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作為普洱茶三大產區之一,在漫長的普洱茶發展史中一直寂寂無名,鮮被提及,也就是近幾年古樹純料概念的普及,才讓臨滄茶的品質得以被世人看到。
臨滄因緊鄰瀾滄江而名,生態環境造就了豐富的茶樹資源,是如今普洱茶原料的最大產地,境內有130萬畝的古茶園,還有面積最大的野生茶樹群落。
臨滄境內的茶山眾多,其中有四座茶山被普洱茶迷們稱為「臨滄四小龍」,這四個產區的茶由於品質上乘,特點突出,共同打響了臨滄茶的名氣,奠定了臨滄作為三大產區之一的聲望基礎。
作為普洱茶愛好者,喝臨滄茶,不可不知的就是這「臨滄四小龍」。
一、冰島
冰島村位於雙江縣勐庫鎮,是國家級優良品種勐庫大葉種的發源地,冰島作為勐庫的「明信片」,穩居臨滄頭把交椅。
而正宗的冰島指的是冰島老寨——勐庫一個44戶戶居民的小村莊。
初嘗冰島茶時,醇厚的香氣飄逸入口,茶水的冰糖韻甜而不膩,再嘗時,剛柔並濟別有韻味回甘生津,喉韻清涼,有些許上頭。
冰島茶的芽葉不會太大,葉色偏深墨綠色,極其耐泡,20泡後湯色仍能穩定,茶味有所衰減但是冰島的韻味還在。
二、昔歸
昔歸古茶園位於臨滄邦東茶區忙麓山東半山腰,它是屬於高緯度低海拔,平均海拔只有800米左右,土壤多為赤紅壤,腳踏瀾滄江的立體氣候,成就了昔歸茶的獨特口感。
昔歸幹茶墨綠緊結,瘦長,芽頭短細不顯毫,看起來是不太「美」,但昔歸茶香氣高銳,滋味濃厚,湯感柔順,同時又茶氣強烈,剛柔並濟,喝到三四泡之後還能感受到菌香。
不過昔歸高苦高甜,茶氣強烈的特點是指古樹頭春的口感,只有具有頂端優勢的茶才能展現這樣的風採,這樣濃強的生津回甘和老班章有相似之處,但是整體又非常的柔順,水路細膩,所以被稱為「臨滄的老班章」。
三、忙肺
忙肺這個名字聽起來古怪,其實它是因一個傳說而得名。很久以前,勐板鄉有三個農民外出打工染上了肺結核,因為此病有傳染性所以回鄉後眾叛親離,被驅趕到離鄉不遠的大尖山腳下,三人在山腳下開荒種植,偶爾到山背採野茶喝。
原本因為不久就要離開人世的三人身體竟逐漸康復,他們意識到這是野茶的功效後就加大劑量地喝,直至痊癒。
這三人居住的寨子,原本因在大尖山腳下而得名大尖山寨,後因這一奇蹟,改名為「喝茶治好肺結核的寨子」,簡稱「忙肺」,忙就是地方方言「最」的意思。
忙肺茶的特點是苦強微澀,化得輕快靈動,湯含蘭香,幽雅馥鬱,喉韻通透,回甘生津不斷。
四、勐庫大雪山
勐庫大雪山是邦馬山的主峰,古樹茶全分布在山腰上,這裡有勐庫海拔最高的千年萬畝古茶園,是世界茶樹起源中心之一,這裡有一顆大茶樹的茶齡高達2700年。
大雪山古樹茶有顯著的特點:幹茶油潤,色澤偏黑,香型特殊,野香中透露著蘭香,茶香自然傾心,茶湯厚重飽滿,協調性高,回甘甜韻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