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會獲得嚴肅文學的認可嗎? | 專訪雨果獎得主赫維爾特

2021-01-12 新京報書評周刊

曾經,科幻奇幻作品在文學市場上屬於「難登大雅之堂」的書籍,在各種文學活動和獎項評選中,科幻/奇幻作品也通常與暢銷、通俗、影視改編這些字眼聯繫在一起,作為類型文學,它們長期被嚴肅文學拒絕在外。

然而,無論是「硬科幻」還是「軟科幻」,對現代社會的讀者而言,它們都提供了一個結合著當下生存狀況與未來技術設想的思考空間;而奇幻文學則開闢著日常生活之外的可能性。由於摒除了嚴肅文學創作中的各種文化背景、政治隱喻,這類作品能夠在世界各地引發讀者共鳴,將文化隔閡最小化。而影視的改編更將它們推向了大眾的娛樂生活。

《哈利·波特》系列、《沙丘》、《安德的遊戲》……這些作品看似屬於一個類型文學的小圈子,但又有誰能說,它們當中的部分作品不會像儒勒·凡爾納或路易斯·卡羅爾那樣,成為未來的文學經典呢?

7月15日,荷蘭奇幻作家託馬斯·奧爾德·赫維爾特(中)來到北京,參加由北京閱讀季和豆瓣閱讀、東方出版社聯合舉辦的活動。現場抵達了不少觀眾,他們都是科幻與奇幻作品的忠實讀者。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宮照華

被嚴肅文學許可或許只是一個過程

新京報:雖然科幻/奇幻小說已經誕生了許多大師,例如厄休拉·勒古恩,史蒂芬·金,雷·布拉德伯裡,阿西莫夫等等,但是這類作家從來沒有獲得諾貝爾獎或布克獎這類世界級獎項的認可。你作為一個奇幻小說作者,有時會不會覺得這種評判標準有失公允?赫維爾特:我倒是並沒有這種想法。我覺得作為一個作家,我更想關注的是讀者而不是我得了什麼獎。獎項雖然是個好東西,但它更多的是滿足個人那種自滿的情緒和成就感。我更關注的是我的作品能不能打動讀者。而且,其實整個去看這個過程的話,會發現也有一些進步的趨勢。很久之前,科幻奇幻這個類型的作家完全獲得不了像現在這樣的關注,媒體也不會進行報導。但現在這些東西都有了,我覺得不能說科幻或奇幻這類作品以後不能得到嚴肅文學的認可,只是可能會需要一個過程。

託馬斯·奧爾德·赫維爾特(Thomas Olde Heuvelt),荷蘭幻想小說家,生於1983年,16歲出版第一部小說,26歲獲得荷蘭歷史最悠久的幻想文學獎保羅·哈蘭德獎。擁有一頭驢,喜歡在遊泳池邊寫作,害怕鯊魚,寫恐怖小說但並不敢獨自看恐怖電影。

的確,科幻/奇幻小說在今天獲得了越來越高的關注度,受益於影視文化的興起,大量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並風靡全球,比如喬治·馬丁的《冰與火之歌》,史蒂芬·金的《穹頂之下》等等。曾經只是作為小圈子獎項的雨果獎,如今也受到了更高的關注,在中國成為不少讀者篩選該類作品的一個標準——這也得益於劉慈欣《三體》的獲獎,拉近了國內讀者與雨果獎的距離。

