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要槍斃進攻不力師長,此人幹掉廖的憲兵,逃到香港安享晚年

2020-12-26 騰訊網

廖耀湘曾任蔣介石「五大王牌軍」之一的新編第六軍軍長,後任國民黨最精銳的第9兵團司令,在遼瀋戰役中全軍覆沒。此戰中,廖耀湘曾要槍斃一個進攻不力的師長,此人幹掉廖的憲兵,逃到香港安享晚年。

這個師長的名字叫戴海容,時任國軍第9兵團第71軍第91師的師長。他出生於1909年,湖北天門人,1927年8月進入南京中央軍校第七期,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不少戰功,從營長、團長一直升到師長。

1948年9月,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發起遼瀋戰役,包圍錦州,廖耀湘率西進兵團增援錦州。解放軍攻克錦州,廖命令該部急速西進,企圖重佔錦州。1948年10月23日,廖耀湘部向黑山、大虎山發起猛攻。

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在黑山、大虎山一線建立防線,阻擊並拖延國軍第9兵團向營口撤退。廖耀湘下令新六軍軍長李濤任前線總指揮,新六軍向黑山陣地發動瘋狂進攻,組織一波一波敢死隊,都無功而返。

與此同時,國軍第71軍向大白臺子發起猛攻,軍長向鳳武看到91師打了一天,連個側翼陣地大白臺子都拿不下來,氣得大罵91師師長戴海容是「飯桶」。戴海容回到師部後,命令副師長馬鶴峰親自衝鋒。

戴海容下了一道嚴令:「但凡臨陣後退者,殺無赦!」馬鶴峰指揮部隊發起一次又一次衝鋒,但還是沒能成功,此時,惱羞成怒的廖耀湘來到71軍軍部,決定槍斃進攻不力的戴海容,以殺一儆百。

廖耀湘派出自己的憲兵隊去戴海容的指揮所,要「就地正法」他。憲兵隊接到命令後,馬上向91師陣地趕去。沒想到,戴海容一不做二不休,命令身邊的衛兵直接幹掉幾名憲兵隊員。隨後,戴海容逃離戰場,別人在遼西被東北野戰軍圍殲的時候,戴海容已逃回瀋陽。

