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西家王的大復興|神對希西家王的考驗(1)

2021-02-20 恩光愛溢

希西家王的結局給我們的警戒 

希西家王的事跡如果在這裡就停止了,會是多麼美好的光景,對於他的定位甚至不低於大衛。但是當讀到最後這段記載的時候,讓我們覺得一方面十分惋惜,另一面也給我們非常大的警惕。雖然希西家王在黑暗時期帶進了這麼大的復興,按理講,他的光景在神面前是完全蒙神喜悅的,為什麼後面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這給我們裡面一個非常大的警戒:神愛我們這些人過於我們為祂所做的工。神是神,不是人,祂將要引我們進入的光景是完全的境界。

為什麼神的手這麼嚴厲?像這麼愛神、這麼懂得神心意、這麼敬虔的希西家,為何結局這樣?希西家王有外面的得勝,但也有裡面的失敗,這給我們非常大的警戒:不要以外面做了多少為滿足,神注重的是我們裡面的光景!保羅也說,所有事奉主的人要經過神的檢驗,這個檢驗是遠超過外面的工作。彼得到了晚年也知道一件事情:外面的工不代表裡面的光景。他勸勉基督徒要追求純淨的魂,裡面的光景需要被主煉淨,這是更重要的。神其實不用我們來做工,因為祂能作更大的工,但是神更看重我們這些人,事奉主的人是神所寶貴的。希西家王在為神所做的所有事奉上表現出很好的光景,但不可避免的是在他生命的裡面有陰暗、可怕的一面。連保羅也一樣,他身上有一根刺——撒但的差役——為了不讓保羅因著這麼大的啟示而驕傲,神許可這根刺在他身上。這根刺是保羅生命中陰暗的一部分,是撒但在他裡面還可以觸動他,讓他軟弱的地方。

從舊約到新約,所有事奉神的人都有軟弱的一面,我們也無可避免有這些的軟弱。這一段就是給我們非常重要的提醒:我們的一生都要經過神的考驗,每個環境、每件事情對我們都是一個考驗。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眼光看待事情,當我們遇見生命中最軟弱的一面時,我們要像保羅一樣,學習依靠神的恩典。神對保羅說:「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參見林後十二9)。雖然我們有這些軟弱的光景,但我們能夠在主的恩典中蒙保守,不至於造成更大的軟弱、失敗。

這段故事《舊約聖經》記載了三次:《歷代志下》三十二章、《列王記下》十八到二十章也有記載,且《以賽亞書》三十六到三十九章記載得更詳盡。為什麼我們今天讀《歷代志下》呢?《歷代志下》是以斯拉所寫的歷史書,是以斯拉在被擄年間回憶時所寫的歷史。他是被擄的人中第二批歸回的人。他有很大的貢獻,他一面把律法書帶到百姓中,一面又寫下《歷代志上》和《歷代志下》這兩卷書,這對於當時被擄歸回的人來講,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幫助。這個回憶的歷史也是解釋的歷史,和以賽亞記載的有點不同,可以說神最後對希西家的評論是在《歷代志下》。

要竭力追求「完全」的心志

感謝主,在新約時代,因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已經完成了救恩,我們人性軟弱、敗壞的一面就有了出路;但當希西家的時候,他的軟弱卻是直接暴露在神的跟前。神的工作有祂一定的標準,並且祂的標準是非常高的,在《聖經》中有些字眼是奧秘的字眼,比方「完全」這個字。在眼見的世界裡絕對沒有完全的事物,只有三一神是完全的,在主之外,沒有完全的人、事、物。但神救贖我們之後,神在我們身上榮耀的工作就是把我們帶到完全。我們雖然不能達到完全,但基督徒需要有一個完全的心志像天父那樣的完全,因此我們要竭力地往前追求。但在我們一生裡面不可能達到完全,從舊約到新約,所有事奉主的人都不完全!對於神來講,不完全,神是不能接受的,因此保羅告訴我們:『只等到那完全者來到,我們所有弟兄姊妹都能夠達到完全』(參林前十三10)。

對我們不完全的人來講,生活中所行的事不完全太平常了,也無所謂了,但對神來講,必須每件事情都達到完全,因這樣一個完全的意念,很多時候神的手變得非常嚴厲。我們為希西家感到委屈?哪怕他一點點的驕傲神也不能接納!我們一面要敬畏主,一面也要滿心感謝神,像我們這樣不完全的人,有一天神竟然要把我們帶到完全,這是我們榮耀的盼望!我們必須要明白神的性情,知道祂的作為。今天若不是神把祂的兒子耶穌基督賜下來,以基督的完全代替我們的不完全,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在神面前存活,沒有一個人可以在祂面前站立得住。祂道成肉身,就是做一個完全的人,代替我們,我們蒙了何等大的恩典!

