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死後,為何沒被葬入八寶山?而是葬入了山野大寨

2020-12-18 白菜說史

導語:中國文壇有兩大領袖人物,一位是魯迅,另一位就是郭沫若。郭沫若先生不僅對文學方面貢獻極大,還在考古方面十分有心得,例如明朝萬曆皇帝定陵的挖掘。關於歷史考古,郭沫若先生貢獻過許多自己的能力。

青年經歷

一九一四年時候,郭沫若留學日本學習醫學,和魯迅先生一樣,郭沫若先是想要用醫學技術拯救國人的身體,但僅僅救治了身體卻沒有救治心理,只是做了表面工作。於是,郭沫若決定如同魯迅先生一樣,棄醫從文,拿起筆努力將社會的黑暗面公之於眾。

一九二二年,正處於新文化運動時期,學習新思想的思潮感染著很多人,郭沫若同胡適,魯迅等人奮筆疾書想要改變社會情況。

對於蔣介石的行為,郭沫若曾經寫文章指名道姓直指蔣介石,揭露他醜惡的一面,辜負人民期望,企圖一黨專制。正是因為這篇文章,郭沫若惹惱了蔣介石,多次暗殺差點讓他喪命,因此郭沫若不得不流亡國外。

關於郭沫若的感情

文壇人物到底是風流倜儻,十分羨慕那「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排場。雖然作為文壇大亨,和第一任妻子之間沒有磨合好,於是郭沫若選擇和第一任妻子離婚,婚姻以失敗告終。

由於有過三任妻子,郭沫若的兒子有好多。一次四個兒子不幸被捕,有兩個兒子莫名其妙就自殺了,得到這一消息之後,社會輿論壓不下去,且這時傳聞郭沫若和妻子的姐姐眉來眼去發生關係,這兩個孩子的母親受不了兒子的離世和外界的輿論,精神幾乎崩潰。

為了人民

救民於思想不如投身於政界或許成果會更加明顯,在政治和文化兩方面同時開展工作,郭沫若先生一心想要拯救人民於水火。

在深度研究探討過馬列主義後,郭沫若先生對於國家的發展前途有了不少更新的見解。為了人民的生活,為了國家今後的發展,郭沫若先生不斷探索,思考,研究。

郭沫若老先生一輩子得到不少頭銜稱號,且作為文壇重要人物,對歷史方面有卓越貢獻,且不斷為國家發展和人民的生活在做探索,郭老先生過世之後足可以在八寶山公墓安葬,但是,郭沫若老先生卻拒絕了。

郭老先生曾經表示,生前的功績不能總是拿來炫耀,或是想去利用做出來的成績去求些什麼,國家為亡之際,人人有責去為國家努力,去改變,坐以待斃不能解決問題,醫術也僅僅是救了身體,沒有救國人的心,如今想來,棄醫從文從政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啊。

郭沫若老先生的思想覺悟極高,在世時一心想要為國為民做貢獻,去世以後只要後人尋一安逸之處妥善安葬就行。不驕不躁,不卑不亢,捨己為國,太多的話來形容老先生都說不完。普通人也應該心中常懷愛國之情,時刻把國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永遠熾熱。

