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小馮從前一家公司離職後,開始積極找工作。由於經驗豐富,他很快就接到了三家公司的面試邀約。
面試的過程都挺順利的,看得出HR對小馮挺滿意的,但每次說完薪資要求,HR就讓小馮回去等消息,這一等,就沒有了下文。
小馮苦惱地說:「我的薪資要求也不高啊!」
「你都怎麼說的?」我問他。
「還能怎麼說,她問我期望多少薪資,我就照直說唄。」小馮說。
我恍然大悟,怪不得人家讓他回去等消息,哪有像他這樣談薪資的。
什麼時候談薪資,怎麼談,要求多少薪資,這是個跟對方進行談判的過程,而談判是需要資本和技巧的。
咱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該怎麼做。
一、談薪資要拿捏好時間。
求職者可能在第一次面試時,就確定很喜歡這家公司,或者在第二次面試時,已經可以確定這家公司對自己很滿意了,無論是第一次面試還是第二次面試,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面試官問出的:「你期望多少薪水?」的問題。
這個時候,如果跟小馮一樣,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那結果十有八九就沒有下文了。
為什麼?
首先,你和和面試官之間,只是意會到了那層「互相喜歡」的窗戶紙,但最終意向並沒有明確,現在說薪資,還為時過早。
其次,當你對崗位的工作職責或者對公司的信息掌握得還不夠完全時,你說出來的薪資,是不客觀的,很容易讓自己陷入被動局面,或者嚇跑對方。
再者,當對方不夠充分了解你時,你說出的任何數字,都有可能會成為對方拒絕你的理由。這就跟我們平時買東西一樣,當我們不了解東西的真正價值時,它的價格總比我們的心理價位高。
所以,談薪資的時間,非常關鍵。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談薪資呢?
1、在雙方之間充分了解後,都明確了「想要在一起」的意向。
2、已經是最後一輪面試,你已經見到了最終拍板的那個關鍵人。
3、他們想要錄用你的意向非常高,到了非要你不可的程度。
可是,如果面試官沒有按套路來,他在面試之初就問了薪資的問題,我們總不能不回答吧?別著急,我們可以用以下回答來答覆他:
1、我覺得在我們還沒有充分了解彼此之前,談薪資還早了些。
這個回答,適用於比較溫和的面試官,他可能是隨口一問,並沒有執著得想要得到答案。當遇到的面試官比較執著,他就是想知道你的答案時,你還可以這樣回答:
2、我能先了解一下具體的崗位職責嗎?或者您再詳細地跟我說一下,這份工作我到底需要做什麼,我再來回答薪資的問題。
大多數的面試官都會理解,也接受這樣的回答,而且還會比較喜歡求職者有這樣的訴求。求職者對公司表現出的興趣越濃厚,越容易得到面試官的重視。
當遇到的面試官根本不吃這一套,就是想得到你的答案時,你還可以這樣回答:
3、我期望的月薪是1.2萬-2萬(給一個月薪或者年薪的區間,而不是具體的數額)。
這樣做的目的,是給自己留一個談判的空間,不至於一下子就把問題談死了。
美國通用電氣前總裁傑克韋爾奇曾說過:我們並沒有更好的辦法,把對待遇的考慮從關於工作或職業的決定中區分出來。你需要算清楚錢對自己有多重要。你要對自己的感覺誠實,否則會追悔莫及。
錢對我們來說,很重要,怎麼談錢更重要!
二、確定對方願意給出的最高薪資。
幾乎沒有公司一開始面試時,就會說出願意給出的最高薪資是多少,但大多數公司都會希望能用最低的薪水招聘到更優秀的人。
這樣一來,薪資其實就不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數字區間,既最低工資到可以商量的最高工資。
談判的目的,就是儘量去接近那個最高值。
咱們該如何針對薪資跟面試官進行談判呢?
1、在了解了對方的薪資區間後,確定自己的薪資區間。
確定自己的薪資區間有個小技巧,即你期望薪資的最低標準,要稍微低於對方的最高標準,而最高標準,則要高於對方的最高標準。
舉個例子,若企業給出的薪資區間是8000-12000,那你的薪資標準則可以定在10000-15000之間。如下圖所示:
2、充分展示自己能為對方帶來的價值。
你談判的資本就是你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依據,則是你對這份工作的充分了解。你可以用你優秀的成績去說服對方,願意給你更高的薪水。
談判的最終,即便他們給不了你期望薪資的最高值,但也會滿足你的最低值,而這個最低值已經很接近他們能給出的最高值了,這時候,就可以見好就收了。
三、面試前做好功課,儘量確定對方的薪資區間。
談判時了解對方的薪資區間很重要,可是面試官又不會直接告訴我們這個區間到底是多少,我們該如何確定呢?