雖然我們不完全,但是《聖經》卻鼓勵我們要竭力地達到完全,這是一種心志、追求。在歷史上有很多人的不完全,一面是警惕,一面是激勵。我們不完全,歷史上也沒有完全的人,不要灰心喪志,無論怎樣,總要竭力追求。另外,一個人不管被主用到什麼樣的地步,不管他所顯出來的恩賜有多大,他的知識有多豐富,他在地上有多大的成就,我們不能崇拜任何人;我們要尊重神的僕人,但不能跟隨人!有一次我從溫哥華回美國,路過海關的時候,官員看我是個中國人,竟然問我是否認識倪柝聲,我說我讀過他的書,後來才知道他是個基督徒,他回過頭跟我說「我們不跟從任何人」。因為過海關時間很短,我就過去了,其實我應該告訴他:「我也是跟從基督,不跟從任何人」。在教會歷史上,很多神的兒女常常把神的僕人當作跟隨的對象,《聖經》中一個最簡單的呼召就是「來,跟從我!」沒有叫我們跟從任何人,任何人都有失敗的點。

我年輕時喜歡讀傳記,很受感動,後來我發現一件事,這些寫傳記的人,往往都是隱惡揚善,失敗從來不提,只講他們好的一面,給我們造成了一個完美形象的錯覺。《聖經》中記載人物對就是對,錯就是錯,神毫不留情面的!像大衛的淫亂記得清清楚楚,我們覺得太不留情面了!我們寫傳記不敢這樣寫,但先知們記載得非常忠誠,不管是什麼人物、地位多高,錯就是錯,這就是神的眼光。我們必須認識我們的神,我們可以講人情,把一些事情用模糊的光景蒙蔽了,但對於神來講,沒有模糊的東西!很多事情都是清清楚楚的。這一面叫我們裡面受警惕,知道任何人都有軟弱,不必把人當成偶像一樣來跟從;另外一面,我們也要尊重他們在神面前的勞苦、擺上和忠誠。提到摩西,他仍舊是神的僕人,希西家仍舊是猶大最好的一個王,《聖經》給他們的評論也是這樣,但不是我們模仿的對象和偶像。

我常跟青年人講,有些傳記的記載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完全,今晚我也說一件事:摩爾維亞的弟兄運動是教會歷史上重大的復興,給主的工作帶來非常大的祝福,並且從他們中間散播出去許多宣教士到全世界。第一個把福音帶進西藏的是摩爾維亞的弟兄們,當時的復興帶來屬靈的果效非常美麗。他們有24小時的守望禱告,禱告了整整一百年。領頭的弟兄新生鐸夫非常讓人敬佩,他在德國是貴族,卻降卑自己和弟兄姊妹打成一片,他接納各處受逼迫的弟兄姊妹住在他的莊園。因為背景不同,弟兄們之間就有爭吵;在一次擘餅中,他帶大家禱告,結果神的靈大大感動,大家痛哭流涕地悔改,各宗各派忽然之間合而為一;因此,摩爾維亞的弟兄運動起來了,這是歷史上給我們看見榮耀的光景。但很可惜,最近我讀一本歷史書,叫我心中的英雄形象破裂了。歷史上記載1734年,新生鐸夫被按立做牧師,我看到後非常震驚;1737年就立下了監督的執事,把聖品階級帶到神的百姓中。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從幼年就開始敬仰他,為什麼他也會這樣?可見,很多歷史人物的失敗、軟弱都被隱藏了,不代表他們沒有失敗。這給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的!他的失敗不會影響我對摩爾維亞弟兄運動所帶來的復興和祝福的果效,但神的確讓我們明白,所有事奉神的人都有他軟弱的一面,這給我們是一個非常大的警惕。主的帶領也很奇妙,我們知道大衛的罪,但不影響大衛在我們心中的屬靈分量和他在神面前的光景。

