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神秘的一支部隊,鼎盛時期兵力達到50萬,僅存17年就消失?

2020-12-17 天下有警官方

要說到目前中國軍人的實力以及軍事力量的發展,可以稱得上是全世界的典範了。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中國僅僅用了70年的時間,就已經建立了一支完善的軍人體系以及軍事化管理模式,也成為世界軍事水準的領頭羊!然而就以中國來說,在成立初期卻有這樣一支最神秘的部隊,他們在鼎盛時期兵力達到50萬,可是存在僅僅17年之後就全部消失了,他們是誰呢?

這一支神秘部隊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其規模曾達到50萬之多,然而這支部隊,基本上80後,90後,00後聽都沒聽過,主要見證他們輝煌的就是60後和70後了。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基礎建設工程兵,那就意味著他們的任務主要是道路,橋梁,隧道等的修築。然而在1983年之後,這支部隊全部改編,他們也就從歷史長河當中消失了。不過,要要說到這支的基建典範,必然要說的就是唐山大地震了!

唐山大地震之後,中國解放軍的救援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難。這支部隊臨危受命,他們搭建臨時帳篷,日夜工作,保證硬性基建的建設,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搭建起了生存的通道。當然,國家也為了照顧這些不畏艱險的基建士兵,為了讓他們免受離家之苦和思念之苦,所以,最後將他們化整為零,成為了自己家鄉建設部隊的醫院,這樣一來,事業和家庭都可以兼顧了,對他們也是最好的。

要說到中國,目前被稱為基建狂魔國家,和這些工程兵曾經做出的努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沒有他們前期的搭建,中國基礎建設或許並不能完美的呈現。感謝他們用自己的身體,構建出了我們偉大中國,也成就了我們的偉大中國。

