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南美洲發現1000萬年前遠古海龜,長度竟達3米吃大型動物

2021-01-18 青年說說

今天我們來講一個有關海龜的發現吧,這隻海龜的重量竟達到了1噸,長度接近3米,外殼的尺寸與汽車同樣大。那麼,這個超級大的烏龜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它為什麼會如此龐大?

我們都知道海龜是一種海陸兩棲的動物,它們一般都生活在深海,偶爾會爬上岸來「玩耍」。其實烏龜有很多種類型,但是我們可能看著都長得差不多。而在1970年,人們在南美洲有一個巨大的發現,那就是在南美洲大陸發現了一種巨型海龜化石。大家都對此發現充滿興趣,甚至就想去南美洲一睹真容,因為這個海龜已經差不多都滅絕了。

大家肯定都特別好奇這種海龜叫什麼名字吧?它就叫做地紋駭龜,它與人們平常見到的龜類大有不同。這隻海龜有著非常漫長的進化史,甚至可以追溯到500-1000萬年之前,而且它是一隻巨型的地紋駭龜,體型非常龐大。

它的體重接近1噸,身體總長度為3米,龜殼尺寸與汽車外殼差不多大。因為地紋駭龜有著漫長的進化史,所以地紋駭龜不僅難以發現,它的遺骸都很難在世界上找到。所以說,科學家在南美洲的這一發現,真的是讓科學家們非常興奮與激動。這隻巨型地紋駭龜的化石是在烏魯馬科的地層種被科學家發現的,所以人們就猜測熱帶雨林是地紋駭龜的棲息地。

於是,科學專家們紛紛趕來對這隻巨型地紋駭龜進行深入研究探索。研究得出,這隻巨型地紋駭龜總長度竟然長達3米,龜殼與一輛汽車殼的長度相差無幾。而它的重量也絲毫不服輸,根據研究,這隻地紋駭龜竟然達到1145千克!這地紋駭龜的尺寸與體重簡直不能估量,這讓科學家們都沸騰了。而生物學家們還發現了,它的龜殼上竟然長了犄角。因為不是每一隻地紋駭龜身上都有犄角的,所以專家們推測只有在雄性地紋駭龜的身上才會有犄角。其實這個犄角是雄性地紋駭龜在與同伴發生鬥爭時,用來保護自己與配偶的一個工具。

而也有專家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這隻巨大的地紋駭龜會不會打破生態系統的平衡呢?這位專家發出這樣的疑問,其實並不稀奇。因為這隻地紋駭龜真的是非常非常龐大的,儘管它以素食為主,只吃草食動物,但是它偶爾也會開開葷,也會出現侵吞鱷魚、蛇等大型動物的情況。

這一發現,讓我們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與精彩。但是,我們肯定會疑問,為什麼如今地紋海龜會滅絕了呢?其實,目前人們也是無法得出地紋駭龜真正滅絕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認,它滅絕的原因之一,一定是環境原因。大自然的環境改變,讓它不能適應如今的環境了。還有就是人為原因,人們對大自然的破壞,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環境的破壞。地紋駭龜的滅絕確實是挺惋惜的,因為世界萬物都處於生物鏈之中,生物鏈失去了哪一環節都不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有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的意識。「保護環境,愛護動物,從我做起」!

