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盛資訊
一、中裕燃氣—布局全國的綜合能源服務商
中裕燃氣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從立足區域快速成長為全國布局的城燃公司,截至 2020 年7月累計擁有 70 個燃氣項目的獨家經營權,營運地點分布在河南、河北、江蘇、山東等人口密集及天然氣需求旺盛的13個省份。
燃氣運營為主體,構建新零售,智慧能源,能源貿易等新業務
中裕燃氣的主營業務除了銷售燃氣,還通過燃氣管道建設及天然氣加氣站進入垂直化拓展,包括:銷售燃氣具及其他服務增值服務,發展智慧能源及分布式能源,並計劃參股布局產業鏈中遊上遊做嘗試,涉及氣源及 LNG 碼頭設施等, 目標是成為市場最具價值綜合能源服務商。
來源:華盛證券
二、天然氣行業是投資中的「好賽道」
天然氣消費量高速增長
根據發改委數據,2019 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306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 9.4%。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從 2014 年 1869 億方增長到 2019 年的 3067 億方,年均複合增長率為 10.4%。
來源:華盛證券
天然氣替代趨勢保障未來增長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報告,2019 年天然氣佔一次能源消費比例為8.1%,較 2010 年提升 4.1 個百分點,但仍低於世界平均的 24.2%,且未來天燃氣替代邏輯依舊強勁。根據沙利文報告,預計2024 年中國天然氣消費量將達到5237億方,2020-2024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12%。
來源:華盛證券
疫情下行業不改增長趨勢
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和油價下行疊加影響,油氣行業一度面臨挑戰,但在國內外氣價走低的情況下,天然氣價格競爭力凸顯,北方部分省市供暖季延長,以及二季度復工復產帶動工業、 發電等用氣穩中有升,20 年上半年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5%左右。
三、疫情下業績仍增長,未來業績有望加速
疫情下中裕淨利仍增長
2020 年上半年,燃氣管道建設和客戶接駁業務以及銷售燃氣具等增值業務保持增長。
公司營業額同比下降 1%至 42.76 億港元,主要由於新冠疫情導致的暫時性停工停產,影響商業的燃氣使用量和汽車加氣站銷售情況所致。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 1.1%至 5.13 億港元。不計及匯兌損益,公司經調整歸母淨利同比增長 23.7%至 6.66 億港元。中期派息每股2港仙。
來源:華盛證券
上半年遭政策調控,燃氣業務下半年有望恢復增長
疫情期間,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為抗擊新冠肺炎,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階段性降低非居民用氣成本,要求非居民用氣門站價格提前執行淡季價格政策。
隨著疫情的緩解,目前部分省份已經結束了疫情期間的上遊降價政策,開始陸續上調天然氣價格。中裕燃氣適時改善氣源結構, 20 年上半年,中裕燃氣平均毛差為 0.51 元,預計下半年毛差呈現逐漸擴張的趨勢,全年綜合毛差穩中有升。氣量方面,預測下半年整體銷氣量超過 12.2 億立方米。
來源:華盛證券
燃氣管道建設與接駁:「煤改氣」項目逐漸放緩,節能減排綠色低碳依然可期
公司燃氣管道建設和接駁業務2018/2019/1H20 的收入分別 22.5/15.8/11.2 億港元,2018/2019/1H20 同比增長 82.3%/-29.8%/10.3%。板塊毛利率較為穩定,2018/2019/1H20 分別為 77.3%/75.5%/76.3%。
來源:華盛證券
截止20年上半年,非煤改氣/煤改氣/非住宅用戶收入分別為 5.06/5.75/0.38 億,分別佔該板塊收入45%/51%/3%。2020年後來自農村「煤改氣」的燃氣管道建設投資會減少,接駁增量將主要關注國家對城鎮化建設的扶持和棚戶區、老舊社區改造,常規居民接駁業務有希望以每年5%速度增長,並在未來持續提高滲透率。2020 年 7 月新增的內蒙古巴林右旗項目及正在商談中的併購項目預計將帶來相當數量下遊客戶增長。
河南省新能源車新政利好中裕
近日,河南省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工作實施方案》。2020年10月1日起,重點區域1公裡範圍內全部使用新能源環衛車輛。新購置環衛車輛原則上全部為新能源車輛,優先在市場化作業單位推廣使用新能源車輛。
中裕燃氣集團自2018年在河南省內各地市陸續啟動智慧能源、分布式能源業務,已在多個城市與當地政府以及公交公司合作,部署市政用車及私家車充電站、充電樁項目,預計其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充電站業務有望持續受益於新政。
四、天然氣行業頻獲政策利好
近日中石油、國家能源進口政策、國家管網公司方面都將未來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指向天然氣行業。
中石油:「穩油」為基主攻天然氣 力爭2050近零排放
9月29日消息,在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中國石油提出,大力實施創新、市場、資源、國際化和綠色低碳戰略,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綠色環保產業發展,強化資源節約利用和效率提升,探索新的低碳商業模式,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力爭在2050年實現「近零」排放。
國家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表明能源轉型意圖
《雪梨先驅晨報》在一篇10月12日發布的報導中稱,目前中國的國有能源企業和鋼鐵廠都已經接到了官方的口頭通知,讓他們暫停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這樣的能源進口策略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官方能源轉型的意圖。
國家管網集團開展首批託運商準入,並向社會公開油氣管網設施信息
據國家管網集團公司消息,9月30日,集團公司舉行油氣管網資產交割暨運營交接籤字儀式。至此,國家管網公司宣告正式運營,我國的主要油氣管道終於實現了併網運行。
國家管網公司掛牌成立,將推動形成「X+1+X」的油氣市場新體系。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國家管網公司掛牌、疊加傳統冬季保供的背景,今年四季度燃氣主題投資機會值得重點關注。
國家管網公司的組建將有利於天然氣產業,產業鏈中將有三大相關領域受益。一是管道及勘探開採設備工程公司;二是非常規天然氣公司;三是優質城燃公司。
五、中裕燃氣未來可期
國內天然氣消費相差發達國家較大
2019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306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9.4%。但2019年,全球天然氣消費量約3.98萬億立方米,中國只佔7.7%。而美國消費量為8481億立方米,將近是中國的3倍;歐洲天然氣消費量約為5665億立方米,將近是中國的2倍。與此相反的是,美國的人口不到中國的1/4,歐洲的人口約是中國的1/2。
天然氣消費黃金髮展期,中裕燃氣將受益
根據《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2020年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要達到10%,消費量約為3659億立方米。2018年,我國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為7.8%,距離10%的目標還有差距。而與天然氣在世界能源消費結構中佔比23%相比,我國的差距更大,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在城市人口繼續增長、天然氣管網設施日趨完善、分布式能源系統快速發展,以及環境汙染治理等利好下,中國天然氣消費將處於黃金髮展期。按照國家制定的天然氣發展規劃,到2035年天然氣消費量要翻一倍,達到6200億立方米。這就是說,下遊至少還有一倍的市場空間等待著被開拓。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