《雷沙革村的讀墨人》

作者:(荷蘭)託馬斯·奧爾德·赫維爾特

譯者:厲青冰等

版本:東方出版社 2018年8月

赫維爾特的短篇集,其中收錄了獲得雨果獎的短篇《那天,天地翻了個個兒》和其它作品。

出生於荷蘭的奇幻作家託馬斯·赫維爾特還很年輕,他也自然有更多機會去期待那個奇幻文學獲得嚴肅文學認可的過程。2013年,30歲的他便憑藉小說《雷沙革村的讀墨人》獲得了當年雨果獎的最佳短篇獎項,兩年後,他的另一部作品《那天,天地翻了個個兒》再次獲得雨果獎的最佳推特獎。在這篇小說裡,赫維爾特讓世界的重力發生翻轉,天花板變成地面,地面的東西則漂浮在空中,成為難以企及的星球,並由此描繪了失戀的男主人公那種「天翻地覆」的心理狀態。也難怪赫維爾特認為自己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奇幻作家,他的許多小說都帶有魔幻現實的色彩。他認識喬治·馬丁,卻並不很喜歡他的作品,因為馬丁讓故事發生在兩片虛構的大陸上,而赫維爾特喜歡把故事設定在現實世界。

《歡迎來到黑泉鎮》

作者:(荷蘭)託馬斯·奧爾德·赫維爾特

譯者:(加)仇春卉

版本:未讀·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8年4月

該作品已經由華納兄弟獲得版權,即將改編為美劇。

將故事設定在現實世界可以更好地吸引讀者,但有時也會增加作品與讀者之間的隔閡。赫維爾特的上一部長篇小說是《歡迎來到黑泉鎮》,這是一部以荷蘭中世紀女巫為主角的恐怖小說。在這本小說發行的時候遭遇了一個困境,那就是荷蘭中世紀的文化背景沒有辦法吸引英美讀者,為此赫維爾特做了大幅度的改寫,交給了出版社兩個版本的《歡迎來到黑泉鎮》,幾家出版社都表示自己更願意出版改寫本的《黑泉鎮》,而沒有作家願意直譯荷蘭文版的原著。依據讀者需求改寫原著,或許是很多作家的禁區,然而託馬斯·赫維爾特對此沒有絲毫抗拒,他認為只要能更好地調動讀者的情感,讓他們身臨其境,那麼他就同意去改寫作品。

在現場,中國科幻作家韓松覺得,如果要讓中國讀者超越荷蘭中世紀的文化背景,更好地理解作品情緒的話,可以把《黑泉鎮》的地點改寫成上海遠郊的一個旅館。這個想法讓赫維爾特覺得很有趣,他說自己非常歡迎這樣的改寫。

對世界保持開放是赫維爾特的一種寫作態度。當然,這種文本改編是否會囿於不同文化——尤其是主流文化的框架,對弱勢文化造成損害依然有待商榷,但赫維爾特的確吸引了更多的世界讀者。在巴西,赫維爾特的讀者瘋狂地將他的故事變成身上的紋身。他奇幻故事的背景也不局限於祖國荷蘭,而是在挪威、美國、泰國等各個角落發生,反而在一篇以荷蘭為背景的小說《蘑菇之地的鬱金香和風車》中,他將荷蘭的兩種文化象徵變得猙獰可怖,成為吞噬當地居民身體的東西。「因為這很有趣」,赫維爾特表示。

同時,他還分享了自己的幾段「靈異經歷」以及小時候他叔叔故意講給他聽的恐怖故事。「一個人在童年時期讀到的東西會影響到他之後的寫作」,除了叔叔的恐怖故事外,史蒂芬·金,尼爾·蓋曼,揚·馬特爾,這些人的故事也對他造成了很大影響。

史蒂芬·埃德溫·金(Stephen Edwin King),生於1947年9月21日,美國作家,20世紀70年代中期聲名漸起,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閃靈》《肖申克的救贖》《末日逼近》《綠裡奇蹟》等。

目前,赫維爾特正在進行一場「全球巡迴售書」,為期6周。在來到中國之前,他已經去了美國、烏克蘭、英國等國家。這個一頭金髮、眼神銳利、穿著一條水洗牛仔褲的荷蘭人十分和藹,熱情地為讀者籤名並留下了自己的聯繫方式,在中國他還創建了微信。據說,當年赫維爾特被國內策劃方看中,正是由於他英俊開朗的外表,當時策劃方在雨果獎得主的照片裡找了一圈,一眼就相中了英俊的赫維爾特。