相關焦點

  • 郭沫若明明可以葬入八寶山,為何骨灰撒在山西大寨?郭沫若臨終說了...
    北京八寶山公墓,中國規格等級最高的園林公墓,它位於北京市石景山區東部的八寶山南麓。據目前公開資料顯示,有資格下葬八寶山公墓的主要有以下幾類人,我國已故黨和國家及軍隊領導人、民主黨派領導人、愛國民主人士、著名科學家、文學家、高級工程技術人員、革命烈士、國際友人和縣團級以上領導幹部。 新中國成立後,很多人開國元勳、著名人物等都葬入了八寶山。然而,我們發現最有資格葬入八寶山的郭沫若,卻沒有選擇這裡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這是為何?
  • 郭沫若明明可以葬在八寶山,為何死後骨灰撒在大寨?
    根據目前公開資料,有資格安葬八寶山公墓的主要有以下幾類人:已故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民主黨派領導人,愛國民主人士,著名科學家,作家,高級工程技術人員,革命烈士,國際友人和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新中國成立後,許多開國元勳和著名人物長眠於八寶山。但我們發現,最有資格葬在八寶山的郭沫若,並沒有選擇這裡作為自己的安息之地。為什麼?
  • 郭沫若明明可以葬入八寶山,為什麼骨灰撒在大寨了?遺言藏有答案
    有那麼一個地區,蒼松翠柏圍繞,氛圍莊嚴肅穆而又高冷,那便是「八寶山公墓」。八寶山革命公墓,是我國最有名,規格型號最大的花園式墓地。只能中央領導人,革命人員,專家學者等這些對國家作出傑出奉獻的優秀人才才能在百年之後下葬在那裡!八寶山共下葬了500多位英烈和為國家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 1962年「雲南王」龍雲死後,為何葬入八寶山公墓?對國家有功
    但是沒想到是,在四川將會改變龍雲的命運,那個年代戰火連天,龍雲也加入到了革命之中,因為自己的優異表現得到學習的機會。龍雲各種優異的表現,還得到的上級提拔,龍雲想要成為一個為百姓做實事的人,而不是一個佔著位置不幹事的人。所以1928年的時候,龍雲推翻了他的上級。
  • 溥儀去世後葬在八寶山,發生了什麼,又被遷出八寶山葬入清西陵
    因此,換句話說,在溥儀稱帝的生活裡,他都僅僅個傀偶,不論是大清朝的皇帝,還是偽滿國的皇上,一切他都沒辦法作主,僅僅代表性地坐著龍椅以上。總而言之,溥儀活著的情況下一切沒辦法作主,那麼,他人死之後真像大伙兒常說的葬入皇陵地宮么?要了解那個時候清代早已滅亡半世紀多,哪來的皇陵地宮?
  • 為什麼我死後能葬在八寶山?
    你連他的名字都沒聽過!王令吉早年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在川軍軍官速成學校任教官。後來川軍中的幾位著名人物,如劉湘,楊森等,都是他的學生。民國初年,任川軍高級將領。他還擔任過重慶警備司令,1916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37年已是四川保安司令。
  • 王耀武到底有哪些功勞,為何被捕後關押了十年,死後仍葬在八寶山
    1980年的時候,經過決定,置王耀武骨灰於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那麼,王耀武到底有哪些功勞,死後能夠葬在八寶山公墓呢?王耀武本人非常擅長帶兵,蔣介石都多次稱讚他擅長用兵。當時有人說「寧碰閻王,莫碰老王」,可見王耀偉非常能打。那麼,王耀武就能打了哪些仗,能讓他後後來的殊榮?王耀武畢業於黃埔軍校,是蔣介石的嫡系。
  • 末代皇帝溥儀死後為什麼能葬在清皇陵?
    他死後被火化,骨灰歷經幾次轉移,最後被移葬清西陵的華龍皇家陵園。為什麼他作為一個「普通平民」能遷葬到清朝皇陵中呢?這還要從頭說起。晚年溥儀中國歷史上,每個皇帝登上皇位後就開始著手選塊風水寶地作為自己以後的葬身之地。
  • 他是軍統的局長,建國後任交通部部長,死後葬於八寶山
    賀耀祖從小就十分熱心腸,如果外面來了乞討之人,還沒等家裡大人反應過來,賀耀祖就飛快的到廚房裡拿出一碗米給人家。1942年11月,有一架從蘇聯來給延安運送藥品的飛機因沒有許可命令,只能夠停靠在蘭州機場,賀耀祖得知消息以後,便以蔣介石侍從室主任的身份要求蘭州航空站放行,等到老蔣知道,飛機早沒影了,氣得他罷免了賀耀祖的主任職務。 而老蔣對這個賀耀祖是又愛又恨,不久之後又任命賀耀祖做了重慶市長,但是賀耀祖依舊利用手中職權幫助我黨。
  • 「鐵人」王進喜47歲病逝,死後被葬入八寶山,5個子女現狀如何
    令人遺憾的是,這樣一個英雄人物卻在1970年的時候重病去世了,國家感念於他的貢獻將他葬入了八寶山革命公墓。在王進喜47年短暫的人生當中,他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石油開採上,很少有時間去陪伴自己的家人子女。
