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尊法師圓寂四十周年紀念日》
· 暨 誕 辰 1 1 8 周 年 ·
示寂之晨,猶手不停書,
為 法 忘 身,聞者感泣。
---- 趙 樸 初 先 生 撰 寫 悼 文 ----
【 翻 經 沙 門 法 尊 師 】
詞:演明法師
曲:任誌宏
南有玄奘 名響五印度
雄辯無敵 支那大乘天
北有法尊 人天同贊嘆
譯業之最 數目誰超越
大師廣論 佛陀甘露雨
沙門善譯 法雨布人間
翻經沙門 是玄奘再來
翻經沙門 是菩薩再來
志智沖天 尋求人生路
文殊接引 獨步五臺山
士夫攝授 法源求凈戒
戒律教證 寶華武昌學
學習藏文 北海菩提會
丈夫有志 勤奮是金剛
誓衛正法 發了菩提心
金剛丈夫 金剛膽
翻經沙門 是玄奘再來
翻經沙門 是菩薩再來
法尊大師 · 當代玄奘 · 翻經沙門 · 法傳千古
民國時期,出現了一批有志赴藏求學密法的漢人,翻譯藏文經典一時蔚然成風,有大勇法師、能海法師、觀空法師、湯鄉銘居士、郭和卿居士等積極投入,成績斐然,其最有成就者,則當推精通漢藏的法尊法師。法尊法師1920年春末在五臺山普化寺出家,法名妙貴,字法尊。1921年秋,太虛法師在廣濟寺講《法華經》,恰好法尊法師要去北京法源寺受戒,遂與大勇法師一起進京,聽太虛大師講經,並於當年冬在法源寺道階法師處受三壇大戒。1923年冬,大勇法師由日本回國,在佛學院傳授十八道,法尊法師也參加了這次法會,學了文殊修法。1924年夏於武昌佛學院畢業,回北京進入大勇法師舉辦的藏文學院進修藏文。1925年初夏,在大勇法師率領下進藏求法,在樂山市停留,住烏尤寺學習律學和徵集藏文資料。是年冬起身,由嘉定奔雅安,之後越大相嶺到康定安卻寺學習藏文。1926年春,法尊法師隨大勇法師、朗禪法師上跑馬山親近慈願大師,學習藏文文法和《芘芻學處》、《菩薩戒品釋》、《菩提道次第略論》等義理。1927年春,抵達甘孜,因當時西藏政府阻止,即留住在甘孜札噶寺學經。相繼依止札迦大師和俄讓巴、格陀諸古等師父,系統地修學了《因明入門》、《現觀莊嚴論》、《辯了不了義論》等藏密經論。在這個時期開始了他一生的譯著事業,首先翻譯了宗喀巴大師的《緣起贊》並略加解釋,又摘譯了《宗喀巴大師傳》和《阿底峽尊者傳》。1930年春,法尊法師到昌都親近安東格西,聽受他傳的金剛縵論法,夏季學習了聲明知識,秋後隨安東格西進藏,於冬季抵達拉薩。1931年後,依止安東格西,學習了《菩提道次第廣論》、《次第廣論》、《密宗道建立》、《五次第論》、《入中論》等,並開始譯《菩提道次第廣論》。1932年太虛大師在重慶創辦「漢藏教理院」後,多次寫信催促他回去教學,因而才結束了於西藏的學業。1934年南京小住,安欽大師為南京信眾傳吉祥天女法,請他作翻譯。夏季安欽大師在北京密藏院為佛教界傳法,法尊法師又為其翻譯。仲秋經武漢到重慶教理院上任,負責教學工作兼管理院務,同時繼續翻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並為同學講授。又譯《芘芻學處》、《菩薩戒品釋》等。 1935年成都為阿旺堪布講經翻譯,後自講頗章喀大師所造《發願文》,以及宗喀巴大師的《緣起贊論》。於秋季再度進藏,冬季到達拉薩,不久安東格西圓寂。1936年,依止絳則法王學法,聽講《芘芻戒》(德光論師的律經)、《俱舍論隨眠品》等。是年,在拉薩翻譯《辨了義不了義論》及《釋》。《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密宗道略論》在武昌出版。秋後請回《藏文大藏經》和宗喀巴師徒的大量著作。翻譯出了《現觀莊嚴論》並加以略釋。法尊法師從出家至武昌佛學院畢業,回到北京參加藏文學院學習。這是法師學習藏文的開始,當時法尊法師只有二十三歲。一年後,由大勇法師率領藏文學院全體學生出發入藏,開始了法尊法師入藏九年的生活,先後在打箭爐、跑馬山、甘孜、昌都、拉薩等地,依止大勇法師、慈願法師、札迦大師、格陀諸古安東大師、達樸大師、格登墀巴等學習西藏各種經論。法尊法師在《著者入藏的經過》一文中說:在康藏留學這幾年中間,要算我這一生中,最饒興趣,最為滿意的一幅圖畫了。法尊法師1972年繼任中國佛學院院長。