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員帽子上為啥有兩個長帽翅,其長度與官職大小有何關係?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官員的帽子和衣服都是很有講究的。關於官員帽子上有帽翅,並非宋朝獨創,從唐朝出土的文物來看,唐朝的官帽兩邊也有兩個翅膀,宋朝則是完全仿製唐朝時期的制式規格。
宋朝初期的帽翅比較短,可能只有不到5~6釐米,但是,趙匡胤直接將帽翅的長度翻了6倍,並且品階越高的大臣,帽翅兩邊便越長。
根據宋朝時期的計量單位,趙匡胤將大臣帽翅拉長到一尺。一尺在宋朝約等於33釐米,如果是宰相,以及正三品以上的官員,帽翅長度則是達到了驚人的40釐米。
趙匡胤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舉動,主要有以下原因。
1、減少交頭接耳
因為就是加長帽翅之後,官員們便不能竊竊私語,只能面對面的進行說話。也就減少了耳語相交的頻率。
趙匡胤生平最忌諱別人在他附近說悄悄話,由於趙匡胤皇位來歷不正,畢竟是得罪了前朝舊主柴榮,而且還逼迫7歲的小皇帝禪位,因此趙匡胤心中還是有些芥蒂。當上皇帝之後,趙匡胤每每上朝之時,最煩別人竊竊私語。
2、歷史潮流
隨著歷史的演變,這一時期長帽翅比較流行,趙匡胤也抓住了這一點,為滿朝文武換新裝,讓朝中氣象煥然一新,何樂而不為呢?
3、更顯威儀
長長的展角只是幞頭角的逐漸硬挺化、誇張化、威儀化,從實際結構功能發展為裝飾彰顯結構,這種情況在服飾發展史中其實很常見。
所以,戴幞頭的宋太祖、宋徽宗、宋神宗,也是帝王常用的冠帽之一,甚至比官員還長,更顯得威儀莊重。
4、區別官位大小
宋朝的官員,往往品階越高的大臣,帽翅兩邊便越長。通過帽翅就可一目了然地區別官職大小。
5、更顯端正莊重
如皇帝帽子上的旒一樣,長長的帽翅可以讓官員更加莊重端正,到了朝堂,誰不莊重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樣就可以更好管理朝堂的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