赫維爾特還分享了幾段在中國的經歷,身為奇幻作家的他對中國的事物既充滿好奇,又有一種反差似的恐懼——當時他在北京的旅館吃早餐,服務員給他端上了一份雞蛋,「這個雞蛋是棕色的,裡面發黑」,他以為酒店給他拿了一個壞掉的雞蛋,就把它扔到了垃圾桶裡,事後才知道那個東西的中文名叫茶葉蛋。「下次再看到它,我會非常樂意咬上一口」,赫維爾特笑著說道。為了滿足他的好奇心,在活動結束後,負責同傳翻譯的女生特意送給他一份「中國特產飲料」——嶗山白花蛇草水。赫維爾特開心地和這個禮物合影,當然,他還並不知道這瓶「五大飲料之首」的蛇草水會有什麼獨特的味道,他說自己要留到晚餐時再享用。

對話赫維爾特

「短篇是一種更有意思的文學形式」

新京報:你說過自己受到史蒂芬·金,尼爾·蓋曼這些作家很大的影響。能否具體談一下他們是怎麼影響你的。

赫維爾特:那就先說一下史蒂芬·金吧。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讀他的書,從他那裡我學到的最大的點是如何把緊張的氣氛調動起來,以及通過文字鋪陳出緊張恐懼的情緒。比如說《閃靈》,會在作品中慢慢建立起一種緊張的感覺,我覺得這是史蒂芬·金給我最大的啟發。

從尼爾·蓋曼和其他作家那裡,能學到寫短篇小說的時候怎麼去珍惜每一個字的力量。畢竟是短篇,篇幅有限,所以文字都要有它的價值。就像我剛才演講時所說的,其實寫短篇和寫詩是一樣的,文字都有它的涵義,如何把內容通過有限的文字傳達出來,這個還是非常關鍵的。

荷蘭畫家梵谷作品《鬱金香苗田》(約1888年)局部。

新京報:在寫到你的祖國荷蘭的時候,你卻讓鬱金香變成一種恐怖的、食人的東西,為什麼會這麼寫?

赫維爾特:我一開始的想法特別特別單純。在我看來,花是世界上最無害的一個形象,如果我把它寫醜陋的話,應該還挺有意思的。於是我就把這個形象扭曲了一下。除了鬱金香之外,在我的作品中還有另外的體現,比方說在《歡迎來到黑泉鎮》這本書裡面,你就會看到荷蘭人在歷史上最原始、最真實的那一面。因為荷蘭人的性格非常務實,非常接地氣。他們對於什麼問題的處理方式都是很直接的。你會看到這個小鎮上的荷蘭人,當他們了解到女巫的時候選擇的做法等等,能從這當中看出荷蘭人最本身的性格,這也是一種比較真實的還原。

新京報:除此之外,你的小說還會出現重力翻轉的世界,沒有影子的男孩和玻璃男孩,你是怎麼構思這些想法的,你是先有了這些具體的概念再去安排小說的其餘部分嗎?

赫維爾特:在我創作之前肯定要有一些基本的概念,我會把一些畫面作為我創作的基礎。比方說在重力翻轉的故事裡,我能看到如果這種情況發生的話,所有的東西都顛倒了順序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比方說在鬱金香的故事裡,一個鬱金香從酒店的床上長出來並且吃點人又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之後我的一些其它情節都是圍繞著這些畫面慢慢展開的,但是在我腦海中肯定要有這些基本的畫面。在創作《歡迎來到黑泉鎮》的時候也是如此,我先看到了一個女巫的嘴被縫起來的畫面,以及人們看到這樣一個女巫會有什麼樣的情緒。圍繞這個畫面去展開其它情節的創作。

新京報:那你覺得,寫一部短篇奇幻作品和寫一部長篇恐怖小說,有什麼不同的樂趣?

