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崛起,基督教世界面臨的生死存亡

2020-12-26 無名狂客

奧爾汗是奧斯曼帝國進軍歐洲的先鋒,而穆拉德一世則是奧斯曼帝國第一位偉大的蘇丹。他在14世紀的後半段統治了整整一代人的時間。穆拉德一世有著永不倦怠的戰鬥熱情,並用他充滿激情的領袖氣質鼓舞著他的軍隊。他將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的版圖擴張到了極限,並且成功地鞏固了帝國在這些新徵服的地區的統治,使其可以在帝國的版圖內留存長達五個世紀。

同時,作為一位富有遠見和政治敏銳性的統治者,他頗具政治家風範,為帝國的未來構建了宏大的政府架構。這樣的政府架構終將把拜佔庭帝國的殘餘領土整合起來,並賦予它們新生,幫助奧斯曼帝國填補上拜佔庭帝國衰亡後留下的空白;而這一點是當時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做到的。一個嶄新的奧斯曼文明在冉冉升起,這個文明成功地將其治下隸屬於不同種族、信仰不同宗教、操著不同語言的各個群體融合在了一起;而正是穆拉德一世,宣告了這個獨一無二的文明的崛起。

此外,奧斯曼帝國向東歐擴張的時代又恰逢西方世界的收縮。在歐洲人於13世紀中葉徹底丟掉了耶路撒冷和蒙古人突然入侵小亞細亞半島之後,封建制度下的基督教世界再也無力向東方拓展其疆界了。隨著曾經支撐十字軍東徵的戰爭衝動轉向內部,拉丁國家的基督徒們開始爭吵不休,相互攻伐。曾經開拓了利潤豐厚的東方貿易並資助歷次十字軍運動的義大利銀行家家族一個接著一個地敗落了。財政和經濟方面的衰退導致了全面而漫長的社會危機。

缺乏彈性和生命力的歐洲社會陷入了低谷。農民頻頻起義,反對封建地主和擁有大量土地的僧侶,城鎮裡的工人則時常站出來向商人發起抗爭。 從東方傳入的黑死病(腺鼠疫)摧殘了地中海沿岸和整個西歐,導致人口銳減,而新大陸的發現將讓歐洲的年輕人把注意力投向了大西洋彼岸。歐洲的中世紀進入了末期,啟迪的曙光即將出現,整個社會處於轉折之中;而新生的奧斯曼帝國只會是這一切的受益者。 奧斯曼帝國對歐洲的進攻,早在穆拉德即位之前就已經在準備中。

1360年,穆拉德一世甫一即位,就立刻派遣得力的將領統率大軍入侵歐洲。戰爭的第一階段進展十分迅速。在15個月的時間裡,奧斯曼人就佔領了色雷斯地區全部重要的堡壘和延伸到巴爾幹山脈腳下的富饒平原,完成了對這一地區的實際控制。在喬爾盧,奧斯曼軍隊將該城守軍屠戮殆盡,並將其指揮官斬首示眾,以此在整個巴爾幹地區散布對土耳其侵略者的恐懼情緒。

阿德裡安堡的守軍獻城投降,這座城市也很快取代了布爾薩,成為奧斯曼帝國的新首都。接著,奧斯曼軍隊向西進發,繞過了君士坦丁堡。早已名不副實的拜佔庭皇帝約翰·巴列奧略與奧斯曼人籤署和約,同意不做任何試圖奪回色雷斯失地的嘗試,也不去聯合塞爾維亞人和保加利亞人一同抵抗奧斯曼人的進攻。不僅如此,他還要幫助奧斯曼人對付小亞細亞半島上不友好的土耳其同胞。

10年之後,約翰·巴列奧略將徹底淪為穆拉德的附庸,不僅要承認他的宗主地位,還要在奧斯曼軍隊中效犬馬之勞。 與此同時,奧斯曼軍隊越來越深入歐洲,先後入侵保加利亞、馬其頓和塞爾維亞,隨後又進犯了信仰天主教的匈牙利。在教皇烏爾班五世(Urban V)的主持下,基督教國家試圖團結起來,幫助希臘人保衛基督教世界,然而他們的努力卻徒勞無功。

1363年,匈牙利軍隊第一次出擊土耳其人。他們聯合了塞爾維亞人,在沒有希臘人支援的情況下,渡過了馬裡查河(River Maritza),兵鋒直指阿德裡安堡。未經阻攔就順利渡河的他們,在夜晚舉行了慶祝活動。而就在第二天,土耳其人就對這支睡眼惺忪的大軍發動了突襲。用土耳其歷史學家塞阿代德丁(Seadeddin)的話說,塞爾維亞和匈牙利聯軍如同「野獸被堵在了獸穴裡」。他們像「被狂風驅趕的火苗一樣」被趕進了河裡,幾乎遭到全殲。

