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宮家社區: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積分」撬動鄉村大治理

2021-01-14 農村大眾

9月9日,利津縣北宋鎮宮家社區黨員活動中心,人頭攢動,宮家社區「三治積分」兌換活動正有序進行。社區居民夏金花拿著兌換到的洗潔精開心地說:「我積了40多分,都是通過主動打掃家附近公路,參加志願活動,按照積分細則一分一分掙來的,今天我兌了一桶洗潔精。」

宮家社區「三治積分」兌換超市櫃檯上琳琅滿目的商品映入眼帘,除了大米、牙膏、食用油等生活日用品外,還有理髮、水煎包等消費兌換劵,與普通超市不同的是,每件商品上標註的並非價格,而是8分、10分、30分、100分不等的積分分值。購買積分兌換商品的資金來源為村集體經濟收入中列支,同時還有企業、黨員和在外鄉賢的捐贈。

「以前社區搞衛生,都是我和幾個黨員、幹部在幹。積分制推行以來,開展衛生整治都是一呼百應,百姓得到了的服務,社區工作者也減輕了負擔。在居民們看來,積分的高低不光牽涉到兌換的獎品是啥,更是一種認可和榮譽。」 社區黨總支書記崔文江說到。  

今年5月以來,宮家社區黨總支在居民中開展社區「三治融合」積分兌換制管理工作,為全社區340戶居民建立積分帳戶,圍繞法治、德治、自治三方面,合理設置加分項、扣分項,參加志願服務活動加2分,主動調解矛盾糾紛加10分,農戶焚燒秸稈,住戶環境髒亂差的扣5分等等。

積分管理採取「一戶一檔案、一日一巡查、一周一賦分、一月一排名」的模式。同時,在入黨積極分子推薦、最美家庭評選及各類先進典型評選中,將該家庭戶的「三治融合」積分作為重要參考依據,有效促進了居民文明習慣的養成,激發了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如今,在宮家社區裡打麻將玩牌的少了,搞志願服務的多了;亂吐亂扔的少了,參與義務保潔的多了;扯皮打架的少了,主動尋求調解的多了。「三治積分」撬動了鄉村大治理。

「誰家也不缺一捲紙,誰家也不差一瓶洗衣液,但他們用服務換來的日用品,讓大家更有了參與感和榮譽感。你家兌了個啥、他家兌了個啥,獎次高的人家有面子,獎次低的想著咋翻身。在居民的共同努力下,社區治安、環境更好了,老人們都願意走出家門,聚在一起聊聊天、跳跳舞、下下棋。」宮家社區網格員王英秀說。

近年來,利津縣統籌謀劃社會治理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構建了「三治融合」積分管理模式、「老劉品牌調解室」「街巷微網格」等一系列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走出了一條精細化管理、信息化支撐、特色化服務群眾的新路子。

