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的荔枝在嶺南未必是稀罕物,但是到了京城就成了備受尊崇的金貴水果。東非大草原上的斑馬如過江之鯽,但是到了北京動物園裡就成了稀罕物物。而對國人來說,一種叫藏紅花(Crocus sativus)的香料不僅稀少,而且稀罕。於是這種細瘦的紅色絲狀物被加了很多光環:「產自西藏,紅豔誘人,強身健體,包治百病,價比黃金。」
你們見過的藏紅花,估計長這樣。圖片:splendidtable.org
這神秘的藏紅花到底是什麼東西,先放上你們最關心的藏紅花五大真相:
藏紅花不是神藥,而是調料;
西藏不產藏紅花,這東西主產地在伊朗;
藏紅花不是花瓣,而是花朵中央的雌性結構——花柱和柱頭——每朵花只有三條;
藏紅花泡出的水是金色的,偽品染色的才出紅水;
藏紅花貴是因為少而難收,高級品價比黃金。
這才是整朵藏紅花的樣子。圖片:panoramio.com
藏紅花的正名是番紅花,這種鳶尾科番紅花屬的植物原產於西南亞。在野外生長的74種番紅花屬植物中,並沒有藏紅花的身影。研究人員認為,此種是人工選育出的栽培品種。很可能來自野生的卡萊番紅花(Crocus cartwrightianus)。這個家族的另外兩個野生種——C. thomasii和C. pallasii,也可能是番紅花的野生祖先。
卡萊番紅花。圖片:99roots.com
研究人員甚至在伊朗一處距今5萬年的史前遺蹟中,發現了番紅花色素的痕跡。在青銅時代,克裡特島的居民就開始栽種番紅花。公元前10世紀開始,波斯人就開始規模化地種植番紅花了。對番紅花最早的詳細描述出現在公元前7世紀,是由亞述王國的植物學家做出的。長久以來,番紅花在歐洲和中東一帶都是高檔的食用香料,同時兼做染料、醫藥之用。據說,亞歷山大大帝也是一名番紅花愛好者,他喜歡用番紅花泡茶,享用番紅花米飯,並且用番紅花沐浴來治療傷口。正是亞達山大的軍隊把這用番紅花入浴的習慣帶到了歐洲。
番紅花米飯,可不是紅色的。圖片來源見水印
西班牙海鮮飯啊,番紅花是它的靈魂。by 薩魚
今天,番紅花也仍被用於香皂中。圖片:ayursens.blogspot.com
番紅花向東方傳播的時間則存在爭議,中國和克什米爾的記載顯示:番紅花大概是在2500-900年前進入印度的,而古波斯的文獻記錄中,在公元前500年,番紅花已經進入南亞大陸了。
中國的番紅花被認為是在明朝時傳入的。《本草綱目》將它列入藥物之類,中國浙江(特別是崇明島)等地有種植,西藏地區卻鮮有種植。番紅花喜歡陽光充足,氣候溫和的種植地,最低氣溫低於-10℃時就很難生存了。西藏的高寒環境其實並不適於種植番紅花。為什麼會有藏紅花之名?大概是因為最初藏紅花是途經西藏傳入中原地區的,僅此而已。
今天,藏紅花的主要產區從西班牙一路向東延伸到印度,它尤其適合在冬季多雨、夏季乾熱的地中海氣候帶裡生長。伊朗的番紅花產量甚至可以達到世界總產量的90%。
現今的番紅花產區大略。圖片:wikimedia
一說到藏紅花、番紅花,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吃下去的是粉碎掉的花。但是與桂花、玫瑰花、杜鵑花不一樣,我們吃的並不是整個藏紅花花朵,而是上面三條乾燥的帶柱頭的花柱。外面的6片花瓣裂片倒更像是這種花的「副產品」。一般是將採摘到的柱頭置於託盤,再用炭火烤乾,就可以用於食品調味和調色了。
細想起來,有些調料還真是走偏門,比如肉豆蔻其實是包裹在種子外面的假種皮,丁香其實是尚未開放的花蕾,但不管怎樣,都不如細瘦的番紅花柱頭這麼特別。
