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0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提名美籍華裔女性凱薩琳·戴(Katherine Tai,中文名戴琦)為美國貿易代表。凱薩琳·戴成為拜登內閣提名人選中的首個華裔面孔。若提名獲參議院通過,她將成為首個擔任美國貿易代表的亞裔和有色族裔女性。
拜登提名凱薩琳·戴出任美國貿易代表。
在此之前,拜登提名的內閣及白宮高級職務中,已有多個非裔、拉丁裔、印度裔人選,創造了多項新歷史。美媒指出,拜登的新政府預計將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多元化的政府。有網友甚至調侃稱,「只想知道他的內閣中有幾名白人」。
截至目前,拜登提名任命的人選創造了哪些歷史?這體現了拜登怎樣的組閣思路?
拜登「新政府」中的「第一」
據拜登「過渡網站」消息,截至當地時間12月10日晚,拜登正式提名、任命的職位已有52個,包括經濟團隊、衛生抗疫團隊、國安和外交團隊、國內事務團隊以及白宮高級幕僚團隊等。
其中,內閣及內閣級別的職務中,已有多個人選創造新歷史。
當地時間12月10日,拜登提名凱薩琳·戴為美國貿易代表。若提名獲參議院通過,她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貿易代表的亞裔和有色族裔女性。
12月8日,拜登提名美國退役四星上將勞埃德·奧斯汀出任國防部長。若提名獲參議院通過,奧斯汀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防長。
拜登提名勞埃德·奧斯汀出任防長。
12月7日,拜登提名加州總檢察長哈維爾·貝塞拉出任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若提名獲參議院通過,貝塞拉將成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拉丁裔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長。
除此之外,亞歷杭德羅·馬約卡斯或成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國土安全部長的拉丁裔和移民,塞西莉婭·勞斯或成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有色人種女性,妮拉·坦登或成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擔任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的有色族裔女性、南亞裔美國人,美聯儲史上首位女主席珍妮特·耶倫有望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財政部長,埃夫麗爾·海因斯或成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家情報總監。
在非內閣職位的高級職位中,卡洛斯·埃利松多(Carlos Elizondo)將成為首位擔任白宮社交秘書的西班牙裔美國人,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高級國際經濟顧問的阿德耶莫(Adewale Adeyemo)或成為首位黑人副財長。
這些「第一」並不令人意外。在今年11月7日的勝選演講中,拜登就曾承諾打造一個「像美國」的新政府,提名一個美國歷史上「最多元化的內閣」。站在他身旁的當選副總統哈裡斯,本身就已創造歷史——她將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裔、亞裔女性副總統。除這些「第一」外,還有很多關鍵職務由少數族裔女性出任。
美利堅大學教授喬丹·塔瑪對法新社表示,「看上去這(拜登內閣)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多元化的內閣」。
拜登接下來的提名仍面臨多方壓力
但一些民主黨人認為這還是不夠。
拜登擬任命的白宮高級幕僚團隊人選。
據美媒VOX報導,拜登預計將提名、任命大約20名內閣級別官員,但一般認為,國務卿、國防部長、財政部長、司法部長四個職位是內閣四大核心職位。
除司法部長外,其餘三個職位都已有人選——拜登長期外交政策助手安東尼·布林肯被提名為國務卿,前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被提名為財長,退休四星上將勞埃德·奧斯汀被提名為防長。其中,奧斯汀或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防長,但另外兩人都是白人。