相關焦點

  • 南美洲發現滅絕巨型烏龜,重達1噸,長3米,外殼跟汽車差不多大
    雖然很多人都不相信上古神獸存在的說法,但上古神獸的傳說確實存在,而這大型烏龜可以從以前的一處考古發現中得到驗證。南美洲發現超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達3米,外殼甚至跟汽車差不多大。體積龐大在南美洲,考古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塊史前大型生物烏龜的外殼,它十分堅硬,表面光滑似牆體,重量也達到了上噸。
  • 南美洲發現超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3米,僅外殼都有汽車那麼大
    在最近,一隊古生物考古學家在南美洲考察時,他們找到了一種「上古神獸」,也就是已經滅絕了的史前大型生物。經過好多天的挖挖鏟鏟,他們挖到了一塊龜殼,準確地說,像一面牆一樣堅硬光滑的龜殼。而這次在南美洲發現的巨型龜殼,根據美國一家新聞網發出的報導,這塊龜殼其實屬於一種已經滅絕很久的淡水龜:地紋駭龜,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烏龜種類之一。南美洲是一片神奇的大陸,在這裡養育了眾多體型巨大的爬行動物,其中就包括了長達14米的泰坦蟒、以及10米長的普魯斯鱷。
  • 南美洲發現滅絕大烏龜,重達1噸,長3米,殼上有被咬痕跡
    最近,一隊古生物考古學家在南美洲挖土,他們的目的是找到「上古神獸」,也就是已經滅絕了的大型生物。左挖挖右鏟鏟,他們還真沒有失望,挖到了一塊龜殼,確切地說,像一面牆似的龜殼。500萬年前,南美洲部分地區還是澤國大海,與現代海洋相比,那時所有東西都很大,大到匪夷所思,比如說這次挖到的叫Stupendemys geous的遠古巨龜,居然有3米長,重達1.1噸。我們暫且稱它為「S龜」。
  • 南美洲史前最大滅絕烏龜,重1噸,長3米,殼上有被咬過的痕跡
    那麼大家有聽說過巨大的海龜麼?要說在最近,古生物的考古學家在南美洲進行考察時有一個重大發現,他們找到了一種"上古神獸",不過這種生物早就已經滅絕的,據說這個生物是史前大型生物。在考古學家們經過多天的挖掘,他們挖到了一塊龜殼,這個龜殼很光滑,堅硬的像牆一樣。
  • 古生物學家發現有史以來最大烏龜,活在約1000萬年前,龜殼巨大
    來自蘇黎世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們一直正在研究一個新發現的物種遺骸,他們說,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烏龜」,大約1000萬年前,它曾在如今的哥倫比亞沼澤般的環境中漫步。英國《每日郵報》2月13日報導,這隻「有史以來最大的烏龜」重達一噸多,有一個八英尺長(約2.5米)的角狀龜殼,龜殼可能在一千萬年前用於戰鬥,對付其他海龜。研究人員表示,在巴西、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發現的幾隻巨型海龜的遺骸有助於更好地了解這種大型爬行動物。
  • 1千萬年前的龜有多大?它曾經生活在「巨型遺失的世界」
    據每日郵報報導,這兩日蘇黎世大學的古生物學家發現了遠古時代巨型烏龜完整的龜殼化石,重達1噸多,長度超過了8英尺(約2.5米)。這種巨型龜的體型幾乎是亞馬遜河龜的100倍,是稜皮海龜(當今最大龜類)的兩倍,其殼長範圍在1至1.5米之間。
  • 20大遠古史前巨獸
    隨著《冰河世紀》的放映,劍齒虎也成了明星史前生物。它是大型貓科動物進化中的一個旁支,是最大的劍齒貓科動物。28釐米長的牙配上300多公斤的身體,100多萬年前滅絕,可能是人類獵殺所致或是缺少食物。8、劍龍
  • 古海龜:背殼能停小汽車的遠古巨龜
    遠古海龜與五具遺骨1895年,古生物學家喬治·雷伯·維蘭德(George Reber Wieland)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卡斯特縣的夏延河邊發現了巨大的古生物化石。當YPM3000被清理裝架後,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隻超級巨大的海龜化石。化石的完整度相當高,僅僅缺失了頭骨和右後肢,古生物學家推測它缺失的右後肢是遭到食肉動物的攻擊並且被巨大的外力撕扯下來了。1898年,在同一區域發現了第二具化石,其中就包括了頭骨。
  • 史前巨型龜殼近3米長,巨龜為防11米巨鱷捕食進化而來
    遠古生物的巨大往往超出現代人的想像,近日科學家們公布一項最新發現:他們在南美洲找到一種史前巨龜化石,它長達4米,重約1.2噸,和一輛小汽車相差無幾。
  • 空中霸主阿根廷巨鷹:長度達14米,真的可以獵殺獅子嗎?
    空中霸主阿根廷巨鷹:長度達14米,真的可以獵殺獅子嗎?目前,全世界一共有9000多種鳥類,除了少數一部分翅膀已經退化之外,大部分的鳥類都能夠依靠天生的飛行能力,在天空當中的翱翔,而要說起這世界上最大的鳥類,目前應該就是安第斯神鷲以及我們比較熟悉的信天翁,這兩種鳥類的體積,往往都能達到10公斤以上,而當翅膀展開的長度,也能夠達3到4米,而這樣的鳥類,在面對體積比自己要大上一些的獵物,也能夠輕易捕抓。
  • 古生物學家發現「遠古巨獸」,屬於全新物種,體長達40米!
    大約41億年之前,地球上就孕育出了生命,一直到20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漫長的時間長河裡,地球上生物更新迭代的速度驚人,特別是在經歷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後,更是不斷刷新著地球的生物史,前段時間,在考古的過程中,古生物學家就發現了一種「遠古巨獸」,它的存在再次刷新了古生物學家們的認知。
