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義是誰?鄧小平時代讓他譽滿中國,曾質疑美國誤炸前南使館說

2020-12-23 聞舞視界

傅高義是誰?

你沒聽過的他的名字,但可能讀過他寫的《鄧小平時代》。

今天,一則引述日媒的消息傳來,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於12月20日,因術後併發症,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

傅高義在中國的知名度很高,作為美國哈佛大學社會科學院榮休教授,他能說一口流量的漢語,還精通日文,並曾在1973-1975年和1995-1999年兩度擔任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主任。

在他一生的研究生涯中,著有多部與中國、日本和亞洲有關作品,作為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和漢學研究者,被認為是美國唯一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傅高義曾表示,他願意用他流利的中文「讓西方了解中國」。

作為一位著作等身的學者,傅高義撰有《日本第一》《日本的中產階級》《重整旗鼓一一重建美國實例分析》等著作,至今,在西方作家中,他關於日本的著作是史上最暢銷的。

傅高義與中國的結緣也非常巧合,在他30歲那年,當時在耶魯大學任教的傅高義到哈佛大學會見朋友,該校東亞研究中心的裴澤教授向他透露,哈佛最近獲得一筆基金,想培養研究中國的年輕學者,可以留在哈佛教書,從此,傅高義開始了中國問題研究。

歷經十年潛心研究,靠著在香港翻閱1949年到1968年這段時間的《南方日報》、《廣州日報》等資料,以及訪問中國朋友,傅高義完成了他的第一部中國問題研究著作《共產主義下的廣州—一個省會的規劃與政治(1949-1968年)》,介紹了關於社會主義改造、土改的過程。

1973年,中美建交後,傅高義第一次來到中國內地訪問。1987年,受廣東政府邀請,傅高義開始了為期7個月的廣東之行。兩年後,他這次在廣東長期考察行程的研究成果《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廣東》出版。

不過,真正讓傅高義在中國變得享有盛譽,還是他於2011年在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耗費十年時間完成的力作《鄧小平改變中國》。

2013年 1月18日,鄧小平南方談話21周年紀念日之際,傅高義的《鄧小平改變中國》中文版《鄧小平時代》在國內正式發售,並颳起強勁旋風——首印50萬冊被徵訂一空。

《鄧小平改變中國》在美國出版後,被讚譽為「了解當代中國的必備著作」,曾位列亞馬遜政治類圖書銷量第一,開卷排行榜學術類圖書銷量第一,2012年3月,這本書擊敗了基辛格的《論中國》,獲得2012年萊昂內爾·蓋爾伯獎。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等人為該書寫書評,並有書評稱這是「研究鄧小平'逐步式'的作品」。

對於自己的這部巨著,傅高義曾表示,「我寫這本書不是為中國人,而是為美國人寫的。美國人對中國人不夠了解。在21世紀,美國人應該了解中國。中國的GDP已經超過日本,在10年、20年之內一定會超過美國,這毫無疑問。」

《鄧小平時代》一書,也讓外界看到了傅高義近50年研究生涯中,累積的豐富人脈資源分量,據統計,在他的訪談對象包括黨史專家、高幹子女和在鄧小平身邊工作過的高級幹部和深度參與時代進程的各界人物,還有與鄧小平有過接觸、對鄧小平有特別認知的國外政界、學界人士。這本書讓傅高義在中國享有盛名。

由於傅高義擁有「前中情局官員」身份,當時,他在新書自序中特別強調,他在研究本書過程中,從未接觸過任何美方保密資料,書中的任何評論及意見,皆不反映中情局或其他美國官方機構的立場。

說起傅高義「前中情局官員」身份,外界最深刻的一次是1999年北約炸毀中國駐前南斯拉夫大使館時,他以「前輩」姿態,公開表示,中情局對外宣布因地圖定位錯誤而「誤炸」中國使館的並非事實,引起美方高度緊張。

去年,89歲高齡的傅高義在接受中文媒體《南方人物周刊》採訪時,感慨當前的國際局勢時曾說,「現在全世界關係太複雜了,不能分開。要相互理解,相互合作,避免正面衝突。」

