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職場故事、經驗與心得,歡迎點擊頭像關注「言職有你」
面試過程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薪資談判」相信對於每位職場人士而言都不會陌生。就應聘者來說符合期望以及超期望的薪資待遇是企業方對他們能力的認可,同時也是自身選擇跳槽離職或尋找新工作的實際目的。然而,在現實職場環境中企業方則希望以更低的用工成本去招募優質的人才。於是在薪資談判的這個環節中,企業僱主方和求職者之間難免會存在頗有些許「討價議價」耐人琢磨的意味。
21世紀是人才競爭的時代,對於重視人才的公司而言它們寧願高薪招聘一位能力強的員工也不願意花低工資去請一位能力欠缺且不合適的職員。但也有許多公司仍停留在傳統思維階段認為在人口密度高的社會組織中,人才市場上始終存有海量的求職面試者,花高薪聘請人才還不如低價招便宜工,將不合適人選換掉直至招聘到合適的人才,畢竟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而在在全球化背景以及互惠互利開放的運轉機制下,顯然前類公司更容易獲得生存和取勝,而後者則會漸漸被淘汰。
不管企業方採用何種定薪方式和用人理念,作為僱主招聘方在大多情況下都會禮貌性地詢問求職者關於薪資的期望值。一般而言,應聘者會在評估個人各項綜合能力後給定出一個符合內心的期望薪資數值。當僱主方不認可對方工作能力時會婉言地表示謝絕,如若在能力認可的前提下則會正式開始薪資談判。
通常情況下,在薪資談判過程中企業方相較於求職者則更處於掌握主動權的一方,但求職者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原有薪資待遇上以5%-50%漲薪幅度主動爭取更多的薪水。當用人單位以低於求職者期望薪資給價時,應聘者應該採取何種有效的方式進行薪資談判?下面將總結3個實用的談薪技巧,希望能幫助求職者在薪資談判環節中化被動為主動。
01詢問薪資包含要素
用人單位的薪資構成通常都是由多方面構成的。提問時可以圍繞以下幾個方向進
薪資數值屬於稅前還是稅後?是否包含社保和公積金?薪資數值屬於固定薪酬還是浮動薪酬?以及浮動薪酬的計薪方式。試用期轉正考核標準以及前後薪資發放數值?薪資之外是否含有其他員工福利?
02展示個人綜合能力
求職者在薪資談判的過程中無需從心理上自覺矮對方一等,畢竟自身的硬技能和軟技能是應聘者實力的最好體現。求職者在薪資談判過程中應該保持自信,包括從溝通、交流和肢體語言上傳遞給對方自己內心如實想要表達的觀點和態度即可。
03明確期望薪資數值
在雙方進行薪資談判環節的尾聲部分,應聘者可根據平臺綜合情況給予明確的薪資要求,同時也應該考慮個人的離職或跳槽成本與收益的關聯性,這一步則是再次向用人單位表露個人關於薪資的立場和態度。
對於絕大多數用人單位而言,企業僱主方選拔人才時第一考慮的維度則是能力匹配值,求職者能力水平越高則議價空間也越大。第二維度再是將能力和薪水進行掛鈎對比。從求職者角度出發考慮,不同企業平臺間的薪資構成、福利等則是應聘者進行議價的具體對象。牢記並掌握好以上3個談薪技巧相信作為求職者的你在談薪過程中也能開掛哦~
如果你喜歡本期內容,請記得收藏、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本文系百家號平臺原創首發,圖片來源網絡,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