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假如周瑜讓諸葛亮造一萬張弓而不是十萬支箭,結果如何?

2020-12-23 一半秋色一半月

草船借箭,周瑜假如發了神經,不讓諸葛亮借十萬支箭,而是讓他造一萬隻弓來,諸葛亮咋辦呢?

劇情應該是這樣子的:

大戰在即,周瑜邀孔明一起商議破曹之策。

周瑜:「孔明先生,咱們馬上就要與曹操開戰了,江上打仗,你覺得用什麼武器殺敵比較多?」

孔明輕搖羽扇,笑道:「當然是弓箭了!」

周瑜內心竊喜,太好了,孔明中計了,於是繼續給孔明下套:

「孔明先生所說的,我完全同意,可是現在軍中缺武器啊?」

孔明呵呵一笑,心中暗暗盤算:

「周瑜指定是要我借十萬支箭,我若是推辭,顯得我太沒能耐,好在我是個大聰明,早就想好了應對之策,草船借箭,哈哈!小case!」

想到此處,孔明自信地說道:「全憑都督吩咐,我若完不成任務,願以死謝罪!」

周瑜一聽大喜,就等著孔明這句話呢!周瑜緩緩說道:「好!孔明先生,請你三日之內造出一萬支來!」

「what?不是十萬支箭嗎?怎麼變成一萬支弓了?怎麼亂改劇本啊?」。孔明頓時冷汗直流,寒毛直豎,差點沒暈過去。

「對,箭之前我們造過了,現在就缺弓了!」周瑜嘿嘿冷笑道。

「好吧,我造,我造!」沒辦法,孔明已經立了軍令狀,後悔已然來不及了,只能硬著頭皮「造」了。

三日之後,魯肅按照草船借箭的劇本,給孔明準備了二十隻船,船上扎滿了草人。

臨行之前,孔明拉魯肅的手,一把鼻涕一把淚,哭訴了一番,眼看都快到早晨八點了,再不上船,霧都要散了!魯肅便起身告辭,孔明拉著魯肅的衣服,不讓他走,最後被魯肅一腳揣進了船裡。

孔明只得硬著頭皮去了。

半個鐘頭之後,接近了曹營,士兵開始擂鼓,曹軍震驚了,迅速報告給曹操。

曹操走出了大帳,只見滿天大霧,能見度不足五十米,江上殺聲震天,不知東吳來了多少人,不敢冒然駕船迎敵,為保險起見,曹操命人放箭,給我狠狠地射。

嗖,嗖,嗖……密如蝗蟲的飛箭射了過來,一支支地插在草人身上,不到十分鐘,草人上插滿了箭,足足有十萬支。

然而,孔明卻一點高興不起來,因為周瑜這孫子不按常理出牌,不讓他草船借箭,而是讓他草船借弓……

「他奶奶的!」孔明越想越氣!

正在這時,忽然箭雨停了下來,孔明正在納悶,忽然成千上萬的弓從天上飛了過來,紛紛落在二十隻船上,十分鐘過後,孔明讓士兵數了數,居然有一萬多。

孔明一聽,一蹦三尺高,高興壞了,差點掉進水裡,好在士兵及時扶住了。

到底怎麼回事呢?

原來曹操讓人放箭,放著,放著,箭沒了,而東吳戰船還在擂鼓吶喊,似乎有殺不完的人。

下屬向曹操稟報:「主公,箭射完了,可敵人還沒退啊,咋辦?」

曹操想了想,說道:「沒箭了,用弓砸呀,砸死一個是一個!」

「是!」

接著,成千上萬的弓飛了過去,解了孔明的燃眉之急。

孔明激動地流下了熱淚,對岸邊的曹操喊道:

