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螢光幕到聚光燈下的歌仔戲明星--黃香蓮

2021-02-18 黃香蓮歌仔戲

發佈時間:2002/1/3

文/許涵青

窈窕玲瓏的身材、配上輪廓分明的五官,面對鏡頭時眉宇自然散發著明星架勢的自信眼神,儘管黃香蓮早已是家喻戶曉的電視明星,顧盼間卻常不經意的流露鄰家女孩的質樸率性,總予人親和力十足的活潑印象;從十六歲踏入電視圈,憑藉著先天舞臺細胞和後天自身努力,這麼多年來,黃香蓮在歌仔戲這條路上從沒未停頓過一天。這次與國光劇團結合演出【京歌豫偶劇種大匯演—再生緣】,將飾演調情皇帝並與老搭檔表姐陳鳳桂〈小咪〉(飾演孟麗君)有段精採的御苑脫險記。

說她有先天的舞臺細胞,想必和她的家庭背景有幾分淵源,父親專攻小生、母親唱小旦,還有個經營「光賽樂歌仔戲」的外祖母,她的童年也因此充滿了戲劇色彩,自幼便特別愛好模仿、歌唱,儘管父母不忍愛女吃苦,還刻意阻止她學戲,但終究擋不了她對演戲的愛好。國中畢業那年,黃香蓮從嘉義北上定居臺北三重,自己報考中視演員,從小配角開始一天天的磨戲;之後臺視開播,黃香蓮拜師陳聰明導演,在他嚴格的訓練及多位前輩的指導栽培下,開始真正學習歌仔戲,扮相俊俏的黃香蓮,因著自幼耳濡目染,和自己在身段技藝上勤奮學習,很快就脫穎而出,受到大家的青睞,而當上電視歌仔戲的一線演員。《江南四才子》的唐伯虎、《絕代雙嬌》裡的花無缺、《大唐風雲錄》的李世民、《孟嘗君》、《臭頭洪武君》,歷代皇帝或各類型小生角色,黃香蓮幾乎都演過。經由無遠弗屆的電視螢光幕,知名度和戲迷也跟著與日俱增,有位的戲迷媽媽,更是長年如影隨形的擁護照顧黃香蓮。

民國七十九年,有感於電視圈生態的改變,不願放棄歌仔戲的黃香蓮從電視轉戰舞臺,成立了「香蓮歌仔戲團」,希望能將精緻、典雅的戲曲風格融入歌仔戲,將之帶進劇場以提昇水準品質。八十三年更以《鄭元和與李亞仙》一劇首次登上國家戲劇院。歷年來的演出紀錄如《青天難斷-陳世美與秦香蓮》、《前世今生蝴蝶夢》、《新寶蓮燈》、《劉秀新漢》等大型舞臺劇,獲得廣大民眾的迴響。但黃香蓮免不了對這些年的獨立打拼無奈地透露:個人力量微小,還是得靠大環境的支持以爭取演出機會及籌措補助經費。近年來應僑胞的再三邀請,黃香蓮又將歌仔戲觸角延伸海外,從紐約、芝加哥、休士頓、演到舊金山,她還積極深入校園擔任戲曲教學的工作,每到一地,都反應熱烈。這樣的鼓舞,也激勵她以一顆熱忱的心和最佳活力繼續在推廣傳統精緻歌仔戲的路上走下去。

(本文作者為國光劇團約聘助理編纂)

