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裡做工只為求財,談薪是面試中的重要環節。一番博弈之後,面試官對你有點意思,就來到了圖窮匕見聊聊錢的環節,接下來能發生點故事,還是會演變成事故,這次面試的最終成敗在此一舉。
我們先揣測下面試官的心理:
要價太高,滿足不了你的期望,即便同意入職,穩定性可能也會有問題,強扭的瓜雖然解渴但不甜;要價太低,便宜沒好貨,是不是剛面試時打眼了?這傢伙看來沒那麼有本事啊……滿足期望甚至稍微超出一點期望,你入職後的穩定性和戰鬥力最好。
知道了面試官怎麼想,如何把自己賣個好價甚至高價?
談薪的過程中有四個需要把握的關鍵點:
定價、報價、砍價、溢價。
庖丁解牛面試談薪,且聽明哥娓娓道來。這是一篇長文,閱讀時間大約需要20分鐘,你看完之後,將會對面試談薪有一個系統化的概念。
定價
如何給自己定價?
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常犯的錯誤:「這點工資都不夠我生活」,計算生活成本,一個月多少收入能在這座城市活下來;「我同學差不多一個月五千塊」,和身邊的人比較,根據參照物來報價。切記,老闆只會為你創造的價值買單,不會為你的貧窮或虛榮付錢。
包括「我認為我值這麼多錢」這種想當然,只是自我意識澎湃,人的天性是高估自己,誰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是一種猴變的,出來混要看大環境。
定價只有一條原則:隨行就市。
你的想法和你的能力都不重要,定價取決於招聘市場行情。
你是掌握市場上熱門新技術的人才,奇貨可居,你能賣個高價;待一堆人聞風而來,過幾年遍地都是,搞不好就成了白菜價。行情見漲大賣,行情看跌賤賣甚至賣不動。對於求職而言,價格首先由市場決定,其次才是由價值決定,和商品不同是人才的定價不存在國家幹預……之所以說職業選擇至關重要,就在於此。
你的身價與所在城市、專業能力、學歷背景、工作經驗、從事職業與所屬行業等眾多因素相關。你要正確評估自身與應聘職位的匹配度,了解業內行情,結合自己在應聘職位能貢獻的額外價值以及獲得的成長機會,確認期望薪資。
總有人問我諸如此類的問題:「明哥,3年經驗的Java程式設計師,跳槽應該要多少錢?」定價不是一個粗糙的事,以工作經驗來說,三四十人的小公司幹3年和三四千人的大公司幹3年,你積累的技能包和經驗值是不一樣的,行情自然不同。像大廠出來的、名校畢業的,「我是阿里P7」、「我上海交大畢業的」,都是重要的加分項。
如何獲取信息判斷身價?
明哥介紹四個常見渠道:
- 招聘求職平臺
- 行業調研報告
- 職場信息平臺
- 圈內人脈資源
一、招聘求職平臺
如BOSS直聘、獵聘等,招聘信息中會呈現薪資範圍,可以作為參考之一。注意不可全信,HR招人不易,沒有上門量哪有轉化率,不乏標價的現象。
二、行業調研報告
關注職業及行業的調研報告,對於你明確身價、了解職業發展前景和行業發展走向大有幫助,切不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幹手頭活」。
三、職場信息平臺
如看準網、職友集等,通過點評信息可以獲知意向企業的職位薪資、工作環境、面試情況等。需要注意的是:不排除有企業維護好評或員工惡意差評的情況,只可作為參考信息。
四、圈內人脈資源
最為有效且準確的信息獲取渠道是人肉,大學生求職問問學哥學姐,職場老鳥跳槽通過人脈打聽打聽,江湖中人的現身說法最具參考價值。除了打怪升級死磕專業技能,工作之餘多加點同行的群,多參加下業內的活動,認識更多人,經歷更多事,不要在小圈子裡摸黑,把自己的世界變大,把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
定價的目的是確認自己談判的底線。
就像賭博,你都不知道底牌怎麼賭?
