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拼音方案,我亇實踐感悟是:
吳語協會-吳語學堂一系拼音方案,具有內部一致性,便於互相比較。我做《南北古音品詩詞》節目亇辰光,一開頭使用錢拼方案,便於觀眾拿上海音撘北京音儔比較,但後首來涉及著亇地點一多,就覺著,用吳協-吳堂一系拼音更加有利於內部比較。理論上,全漢各地語音全用統一標準制定拼音方案最理想,但現實肯定是有出入亇,要通過實踐比較亇。從單點普及來講,錢拼對於最廣大只會北京拼音方案亇人來講肯定是具有便捷性亇,但問題在於吳語區其他地點普遍使用接近國際音標亇方案,昰恁吳語區內部比較就會不便當。大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選用。關鍵要投入實際應用,通過實踐檢驗。凡本公眾號發布的文字、音頻、視頻等內容,如需轉載,請先聯繫:郵箱llz978@163.com
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學上海話】公眾號
朗讀者簡介
陳夏青,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專攻漢語語音史和漢語方言學,碩士學位。師從潘悟雲教授學習漢語歷史音韻學,並長期赴上海大學和復旦大學向錢乃榮、遊汝傑、陶寰、陳忠敏(學術專著《嘉定方言研究》作者)等教授學習方言學、語音學等課程,致力於吳語研究,屢次參加國際吳語會議,著有論文《嘉定北片第二人稱「佷」》《嘉定華亭音與嘉定縣城音比較》。另有碩士論文《吳語嘉定華亭話音韻研究》。參與復旦大學遊汝傑教授主持的方言調查項目,並被選為嘉定地區發音人,錄入專著《上海地區方言調查研究》。
參與嘉定檔案館主持的嘉定方言故事的收錄工作,將30個嘉定方言故事全部用吳語正字記錄,漢字與音節一一對應,編為書籍《尋找嘉定老鄉音》。
參與首屆澤衡杯滬語朗誦公益大賽,參賽篇目為古文《陳涉起義》,根據古代韻書考訂出每個漢字的嘉定話規則讀音,通篇使用嘉定話朗誦,獲得二等獎。
參加上海市經典誦讀師資培訓,使用符合古今對應規律的嘉定話規則讀音朗誦古詩《夢遊天姥吟留別》,給在場的評委、嘉賓和全市範圍內參與受訓的大中小學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平日長期堅持使用正音正字創作吳語作品,積極提供網絡吳語資源,音視頻近300個,吳語文章近30篇,總計幾萬字,並配有字字對應的音頻,供廣大愛好者參考。
特別顧問簡介
張林龍,男,本鄉本土本地人。現為【學上海話】微信公眾號特別顧問,上海政法學院教授,九三學社社員。其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業餘時間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滬語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上,堅持傳承上海地域文化,保護本土傳統語言。他經常親自拿文章改編成滬語,並對文章中的字作解釋,方便新上海人學習。由他改編的文章或指導改編的文章,請播音員朗讀後,多次被上海發布、徐匯發布、閔行老幹部、閔行報社、儂好上海等官方公眾號、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採用。
△張林龍老師(左)錢程老師(右)
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責任編輯|楊張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