「阿瞞,好兄弟,我會記住你的!謝謝了!」

之後,孔明興衝衝地回去交差去了。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周瑜為什麼讓諸葛亮造10萬支箭,而不是造1萬支弓?
    《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周公瑾過於忌賢妒能、小肚雞腸。讓諸葛亮三天造十萬支箭,目的就是在為難諸葛亮。其實以前看《三國演義》,看到「草船借箭」時的場景,最擔心的還不是有沒有大霧的應驗?船會不會翻?十艘船箭夠不夠數?
  •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孫權,與諸葛亮和周瑜都毫無關係
    實際上,真實的歷史並不是《三國演義》中描繪的那樣。 就比方說上文的關羽單刀赴會,真實歷史上的關羽在離開曹操後,直接從許昌南下至汝南投奔的劉備,所謂的過五關斬六將其實是不存在的。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故事情節都是虛構的。包括今天我們要說的「草船借箭」,曾經上過我們的小學課本。
  • 二十條船滿載十萬支箭?羅貫中這次真沒騙人,但主角卻不是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中傳誦出了許多"名場面",如"三英戰呂布","火燒赤壁","草船借箭"……而在這些名場面的背後,自然離不開許許多多英雄形象的塑造,其中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更是令大家印象深刻。可仔細思索,總覺得十萬支箭還是有些誇張了,諸葛亮的這二十幾艘草船,究竟能不能載得動這些箭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深入探討一下吧。我們都知道,一支箭在古代的製作成本算不上低,箭頭在擁有銳利程度的同時還要兼顧重量,這樣才能射得更遠也更有穿透力。不然就像張飛丟雞毛,有力使不出。
  • 「草船借箭」借的是別人故事,周瑜也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
    魯迅先生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謂是有呼風喚雨之能,神機妙算之智。而事實上那些傳奇的功績大都是作者虛構,只因作者偏向於蜀國,因而過大的誇大的諸葛亮的神,劉備的賢和關羽的勇。這裡我不是想要貶低任何一個古之聖賢,只是還原歷史。您看著喜歡可以點個讚,不喜歡也可以去評論區噴我。
  • 【預習】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圖文講解
    此行 「借箭」,不是他信口開河,而是他周密考慮、巧妙安排之後的行動,所以才不費吹灰之力,借走十萬支箭。這不僅顯示了諸葛亮豐富的天文知識,也表現了他高超的軍事智慧才能。第一部分(1-2):寫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用短期造出十萬支箭的任務為難諸葛亮。交代了草船借箭的原因。第二部分(:3-5):寫諸葛亮請魯肅幫忙,作好了草船借箭的準備。第三部分(:6-9):諸葛亮周密計劃,巧妙安排,終於借箭成功。
  • 草船借箭理論上是可行的,為何有人說不可行甚至不存在呢
    諸葛亮草船借箭發生的背景因為周瑜對諸葛亮的嫉妒,想方設法要除掉諸葛亮,於是周瑜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出十萬支箭,但是諸葛亮也不甘示弱,哪裡要十天諸葛亮知天文,曉地理,懂陰陽,所以草船借箭的故事就發生了。諸葛亮不是自己造十萬支箭,而是去曹操那裡搬運十萬支箭回來向周瑜交差。
  •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教學視頻、生字視頻、知識點在線看!
    此行 「借箭」,不是他信口開河,而是他周密考慮、巧妙安排之後的行動,所以才不費吹灰之力,借走十萬支箭。這不僅顯示了諸葛亮豐富的天文知識,也表現了他高超的軍事智慧才能。問題歸納:1、周瑜讓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 【在線課堂】統編語文五年級下冊第5課《草船借箭》圖文講解+教學視頻+知識要點+同步練習
    此行 「借箭」,不是他信口開河,而是他周密考慮、巧妙安排之後的行動,所以才不費吹灰之力,借走十萬支箭。這不僅顯示了諸葛亮豐富的天文知識,也表現了他高超的軍事智慧才能。問題歸納:1、周瑜讓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 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課文講解生字詞語學習筆記課後習題答案
    二、學習生字詞語三、默讀課文,思考問題:1.默讀課文,想一想:諸葛亮為什麼要去借箭?他為借箭做了哪些準備?他是怎麼借箭的?借箭的結果是怎樣的?2.你讀課文時,發現哪些句子能表現人物的特點。3.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嗎?四、課文學習第1段,「周瑜對諸葛亮心懷妒忌。」