  • 么么雜談:成為化石的10種巨型動物
    1.碳龜碳龜又叫「煤龜」,生活在古新世晚期,距今大約6000萬年前。它是一種巨型的淡水龜,體型大約有一輛小轎車那麼大。第一次發現碳龜的化石是在2005年,一個國際古生物學家團隊在哥倫比亞北部發現一個巨大的動物頭部化石,然後在附近又挖掘出一個龜殼化石。因為發現化石的地方是一個煤礦,所以稱作「煤龜」。
  • 科學雜誌評出2019年十大古生物化石發現
    萬年前晚白堊世的生物群,地層中包括有植物、無椎動物及脊椎動物化石,構成了一扇通向白堊紀的神奇窗戶。喬裡略組的發現為我們了解白堊紀末期大滅絕之前南美洲的生態和動物組成提供了重要的資料。化石保存的很完整,包括了長度達80釐米的頭骨化石。阿斯法託獵龍的發現對於我們研究堅尾龍類的早期輻射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對於阿斯法託獵龍的研究表明異特龍類與巨齒龍類(斑龍類)有著共同的祖先,但是它們與腔骨龍類並非具有共同的祖先。
  • 研究人員發現已滅絕巨型烏龜化石 龜殼長達3米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瑞士研究人員在12日的《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文章稱,他們發現了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淡水烏龜的巨型龜殼化石,研判其長達3米,重1133千克。  據報導,這種烏龜被稱作地紋駭龜(Stupendemys geographicus),他們大約在500到1000萬年前生活在南美地區,目前已經滅絕。科學家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描述了地紋駭龜。而在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新發現的化石表明,其龜殼長達10英尺(約合3米),重2500磅(約合1133千克)。
  • 最新研究:4000萬年前遠古南極或擁有暖溫帶氣候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自然科研旗下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古生物學研究論文稱,南極洲已知最早現代兩棲動物——約4000萬年前蛙類化石的發現帶來對遠古時代南極的新認識,它提供了進一步證據的證明,
  • 南美洲突現神秘龜殼,殼長3米,重1噸,死因至今無從得知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印象,可見旅遊的意義所在了。說到烏龜,相信動物愛好者們都不陌生,烏龜有著厚重的龜殼,體型雖然較別的動物要大一些,但也屬於是中等身材。而南美洲突現神秘的龜殼,殼長居然來到了3米的恐怖數字,並且重達一噸,龜殼殼主的死因至今無從得知,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地球十大最可能被復活的遠古滅絕動物,有你認識的嗎?
    恐鳥恐鳥是紐西蘭歷史上不能飛行的巨型鳥之一,分布於紐西蘭及其周邊地區,整個身軀要比目前的鴕鳥高,高度可達3米,身體腹部是黃色羽毛之外,其他全部是黃黑色相間,完全沒有翅膀導致身軀肥大,300萬年前是世界第一高鳥,連動物之王獅子、老虎都見到它都會敬而遠之。
  • 除了恐龍,還有哪些已經滅絕的兇猛動物
    它生活在石炭紀,是地球上發現的最長的節肢動物,根據化石發現,遠古時代的巨型馬陸體長可以達到3米,是當之無愧的爬行巨無霸。2,巨型海蠍。生活在大約五億年前,比恐龍出沒還要早,是地球上佔主導地位的大型食肉動物,化石顯示它的長度可以達到2.5米,可能是恐龍之前統治地球的霸主吧。3,巨猿。
  • 附圖:北美冰河時代滅絕的10種巨獸,那時候的動物真大
    但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困惑於這些動物和其他體重超過45公斤的巨獸,為何在1萬年前滅絕。 但是,他們不知道遠古的馬蹄聲曾經覆蓋整個大陸。 位於紐約市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哺乳動物學館長羅斯·麥克菲說,古馬生活在大約5000萬年前到1.1萬年前的北美,它們在最後一個冰河時代末期滅絕。 這次大滅絕的一大特點是它們在北美滅絕,但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卻倖存了下來,這就是為什麼今天我們仍然有馬和它們的親戚——驢子。」
  • 盤點遠古時期的四大巨鳥,2.5米高的泰坦鳥竟排倒數第一
    但是鴕鳥雖大,與遠古時期的巨型鳥類相比也相差甚遠。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遠古時期的四種巨型鳥類。一、泰坦鳥泰坦鳥屬於鳥綱鶴形目恐鶴科,是一種生活在兩百萬年前左右的巨型鳥類(在1.5萬年前徹底滅絕)。根據目前古生物學家發掘出的化石來看,這種巨鳥成年後的身高保守估計在2.5米以上。儘管這個高度比今天的鴕鳥也高不了多少,但是泰坦鳥的體重卻是今天鴕鳥的2.6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