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義生前曾勸蔡英文:別只聽美國的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據臺灣《中國時報》12月21日報導,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逝世,享壽90歲。傅高義生前最後一次接受媒體專訪時呼籲蔡英文面對兩岸問題「要非常小心」。他指出,不要只聽信美國單方面的聲音,需要同時聆聽北京釋放的所有信息,仔細解讀其中的意涵,帶領臺灣走向正確的方向。他也曾警告,臺海衝突可能釀成一場災難性大戰。

報導稱,今年10月,傅高義接受《遠見》雜誌專訪。面對臺海局勢升溫,傅高義提醒蔡英文「要非常小心」。傅高義當時也指出,美國大選後無論誰當總統,還是會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前提,重新調整與臺灣地區的關係。

報導還指出,今年12月1日以視頻方式出席北京香山論壇時,傅高義認為,中美關係正處於歷史的低谷,應想辦法推動中美高層、專業人士和工作層三個層面的溝通。

這是2018年9月5日傅高義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接受採訪的資料照片。(新華社)

相關焦點

  • 「中國通」傅高義去世 曾給蔡英文五字提醒
    中國臺灣網12月21日訊 據日媒21日消息稱,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  隨後,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推特上證實該消息,推文寫道,傅高義長期以來支持研究中心,是一位智慧的學者和出色的朋友,將會深刻懷念他。
  •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逝世,生前著有《鄧小平時代》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逝世,生前著有《鄧小平時代》 2020-12-22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生前因東亞研究具有盛名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生前因東亞研究具有盛名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陳沁涵 2020-12-21 10:25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通」傅高義去世,曾說美國應公平對待中國
    北京時間12月21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發表推文稱,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宣布,前主任傅高義逝世,1973年至1995年,傅高義教授在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擔任主任,他是我們心中一位博學的學者,一個極好的朋友,我們將永遠懷念他。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推特截圖。
  • 美國「中國先生」逝世,生前曾力勸美國政府承認中國貢獻
    據日本《朝日新聞》12月21日報導,美國知名學者傅高義於當地時間20日逝世,享年90歲。傅高義精通中文和日語,對中日兩國事務都十分精通,在中美關係日益惡化的大背景下,他的離世,使中美關係的前景愈發不明朗。
  • 知名學者傅高義去世,生前被稱為「中國先生」
    美國知名學者傅高義(Ezra Vogel)於當地時間20日在麻薩諸塞州的一間醫院去世,享年90歲。哈佛大學日美關係項目負責人克裡斯蒂娜·戴維斯(Christina Davis)對《朝日新聞》證實了傅高義去世的消息。
  • 傅高義曾籲臺方聆聽北京訊息 臺學者:善意建議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電 (李晗雪)日前逝世的哈佛大學榮休教授、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學者傅高義今年10月接受臺灣《遠見》雜誌專訪時提出,臺灣地區領導人面對兩岸問題「要非常小心」。臺灣輔仁大學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何思慎教授22日表示,這是基於對兩岸問題之理解的善意建議。
  • 哈佛90歲「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20天前曾告誡美國:要公平對待中國
    這位在哈佛同時有著「日本先生」和「中國先生」之稱的巨匠,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他傾10年之力、採訪了近300人寫就的《鄧小平時代》,曾在國內國際引發廣泛關注。不僅滿足於在學術上留下傳世之作,晚年的傅高義也不斷介入現實。2019年7月初,傅高義作為5位執筆人之一,起草《中國不是敵人》聯名信在《華盛頓郵報》發表。
  • 熱點丨哈佛90歲「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20天前曾告誡美國:要公平對待中國
    這位在哈佛同時有著「日本先生」和「中國先生」之稱的巨匠,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他傾10年之力、採訪了近300人寫就的《鄧小平時代》,曾在國內國際引發廣泛關注。不僅滿足於在學術上留下傳世之作,晚年的傅高義也不斷介入現實。2019年7月初,傅高義作為5位執筆人之一,起草《中國不是敵人》聯名信在《華盛頓郵報》發表。
  • 傅高義是誰?鄧小平時代讓他譽滿中國,曾質疑美國誤炸前南使館說