想要確定這個區間是多少,那就需要在面試前,做足功課。那麼,可以通過什麼渠道來了解相關行情呢?
1、線上查詢
比如在招聘網站上搜索相關職位,瀏覽一下這個職位在市場上的行情。舉個例子:你如果想應聘機電類的工程師,通過查詢,你發現大多數的公司給到的薪資都在8000-15000之間,那麼,就可以確定面試公司能給出的薪資空間,也不會相差太多。
2、線下問
問誰呢?可以問身邊有相關經歷的同學或者朋友,或者去一些相關的培訓機構問,他們是專家,知道更多行情,也可以去有相關專業的學校就業辦問,他們負責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會了解一些薪資行情。
3、對比對方發布的其他崗位的薪資
雖然每個崗位的薪資都不同,但其他崗位的薪資會反映對方公司的整體薪資水平,會在側面給你一個借鑑。
《孫子·謀攻篇》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意思是說,在軍事紛爭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不了解敵人而只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只有每戰必敗的份兒了。
所以,你只有把調查做得越細緻,才更有機會贏得這場談判。
四、堅決不做先說出數字的那一方。
喜歡購物,有過討價還價經歷的人,一定明白這個道理:一定要等對方先報了價,才能開始砍價。面試時談薪資也同樣需要這樣的戰術。
這並不是什麼法則或者定律,但卻是被無數證據洗禮過的事實。
已故職業指導大師理察.尼爾森.鮑利斯,在《你的降落傘是什麼顏色?》這本書中,曾說:經過多年觀察,當目標相反時,比如面試中--你想讓僱主儘可能多付,而對方要儘可能少付,先提數字的那方通常會輸。這是經過無數次面試得出來的規律。
當對方問你的期望薪資時,你可以這樣回答:
1、貴司既然設立這個崗位,應該定了薪資標準,我想聽聽是多少。
2、我想了解一下,咱們公司這個崗位上,做的最好的那個人,最高薪資能拿到多少?
總之,一定要讓對方說出這個數字。
當遇到的面試官,更執著於讓你先說時,那也不用怕,因為我們已經通過密招三,了解了對方的薪資區間,你只需要報出自己期望的薪資區間,進入談判環節即可。
五、把爭取到的談判結果落實到合同裡。
薪資談妥後,還需要落實以下幾點內容:
1、有沒有保險,都包含哪些內容。
2、除了薪資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福利,比如獎金、分紅等,發放規則是什麼?
3、各種假期是怎麼休的,帶不帶薪?
4、有沒有員工培訓
......
這些內容裡,每個公司都各不相同,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取決於你,關鍵是無論有哪些,都需要白紙黑字落實到文件上。
口說無憑,所有條款都要落實在最終的錄用合同裡。
口說無憑,所有條款都要落實在最終的錄用合同裡。
口說無憑,所有條款都要落實在最終的錄用合同裡。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面試時說好的五險一金,最後卻只有三險!」
「當時說好了有帶薪年假,最後卻要因為休年假而被扣獎金!」
「公司說年終有分紅,我來公司這麼久,連分紅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
身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都是因為把「口說」當成了「憑據」。
中國有句古話,叫:先小人,後君子,是指先把計較利益得失的話說在前頭,然後再講情誼。
把口頭承諾落實到文件裡,就是這樣的道理,一切明明白白的,後期才不會出現矛盾。正規的公司,都會這樣做,倘若你遇到的公司不願意這樣做,那這個公司你要當心了!
結語
正值三月,本是金三銀四的招聘旺季,卻因為一場疫情,增加了大家找工作的難度。能找到一份喜歡的,薪水也令自己滿意的工作更是不容易。理察.尼爾森.鮑利斯說:求職某種程度上有運氣的成分,我相信,一點運氣加上五六分技巧招式,再加上十分的努力,大家一定都能成功找到十分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