1978年,法尊法師翻譯了《菩提道炬論》。法尊法師在圓寂之前,兩年半的時間裡,還抱病完成了三部有關因明:《釋量論》、《釋量論略解》、《集量論》的譯著。填補了漢文佛經因明學方面的缺典。法尊法師譯著頗多,有論文、論著、譯著、講記120餘部。根據西藏佛教的特點,法師顯密兼通,幾乎涉及到佛學的各個方面:戒律、般若、中觀、唯識、菩提道次第、密宗道次第、因明、歷史、語言。法尊法師翻譯了不少西藏重要典籍,漢文三藏闕譯本,亦有法尊法師首翻弘通。法尊法師第一次把藏傳佛教的顯密理論,系統地介紹到漢地,如《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等。法尊法師每有翻譯,便融會各家,作出解釋,有講記,有釋論,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法尊法師精通西藏語文,無論是藏譯漢,還是漢譯藏都達到了十分純熟的程度,能藏漢互譯。法尊法師1902年12月14日生,1980年12月14日於北京廣源寺圓寂,世壽七十九歲。法師精嫻西藏語文,銳意傳通。在藏期間,隨學隨翻,及返漢地,譯業彌廣,五十餘年,積功不替。西藏佛教格魯派重要論著若宗喀巴大師之《菩提道次第》、《密宗道次第》、《辨了不了義論》等,以及克主結、賈曹傑二大師之著述;漢文三藏闕譯要典若《現觀莊嚴論》、《辨法法性論》等,皆由法師首翻弘通。又編輯藏漢、漢藏字典詞彙若干種。逝世前二年,以耄耋高齡,響應中國佛教協會為四化立功之號召,譯法稱論師之《釋量論》及僧成大師《疏》二十餘萬言,書成之後,續有譯述,示寂之晨,猶手不停書,為法忘身,聞者感泣。
法師出於無盡的悲心和願力,如理依止碩學精修的漢藏善知識,練達三藏三學,為藏漢佛經互譯、藏漢佛學交流的事業傾盡了畢生的努力;對佛典理解之精當、譯文之準確,與古代諸大譯師一脈相承。寄心緬懷,並願更多的法尊法師出世利生!
--- 夏 壩 仁 波 切 ---
這是法尊法師對藏傳佛教做的極大的貢獻,因為藏地就缺《大毗婆沙論》,非常重要。它是「阿毗達磨七論」中《發智論》的一個廣釋,這個廣釋是非常重要的。漢文是玄奘法師翻譯成漢文的,現在法尊法師的恩德已經翻譯成藏文了。
--- 節選自夏壩仁波切講授《菩提道次第廣論》---
你可知此身不能久在,何苦急急忙忙幹些歹事。
我卻曉前生皆已註定,只得清清白白做個好人。
--- 法 尊 法 師 ---
【五臺山廣宗寺法尊法師舍利塔】
法師之功,山高水長。
典型百代,釋宗之光。
1981年,根據法尊法師遺願,將他的靈骨送至五臺山廣宗寺建塔安置。塔為藏式,青磚砌成,外敷白色,方型基座上為覆缽,覆缽上建七級浮圖和塔剎。塔正中央璇洞內嵌石碑,鐫有趙樸初撰寫的塔銘:「佛曆二千五百二十五年,歲次辛酉仲夏之月,翻經沙門法尊法師靈骨塔」。
為了緬懷先賢,繼承和發揚法尊法師愛國愛教、弘法利生、培養後學的精神。由五臺山廣宗寺主持演明法師指導選址,於2012年在法尊法師故裡南周堡村修建法尊寺。以此表達對法尊法師的懷念,展現法尊法師的事跡生平,供信眾瞻仰禮敬,樹正法於人心,留精神於後世。
【趙樸初居士為法尊法師題寫悼詞】
溯自漢明西使,白馬東來,士行、法顯、玄奘、義淨並能不惜身命,忘軀求法,高風卓行,百代欽仰。若法師者,誠可希蹤先賢,比肩古德矣。方冀廣翻要典,續補佚篇,光大釋門,增輝四化,何期化緣已畢,溘然長往!痛哉無常,奪我法匠,天地易色,草木悽愴!同願等萬裡來集,緣慳一面,瞻仰遺容,倍增悲感!擇淚述贊,永誌哀思。贊曰:
象教東流,譯業為先,名德世出,賢哲比肩。
趙宋而後,響絕五天,雪嶺繼興,法炬復燃。
猗歟法師,挺生季世,抗心希古,遊學藏衛。
譯述等身,老而彌勵,法稱偉作,翻傳功濟。
法師之德,桂馥蘭芳;法師之行,如圭如璋。
法師之功,山高水長。典型百代,釋宗之光。
四害既除,法教日昌,方冀哲匠,長壽康強。
盛會伊始,痛失楝梁,緬懷功德,哀思不忘!
願以此殊勝功德,
供養傳承及講授《廣論》的大善知識。
願以此殊勝功德,
供養修習各宗派佛法的歷代傳承祖師。
特別獻給修習《廣論》同修法友,
憶念大師恩德,深入經藏,智慧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