有的新人不敢要錢,面試官問他期望薪資,他說:「剛畢業沒要求,夠生活就可以」,自以為有誠意,殘忍的真相是:你報價越低,面試官越不敢用。
不是你示弱,別人就會同情,就算你卑微到塵埃,別人也只會多踩一腳。你去世界500強可以這麼表態,這種級別的大企業有成熟的薪資體系,不會坑你一個小豆包;可如果是一家小公司……還和你客氣啥,價格能壓多低壓多低!敢要錢是自信的表現。不是你報價越低越有誠意,恰恰相反,這說明了你實力不濟,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啊……
要少了,拿著包月的錢幹著不記流量的活,太鬱悶;要多了,快煮熟的鴨子呱唧呱唧跑了,玩現了。你想的是錢多活少離家近,老闆琢磨的是少花錢多辦事,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矛盾。面試談薪第一個關鍵點是:根據自身條件和市場行情確認定價。
你應該面試前就心中有數,而不是面試被問到時現琢磨。簡單來說就是,想好了,咬死了,少於這個價,我高低不從,我死活不幹。砍價的前提是,你先明確了心理價位。
報價
屁顛屁顛去面試,話聊了半天,講得口乾舌燥嗓子冒煙,最後HR一說薪水,你差點直接問候她家人,白浪費了感情和一大堆吐沫星子……
有人就琢磨了,能不能先談好錢再去面試?
如果你是剛出來混的小菜鳥,資歷尚淺,議價能力不強,建議「我家大門常打開」,就算走了眼,積累面試經驗練手了,不算壞事;如果你是職場老油條,具備議價資本,可以任性一點,尤其騎驢找馬請假不便時。HR電話邀約你時,問一下大概薪資,偏差太大的可以直接過濾掉,多多少少可以屏蔽掉一些給不起銀子的僱主。
注意:不論是HR還是獵頭,談薪說的數只可信一半。你不見兔子不撒鷹,她們也是狡猾狡猾地啊,薪資待遇沒點水分怎麼引你上鉤?獵頭和有個水泡子就說海景房的中介沒太大區別,而像獵頭一樣做招聘是很多HR的口號。買的沒有賣的精,你說期望薪資一萬八,她說妥妥沒問題。你想的一萬八是底薪,她說的沒問題是底薪+績效+補助,甚至是連年終獎都算上了的平均數。
換位思考下,你也得體諒HR,光憑看簡歷就給你一個準確的報價,就好似相親只看了照片就決定了要不要嫁。多少求職者的簡歷,都和美了顏的照片有一拼,見面之前吳彥祖,見面之後吳孟達,誰敢輕易就定了價?只有認同了價值後才能談價格,否則都是瞎談。
簡歷中明確期望薪資,是簡單有效的方法。
寫一個範圍,進可攻退可守,聽起來策略不錯,但要知道,你標價4000-6000元,很可能HR出價就是4000元。需要注意的是,標價倍差的範圍,看著就有點像鬧著玩了,你可以標價4000-6000元,但是你不能標價4000-8000元,一般而言,最大值應該頂多是最小值的1.5倍,否則顯得你對身價的評估太隨意了。如果寫範圍,明哥建議:你的最低值就是你的真實期望,超過部分都是「飛來橫財」。
明哥推薦的兩種報價方式:一是準數,二是總數。
準數報價法:比定價上浮一點來報價。
簡單來說,就是「一口價」,期望值是5000元,你可以打個富裕報6000元,留下談判的空間。你報了6000元,HR砍一砍,砍了500元,談成5500元,她開心,你也高興,皆大歡喜,世界和平,這是一個美好的人間。
為什麼這樣幹?
不多解釋,引用魯迅先生的一段話:
中國人的性情是總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須在這裡開一個窗,大家一定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來調和,願意開窗了。
總數報價法:心裡沒數時報個年薪。
好容易逮到一個機會,人生中第一個大頭華麗麗地出現了,你獅子大開口,要價太高把大頭嚇跑了,這就不好玩了……老家雀挪窩,有點吃不準身價或對方情況,報個年薪,留下操作的餘地。
明哥的一位朋友跳槽,新公司的新業務找負責人,雙方都對定價有點吃不準。於是乎,朋友報了個期望年薪30萬,這家公司的副總就參照他的期望值,設計了一個底薪+績效的薪酬結構,入職第一年因為業績良好,他甚至拿到了30多萬。
要注意的是:這招只適合老鳥且是中高級職位。
什麼時候報價?