赫維爾特:短篇的話,會更有激情一些,它的緊張程度和長篇不一樣,長篇小說的情感體驗會更長一些。但是這其實也不好說,因為比如說《那天,天地翻了個個兒》這個短篇小說,我花了五個月的時間才完成這個作品,而《歡迎來到黑泉鎮》,儘管是個長篇小說,卻只花了我四個半月。

我還是覺得短篇是一種更有意思的文學形式,所以推薦作家們多去嘗試這樣的寫作形式。

赫維爾特在現場為讀者手繪《歡迎來到黑泉鎮》中的女巫。

新京報:你在《雷沙革村的讀墨人》中提到了很多宗教的概念,比如說「業」。所以你對宗教有什麼特別的研究嗎?

赫維爾特:我對於任何成體系的宗教都不感冒。像這種類型的宗教,我們能感覺到它在明確地告訴你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很好的形式。而我發現,在佛教裡面沒有這樣很成文的規定,去告訴你一定要這樣做、一定不要這樣做。在我看來,佛教的主旨就是要去拋棄一些東西,要去真實地生活。我覺得這個主旨是好的。這倒不是說我完全不會被宗教的概念所吸引,但是,我不大會買它們的帳。

有一些偏思想層面的概念我還是比較認同的,比方說,宗教告訴我們要做好事,但是,做好事的出發點不應該是你是基督教教徒、你是佛教教徒或者印第安教教徒,做好事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對我來說,我不是太喜歡去追求基督教啊或者印度教啊這些東西。

哦,其實我挺擔心我在談論一個禁忌話題的,因為我去很多國家的時候,當地的經紀人都告訴我不要在公共場合談論宗教政治話題。我記得我在烏克蘭的時候,當時正好有一個馬航的航班被擊落,飛機上都是荷蘭人,當地的媒體就來問我對這件事的看法。我能怎麼說呢,於是我只好擺出約翰·列儂的那一套——希望世界和平,希望世界充滿愛啊等等等等……(笑)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宮照華;編輯:西西。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直到去世,他的小說竟然也沒有讀者認同 | 重讀弗蘭·奧布萊恩