在這篇報導的開篇,作者張明萌曾提到一個細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甘琦向89歲的傅高義伸手攙扶時,傅高義沒有推開她。甘琦感嘆:傅先生研究中國、日本這麼多年,終於接受了中國的「敬老」文化。

#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去世#

相關焦點

  • 《鄧小平時代》作者、美國著名學者傅高義去世
    《朝日新聞》還透露了傅高義此前曾在醫院接受手術,因治療後情況不理想而突然逝世。1930年,傅高義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1958年獲哈佛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在1963至1964年成為哈佛的博士後,學習中文和歷史。
  •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他記錄了中國的改革與進步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他記錄了中國的改革與進步 2020-12-22 17: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 呼籲美國承認中國的貢獻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呼籲美國承認中國的貢獻傅高義最後一次在中國公開露面是12月1日。他精通中文和日語,被認為是美國唯一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在哈佛有著「中國先生」的稱號,著作包括《日本的新中產階級》《日本第一》《鄧小平時代》等。2013年3月23日,第五屆世界中國學論壇在上海舉行,傅高義被授予「世界中國學貢獻獎」。傅高義最早在美國學術界嶄露頭角,是因為他的日本研究。
  • 哈佛的「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曾花十年寫《鄧小平時代》
    傅高義曾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等職,精通漢語和日語,被認為是美國唯一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著有《日本的新中產階級》《日本第一》《鄧小平時代》等著作。傅高義是數十年來研究當代中國和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專家之一。他曾說:「我想更近距離地了解中國,也讓更多外國人了解更加真實的中國。」
  • 知名中國問題專家,《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
    全文1730字,閱讀約需3分鐘 北京時間12月21日,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發表推文稱,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宣布,前主任傅高義去世,1973年至1995年,傅高義教授在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擔任主任,他是我們心中一位博學的學者
  • 傅高義:寫完《鄧小平時代》10年後,我更覺得改開偉大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12月20日,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推特上發布消息稱,《鄧小平時代》作者、著名中美問題學者、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於(Ezra F. Vogel)去世,終年90歲。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理察·塞繆爾斯(Richard J. Samuels)也在推特上確認了相關消息,並稱傅高義在手術後因併發症去世。
  •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逝世,生前著有《鄧小平時代》
    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逝世,生前著有《鄧小平時代》 2020-12-22 1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去世:他的巨著《鄧小平時代》讓中國讀者感念
    傅高義生於1930年,曾任哈佛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等職。1993—1995年,曾在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擔任負責東亞事務的情報官。他精通中文和日語,被認為是美國唯一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在哈佛有著「中國先生」稱號的傅高義,被中國人所熟知,是緣於他的著作《鄧小平時代》在中國的出版。
  • 哈佛90歲「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20天前曾告誡美國:要公平對待中國
    這位在哈佛同時有著「日本先生」和「中國先生」之稱的巨匠,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他傾10年之力、採訪了近300人寫就的《鄧小平時代》,曾在國內國際引發廣泛關注。不僅滿足於在學術上留下傳世之作,晚年的傅高義也不斷介入現實。2019年7月初,傅高義作為5位執筆人之一,起草《中國不是敵人》聯名信在《華盛頓郵報》發表。
  • 熱點丨哈佛90歲「中國先生」傅高義去世,20天前曾告誡美國:要公平對待中國