相關焦點

  • 中國最神秘的一支部隊,卻只存在了17年,鼎盛時期兵力達到50萬
    去年國慶節的時候我國舉行了大閱兵,也是為了慶祝中國成立70周年。到今天中國快成立71年了,但我國的人民解放軍已經有90年的時間了,在這70年的時間裡我國軍隊體系越來越完善,也一直朝著指定的方向發展著,讓國人們值得的驕傲的是在這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經濟大國和軍事強國。
  • 原創揭秘;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四大戰區,參戰兵力是多少
    解放戰爭爆發後,蔣介石先後成立了五個剿匪區,東北剿匪區(衛立煌),華北剿匪區(傅作義),華中剿匪區(白崇禧),徐州剿匪區(劉峙),西北剿匪區(胡宗南),每一個剿匪區兵力人數都達到30萬以上,有些剿匪區人數達到50萬,其實和我軍的五大野戰軍的編制差不多。
  • 漢朝軍隊的鼎盛時期,對抗羅馬軍團的鼎盛時期,誰強誰弱?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948字,閱讀約4分鐘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是圖拉真皇帝在位的公元98年至117年間,其疆域橫跨歐、亞、非,地中海成為其內湖,人口達到4000多萬,並不斷向外擴張,圖拉真是羅馬皇帝唯一到達波斯灣的皇帝
  • 一支中國部隊,兵力百萬卻不是正規編制,指揮官現在個個身居要職
    抗戰類題材的電影電視劇,大家應該都看過很多吧,尤其是抗日時期的,在電影電視劇中出現了各種番號,每個部隊的番號都不一樣,在抗日戰爭時期,那時候我軍部隊,有叫軍的,有叫師的,有叫旅,還有叫團的,大家對這些都了解嗎?那時候還並沒有縱隊這個說法呢。
  • 解放戰爭時期,擁兵50萬的北平王傅作義,為何最後選擇戰前起義
    他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將領,發跡於閻錫山的晉綏軍。因涿州之戰成功擊退了奉軍張氏父子,而聞名天下,被世人稱作為守城名將。也是因為這一戰讓傅作義得到了閻錫山的欣賞,從此在晉軍中開始飛黃騰達。 傅作義還親自組建了一支王牌軍,番號國民革命軍第35軍。這支軍也是他起家部隊,不管後來他發達的怎麼樣了。這支軍永遠被傅作義視為嫡系。
  • 北宋勤王總兵力,在數量上達到了一百萬之多,為啥還是敗給了金國
    最後北宋朝廷在京師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頒布命令召集天下兵力起義勤王。這時候接到勤王命令的各方勢力紛紛組織部隊向京師進發,而最終勤王的部隊總兵力在數量上甚至達到了一百萬之多,最後卻還是敗給了金國,為何北宋義軍百萬也抵擋不過金國呢?其背後的原因究竟是怎樣呢?
  • 曹操一死,魏國一支近三十萬的部隊突然消失,他們是誰又去了哪?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關羽於219年12月被害,之後曹操也一病不起,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於洛陽,兩位英雄可謂不求同生,但求同死。荊州危機也成了曹操生前最後一道難題,曹操雖然解決了荊州危機,可曹魏政權內部的危機卻應運而生,曹操之死留下的權力真空,讓曹魏朝堂再次變得風雲難測。最大的危機發生在軍隊內部,一支近三十萬的部隊,竟然隨著曹操之死而突然消失了,這實在讓人匪夷所思。
  • 紅軍「少共國際師」,一支僅存532天的神秘部隊,走出15位開國將軍
    紅軍長徵途中曾有過一支幾乎全部由「娃娃兵」組成的特殊部隊,戰士們大的有十七、八歲,小的才十四、五歲。這支部隊擁有完整的部隊建制、正規軍番號,叫做「少共國際師」(後改為紅十五師)。11月,吳高群率少共國際師在閩北至黎川一線配合紅三、五軍團收復黎川的阻擊戰,面對數倍於己且武器裝備精良的強敵,吳高群帶領戰士們與敵開展了殊死的搏殺,有力牽制了敵軍在正面戰場的兵力,配合了主力部隊對敵作戰。吳高群雄風初試,顯露出非凡的軍事才幹。12月下旬,少共國際師進行了參戰以來最艱苦的一仗團村戰鬥。敵人仗著有飛機大炮的優勢,對紅軍陣地進行輪番轟炸。
  • 紅軍「少共國際師」,一支僅存532天的神秘部隊,走出15位開國將軍!
    來源 | 柳州政法 紅軍長徵途中曾有過一支幾乎全部由「娃娃兵」組成的特殊部隊,戰士們大的有十七、八歲,小的才十四、五歲。這支部隊擁有完整的部隊建制、正規軍番號,叫做「少共國際師」(後改為紅十五師)。 為了更好地抗擊和粉碎敵人的瘋狂進攻,保衛革命根據地,在當時的「擴紅」背景下,1933年5月20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局正式作出《關於創立少共國際師的決定》。8月5日,少共國際師在江西省博生縣(今寧都縣)成立。
  • 1952年,中國下轄了19個公安師,一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
    在鼎盛時期,公安軍下轄了19個師,再加上各個機關、學校,總兵力達到了45萬人左右。其實,公安軍就是武警部隊的前身。那麼,一個公安師到底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認真的說,在世界各國中,武裝力量都被分為了主外的國防軍、主內的內衛軍等等。例如美國的軍隊和國民警衛隊、俄羅斯的軍隊和內衛部隊,就屬於內外不同的體系。