    在他一生的研究生涯中,著有多部與中國、日本和亞洲有關作品,作為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和漢學研究者,被認為是美國唯一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傅高義曾表示,他願意用他流利的中文「讓西方了解中國」。《鄧小平改變中國》在美國出版後,被讚譽為「了解當代中國的必備著作」,曾位列亞馬遜政治類圖書銷量第一,開卷排行榜學術類圖書銷量第一,2012年3月,這本書擊敗了基辛格的《論中國》,獲得2012年萊昂內爾·蓋爾伯獎。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等人為該書寫書評,並有書評稱這是「研究鄧小平'逐步式'的作品」。
  • 對這件事關臺灣前途大事,傅高義為何如此提醒蔡英文
    當地時間20日,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逝世。傅高義生前多次對兩岸關係、臺灣局勢發表觀點。他提出,2021年無論誰當美國總統,都會以美國的利益為前提,重新調整所謂的美臺關係。
  • 與傅高義教授的一次珍貴會面
    《紅巖春秋》2021年第1期推出了傅高義系列稿件。以下為西南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生、美國丹佛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訪問學者劉婧雨撰寫的《與傅高義教授的一次珍貴會面》全文。2019年,我在美國中部城市丹佛訪學研究。7月,我的博士生導師周勇教授到訪美國,我有幸全程陪同。行程中的重要一站就是美國東部城市波士頓。
  • 《鄧小平時代》作者、美國著名學者傅高義去世
    《朝日新聞》還透露了傅高義此前曾在醫院接受手術,因治療後情況不理想而突然逝世。1930年,傅高義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1958年獲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在1963至1964年成為哈佛的博士後,學習中文和歷史。
  • 傅高義,與中國結緣的一生
    傅高義由此也幸運地進入到這支日後產生巨大影響的中國研究者「先遣隊」裡。他後來曾不無自豪地說:「因為學中文非常難,想學這麼難的語言的,當然是優秀的學生。所以,當時無論是國務院的工作人員,還是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學者,研究中國的人都是美國社會的知識精英。」這位決心從事中國研究的年輕學者,很快為自己取了一個地道的中文名字。「這個名字是我同中國朋友商量後取的。」
  • 傅高義生前未刊訪談|「我還計劃寫兩本書」
    如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金耀基教授對這本書的評價:「傅高義先生是久享盛譽的中國與日本研究的社會學家,《中國和日本》則是他第一次把中日兩國作為合一研究對象的新著。八十九歲的傅高義,以中日兩國朋友的身分,以抱同情態度的旁觀者的身份,期待兩國面對歷史,以同理心尋求互解互諒,開啟一個和平、發展的歷史交流的新起點。
  • 專家:傅高義去世,可能代表一個研究中國的範式結束,即「理解中國」
    傅高義不止一次地表示過,《鄧小平時代》創作的初衷是為了讓美國人更了解中國。「美國人對中國人不夠了解。在21世紀,美國人應該了解中國。」 「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每年我至少去中國一次,發現中國人生活得越來越好了。」傅高義曾這樣說。
  •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傅高義去世,享年90歲,曾稱要讓西方了解中國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傅高義去世,享年90歲,曾稱要讓西方了解中國 2020-12-21 16: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傅高義去世 華盛頓的「中國老朋友」越來越少了嗎?
    傅高義的逝世也引發中美兩國許多知識分子的擔憂和感嘆:美國理性、務實看待中國的政治圈和知識界人士是否越來越少?隨著美國更多少壯「鷹派」的崛起,中美關係又將何去何從?傅高義 資料圖「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在2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這樣評價傅高義,「我們將銘記他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做的貢獻」。今年12月1日,傅高義曾參加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
  • 東亞的審讀與傅高義的人生 | 哈佛「中國先生」傅高義逝世
    傅高義教授曾兩度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美國中國問題研究的權威機構之一)主任,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的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他對中國問題的觀察和寫作持續了整整四十年,對中國的政情、輿情以及社會經濟狀況有深入的了解,在哈佛大學,有著「中國先生」的稱號。
  • 傅高義去世
    他對中國問題的觀察和寫作持續數十年,對中國的政情、輿情以及社會經濟狀況有深入的了解,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的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公開資料顯示,1930年7月11日,傅高義出生在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德拉瓦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950年畢業於俄亥俄州的威斯理安大學(Ohio Wesley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