  • 諸葛亮草船借箭,賈詡識破後3次大喊4字,他發現了什麼?
    諸葛亮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其實是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的局,因為周瑜身為江東大都督又特別愛出風頭,自從諸葛亮舌戰群儒搶走了周瑜的風頭之後,周瑜一直想報仇
  • 《草船借箭》課堂實錄
    生:我覺得周瑜稱不上英雄。師:為什麼?生:因為他心胸狹窄。師:好的,看來大家對這個故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考考大家三個問題。問:誰叫誰務必造箭?生:周瑜叫諸葛亮務必造箭。師:第二個問題,誰請誰陪同取箭?生:諸葛亮請魯肅陪同取箭。師:第三個問題,誰向誰巧妙借箭?
  • 揭秘三國演義: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還是病死的?
    在《三國演義》這部書裡,諸葛亮是個光彩照人的謀略大師,誰也不是他的對手,之所以要設計周瑜這樣一個智勇雙全的人物和諸葛亮唱對臺戲,根本上還是為塑造諸葛亮的光輝形象服務的。周瑜為了殺掉諸葛亮先是派諸葛亮去聚鐵山劫曹操的糧草,結果諸葛亮說了一句話「伏路把關饒子敬,臨江水戰有周郎」,這句話傳到周瑜耳朵裡把他給氣壞了,不要諸葛亮去了,要自己去,這說明周瑜一生氣什麼都忘了,連自己派諸葛亮去劫曹操糧草的目的都忘了。還是諸葛亮說破了周瑜的用心,他才打消了劫曹操糧草的想法。
  • 趣說歷史:你可能想像不到,原來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會是他
    當太陽出來了,霧要散了,諸葛亮令船趕緊往回開,這時船的兩邊草靶子上密密麻麻的插滿了箭,每隻船上至少五六千支箭,總共超過了十萬隻。可氣的是諸葛亮借完箭佔完便宜,還不忘手下士兵大喊多謝曹丞相賜箭,估計當時曹操肯定被氣得頭痛病又犯了吧。
  • 諸葛亮草船借箭,為啥敵人不用火箭?曹操:你以為我不想?
    孫權手下有位大將叫周瑜,智勇雙全,可是有點心胸狹窄,很妒忌諸葛亮的才幹。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魯肅幫忙,諸葛亮再利用大霧和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到了十萬餘支箭,小編記住在小學五年級學這篇課文的時候,同班的一個朋友就問過小編這樣一個問題: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為什麼不用火箭呢?
  • 我的世界:如何在10個mc日裡,造好十萬支「箭」?
    (裴松之注)魏略曰:(建安十八年214年)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發,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草船借箭原型。 劃重點:所以在歷史上真正借箭的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孫權。在僅僅3天的時間裡,就用草船借到了曹操10萬支箭。(三國演義裡是諸葛亮借箭,但這只是個小說)
  • 草船借箭時,曹操為何不放火箭?魯肅:幸好沒放,諸葛還留了一計
    當時諸葛亮代表劉備軍出使江東,希望能夠聯合孫權一起對抗曹操,到達江東之後便四處進行遊說,將自己的才華展露無遺。此舉引起了東吳大都督周瑜的嫉妒,周瑜雖有才華卻心胸狹隘,不能容物,於是他決定設計除掉孔明。在一次作戰會議上周瑜命令孔明十日之內造出十萬之箭,不然就將他軍法從事。
  • 諸葛亮草船借箭時,為何曹操不放火箭?魯肅:這才是他精明的地方
    而在赤壁之戰裡,當屬諸葛亮的貢獻最大了,他的計策在這場戰役中展現地淋漓盡致。倘若沒有他舌戰群儒,激怒周瑜,赤壁之戰或許都不會打起來。此外,諸葛亮夜觀天象,巧借東風,利用火攻成了最後制勝的關鍵。不過,這眾多計策裡,最著名的計謀還得是赤壁之戰前夕的草船借箭。說到草船借箭的起因,無非還是周瑜的嫉妒心導致的。
  • 在赤壁之戰中,諸葛亮都起到了什麼作用
    決心定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打破投降派的投降心裡,團結一切江東勢力聯合抗曹,這就有了諸葛亮舌戰群儒的事情,這次爭辯打碎了投降派的投降心裡,促使他們團結一心,全力抗曹,江東陷入分裂反而局面消除,這是我認為在聯吳抗曹以及赤壁之戰中,諸葛亮唯一起到作用的地方。有人絕對會說那「草船借箭」、「借東風」不都是諸葛亮出力的嗎!我認為不是,這只是周瑜對諸葛亮的刁難。
  • 上方谷之戰,諸葛亮火燒司馬懿時突降大雨,他為何不放箭?
    有很多網友認為假如當時諸葛亮派人放弓箭或許可以射殺司馬懿,其實這不是諸葛亮不願意,而是時局不允許。戰況混亂,找不到司馬懿司馬懿傾巢而出,再加上司馬昭率領的騎兵,上方谷內實際上已經人滿為患。剛剛被火燒的魏軍們還掙扎在生死關口,這下獲救了,第一個反應不會是尋找部隊、戰友,而是為自己劫後餘生而慶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