位列香料家族中的藏紅花。圖片:irantravelingcenter.com
鳶尾科植物中,很多種類的柱頭和花柱都是伸展開來的,全然不像桃花、櫻花的花柱那樣內斂。論功能,這花柱和柱頭都是為了有效接收花粉,保證繁殖下一代的。但人類並不需要番紅花的種子,倒是對這些豔麗的柱頭寵愛有加,並且在栽培過程中,有意識地選擇那些花柱和柱頭足夠長的個體,於是有了今天我們栽培的番紅花。
栽培番紅花並不需要種子,用的是球莖。圖片:artimondo.co.uk
有人看到火紅的番紅花花柱,就覺得這東西加在菜餚裡面一定是紅色的,或者說它們泡出來的茶水是紅色的。如果你買到的番紅花果真如此,那就不要再吃了,因為泡出紅水的藏紅花一定是假的。
番紅花中的色素主要有由藏紅花素、藏紅花酸、胡蘿蔔素、番茄紅素和玉米黃質組成。其中藏紅花素是番紅花中色素的主力,但是這類色素的顏色並非火紅。真正高品質的番紅花浸泡過的水溶液,應該是像灑滿陽光的金黃色。所以,藏紅花調味兒和染色的海鮮飯也是金黃色。能把手指都染紅的藏紅花,必然是假貨了。
金黃色的藏紅花茶。圖片:wordpress.com
藏紅花特有的苦味兒和辛辣味兒,來自於其中的藏紅花苦素。這種物質還可以分解成藏紅花醛,正是這兩種物質賦予番紅花特有的氣息和風味,只是大多國人不能接受這種奇怪的辛辣味兒。所以,番紅花在中餐裡出現的頻率並不高。但是,近年來隨著健康需求的日益高漲,番紅花也逐漸站到了前臺。
目前在市面上,高等級的藏紅花售價可以高達每克80元人民幣,注意是每克。這樣高昂的身價,除了番紅花柱頭本身就細小之外,昂貴的人工成本也是重要的原因。一般來說,0.45公斤(1磅)的商品番紅花需要從75000朵花裡進行採集。一個成熟的工人工作40個小時,只能處理150000朵花。另外,番紅花的花期很短,又會集中開放,所有的花朵在一到兩周時間內就完成開花過程,這無形中進一步推升了價格。所以,藏紅花也成為世界上最貴重的香料之一。
昂貴的人工成本。圖片:nandyala.org
特別提醒大家,雖然番紅花身價高昂,顏色靚麗,但是就目前的研究來看並無什麼神奇的保健效果。在實驗中,番紅花提取液顯示了對血管平滑肌的興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麻醉動物的血壓,但到成為藥物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至於所宣傳的抗腫瘤、保肝、調節免疫力,這些說法幾乎可以安在任何食物身上,但遺憾的是都缺乏臨床實驗的證據支持。
這樣看來,藏紅花吃吃就好,神效就不用期待了。
你開心就好。圖片:goldensaffron.com
藏紅花價格高昂,贗品當然少不了,其中出現最多的就是紅花(Carthamus tinctorius)。紅花與長滿硬刺的薊有幾分相仿。這倒不奇怪,因為薊和紅花雖然不同屬,但同是菊科植物,它們有著菊科植物的共同特徵——頭狀花序(所有小花都聚集成了頭狀平臺),而且頭狀花序外層都有一個帶刺的總苞。這與鳶尾科的藏紅花可顯然不同。
紅花是這種炸裂的模樣。圖片:flickr.com
紅花利用部位是花瓣,價格也要比藏紅花低得多。紅花的花瓣中也含有紅色和黃色的色素,可以被用在食品工業中,但是這些色素施展拳腳的主戰場還是在印染織物這件事情上。千萬不要把這些菊花模樣的紅花當成藏紅花買回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