感謝主,我們實在需要主給我們恩典!因此,希西家無可避免的在他生命中有他陰暗的一面。

相關焦點

  • 希西家王的大復興|初期最重要的隱藏的經歷(1)
    《列王紀下》十六章告訴我們,亞哈斯王(希西家的父親)是猶大列王中相當惡的一個王,不僅不效法大衛的作為,而且把整個猶大國帶到非常可怕的光景中。也許我們有個問題:我們的神為何會容許這樣的惡王存在?為什麼神容許撒但存在?如果沒有撒但,不就沒有這些墮落、敗壞、艱難的事情了嗎?在以色列歷史上,為什麼神許可這些惡王存在呢?似乎神也不管他們,讓他們任意而行。
  • 希西家王的得勝
    先是強大的亞述國侵犯弱小的以猶大國,大難當頭,希西家全心信靠神而發生了戰爭得勝的神跡;再是希西家病得要死,他又痛哭流淚祈禱神醫治自己,神悅納了他的禱告,顯出神跡,為他延長了15年壽數。    希西家王在聖經中被神看為好王,也因此蒙神喜悅,得到了很多的恩典和神對他非同尋常的幫助。
  • 從希西家王的經歷看禱告
    從希西家王的經歷看禱告【經文】王下19:15-19,20:1-11;約14
  • 從希西家王身上吸取的教訓
    【真道牧師音頻在二維碼下面】希西家王的父親亞哈斯,他在位的時候不行神的道,效法以色列諸王所行的遠離神,亞哈斯死後由他兒子希西家在主前715年登基作王,以以色列歷史上常出現好王變壞,但壞王兒子接替作王后卻成為好王
  • 聖經人物故事 猶大末年君主希西家王
    (王下18:1)他在位期間的先知有以賽亞、何西阿、彌迦。(賽1:1;何1:1;彌1:1)希西家是位傑出的賢君。他「緊緊依附耶和華」,素來行耶和華看為對的事,一直謹守耶和華的誡命。他一登基就大發熱心,復興各種崇拜耶和華的正確安排,不僅在猶大國內,也在全以色列這樣做。他像先祖大衛一樣謹守耶和華的正道。聖經的確可以說,「在他以前或以後的猶大王中,沒有一個像他」。由於這緣故,「耶和華與他同在」。
  • 先知以利亞的軟弱,與希西家王的求壽
    讀經內容:列王記上17-列王記下4讀經感悟:以利亞的軟弱以利亞見這光景就起來逃命,到了猶大的別是巴,將僕人留在那裡,自己在曠野走了一日的路程,來到一棵羅騰樹下(羅騰,小樹名,松類;下同),就坐在那裡求死
  • 聖經人物84·君臣列傳:上任第一年做的事·希西家1​
    上任第一年做的事·希西家1 希西家的老爹亞哈斯是個典型的惡王,20歲登基36歲就死了,這16年沒幹什麼好事,拜偶像使兒女經火,毀壞了聖殿的格局,甚至關了聖殿的門。亞哈斯11歲生的希西家,他作王的時候希西家已經9歲了,不然很有可能被燒了獻祭給偶像,但是希西家的弟弟妹妹卻沒有那麼幸運,眼看著他們被殘忍的老爹扔到火裡。心中有多麼的憤懣呀。所以希西家25歲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聖殿的大門,潔淨聖殿。元年正月,他召集了祭司利未人開會。
  • 敢與神為敵的人----亞述王
    這個國家非常特別,是敬拜耶和華上帝的國家,如果國家敬畏上帝就會國家平安昌盛,遠離上帝敬拜別神,就會出現戰爭。士5:8 以色列人選擇新神,爭戰的事就臨到城門。在公元前716年-687年猶大王希西家的年代,發生過一次戰爭聖經詳細的記錄了戰爭的經過,上帝也參與在戰爭之中。
  • 聖經揭秘 以賽亞書 知道巴比倫滅亡 作者不可能是希西家時期的人
    第13章中文標題是神要懲罰巴比倫,就是作者假裝自己在希西家時期得到神的默示,預言約兩百年後巴比倫的遭遇。公元前722年北國以色列被亞述滅亡,公元前540年波斯徵服巴比倫。當然,總有一些經學家要按作者是希西家時期的人來解釋,說這是在希西家時期巴比倫的另一次覆滅,他們說得是否有道理呢,我們先來把這首詩讀了再說吧。這首詩說,神給亞摩斯的兒子以賽亞關於巴比倫的預示:到光禿的山上去舉起大旗,招呼群眾都來加入,大家一起去博取榮華富貴。我已挑選好勇士,就是那些高傲狂妄之徒,讓他們去為我發洩怒氣。
  • 【同行計劃】第十九周第1天 代下29-32
    29:1 希西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五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二十九年。他母親名叫亞比雅,是撒迦利雅的女兒。29:2 希西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效法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29:3 元年正月,開了耶和華殿的門,重新修理。
  • 消失的帝國―巴比倫帝國1
    消失的帝國―巴比倫帝國1巴比倫是今天「伊拉克」的舊稱南猶大王希西家與巴比倫使者
  • 以賽亞書 38:1-6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
    以賽亞書 38:1-6那時希西家病得要死,亞摩斯的兒子先知以賽亞去見他,對他說:「耶和華如此說:你當留遺命與你的家,因為你必死不能活了
  • 本科:舊約綜覽 第十三課︱列王紀、歷代志 以色列王國的分裂與被擄
    所羅門作王至王國分裂(王上1–11章)1. 大衛臨終前將以色列的王位傳給他與拔示巴後來所生的兒子所羅門。王上3:3提到,所羅門愛神,因此神特別在所羅門上基遍獻祭的那個晚上在夢中向他顯現,問所羅門有什麼要求。所羅門不求長壽或財富,只求明辨是非的心與判斷的智慧。神非常高興,因此不但賜給他無人能及的智慧,連財富、尊榮和長壽也一併賜給他。
  • 聖經揭秘 以賽亞書 以賽亞第1章預言中耶路撒冷為何沒有被毀滅
    有個信徒就這麼說:讀聖經時千萬不要動自己的頭腦和自己的智慧,要用心靈和誠實尋求主,這樣神默示的真理就會自然進入到你的靈裡面,你也就得到了神賜給你的智慧。看起來長長的似乎有道理的一句話,其實就是兩個字:迷信。下面我們講以賽亞書具體的內容吧。第1章的內容在第1句寫明,是烏西雅、約坦、亞哈斯、希西家作猶大王的時候,以賽亞得到神的默示,其中論到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