軍神,其在軍中取得的戰績,較之十大元帥毫不遜色,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於資歷的原因,粟裕在紅軍時期擔任紅十軍團參謀長、新四軍時期擔任第一師師長兼政治委員,在戰場上的表現也中規中矩,擔任的職務顯然遜色於軍中的十大元帥。
  • 日本投降數月後,最後一支侵略軍被華野殲滅,戰神粟裕親自指揮!
    的確,在太原戰役時,盤踞了山西二三十年的閻老西的確是沒有辦法,動用了他所接納的日本戰俘。不過說到底,這些日本人已經失去了侵略者的性質,雖然同樣是雙手沾滿著中國人民鮮血的戰犯,但是至少沒有再侵佔我國的土地。
  • 抗戰時令日軍聞風喪膽,兩次逼蔣介石下野,堪稱雜牌軍中的傳奇!
    而同時,紅軍中廣西籍士兵也有很多,廣西軍隊成為「英勇善戰」的代名詞。 到了1937年抗日戰爭,桂軍沒有退縮,仍然是抗擊日寇最頑強的中國軍隊。日軍甚至流傳過這樣一句話:「想要摧毀華夏,一定要先打湖南;而想要滅亡中國,一定要先佔領廣西」。
  • 共和國將帥成名戰,粟裕將軍與淮海戰役
    曾先後組織指揮過1944年的春節攻勢作戰、車橋戰役、南坎戰役等對日軍和日偽軍的作戰。解放戰爭期間,粟裕歷任華中野戰軍司令、華東野戰軍副司令、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等職,先後指揮了高郵戰役、隴海線徐海段戰役、蘇中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