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奏摺上批了一個成語,嚇得大臣驚慌失措話說乾隆自詡十全老人,能文能武。
乾隆在文學、書法、外語等方面都有可圈可點之處,但客觀評價,只能說是泛而不精,樣樣都懂,卻無一精通。
最明顯的詩詞,乾隆一生作詩四萬多首,李白杜甫亦不能及也,只可惜無一膾炙人口。但是乾隆就是愛臭美,沒有文學家的命,卻有文學家的病。
有一次,雲南發生叛亂,巡撫向朝廷請求發兵平叛。軍機章京趙翼向乾隆遞上雲南來的八百裡加急文書。
乾隆看過以後,在上面批了四個字,乃是他即興自創的一個成語,「埋根首進」。
趙翼看著奏摺,皺起了眉頭,不知「埋根首進」是什麼意思,是發兵還是不發兵。當面問乾隆吧,又怕被責怪水平低,不問吧,怕延誤軍機,更是殺頭大罪。
無奈之下,只好問朝中各大臣。問了一圈,都沒有結果,連大清朝第一才子紀曉嵐都無從解釋。最後紀曉嵐建議他去問乾隆的恩師朱軾。
朱軾對此解釋道,埋根首進,乃是穩打穩紮,馬上發兵的意思。趙翼頓時恍然大悟。
只是,乾隆舞文弄墨玩到了軍國大事上,這樣真的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