艾麗絲·門羅筆下故事性最豐富的,仍然是角落裡的女性

相關焦點

  • 「同為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為什麼沒有劉慈欣有名?」一網友的回覆獲贊無數
    而隨著《北京摺疊》斬獲「雨果獎」的消息在朋友圈瘋狂傳播,很多人不禁問: 郝景芳是誰?她寫了什麼樣的作品,能得到世界科幻文學領域的認可?同樣是「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為什麼沒有劉慈欣那樣出名? 2016年8月21日,她憑藉《北京摺疊》獲得了科幻界最高榮譽獎「雨果獎」。這是繼2015年劉慈欣憑《三體》獲得雨果獎之後,中國作家再一次獲此殊榮。 郝景芳,一戰成名。
  • 夜話 劉慈欣《三體》之後,中國女作家再次獲得「雨果獎」!
    那就是繼劉慈欣《三體》後,中國女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獲得第74屆「雨果獎」最佳短中篇小說獎,這一獎項頒給7500字至1.75萬字間的作品,沒錯,就是那個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的「雨果獎」哦,這也是第二位中國作家斬獲該獎項。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就在2006年,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他業餘時間所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開始在《科幻世界》雜誌上面連載,並且很快的就受到各方科幻迷的熱烈追捧。於是劉慈欣趁熱打鐵在2008年和2010年又相繼的出版了《三體》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
  • ...n·k·傑米辛|科幻|雨果·根斯巴克|約翰·坎貝爾|科幻小說|...
    2015年,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就曾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今年,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的作品是新人作家阿卡迪·馬丁(Arkady Martine)的小說處女作《名為帝國的回憶》(A Memory Called Empire)。小說講述了一位新任星際大使到自己被派駐的城市赴任,卻發現前任大使死於非命,為了探究他死亡的真相,新任大使捲入了帝國的內部政治鬥爭。
  • 雨果獎7位科幻插畫大師作品賞
    雨果獎被稱為「在科幻及奇幻創作中其中一個最高的榮譽」,每一年雨果獎都會為科幻插畫領域取得顯著成就的藝術家頒發「最佳職業藝術家獎「,縱觀半個世紀的獲獎者,每一位都是充滿了創意與顛覆的藝術大師。原畫人今天為大家分享其中7位代表畫師的作品。
  • 傳奇科幻作家詹姆斯E古恩去世 享年97歲!職業生涯超70年
    北京時間12月24日,據來自國外媒體的報導稱,美國黃金時代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學者、同時也是「雨果獎」得主的詹姆斯·E·古恩(James E. Gunn)不幸去世,享年97歲!詹姆斯·E·古恩的職業生涯起步於上世紀40年代末,當時他為一些科幻小說撰寫短篇小說,從1955年的《星橋》(Star Bridge)開始,他創作了幾十部長篇科幻小說。1962年他寫出了經典的短篇小說《不朽》(The Immortals),書中講述一群人發現一個永生秘訣的故事。
  • 【重磅】2017年雨果獎提名名單揭曉,中國代表將集體亮相世界科幻大會
    這個系列的第一部《第五季》(The Fifth Season)是去年雨果獎最佳長篇獎的獲得者。作者一鼓作氣,今年繼續獲得最佳長篇提名。不過,據統計,同一系列的小說如果不是幾乎獨立的作品的話很難連續獲得雨果獎,所以這部小說估計今年獲獎希望不大。《死神永生》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是《天空中所有的鳥》。
  • 《三體》日文版風靡日本 日媒:中國科幻小說走向世界
    於是劉慈欣思考的是:如果只有三個天體都無法預測,則假設在某個恆星系中有三體運動,那麼文明會何去何從呢?其根本的想法是,人類持續生存一事本身就不可思議。劉慈欣指出,可能我們認為理所當然,但可能是一種幻想,在宇宙整體的殘酷生存競爭中,人類文明有持續存在的力量嗎?
  • 中國為世界科幻貢獻獨特價值
    新華社成都12月3日電(記者楊迪、王迪)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雨果獎獲獎作品《三體》今年7月發行了日文版,迄今已銷售超過13萬冊。負責編輯此書的日本早川書房編輯梅田麻莉繪近日在參加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時向記者介紹,《三體》成為日本今年最暢銷的科幻小說。
  • 英媒稱中國科幻小說處於黃金時代:打入主流英語世界
    與會的許多作家都很年輕,賓館也很樸素,大家一杯又一杯地喝著茶。儘管歷史已有百年,但在當時,中國的科幻小說在西方鮮有人知。然而,15年後,當時參會的一位作家——名叫劉慈欣的計算機工程師,此時距他出版個人首部長篇小說還有兩年——憑藉小說《三體》(由劉宇昆翻譯)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當我從中蒙邊境坐夜車抵達北京時,我還是一個留著長發的背包客。
  • 中國科幻文學歐洲受熱捧
    今年起,改編自雨果獎獲獎作家劉慈欣所著十餘部小說的《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作品法文版將陸續在法國出版發行,令許多法國科幻迷期待不已。近年來,以《三體》系列小說為代表的一批中國科幻文學作品憑藉其獨特的中國式「硬科幻」魅力、充滿溫度的人文情懷和鮮明的中國元素在法國乃至歐洲文學市場「圈粉」無數,引發同頻共振。以《三體》為例,自2016年法國南方文獻出版社出版發行法文版第一部以來,這部小說便獲得了法國讀者以及文學評論家的廣泛好評。