相關焦點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衰落與沙皇俄國的崛起
    歷史就是這麼的巧合,當龐大強大的奧斯曼帝國由盛轉衰之時,恰是沙皇俄國躍躍欲試企圖崛起之日,而且沙俄就看中了這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封建軍事帝國,在241年中不間斷向這個帝國發動10次較大規模的戰爭,從而加速了奧斯曼土耳其的衰落。奧斯曼帝國,是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國,因創立者為奧斯曼一世而得名。
  • 隨筆:為什麼奧斯曼土耳其被肢解了,而晚清卻沒有?
    奧斯曼土耳其:「散裝」的帝國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導民族」是突厥人,但突厥人並不是帝國裡佔人口絕大多數的民族,這跟當年的蒙古帝國很相似。極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生活著阿拉伯人、突厥人、亞美尼亞人、庫德人、希臘人等等,國家呈現出了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點。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三場巔峰之戰,見證帝國崛起與中興
    引言1453年,隨著君士坦丁十一世脫下象徵皇帝的紫袍衝向不斷湧入的敵軍,最終力戰陣亡,一個歷經近兩千年的文明也畫上了它的休止符,而為羅馬文明奏響覆滅悲歌的正是稱霸地中海東岸數百年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如果說,羅馬帝國的歷史是一部戰爭加文明融合的輝煌史詩,那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歷史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戰爭史。
  • 帖木兒打得奧斯曼土耳其分崩離析,崛起推遲了一百年
    擊敗埃及之後,帖木兒終於要與最強大的敵人奧斯曼土耳其對決。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一世橫掃巴爾幹,號稱「閃電」,與帖木兒棋逢對手,堪稱並世雙雄。雙方在土耳其境內的安卡拉決戰,最終奧斯曼土耳其慘敗,一時陷入分崩離析,東羅馬帝國因此續命半個多世紀。
  • 都是「病夫」,為何感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比大清強很多
    在國家體量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550萬平方千米,人口2380萬,可以說和大清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可為何在人們的印象中,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要比大清強很多呢?突厥一登上歷史舞臺就以狂飆突進的騎兵深刻地改變著世界歷史的進程。六世紀建立的突厥汗國稱雄一時,控制了東起興安嶺,西達裏海的廣大地區。後來分裂為東、西兩部,先後為唐帝國所滅,一部分開始西遷。
  • 《帝國的崛起:奧斯曼》16日起在優酷獨家播出
    11月16日起,被稱為是「紀錄片版《權利的遊戲》」的《帝國的崛起:奧斯曼》將在優酷平臺每周一零點更新,13日,該片在北京一家土耳其餐廳舉辦了線下看片會。
  • 帝國灰燼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土耳其共和國
    ——蕭伯納(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帝國也是如此,沒有一個帝國甘心自己的滅亡,總希望在灰燼中重生,再度強盛。總有人企圖恢復祖先的榮光,充滿著野望;但人類無法預知未來,因此也很難預知這種野望將給充滿野望的人和周圍的鄰國帶來什麼?
  • 四戰之地四:土耳其共和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冷知識
    ——蕭伯納(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帝國也是如此,沒有一個帝國甘心自己的滅亡,總希望在灰燼中重生,再度強盛。總有人企圖恢復祖先的榮光,充滿著野望;但人類無法預知未來,因此也很難預知這種野望將給充滿野望的人和周圍的鄰國帶來什麼?
  • 四戰之地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及土耳其共和國
    ——蕭伯納(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帝國也是如此,沒有一個帝國甘心自己的滅亡,總希望在灰燼中重生,再度強盛。總有人企圖恢復祖先的榮光,充滿著野望;但人類無法預知未來,因此也很難預知這種野望將給充滿野望的人和周圍的鄰國帶來什麼?
  • 奧斯曼土耳其的衰落,反而加快了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
    自從奧斯曼帝國崛起以來,西歐諸多國家都時刻保持著警惕,生怕有一天土耳其人會再次捲土重來,所以並沒有荒廢對軍事科技的提升。早期的奧斯曼軍隊具有相當強的戰鬥力不僅如此,因奧斯曼土耳其崛起後曾佔據了歐洲至亞洲的貿易路線,使許多歐洲國家都不能夠正常開展貿易活動。
  • 帝國時代3決定版奧斯曼土耳其優勢什麼 奧斯曼土耳其戰術分析介紹