相關焦點

  • 一場慘賠200萬 65歲歌仔戲天王現在變劈腿肌肉王
    2019-10-17 18:39遲到的黃香蓮二話不說就當眾劈腿,今年65歲的她動作仍然俐落。
  • 世界臺胞之光系列分享 臺灣歌仔戲的女兒--楊麗花
    臺灣宜蘭縣員山鄉人,臺灣的知名反串歌仔戲女藝人、電視與電影女演員、歌仔戲戲劇製作人。從1947年就上臺演出的她,不但是1950年代-1960年代的知名的臺灣歌仔戲野臺戲演員,也是臺灣「電臺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的創始者。
  • 國寶級歌仔戲藝術家—楊麗花 傳記《楊麗花的忠孝節義》即將出版
    臺灣歌仔戲最有代表性的經典人物,就是有「國寶級歌仔戲皇帝」封號的楊麗花。楊麗花從3歲就上臺演出,身兼演員、歌仔戲戲曲製作人,更是臺灣「電臺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的創始者,戲迷橫跨海內外華人老中青三代,是串起臺灣人生活記憶的重要存在。睽違至今16年,萬眾期盼下,楊麗花終於將在2019年9月以新戲《忠孝節義》再度重返電視螢光幕,同時出版新書《楊麗花的忠孝節義》。
  • 【歷史新聞】1983年楊麗花歌仔戲團出國表演
    圖說:隨臺視歌仔戲團前往美、日宣慰僑胞演出的楊麗花(第二排左五),十六日晚上搭機返回臺北。圖說如下:第一排左起許秀年、青蓉、高玉珊、洪秀美、潘麗麗。第二排左起:司馬玉嬌、柯玉枝、洪秀玉、黃香蓮、楊麗花、吳翠娥、吳梅芳、小鳳仙、紀麗如。第三排左一為臺視總經理李聖文,左二為楊麗花的丈夫洪文棟。
  • 獨家專訪》讓歌仔戲與時俱進!睽違16年 74歲楊麗花為何復出
    睽違16年 74歲楊麗花為何復出還記得霸氣英武的臺灣歌仔戲第一小生嗎?睽違16年,歌仔戲國寶楊麗花重出江湖,從9月底開始在臺視推出新劇《忠孝節義》。已達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年紀,為什麼選擇電視復出,且為戲寒冬跪墳?楊麗花與得意門生陳亞蘭接受《天下雜誌》獨家專訪,娓娓道來與歌仔戲結緣的深刻情份。
  • 歌仔戲裡的女性:楊麗花、陳亞蘭帥氣復出,出演宮鬥劇《忠孝節義》
    楊麗花自 1946 年開始登臺演出,從野臺戲唱到電視歌仔戲,以一人之力發明了「電視歌仔戲」這個流行近半世紀的名詞,自編、自導、自唱,還培育訓練了無數戲班成員。受限於語言與文化政策,楊麗花的電視歌仔戲即使因為劇情編排與楊麗花的魅力而創造長年的收視與討論熱潮,但多半只能在當時的六點半檔製作半小時長的帶狀歌仔戲,當年楊麗花為何會在《洛神》後引退,就是因為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就是把電視歌仔戲帶到黃金八點檔,得以用更完整優質的規格與預算來打造電視歌仔戲,當時《洛神》除了同樣集結她與陳亞蘭這對黃金組合,還請到知名港星馮寶寶來飾演甄宓(洛神)這個關鍵角色
  • 【搬戲人生】精緻歌仔戲濫觴 河洛傳唱臺灣在地故事
    首集介紹河洛歌子戲團,他們致力推動「精緻歌仔戲」,將傳統歌仔戲結合現代劇場元素,曾榮獲數座電視金鐘獎肯定,培育王金櫻、唐美雲、郭春美、許亞芬、小咪、石惠君等知名演員。近年來,老團長劉鐘元因身體欠安而退休,目前由前臺語社社長李尚賢接手,與新生代的演員陳禹安,結合實力堅強的後場團隊,接續推廣歌仔戲的初衷。
  • 歌仔戲小生陳亞蘭