大眾報業·農村大眾記者 唐峰 通訊員 顧輝 李喆

相關焦點

  • 宿豫區新莊鎮振友社區:構建「三治」融合鄉村治理格局
    近年來,社區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出發點,大力加強法治文化建設,著力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為一體的鄉村治理格局,推動普法守法用法工作有效落實,為法治鄉村建設奠定基礎。「五項考核」引領社區治理新模式作為宿豫區首個重點打造的法治鄉村試點村居,振友社區突出法治文化與民俗文化、鄉土文化相統一建設模式,以蘇北農房改善為契機,堅持生態優居工程建設和社會治理提質增效同步發展。
  • 鄉村治理中的「三治」結合:理論意義和基本原則
    2017年,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的出臺,這一治理體系正式走向全國(陶克強,2017)。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明確表示新時代要建立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三治」和「三共」是治理方式和治理體制的關係。三治是方式方法,自治、法治、德治都是社會治理的基本方式方法。
  • 自治消化矛盾 法治定分止爭 德治春風化雨——浙江念好鄉村治理...
    彼時浙江的部分農村,一定程度上存在法治意識不強、化解基層矛盾途徑不多等問題。出路在哪裡?近年來,浙江多地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上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的鄉村善治之路,破解了一個個發展難題。民主管村,村裡的事商量著辦餘村到底該走哪條路?
  • 「三治融合」 綻放活力——大方縣興隆鄉推進鄉村治理工作記述
    搬遷安置點 文明宣傳活動 今年以來,大方縣興隆鄉把「三治融合」鄉村治理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來抓,結合實際,統籌兼顧,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實現了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夯實「自治」基礎 抓好民主選舉。在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中,該鄉各村(社區)通過召開群眾會,選好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力和凝聚力,夯實鄉村自治基礎。抓好民主決策。
  • 泰興市古溪鎮:用好「黨建引領、三治融合」 鄉村治理法寶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村莊空巢化、治理碎片化,基層黨組織責任意識、約束意識弱化,基層信訪維穩壓力不斷增大等鄉村治理突出問題亟待解決。為此,古溪鎮黨委切實發揮組織引領優勢,不斷探索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新方法新路徑,打造順應社會治理規律、契合古溪鎮情的「黨建引領.一核三治」鄉村治理模式,即堅持黨建引領,以黨組織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積極主動回應新時代複雜多元的鄉村社會治理問題。
  • 小積分凝聚鄉村治理大合力
    □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申東「積極參加普法學習一次積2分、參與調解矛盾糾紛一次積3分、舉報違法行為有功的一次積5分、大學生畢業後回村創業積30分、收取高額彩禮一次扣10分……」寧夏脫貧攻堅主戰場固原市,為探索建立村民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機制,激發內生動力,真正讓村民成為鄉村治理主體
  • 以鄉村善治助力鄉村振興_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張向陽「小村規」撬動「大治理」,「小積分」成為「大帳本」,越來越多的好經驗好做法以適宜的方式在各地「生根發芽」,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當前,我國農村正處於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之中,鄉村治理面臨著許多需要破解的挑戰和難題,強化實踐探索、總結成功經驗,顯得尤為重要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法治」護航鄉村振興高質量
    近年來,常州市司法行政、組織、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根據省市的相關要求,落實普法責任、強化資源整合、敢於先行先試,以「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為載體,持續開展法律護農進萬家行動、建設全域法治書屋、組織「兩委」幹部法治輪訓等活動,積極指導扶持基層在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創新。
  • 三駕齊驅,打造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溧陽樣本」
    10月30日上午,溧陽市召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自2019年12月被確定為首批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縣以來,溧陽市委市政府以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前提,將提升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作為主攻方向,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鄉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治理體制為根本目標,以網格化管理為抓手,努力打造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
  • 長子縣深化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黨建引領法治保障德治鑄魂 長子縣深化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日前,2020年中國鄉村振興(太谷)論壇開幕,長子縣作為全國首批「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縣」在會上做經驗交流,得到全國各地農村改革試驗單位、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人以及
  •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
    原標題:「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不斷創新,完善著城鄉基層治理體系。而這一探索,於2013年在浙江桐鄉率先開展——你好,小鎮「當家人」
  • 嘉定「五大舉措」建設法治鄉村,提升基層善治水平
    01強化頂層制度設計細化法治鄉村建設目標區委依法治區辦、區法宣辦、區法院、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農業農村委、區地區辦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強嘉定區法治鄉村建設的意見》(嘉法宣辦〔2019〕16號),將法治鄉村建設目標細化成6大類14項。
  • 海鹽縣秦山街道永興村「紅色鄉賢」開闢「賢治」社區治理新路徑
    近年來,先後獲得省級美麗宜居村莊、特色精品村、省級森林村莊、市文明村、市民主法治村、市生態村、市優美庭院示範村。隨著文溪塢風景區的開放,各項建設的推進,面臨諸多基層治理難題。永興村通過不斷探索,紮實推進「三治」建設與創新基層治理的有機結合,促進居民的民主、法律、道德意識的提高。發揮「一約二會三團」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戰鬥堡壘作用突顯,連續12年被評為「平安村」。
  • 海報述評丨城鄉基層治理現代化是「楓橋經驗」的時代擔當
    浙江桐鄉「三治融合」館  黨領導下的「三治融合」是社會治理的必由之路  有學者總結中國傳統社會的基層治理:「國權不下縣,縣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倫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漸確立了村級自治的模式。「楓橋經驗」的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村民自治的經驗。  起源於浙江桐鄉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是近年來浙江基層創新發展「楓橋經驗」的最新成果。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
  • 新安縣磁澗鎮: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為鄉村振興凝聚力量
    今年以來,新安縣磁澗鎮不斷創新載體,完善機制,構建起以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為核心內容的基層治理模式,這一實踐探索,為實現黨的建設堅強有力、社會治理秩序井然、服務群眾優質高效、脫貧攻堅成效顯著、鄉村振興基礎牢固的目標凝聚了力量。
  • 【法治創建】讓民主法治成為社區治理新名片——長白新村街道長白...
    近年來,楊浦區以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培育工作為抓手,持續提升社區治理法治化、科學化、精準化水平,取得了豐碩成果。近期,小編將帶大家一起領略這些社區是怎樣唱響民主法治「主旋律」的。第二期為大家介紹長白新村街道長白新城社區。 上海市「全國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重點培育單位名單出爐,長白新村街道長白新城社區榜上有名。
  • 宋才發、許威發表:《傳統文化在鄉村治理中的法治功能》論文
    從幾千年傳統的禮治、德治與人治,到近代社會法制再到當代社會法治,法治嬗變的歷史進路,揭示了社會文明進化的艱辛歷程。統治中華帝國幾千年的政治體制,素以皇權為軸心、以禮制為基石、以禮治為操守。由於歷代效仿「皇權止於縣政」的治理套路,廣袤的鄉村社會,始終處於法典規則之外的游離狀態,構成了別具特色的鄉村社會治理模式。一個由宗族權威、紳士階層和離任官員組成的鄉村精英集團,成為傳統鄉村社會治理的主要力量。
  • 堅持把法治貫穿基層治理始終——訪四川省司法廳黨委書記、廳長...
    四是依法保障和推進群眾自治。創新推出「村民自管委」「鄉村說事室」「村民議事廳」等制度,引導村民自我監督、自我服務、自我管理。五是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各行各業的人民調解組織網絡,構築了最嚴密的群防群治防線,妥善化解矛盾糾紛。問:今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
  • 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
    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 ——訪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 「『十四五』期間,要緊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提高農民文明素養,讓農民既富口袋,也『富腦袋』。」
  • 新疆阿勒泰創新完善「五治融合」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持續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運用法治思維破解難題,探索建立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機制;發揮德治教化作用,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體系;發揮群眾自治主體作用,探索城鎮基層黨建制度體系領航工程,出臺「新時代鄉賢」工作機制;釋放現代科技最大效能,圍繞服務旅遊發展實施「智慧雪都」工程……今年以來,新疆阿勒泰地區創新完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