    帝國時代3決定版奧斯曼土耳其優勢什麼?劣勢是什麼?又有什麼戰術?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說這些都是比較疑惑的點,那麼針對於帝國時代3決定版中奧斯曼土耳其的具體情況戰術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一下詳細介紹!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最後一搏
    1915年初,歐洲大地正在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隆隆戰火包圍,以英國、法國及俄羅斯為首的協約國和以德國及奧匈帝國為首的同盟國早已在馬恩河戰役等重點會戰中打得不可開交,而歐洲主要戰場也在雙方巨大的人力和火力的堆砌中向塹壕戰的膠著局勢發展。
  • 一戰前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中國新疆
    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四大帝國灰飛煙滅,其中前三大帝國都曾參與八國聯軍,在1900年出兵侵略中國。俄羅斯是出兵最多的國家,而德國皇帝公開號召殘酷屠殺中國人的「匈奴演說」曾震驚世界。相反,在清朝自19世紀中期開始衰落淪為「東亞病夫」之前,與中國一樣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已經被歐洲列強譏諷為「歐洲病夫」,從未有實力侵犯近代中國的邊疆或海疆。康有為、梁啓超等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經常拿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作為抱殘守缺而江河日下的典型來告誡大清的執政者必須勇於改革。
  • 歐洲基督教文明的先進武器主要是大炮,這對奧斯曼人有巨大吸引力
    一些歐洲移民包括政治避難者外交官、商人等,也給奧斯曼帝國帶來了西方文化,奧斯曼土耳其可以說是在幾個文明包圍之中。15世紀的幾位素丹熱衷於採用歐洲炮兵技術,熱衷把歐洲炮手和制炮技師、工人也一併引進帝國。其後(16-18世紀,歐洲的製圖、航海、造船、印刷術、軍事工程、歐式建築技術等也迅速傳入奧斯曼帝國。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歷任蘇丹之二:帝國的奠基者奧爾汗一世
    群敵環視的奧斯曼公國面對敵國外患,在大維齊爾阿拉丁親王的建議之下,奧爾汗一世組建了土耳其新軍,即蘇丹親兵軍團:耶尼切裡常備軍兵團。在阿拉丁的建議下,奧爾汗一世從被佔領的基督區徵收「血稅」,選擇了一千名7-10歲的基督徒男孩,並使其改信伊教,學突厥語,並接受軍事訓練,組成一支稱為新軍的部隊,他們是奧斯曼最有戰鬥力的軍人,這些新軍是蘇丹的奴隸,也是軍隊的中堅。耶尼切裡兵團在其後發展成為帝國的精銳常備軍團,為帝國南徵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 奧斯曼1299-1923:帝國的興起與終結
    奧斯曼帝國曾經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帝國,它曾經橫亙歐亞非三大洲,壟斷了東西方的貿易路線。其軍事能力,在巔峰時期曾經碾壓西班牙的海軍。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不識字,因此每次籤字都是摁手印
    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拉德要想鞏固他在巴爾幹地區的地位,還需要三座城市。首先是索非亞。得到這座城市就可以讓他的帝國版圖擴張到保加利亞北部,直抵多瑙河河畔;其次是尼什(Nish),這座城市是打開塞爾維亞的鑰匙;第三座城市是莫納斯提爾(Monastir),得到這裡就可以確立奧斯曼帝國在瓦爾達爾河以西的統治,到目前為止還只有一些劫掠者曾經深入這一區域。在穆拉德把目光從亞洲的戰場挪回到歐洲之後的短短六年裡,他的將領們就達成了上述全部目標。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歐洲的徵伐,斯拉夫人的團結總是短暫的
    他當時就十分精明地意識到,唯有依靠他在巴爾幹地區獲得的人力和財力資源,以及被他招入麾下的基督教軍隊,他才能有十足的把握去兼併整個小亞細亞。而且,在那個時候,在他面前來自基督教國家的威脅,要遠遠超過來自身後的伊斯蘭國家的威脅。而現在,巴爾幹地區已經不可能再出現基督徒的反攻了。南部的斯拉夫人正與匈牙利人交惡,保加利亞人缺乏領袖,拜佔庭帝國則苦於內部鬥爭。
  • 土耳其人為何有大國心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確給了他們輝煌過去
    其實這還要從土耳其的歷史說起,歷史上的土耳其曾經非常強大。那個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前身。因此,土耳其人有一種大國心理和驕傲,也就並不為奇了。 他年僅20歲的兒子奧爾汗繼位,從此,奧斯曼土耳其公國的歷史又翻開了新的篇章。 奧爾汗繼位的第一件事,就是繼續擴大帝國的版圖。在1326年到1337年,大約10年的時間之內,奧爾汗攻陷了拜佔庭帝國在小亞細亞的所有疆土。
  • 奧斯曼土耳其,跌下驍勇善戰神壇之戰,從此只服德意志
    1682年3月一個陽光明媚的春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四世,在伊斯坦堡的託卡皮宮前舉起他的旗幟——奧斯曼家族的七匹古代馬尾,併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軍隊: 強大的近衛軍、埃及騎兵、波士尼亞步兵、克裡米亞韃靼人,還有一支由炮兵、挖掘地道的工兵、搭帳篷的工匠、製作麵包的麵點師組成的輔助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