    不久因其演出功力與俊美扮相,獲歌仔戲界第一把交椅楊麗花小姐邀請,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此後在「楊麗花歌仔戲團」中無論正、反、生、旦角色,只要師父楊麗花一聲令下,皆可見其淋漓酣暢演出,陳亞蘭進而成為人稱「歌仔戲皇帝楊麗花」的首席嫡傳弟子。不僅在歌仔戲領域,陳亞蘭的才華於電視連續劇、唱片、主持、甚至電影都可見其精湛的表演。
  • 【舊聞】一生盼嘸家人陪 歌仔戲天王李如麟
    (李如麟提供)因為電視歌仔戲的沒落,她消失了20年,2年前,在戲迷的鼓吹下,她出了一張公益專輯。音樂大環境也不好,專輯上不了一般通路,靠臉書粉絲頁,一張一張賣。辛苦賣專輯的她其實經歷過歌仔戲最美好的年代,戲迷送黃金、鑽戒皆非罕見,還有人大手筆訂了一臺200萬的豪華房車送她。錦衣玉食的日子,讓她百感交集的卻是一袋芒果。
  • 陳亞蘭超越尺度 扮7歲娃唱歌仔戲
    陳亞蘭在楊麗花歌仔戲《忠孝節義》第三單元「斷機教子」演七歲娃。
  • 歌仔戲最帥小生陳亞蘭
    不久因其演出功力與俊美扮相,獲歌仔戲界第一把交椅楊麗花小姐邀請,加入「楊麗花歌仔戲團」。此後在「楊麗花歌仔戲團」中無論正、反、生、旦角色,只要師父楊麗花一聲令下,皆可見其淋漓酣暢演出,陳亞蘭進而成為人稱「歌仔戲皇帝楊麗花」的首席嫡傳弟子。不僅在歌仔戲領域,陳亞蘭的才華於電視連續劇、唱片、主持、甚至電影都可見其精湛的表演。
  • 陳亞蘭《西遊記誤闖黑家店3》公益首演 邀楊貴媚明年歌仔戲軋一角
    歌仔戲天王陳亞蘭對於傳承歌仔戲不遺餘力,今年是她第三年她帶領子弟兵們遊耀光、何佩芸、林佩儀、範宏恩、陳怡真、康乃星與西門紅樓合作推出黑色幽默喜劇
  • 蔡欣欣:1960年代「星國留聲」的臺灣歌仔戲班演出印記與唱片録製
    「牡丹桂」雖在星馬演出轟動,然因團長在行政與財務上狀況頻生,幸得在戲迷朋友的交陪打賞及其他外快收入的補貼下,團員才能攢錢寄回家中。1966年3、4月間「牡丹桂」搭乘「皇海號」貨輪再轉機返臺,結束了此次從受邀、籌組、成行、落地、演出到返鄉等風波頻生的星馬巡演[13]。
  • 林鶴宜:混雜與交融的「傳統」想像:馬來西亞在地職業戲班 「麒麟」閩劇團歌仔戲劇目及演出觀察
    [4]林鶴宜,《從演出劇目看新加坡在地職業劇團對臺灣歌仔戲的接受和創發》,頁5-70。全文共五章,第一章導言、第二章馬華戲曲史概述、第三章世俗語境下的華語戲曲、第四章宗教語境下的華語戲曲、第五章現代轉型中的華語戲曲。
  • 林鶴宜:臺灣歌仔戲「做活戲」知見劇目目録的初步建構
    [2]參見林鶴宜《體系與視野:五十年來(1945-2002)臺灣學者對傳統戲曲學的建構》,見《從戲曲批評到理論建構》,「國家」出版社,2011,第361~421頁。[3]參見林鶴宜《中西即興戲劇脈絡中的歌仔戲「做活戲」——藝術定位、研究視野與劇場運用》,《民俗曲藝》179期(施合鄭基金會,2013.03),第123~184頁。
  • 【舊聞】歌仔戲迷送百萬名車、鑽戒 李如麟為救養母 婚姻路崎嶇
    她三歲時就被送給戲班,養母一路打她到大,養母生病需要醫藥費,李如麟為了五千元的醫藥費嫁給一個不愛的男人,卻不堪丈夫家暴離婚,她自嘲自己就是傻。李如麟小生扮相俊俏(圖/翻攝自李如麟臉書)聽到快門聲音,李如麟機靈拿起粉餅快速補妝,不假他人之手:「我都一人團隊啦,從小到大,都一個人處理所有事。」 講話時,她雙手叉在大腿上,有幾分昔日著名歌仔戲小生的架勢,她曾被譽為「楊麗花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