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日,湖南邵東縣人民法院發布了一則《限制消費令》<(2020)湘0521執2號>,根據該限制消費令,湖南金麗源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麗源置業)法定代表人吳小歌被限制消費。按照法院的規定,吳小歌不得乘坐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等。
原本,吳小歌是金麗源置業的法定代表人,她另一個身份是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偉股份」)的實控人。目前,中偉股份正在衝刺IPO。根據安排,中偉股份將在9月23日接受審核。
中偉股份由鄧偉明、吳小歌夫婦控制,二人合計持有公司近8成的股權,在公司內部可謂說一不二,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而鄧氏夫婦旗下產業鏈龐大,除涉足鋰電產業的中偉股份外,還擁有清潔能源裝備製造、地產等多個產業,業務區域橫跨湖南、貴州等地區。然而,領航財經研究發現,鄧氏夫婦產業雖多,但其中不少已身陷泥淖,一度導致吳小歌成「老賴」。
除實控人可能因資金問題,成為「老賴」外,領航財經研究還發現,中偉股份的業務存在諸多「貓膩」。公司業務非常的集中,而其銷售和採購的對象,又存在若隱若現的關聯關係,疑似存為自產自銷的內循環,公司向多家「老賴」公司採購。其業務的真實性存疑。
受地產板塊拖累實控人今年曾成「老賴」
近年來,房價貴、房價高讓老百姓怨聲載道。國家也下定決心要「房住不炒」,對房地產調控不放鬆。這也讓一大批中小房企的風險加快暴露。目前,曾經的地產「黑馬」、千億泰禾也面臨債務危機,百億債務違約。
中偉股份實控人——鄧氏夫婦旗下也擁有多家房企。近年來,鄧氏夫婦旗下的房企,日子似乎也不好過。以金麗源置業為例,這家公司由鄧氏夫婦旗下中偉地產集團持有約62%的股權,吳小歌一度擔任這家小房企的法定代表人。
然而,今年以來,鄧氏夫婦旗下金麗源置業頻頻被訴,主要包括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等。而今年1月,金麗源置業因為以1449.84萬元的借款被列為被執行人,俗稱「老賴」。
上述事宜,也累及吳小歌。根據法院公告,由於金麗源置業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最終吳小歌在今年1月被法院限制高消費。吳小歌被禁止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二)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三)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等。
當一個人有多個口袋時,一個口袋沒有了,自然會去掏另一個口袋,這是人之常情。最近,國內知名酒企——捨得酒業自曝遭大股東天洋控股累計佔用數十億資金,天洋控股也是一家小房企但資金緊張,頻頻被訴。
根據調查,被天洋控股掏走的錢,多數流向天洋控股旗下房地產企業。目前,捨得酒業已經被ST,公司實控人遭證監會調查;此外捨得酒業部分高管也遭當地警方帶走調查。那麼問題來了,鄧氏夫婦是否會為了地產業務,也從中偉股份「套」錢出來呢?
向「破產」公司採購業務內循環或涉嫌利益輸送
2020年,由於疫情是極為特殊的一年,這一年很艱難。而回望2019年,這一年也不容易。去年,曾經的寧波首富的熊續強「破產」了。而此前,熊續強旗下旗艦企業——銀億控股集團要在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超千億,利稅超百億的豪言,還猶言在耳。
話音落下不久,去年銀億控股集團就因流動性危機難以化解,走上了破產之路。銀億控股集團負債數百億,已經資不抵債。為了「苟延殘喘」,銀億控股集團曾把「魔爪」伸向旗下上市公司,違規侵佔ST銀億資金高達22.48億元,拿去償還自身債務。
而翻看中偉股份招股書,竟然發現銀億控股集團曾是公司去年第五大供應商。2019年,中偉股份向銀億控股集團採購了2.83億元,佔總採購額約6%。而2017年,雙方之間的交易額更多的達到4.58億元。然而,在中偉股份採購數億元之後,銀億控股集團便宣布「破產」了。這著實讓人感覺諷刺。
除此之外,中偉股份還涉嫌內循環模式。招股書披露2020年一季度,中偉股份向贛州騰遠鈷業新材料採購了8100多萬元,列為第四大供應商之列。而後者的第二大股東是廈門鎢業(600549.SH)。
招股書披露, 廈門鎢業一直是中偉股份最重要的客戶之一。2017年~2019年,廈門鎢業均為中偉股份第一或第二大客戶。2020年一季度,中偉股份向廈門鎢業銷售了5.37億元,為第二大客戶。
一邊向廈門鎢業大舉銷售,一邊又向廈門鎢業參股的公司,大量採購。這種內循環的模式,是否公允,是否存在利益輸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