在面試官問你期望薪資或面試進行到尾聲時,再聊給多少銀子的事。尤其剛出來混的新人,籌碼不多,別太心急沉住氣,先讓對方了解你的本事,你再去了解公司的情況,然後談錢,別把自己弄成逐薪而居的造型。誰工作都是為了賺人民的幣,大家彼此心照,但表現得太關注錢或只關注錢,就會讓人懷疑你的穩定性,欲擒也要故縱。
面試官主動和你談錢傳遞了一個信號:可能看上你了。為什麼說「可能」,也許他不是特別滿意,但想看看價格是不是有驚喜。總之,對你多少有點意思,否則沒必要談下去直接打發走就得了。
大大方方談錢是有能力和有自信的表現。
切記:入職前,談錢不傷感情;入職後,談感情一定會傷錢。HR可能沒說清楚,但你必須問明白,君子愛財談個明白,最糟糕的是入職前不清不楚,入職後矯情找補……
砍價
面試官:「你對薪資有什麼期望?」求職者:「我希望六千以上。」面試官:「我們最多給四千。」求職者:「太少!起碼五千五!」面試官:「五千,不能再多了!行就行,不行你去別人家看看……」
菜市場買土豆的場面,基本不會在面試談薪時出現,不會有這麼多來來回回,畢竟是賣人,不是賣大白菜。有人說砍價要對半砍,明哥有一次去海鮮市場試了下,老闆不僅沒給我打折,還差點把我打骨折……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去批發市場買衣服,第一次砍價老闆就爽快地同意了,讓你覺得特別虧得慌。
砍價貌似是一門藝術,其實只是一個技術活,砍出身價的兩個前提:一是定價準確,二是報價明確,你知道了堅持的底線和談判的技巧,砍價就變得簡單了。
明哥建議的砍價策略是:
一刀砍死你!
一刀砍不死就兩刀!
兩刀還砍不下來,不砍了談談福利!
定價5000元,報價6000元,在面試過程中,HR拿起了40米長的大砍刀,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如果對這家公司滿意,對這份工作期待,報價時預留了談判的空間,那麼可以如此砍價——
第一刀,面露一點難色,表達下對貴公司很中意,5500元也可以接受,審時度勢適當促銷,一般而言,HR不會當場和你砍來砍去,你傳遞了信息後回家等信就好。
第二刀,HR打來電話繼續砍價,磨嘰磨嘰再給出底價5000元,話裡話外表達出「不行就算了」。談時表達下因為自己中意的是職業發展,喜歡的是公司氛圍,欣賞的是企業文化,對貴公司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HR還砍……建議就算了。如果實在是特別想去這家公司,只能再談談福利找補下了,如有沒有年終獎,試用期多久、打不打折,公司有什麼補助等。
為什麼不建議砍第三刀?
因為你回合數越多,HR越吃定了你沒其他選擇,越會堅守他的價格!所以,在砍價的過程中不要輕易鬆口,最糟糕的情況是,HR在多回合的砍價中發現:你是一個不會評估自己身價的人,進而質疑你的能力。
砍價時一定要放平心態,HR不往下砍價才不正常,這是他的職責所在。
HR:「在我們公司你能學到很多東西。」
給的薪資不能滿足你,可你白白淨淨送上門了,隨隨便便放你走?不能夠啊!錢沒競爭力,咱聊點別的……「能學到很多東西」是一個非常虛幻的事,這個餅看著挺大聞著挺香,而且不像錢那麼庸俗,還帶著一丟丟宏圖大志,HR講出來時又好像站在為你著想的角度。但實際上,這玩意要多虛有多虛……什麼工作都能學到東西,只要是工作就會學到東西,關鍵是,能學到什麼,學到東西的多少與快慢,有沒有用,有多大用。
畫餅不應該影響或者至少不應該太過影響你的。
更何況,空口白話不需要負責任,人都是容易遺忘或者說喜歡選擇性遺忘的動物,等你入職後發現不是那麼回事,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甚至變成爆米花了。HR畫餅的方式有很多,除了成長的餅還有諸如:我們是大公司對你職業發展鍍金效果明顯,雖然現在薪資不高但是未來增長很快,馬上要融資了準備上市員工會有期權,甚至是公司單身的帥哥成堆、美女如雲……一個不會畫餅的HR,不是好HR。
有的HR用打壓的方式來降低求職者的期望,這個動作技術含量較高,如果對求職者的性格判斷不準或是用力過猛,往往適得其反。不過輕度打壓的手段很常見,如「你某某方面不太符合我們要求」之類的,藉此壓價,不要中計。嫌貨才是買貨人,真是不想買,他吃飽了撐的和你聊這個。淡定一點看待HR的畫餅和打壓,說白了都是套路而已。
HR:「你在上家公司的薪資是多少?」
跳槽被問到這個問題,千萬要謹慎作答。
通過面試判斷你的身價是一種方式,不過未必準確,誰都有看走眼的時候,你身價幾何最直接的參照物是老東家給你多少錢。試想一下,如果你之前的薪資是6000元,跳槽期望的薪資是12000元,HR會怎麼想?你跳槽的漲薪幅度是30%,可以;是50%,興許也中;但是翻倍……HR就會覺得不科學。
你可能會說,「上家公司面試我薪資要低了」,「我不好意思和老闆提加薪」。「薪資要低了」,要麼是你不會正確評估身價,要麼是你壓根就只值這麼多錢。「不好意思提加薪」,錢是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這都不好意思?HR會怎麼想?之前要少了現在是想在我們這找補回來?在上家公司裝靦腆,現在覺得吃了虧上了當,來我們這一錘子敲回來?