    這位在哈佛同時有著「日本先生」和「中國先生」之稱的巨匠,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精通中日兩國事務的學者。他傾10年之力、採訪了近300人寫就的《鄧小平時代》,曾在國內國際引發廣泛關注。不僅滿足於在學術上留下傳世之作,晚年的傅高義也不斷介入現實。2019年7月初,傅高義作為5位執筆人之一,起草《中國不是敵人》聯名信在《華盛頓郵報》發表。
  •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生前因東亞研究具有盛名
    《鄧小平時代》作者傅高義去世,生前因東亞研究具有盛名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陳沁涵 2020-12-21 10:25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通」傅高義去世,曾說美國應公平對待中國
    北京時間12月21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發表推文稱,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宣布,前主任傅高義逝世,1973年至1995年,傅高義教授在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擔任主任,他是我們心中一位博學的學者,一個極好的朋友,我們將永遠懷念他。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推特截圖。
  • 《鄧小平時代》出版人李昕:傅高義生前還想寫兩個人,胡耀邦和朱鎔基
    12月21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在社交媒體發布消息,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去世,享年90歲。消息表示:「我們懷著悲痛的心情宣布前主任傅高義去世。在1973-1975年和1995-1999年期間,傅高義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他是我們中心真正的守護者,一位博學的學者,一位很好的朋友,我們將深刻懷念他。」
  • 傅高義逝世,他是怎樣的「中國先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 侯雅玲】「美國曾犯過很多錯誤,比如,我們中的很多人不願接受中國的崛起。但我和很多人都在努力,爭取更好地和中國打交道……」今年7月, 90歲高齡的傅高義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採訪時仍在表達著對於中美關係的擔憂。作為美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數十年來,傅高義筆下誕生過許多關於中國的著作。他也曾數次來到中國,對中國社會、文化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
  • 專家:傅高義去世,可能代表一個研究中國的範式結束,即「理解中國」
    傅高義不止一次地表示過,《鄧小平時代》創作的初衷是為了讓美國人更了解中國。「美國人對中國人不夠了解。在21世紀,美國人應該了解中國。」 「從(20世紀)80年代以後,每年我至少去中國一次,發現中國人生活得越來越好了。」傅高義曾這樣說。
  • 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傅高義去世 曾為寫《鄧小平時代》傾十年之力
    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發布了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去世的訃告。據悉,傅高義於當地時間12月20日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90歲。訃告中寫道:「我們非常悲傷地宣布我們的前主任傅高義(Ezra F.
  • 傅高義去世,世界還能更多了解中國嗎
    傅高義被認為是美國唯一的一位對中日兩國事務都精通的學者,他的去世有人稱是世界中國學一代大師的隕落。傅高義1930年7月生,費正清東亞中心前主任、社會學家、漢學研究學者,也是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長期關注中美關係。撰有《鄧小平時代》《日本第一》《日本的中產階級》《重整旗鼓一重建美國實例分析》等著作,努力讓世界理解改革開放的中國。
  • 傅高義,與中國結緣的一生
    朱鎔基不解,問大家為什麼笑,別人回答:「提問的人就是傅高義!」「朱鎔基是個有意思的人,我很佩服他。曾經有人問我:如果再有機會寫一本書的話,你會寫誰?我回答說:如果有可能的話,我一定會寫朱鎔基。但是,我恐怕沒有精力再寫他的書了。」傅高義不無遺憾地感慨道。1969年,共和黨人尼克森當選新一任美國總統。費正清與傅高義等十幾位研究中國的著名學者給尼克森寫信,「我們說現在是跟中國接觸的好機會」。
  • 「中國先生」傅高義:必須想辦法合作,不應該把中國當做敵人
    《三聯生活周刊》曾報導,「當時知道他要訪美,我就向中國方面表示,如果江澤民想到哈佛,我可以幫助安排。」傅高義說。在到訪之前,傅高義向中國方面詢問是否可以請江澤民在現場回答學生問題,得到了否定回應。傅高義又通過駐華大使希望能藉助大使與江澤民會面的機會,當面徵求意見,沒想到江澤民痛快地答應了。
  • 哈佛教授傅高義逝世,曾指出中日關係好對中國全球影響力有好處
    他著有多部關於日本、中國和亞洲研究的社會學著作,1963年發表《日本新中產階級》,奠定了此後日本研究的基石。1979年發表《日本第一:對美國的啟示》,在西方和日本暢銷多年,對學界和政商界產生重要影響。2000年出版《日本還是第一嗎》,回應《日本第一》來自美國、日本及東亞社會和學界的反響,包括致敬和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