  • 世界科幻名家南希•克雷斯帶你解讀科幻暢銷書密碼
    》勇奪雨果獎和星雲獎雙冠。  繼《三體》的作者劉慈欣榮獲雨果獎後,國內掀起了一波科幻寫作與閱讀的熱潮。但目前,中國原創的優秀科幻作品和成熟的科幻作家還相對較少,尤其對科幻作者的鍛鍊和培養,一直是我國科幻界的薄弱環節。事實上,國內具有紮實文字功底的文學創作者並不少,但要創作科幻作品,還缺乏系統的學習和經驗的累積。  劉慈欣曾說,「科幻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展開想像力。」
  • 郝景芳摘得雨果獎:將中國科幻進行到底
    在昨天中國女排奪金的同時,還有一個好消息在網上流轉——第74屆雨果獎揭曉,中國科幻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獲得了最佳中短篇小說獎
  • 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作品被譽為科幻聖經,他這十句格言引人深思
    提起科幻小說巨頭,艾薩克·阿西莫夫一定榜上有名,阿西莫夫是著名的美國科幻小說作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是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 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
    艾薩克·阿西莫夫(英語:Isaac Asimov,1920年1月2日-1992年4月6日),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文學評論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題材涉及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等許多領域,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同時也是著名的門薩學會會員,並且後來擔任副會長。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
  • 厲害了我陽泉"大劉",再次提名雨果獎 ,有望再度折桂!
    劉慈欣,男,漢族,1963年6月出生,1985年10月參加工作,山西陽泉人,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科幻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第九屆全委會委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陽泉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
  • 《三體》獲得各界好評,被問想得諾貝爾獎嗎?劉慈欣:拿到就毀了
    劉慈欣被譽為「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代表作《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三體》這部科幻類小說,可以說是劉慈欣最輝煌的大作之一。
  • ​科幻文學的無窮可能性:國內首套中小學生原創科幻小說書系在深...
    深圳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張忠亮,深圳市福田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簡定雄,深圳市福田區教育局局長田洪明,知識出版社總編輯李默耘,深圳市文聯創研部副主任謝鍶,深圳市作家協會駐會秘書長趙婧,深圳市福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郭其俊,深圳市書城中心城總經理戴慧蘭,資深媒體人、深圳讀書月十大好書評委姚崢華,科幻文學作家、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像力研究中心研究員劉洋,青年學者、兒童文學作家、復旦大學博士袁博
  •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拼多多直播薦書 百億補貼正品好書低至五折
    中新網12月1日電 11月30日,第74屆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走進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向平臺網友傾情薦書,並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曆程和寫作思維訓練,通過直播與書迷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與互動。11月30日,第74屆雨果獎得主郝景芳(右)走進拼多多百億補貼直播間,向平臺網友傾情薦書。據介紹,這場直播是由拼多多百億補貼聯合中信出版集團共同發起,直播間搭建在北京中信出版社內。拼多多圖書類目相關負責人稱,活動旨在通過電商平臺與頭部出版社持續合作的方式,在圖書行業打造「正品好書全網最低價」,切實讓閱讀愛好者買得實惠、買得放心。
  • 2020雨果獎決賽名單出爐,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入圍
    記者 | 徐悅東4月7日,第78屆世界科幻年會宣布了2020年雨果獎和驚人獎(Hugo and Astounding Award)決賽圈的入圍名單。該入圍名單分為最佳長篇小說、最佳中長篇小說、最佳中篇小說、最佳短篇小說、最佳系列小說等獎項類別。其中,享有很高聲譽的華裔作家特德·姜入圍了今年的最佳中長篇小說獎和最佳中篇小說獎,他曾經四獲雨果獎。除了特德·姜之外,今年的許多入圍作家也都曾獲得過雨果獎。而且,與上屆類似,本屆雨果獎入圍名單裡,女性、少數族裔的人數也很多。除了華裔作家特德·姜之外,像黑人女作家N·K·傑米辛也入圍了最佳中篇小說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