戴海容用金條換了兩張飛機票,帶著全家老小飛到北平,然後逃往武漢避難。遼瀋戰役結束後,國民黨在武漢重組第71軍時,新任軍長熊新民和戴海容私交甚深,就保他當副軍長。不過,很快戴海容臨陣脫逃的事情就敗露了,白崇禧親自下令逮捕了戴海容,並關押在監獄中。後來,經過有關人員說情,戴海容又花重金買命,最終從監獄放了出來,帶著家小逃到香港,後來在香港經商,晚年過上了優越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兵團司令讓憲兵去把師長槍斃, 結果, 憲兵有去無回
    協巔礲樲壐呠謡秝淶誅黊徉殼魣嶼諞埋歅膾哨狵咷衑蛤瑩峹抅遖亨弽探遬堟吳捘戸駍鴠黰焛斞趾繁脋穭赫箥訔幈壤但是,今天小編要講的這個師長卻是大膽的很,他被司令下令擊斃,憲兵前來執行任務,最後卻是沒有一個人可以活著回去。滅溤譫旾骪潖悒伕弇湤瞋涥羇釈偉堤焈澃麁過憒孎殽餰簬腍穔齢挾趚祑戚眯瞖嶣賛鄭迒祟皖茀齗刯覬壓蹼炷浟鑁嶇
  • 他就算被槍斃也不撤退,做了師長還在前線衝鋒,晚年有個心願未了
    他就算被槍斃也不撤退,做了師長還在前線衝鋒,晚年有個心願未了 在國軍中,大多數將領都是在後方坐鎮,很少上前線,但我軍的很多將領經常親臨前線,親自率部衝鋒,極大的鼓舞了士氣,所以我軍才能連戰連捷。
  • 常德會戰中著名的「虎賁師」師長,晚年命喪匪警槍戰,此人是誰?
    1955年8月,在香港的一座公寓中遭到了匪徒的入室搶劫,警察接到報警趕來後,警匪雙方發生了槍戰,在一片混亂之中,這家的男主人在匪警槍戰中不幸遇難身亡。 隨後,警方對這起入室搶劫案件展開調查,男主人的身份震驚眾人,原來他竟然是常德會戰中著名的「虎賁師」師長,此人是誰呢?大家聽我慢慢道來。
  • 遼西大會戰,廖耀湘兵團4個軍,3天被圍殲,林羅劉:活捉廖耀湘
    200米寬的河道,把人都要凍僵了。上岸後還不能烤火,只能繼續前進。如果坐在地上休息,可能就站不起來了。過河之後,八縱大多數戰士肚子痛得厲害,有的人還因此落下了病根。 部隊在行軍時,究竟要在哪裡與廖兵團決戰,情況尚不明朗。因為東總也不清楚廖耀湘將指揮他的大部隊向哪個方向移動。在野戰中吃掉國民黨十幾萬精銳部隊,對我們的部隊來說也是第一次。
  • 1961年,第三批國民黨戰犯被特赦,廖耀湘就在其中,他的下場如何
    蔣百裡先生曾對廖耀湘將軍這樣評價:廖耀湘為蔡松坡(即蔡鍔)以後湖南軍人之第一人,誠非過譽也。一句「誠非過譽也」,足以看出蔣百裡先生對廖耀湘將軍的評價之高,單論近代中國以來,能得到蔣百裡先生如此高評的又有幾人?綜觀廖耀湘將軍一生,憑他於抗日戰爭中的個人功績,足謂「中外名將」。廖耀湘將軍能夠身為國民黨五大王牌軍之一的軍長,足以證明他的能力不菲。
  • 新一軍的三任軍長,兩人留在大陸,一人逃到臺灣,各自結局如何?
    第一任軍長為遠徵軍副總指揮鄭洞國;第二任軍長為新編38師師長孫立人;第三任軍長為潘裕昆。遼瀋戰役後,新一軍的三任軍長各自迎來了不同的結局,他們當中兩人留在大陸,一人逃到臺灣。那麼,這三人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第一任軍長鄭洞國1942年10月,新一軍成立時鄭洞國就任新一軍第一任軍長,之後他指揮新一軍參加了遠徵軍第二次遠徵。
  • 為何師長在突圍以後,卻被總指揮含淚槍斃,卻又為紀念他寫下日記
    關書範青年學生出身,1929年的時候,便參加了共青團,1934年的時候被捕入獄,在獄中面對憲兵的嚴刑拷打卻毫不動搖,在抗聯參加戰鬥時,每次都衝在最前面,為此兩次負傷,表現出了很強的軍事才能。所以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就成為了抗聯的名將,在1937年的時候,二路軍的總指揮周保中提名關書範為五軍一師的師長,那年的他才二十五歲。
  • 混得很差的黃埔1期生,打勝仗差點槍斃,晚年遭綁架,女兒成小販
    此人便是黃埔一期生餘程萬,號堅石,1902年5月24日,出生在廣東臺山縣荻海區光大鄉的漲村,一個百十餘戶人家的小村莊, 早年畢業於番禺師範學校、廣東鐵路專門學校、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而在這個時候,他的大部分同學,甚至是學弟,都已經當上了師長、旅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直到1940年,餘程萬終於升到了少將師長的職務,然而,這個時候他的頂頭上司兩任軍長俞濟時、王耀武,雖然他們是上下級關係,都得稱他為老學長。當然,歷史還是給餘程萬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那便是常德戰。
  • 廖耀湘:虎氣震東瀛
    兩人逃到一個叫和家村的地方,遇上一個叫和廣豐的農民。廖耀湘掏出剩下的銀洋,取下金手錶,打算全送給和廣豐,求他提供暫避之所。和廣豐把他們帶到自家屋後的土窯,並沒有收下這些錢財。和廣豐每天給他們供應飯食,他的兒子和永強則負責外出打聽情況、傳遞消息。廖耀湘在這裡躲了兩個多月。在這兩個多月中,日寇經常到城外來搜尋國民黨沒來得及撤退的官兵。但是,和家村的村民始終沒有透露廖耀湘的行蹤。
  • 此人戴笠的手下,後來逃到香港,生了個名揚世界的巨星!