  • 清宮中唯一連降四級的妃子,被打入冷宮後落水身亡,死後卻葬入皇陵
    文/小讀 標題:清宮中唯一連降四級的妃子,被打入冷宮後落水身亡,死後卻葬入皇陵 大家都說自古以來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戰場,古代的帝王后宮更是如此。
  • 「鐵人」王進喜47歲去世,死後被葬入八寶山,5個子女現狀如何?
    最終,這位「鐵人」在47歲時因病去世,被葬入了八寶山。在丈夫死後,王進喜的妻子儘管悲痛欲絕,但是她依舊勇敢地承擔了支撐家庭的責任,王進喜的5個孩子現狀如何?在畢業後,王月琴並沒有像兄弟姊妹那樣進入部隊歷練一番,而是就近選擇了在家附近的液化氣站工作,生活倒是還也勉強維持。然而,好景不長,這位天生殘缺的女孩最終因為病痛離開了人世。
  • 「鐵人」王進喜,死後葬入八寶山,5個子女過著怎樣的生活?
    1970年,王進喜去世,享年47年,被葬於八寶山。 一個優秀的父親,肯定會教育出一群優秀的子女,那麼王進喜的子女們現在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不過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秉承著「鐵人」精神繼續辛勤工作。 私生活方面,她在鑽井公司與丈夫結識結婚,可是愛人一直在外工作,夫妻倆聚少離多。
  • 歷史上真實的永琪,臨終前被乾隆狠心責罰,死後葬入侄媳墓中
    首先,永琪的生母是愉貴妃珂裡葉特氏,珂裡葉特氏極有可能是一名來自內務府的包衣女子,而且是因罪而被罰入包衣的那種,雍正年間來到還是皇子的乾隆身邊服侍,才有幸躍入宮廷,成為大清皇妃。最後,永琪死後的葬地也有些欠妥。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年僅25歲的永琪因患附骨疽去世,隨後不久,乾隆便命人將永琪葬在了太子陵。這座陵園內,還葬著皇長子永璜與皇三子永璋,這兩位都被乾隆訓斥與責罰過。
  • 能葬在八寶山,雲南人為此驕傲
    其中,雲南的軍閥龍雲就為抗戰作出了很大貢獻,在其死後入葬八寶山公墓,成為唯一一位能夠進入八寶山的舊軍閥。龍雲是雲南少數民族彝族人,從小家庭貧苦,生活特別艱難。父親從小就離開了人世。雖然沒錢讀書,但是龍雲從小喜歡練武,鍛鍊身體,可以說是胸懷大志。辛亥革命爆發後,龍雲看準時機,報名參加了革命軍。
  • 中國史上最傳奇的間諜,身兼5重身份,晚年精神錯亂,葬入八寶山
    中國史上最傳奇的間諜,身兼5重身份,晚年精神錯亂,葬入八寶山 比較火的電視劇《風箏》,在觀眾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該劇以潛伏於軍統內部的共產黨員「風箏」的人生與情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共產黨情報員堅守信仰的故事。
  • 他非嫡非長,卻是清朝唯一葬入皇陵的皇子,康熙因他廢太子
    王氏祖籍蘇州,於康熙二十五年入宮,先後為康熙生下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祿,還有就是皇十八子胤祄。不過,王氏就算生下三位皇子,也並不怎麼得寵,直到康熙五十七年,才被封為密嬪。而她的密妃,則是雍正即位後尊封的。乾隆元年,王氏又被尊為皇祖順懿太妃。最終於乾隆九年去世,享年70餘歲。
  • 戰功赫赫的陳謝兵團,司令員和政委去世後,為何都被移出八寶山?
    只不過可惜的是,陳賡大將沒能長壽,58歲就早早去世了。謝富治也是一樣,63歲時便因為胃癌病逝。因為他們都是革命功臣,死後都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並且以高規格待遇葬入八寶山公墓。但令人不解的是,「陳謝」後來卻都移出了八寶山,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王承恩:明朝最沒存在感的太監,陪崇禎皇帝上吊,死後葬入皇陵
    自古以來,皇陵裡面埋葬的都是歷朝皇帝和后妃,就連皇子都沒資格進入皇陵,但是,在明十三陵裡,卻埋葬了一位太監,他的名字叫王承恩。 說起明朝的太監,大家更熟悉是魏忠賢,是東廠與西廠,對於王承恩好像沒什麼印象,他憑什麼能葬入皇陵呢?
  • 民國一代名伶:迷倒5位總統,痛恨日本一生愛國,死後葬入八寶山
    在弔唁之後,劉喜奎被葬入了八寶山革命烈士陵墓。 劉喜奎離開了,她卻給人們留下了最美的記憶。身為一代名伶,她實現了人生的逆轉。在芳華年紀,她綻放在舞臺上。有了她,京劇也更加熠熠生輝。和梅蘭芳,段小樓等人處於同一時代,她還是那樣閃耀,那樣迷人。擁有這樣的魅力,其背後則是無數日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