任何解釋,於事無補。
弄個虛,作個假?
問題是入職會要銀行流水,甚至有的公司會看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報告。倘若是這種情況,你可以通過福利來適當上揚,如上家公司為員工提供住宿,這是一筆不小的錢,或者上家公司是一家小公司,提成或年終獎老闆為了視覺衝擊,現場發的是現金。、
你可以在HR詢問的時候,說個籠統的年薪,「上家公司我的收入,一年差不多二十萬左右吧」,你期望薪資最好是這個數的120%或130%,比如你期望薪資年薪是二十五萬,可以如此說,在HR看來薪資增幅比較合理。
溢價
如何才能溢價?
大的溢價靠人才市場行情,小的溢價憑面試談判技巧。
大的溢價,可能是你在人才市場抓到了一個好的時機,如招聘的公司有個老坑急缺大蘿蔔,部門負責人剛離職急需人手頂上,火燒眉毛之際,你閃亮登場了,老闆看到你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你很稀缺,他很需要,上一份工作薪資才八千,現在你獅子大開口,沒準兩萬他也認了,存在這種可能性。
21世紀什麼最貴?
人才啊!
易求無價寶,難得人。
包括公司新增業務或剛獲投資,在快速成長階段招募各路英才,前不久我一位老學員的公司,A輪融資後快速發展,讓我幫忙招人說不差錢。或者你趕上了風口,二師兄都能飛上天,像前幾年的區塊鏈人才,新興行業找人和找大熊貓似的,因為稀缺所以昂貴。
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一來需要你對人才市場行情的敏銳判斷,二來需要你對行業的了解、對應聘的審時度勢。
小的溢價,就是面試的談判技巧。
最基本的一條:不要自曝其短。比如你在上家公司被離職,無論什麼原因,都不要講出來,但凡是被離職就會帶著負面。你沒必要告訴HR所有真相,就像HR不會告訴你所有真相一樣。有時候是這樣:你是實誠了,HR會佩服你但不會聘用你。
溢價的關鍵是:掌握主動權!
三年以上的職場人士,明哥比較建議儘量騎驢找馬,你給HR的感覺是:我就是騎驢找馬,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有好的,我就跳一下,沒好的,我繼續待著。
誰掌握主動權,誰就更有議價權!
有人可能會顧慮:騎驢找馬,HR會不會覺得我人品有問題?
其實,HR只會關心三件事:
你之前的驢哪裡不好?你為什麼不騎了?
你想找什麼樣的馬?我們是不是這匹馬?
你什麼時候能從驢身上下來,到馬背上?
HR只是會顧慮你的穩定性和你能不能儘快入職。
騎驢找馬,第一個問題怎麼請假,電話初步溝通後有意向的再去即可,而且如果你是老鳥,晚上或者周末和HR約個地方聊一聊並不難;第二個問題入職時間,新歡這邊給個預估的較快一點的時間,舊愛這塊儘快做好交接,兩頭勾兌著來。
另外,客觀和樂觀地看待獵頭及HR挖牆角,話不可盡信,人可以留著。人脈這種東西,不定什麼時候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結束語
面試談薪是一個願賭服輸的事,關鍵在於做好這四件事:
一、定價:隨行就市,明確身價
二、報價:胸有成竹,堅定不移
三、砍價:兵不厭詐,多謀善斷
四、溢價:相時而動,見兔撒鷹
總之,談薪要讓面試官覺得,你就是他們想要的人,說服他,你值得公司在你身上花的每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