    此人戴笠的手下,後來逃到香港,生了個名揚世界的巨星! 說起戴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國民政府調查統計局首長,一生充滿神秘色彩。戴笠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去了上海以後,得到蔣介石的賞識,領導軍統局,從事跟間諜有關的工作。
  • 黑山阻擊戰,廖耀湘為何突然後退繼而全軍覆沒?9個字一語道破天機
    宿營一定要把炮火布置好才行,否則不去睡覺。』他的圖上指揮是頭頭是道,如何布置,如何掩護,但炮火一打就沉不住氣了,沒有實際經驗」。廖耀湘的軍事生涯一直比較順,他的新6軍是蔣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全部美式機械化裝備,來東北後在第一次四平戰役中佔了便宜,所以相當驕橫自負。10月21日,廖耀湘下達了向黑山發起進攻的命令。
  • 雜牌將軍施中誠,接替王耀武成為74軍軍長,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而當時七十四軍的三個師長資歷相當,提拔誰當軍長都不合適。此時王耀武的腦海中突然想到一個人,最終提拔此人擔任了七十四軍軍長。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施中誠被蔣介石任命為57師師長。
  • 第二次長沙會戰:黃埔名將思妻心切提前跑路,被蔣介石槍斃
    在這次戰役中,因為26軍軍長蕭之楚作戰不力,沒擋住日軍,導致74軍失去側翼掩護,廖齡奇的58師也陷入了日軍的包圍混戰。廖齡奇憑著自己出色的指揮能力,在部隊陣亡十分之一,輕傷重傷加起來超過十分之三後,依然帶著部隊突圍而出,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命運。
  • 他15歲參軍,19歲成特級英雄,後當了20年火藥工,晚年沒錢看病
    當時正值我軍發起夏季攻勢,張國福所在的部隊奉命進攻吉林市江密峰,當時戰況非常激烈,我軍的兩個營長和好幾個連長都犧牲了,好不容易打上了最後一塊高地。張國福知道要想讓敵人徹底失敗就必須先幹掉敵人的指揮官,於是他就趁著我軍火力暫時壓制對方的時候摸到了敵軍指揮所上方,突然舉起一捆手榴彈,逼迫敵人投降,要不就同歸於盡,國民黨中將趙伯昭當場被嚇得舉起了手。
  • 此人先被蔣介石由師長升軍長,再由中將降為上校,再憑戰功升上將
    他不是張學良也不是楊虎城,而是張學良手下一個嫡系師長——東北軍第105師師長劉多荃。劉多荃擔任捉蔣行動總指揮,負責帶領他的105師解除華清池蔣介石的行轅內隨行人員、蔣的衛隊和憲兵,以及臨潼車站警衛蔣用專車的武裝。12月12日凌晨2時,劉多荃一聲令下,捉蔣行動開始。9時許,蔣介石就被張學良的衛隊營捉送到了楊虎城所在的新城大樓。
  • 「抗日英雄」餘程萬,沒有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因為這部小說,參與常德保衛戰的74軍57師師長餘程萬名揚天下,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餘程萬雖然因為常德保衛戰而成為抗日英雄,但是戰後他的結局並不好。因為常德保衛戰失敗,餘程萬被蔣介石判處兩年有期徒刑。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被判兩年有期徒刑的餘程萬的晚年結局。餘程萬出生於1902年,他是廣東臺山人,黃埔一期畢業生。
  • 東北最後一戰(中):黃永勝六縱血戰廖耀湘,林彪連連稱讚
    此時我軍、五縱、六縱正隱蔽在廖耀湘兵團後方,如果廖耀湘想要撤回瀋陽,那麼五縱、六縱就可以堵住他的退路。六縱司令員黃永勝於24日夜接到總部命令,要他們以強行軍速度插到半拉門地區,防止敵人撤退。六縱連夜行動,於25日中午到達預定位置,正積極構築工事準備作戰。
  • 「戰神」薛嶽,渡海戰役後追隨蔣介石逃到臺灣,晚年的結局如何?
    不過薛嶽卻把戰敗的責任推給74軍的廖齡奇師長。廖齡奇在戰前請假回老家結婚,湘北戰役失敗後薛嶽向蔣介石報告,說廖齡奇臨陣脫逃導致第二次湘北戰役失敗。盛怒之下的蔣介石槍斃了廖齡奇,可以說廖齡奇含冤而死薛嶽是罪魁禍首。抗日戰爭結束後不久解放戰爭爆發,在抗日戰爭中用兵如神的薛嶽,卻在解放戰爭中備受蔣介石猜忌,在戰場上連連失敗,薛嶽也因此與蔣介石的矛盾越來越深。
  • 一哥「俗人讀史」之——廖耀湘集團要員們的終極命運
    在戰爭的最後時候,潘裕昆竟然丟下部隊自己跑回了瀋陽,後又隨衛立煌等人被蔣介石最後一批接走了,再後隱居香港,與此時在香港的國民黨將領聯名通電反蔣。1982年潘裕昆病逝,中共中央統戰部發唁電讚揚其"有功於國家,有功於人民"。潘裕昆現葬於家鄉瀏陽,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為其樹墓碑,中國人民解放軍王震將軍親自為潘裕昆墓碑題字。也算是善終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