目前,焦點放在了司法部長這一職位上。據美聯社報導,一些民主黨人認為,應該提名一位西班牙裔司法部長,以讓拜登內閣更加多元。
民主黨內的亞太裔團體也有不滿。據《華盛頓郵報》12月8日報導,美國國會亞太裔美國人團體已經向拜登過渡團隊表達了擔憂,他們認為拜登政府中沒有足夠多的亞太裔出任高級職位。
這個跨黨派的團體對拜登團隊表示,亞太裔選民在大選中強烈支持了拜登和哈裡斯,但拜登在提名內閣人選時卻幾乎沒有考慮亞太裔代表,對此他們很受傷。截至12月10日,拜登選擇的內閣級別職務中,只有兩名亞裔,一名是被提名為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的妮拉·坦登,她是印度裔;另一名是被提名為美國貿易代表的凱薩琳·戴,她是華裔。
非裔和拉丁裔群體也在對拜登施加壓力。據法新社報導,美國著名民權領袖夏普頓(Al Sharpton)和其他非裔美國人組織代表本周二和拜登團隊舉行會議。夏普頓表示,「我們希望確保承諾得到兌現」。他還表示,他直接對拜登表示,希望他提名一位黑人司法部長,或者至少「提名一位在民權領域得到認證的人」。
據CNN報導,消息人士透露,拜登將在聖誕節前宣布完所有的內閣提名。預計拜登團隊將在下周公布CIA局長等職務,但司法部長人選的公布時間仍不確定。
對話美國巴克內爾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
拜登新政府多元化不意外,中美關係短期不會有大變化
新京報:拜登目前已提名或任命的新政府官員,整體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朱志群:拜登目前已提名或是任命的新政府成員特點非常鮮明,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多元化。這具體體現在,拜登提名任命的人選中少數族裔非常多,包括非裔、拉丁裔、印度裔以及最新加了個華裔。此外,他團隊中的女性成員也非常多。
其次,拜登提名任命的人選以穩健的溫和派為主,但也包含了一些進步派人士,此前還有消息說他可能會提名共和黨人擔任一些不那麼重要的職位。這也符合他多次聲稱要當「全民總統」,要「治癒美國」、「團結全民」的決心。
新京報:拜登的提名任命已創造多項第一,少數族裔很多。他為什麼做出這些提名?
朱志群:拜登做出這些提名或是任命並不意外。首先,美國目前的政治環境、政治氣候就是如此,有的人或許會用追求政治正確來形容,但事實就是,少數族裔進入政府任職變得更為容易。尤其是在今年的「黑人命貴」運動之後,不僅是黑人,其他少數族裔也在反對現有的白人精英主導的體制,因此選擇少數族裔進入新政府符合當前美國的政治環境。
其次,拜登2009年至2017年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當時的總統就是非裔,內閣也非常多元化。所以拜登在組建新政府時會更考慮更對的少數族裔人選也很自然。
此外,民主黨本身就更加多元化。民主黨的支持者主要分布在美國東西海岸的大城市,這些地區本來就更加多元,有很多的少數族裔。以今年的大選為例,拜登能夠贏下搖擺州賓夕法尼亞州,主要就是因為幾個大城市如費城、匹茲堡有很多少數族裔,他們都支持了拜登。喬治亞州以前一直是紅州,但此次因為亞特蘭大等大城市轉向支持拜登,最終拜登贏得這個州。少數族裔在大選中支持了拜登,贏得大選之後的拜登自然也得有所表示——也就是讓自己的新政府中有更多少數族裔代表,這樣才能繼續保持少數族裔的支持。
簡言之,民主黨的支持者群體就是少數族裔很多,尤其是黑人、拉丁裔、華裔以及女性群體,因此他的新政府必然會更加多元化。
新京報: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短期內會如何發展?
朱志群:我認為對外關係不會是拜登上臺後的首要任務,因此短期內中美關係可能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化。
拜登上臺後首要的是解決國內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抗疫。目前美國疫情仍然非常嚴峻,若是不能快速控制疫情將嚴重影響民眾對他的信心。除此外,推動社會和解、種族團結、恢復經濟等,將是拜登上臺後一兩年內的首要任務。
美國的對外關係當然也很重要,但不會是他的首要任務。拜登剛提名了一名華裔貿易代表,我認為就是要把一些具體操作事務交給專業的人士去處理,凱薩琳·戴作為經貿法律專家,預計將在中美貿易問題上發揮比較積極的作用。
所以我覺得中美關係短期內不會有大方向的變化,但拜登上臺後可能會做一些微調。譬如在留學生政策、學者交流等方面,拜登可能會做一些調整。但其他大的問題,如經貿政策等,短期內拜登可能不會去碰。
文/謝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