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疼痛的情況,那麼腳踝疼痛是什麼原因呢?怎樣治療腳踝疼痛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情況吧,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腳踝疼痛是什麼原因
1.踝關節嚴重扭傷後導致慢性不穩定
腳踝扭傷是一種很常見的原因,在運動過程中,如果有一些不當的地方,是很容易將腳踝扭傷的,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踝關節扭傷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就會遺留下踝關節長期的不穩定及踝關節腫脹,長期的關節不穩定,會將關節表面的軟骨磨壞,軟骨是不可再生。軟骨損壞後便開始產生疼痛,引發關節的炎症。逐漸加重後,產生關節畸形。畸形反過來又會加重關節的破壞。
2.距骨骨軟骨骨折
距骨骨軟骨骨折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情況,處理不當的話,很有可能會留下殘疾,這話總疼痛一般會讓人無法站立或者行走。
3.類風溼性關節炎
腳踝關節疼痛與風溼性關節炎有很重要的關係,風溼性關節炎、使血液循環不通暢,會導致肌肉或者組織所需要的營養無法通過血液循環來輸送,致使肌肉缺少營養而加速老化變得僵硬,踝關節疼痛。類風溼相當於中醫說的骨痺,一般也是應用活血化瘀和散風止痛、祛風除痺的中藥來調理的。
5.骨性關節炎
關節不靈活,僵硬,晨起或休息後不能立即活動,需經過一定時間活動後緩解。重者可出現關節腫脹、肌肉萎縮等。骨關節炎以手的遠端和近端指間關節,膝、肘和肩關節以及脊柱關節容易受累,而腕、踝關節則較少發病。
6.痛風性關節炎
是尿酸代謝異常所引起的全身疾病,主要表現為血尿酸增高,反覆發作的關節炎,約75%在足拇趾的關節,其他為膝關節。關節、腎臟或其他組織中尿酸鹽沉積而引起這些器官的損害和痛風石的形成。
怎樣治療腳踝疼痛
1.休息
需要立即停止運動,進行適當的休息,不能讓受傷的關節再負重。
2.冷敷
冰塊或者其它冷敷可以幫助減少疼痛和腫脹,因為降低溫度可以減少血液循環.每次冷敷15到20分鐘,每天三到四次。
3.壓迫
用繃帶或其他辦法壓迫受傷局部可以減少出血,淤血.繃帶產的緊度要適中,你能感覺到有壓力但又不會讓你支端發麻或缺血。
4. 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的主要目的是減少腫脹,促進血液回流.經過24~48小時後,損傷部位的內出血已停止,這時可用溫熱毛巾熱敷或按摩以消腫和促進血液吸收。
在進行溫熱敷時,溫度不要太高,時間不宜太長,按摩時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滲出,水腫或發生再出血。
老人腳踝的注意事項
上下活動
坐在椅子上或床上,一隻腳著地,另一隻腳略微伸 直,配合呼吸活動腳踝及腳掌。即呼氣時腳尖儘量向下壓,吸氣時腳尖儘量往上勾。呼吸速度不宜太急,兩腳各做10次(多做不限)。
旋轉腳踝
以蹺二郎腿的姿勢,將左腳抬起,置於右側大腿上,以右手手指能輕易握住左腳趾為標準。然後左手握住左腳踝的上方,使腳踝不致移動,右手握住左腳前掌,向左右各旋轉10次,然後換右腳來做。
伸直腳踝
跪坐,腳背朝下,上身緩緩向後仰,以儘量拉伸腳踝前端的肌肉(此刻腳踝被拉得很酸),保持這個姿勢約1分鐘(或更長)。
強化腳踝
老年人可以站在臺階上或木板上,兩腳腳尖前1/3著地,其餘2/3懸空站立。為了強化腳踝力量,可踮起腳尖,放下;再踮起,再放下,共做10次。
這些動作簡單易學,對位置和力度沒有中醫按摩要求那麼準確,只要使腳踝有舒適、略微發熱的感覺,就能起到作用。老年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每天早晚、長走後,或者睡前、睡醒後, 規律性地鍛鍊腳踝,而且要長期堅持下去。
總結:以上就是關於腳踝疼痛的情況,在日常的運動中,大家一定要做好熱身的準備,不然在運動的過程中是很容易受傷害的,希望大家能夠注意,當出現腳踝疼痛的時候,最好去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