  • 在軍閥混戰時期,北洋軍最強大的時候共有多少部隊
    以這個標準算,那麼北洋軍的鼎盛時期,是在第二次直奉大戰前,總兵力達到了大約87萬之眾。具體分布如下:一、曹錕的直系直系是這一時期國內最大的一個軍事集團,其直接控制的省份有直隸、河南、山東、湖北、熱河、察哈爾、綏遠四個省、三個特別區。
  • 1974年,中國下轄15個鐵道兵師,一個師擁有多少兵力?
    例如在建國的初期,我國曾經下轄了19個騎兵師,總兵力達到了40餘萬。今天,我們聊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鐵道師,鐵道兵曾經是解放軍的一個兵種,專門負責鐵路的建設、維護、安全保障和警戒任務。在鼎盛時期,鐵道兵下轄了15個師,總兵力達到了43萬。那麼,一個鐵道師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鐵路的發展歷史。
  • 現在的中國與鼎盛時期的蘇聯比較,誰更強大?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彼時的蘇聯和現在的中國在基礎條件,綜合實力,政治制度上有著共同點或相似之處。當然,彼時的蘇聯和現在的中國也有不同之處。比如說稱謂,那時的蘇聯和美國一起並稱「超級大國」。而我們的稱謂中目前還沒有「超級」二字。儘管實力可能已經達到,但在與美國這個「參照物」比較時,我們和原蘇聯相比,給予美國的壓力可能是方向不同,也可能是力度不夠。
  • 戰爭爆發之前,1950年,鄰邦中國,援助了朝鮮多少兵力?
    在昨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解放戰爭時期,鄰邦朝鮮對我國的援助。今天,我們聊聊1950年戰爭爆發之前,中國對朝鮮的援助。請注意,中國援助朝鮮的部隊,主要是用於加強朝鮮自身的國防力量。由於這些部隊久經戰陣,戰鬥力很強。移交給朝鮮以後,損失成為了朝鮮武裝力量的主力拳頭部隊。那麼,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中國民間一支神秘組織,百年來轉戰18省,殺戮上百萬政府軍
    而在華北一帶,有一支神秘的力量在動搖著大清的根基,這就是捻軍。捻軍是活躍在長江以北的蘇州、山東、河南三省的反清農民武裝勢力,跟太平天國是同一時期的,但捻軍比太平軍更難搞,在極盛的時期,捻軍有二十多萬人。一八六五年,清朝大將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殲之後,清朝傾全力對付捻軍。
  • 一個日本第4旅團,屬於機動作戰部隊,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其中,總軍、方面軍和軍,都屬於臨時性的部隊編制。日本軍隊最高常用軍事編制為師團,在抗戰爆發之前,日本總計下轄了17個常備師團。到了抗戰爆發以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的擴大,依靠17個師團已經無法滿足戰爭需要。日本招募了各種新師團,原來的常備師團被稱為甲級師團。 後來招募的師團,則成為乙級師團、丙級師團和丁級師團。
  • 「北洋軍」的由來,與各個時期的編制、兵力,巔峰時期達到120萬
    至1901年,「北洋軍」逐步建立起來,不過在組建的過程中,北洋軍的編制最為複雜,因為與傳統的古代軍隊編制不同,又與現代軍隊編制也不一樣,同時又與西方列強的軍隊編制不同,而是很大程度上借鑑了日本改革後的軍隊編制。採用「禛、協、標、營、隊、排、棚」的編制,「鎮」為最高級編制、「棚」為最低級編制。
  • 中國一個集團軍和日本一個方面軍,1938年,各有多少兵力?
    在1937年抗戰全面開始之前,日本軍隊的編制,分為: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等等。其中,師團屬於日本軍隊的最高常用編制。在1937年之前,日本總計擁有17個常備師團。按照日本軍隊的標準,一個常備師團下轄了4個步兵聯隊和獨立的騎兵、炮兵、運輸、工兵聯隊。一個師團的總兵力能夠達到27000多人,師團長一般是中將軍銜。兩個步兵聯隊可以組成一個旅團,旅團長一般是少將軍銜。
  • 1938年,中國一個旅和日本一個旅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其中,總軍、方面軍和軍,都屬於臨時性的部隊編制。日本軍隊最高常用軍事編制為師團,截止1937年抗戰爆發之前,日本軍隊總計下轄了17個常備師團。到了抗戰爆發以後,由於戰爭規模不斷的擴大,日本依靠17個師團已經無法滿足戰爭需要。日本招募了各種新師團,原來的常備師團開始被稱為甲級師團。
  • 雲南王的滇軍集團,控制雲南省18年,到底擁有多少兵力?
    從1927年到1945年,這位雲南王控制雲南省,長達18年。在鼎盛時期,甚至染指了廣西和貴州兩個省。那麼,雲南王龍雲到底擁有多少兵力,能夠割據、控制雲南省18年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聊聊近代軍閥混戰的起因。因為這段歷史與清朝末期的歷史有很大的關係。起初,清朝的武裝力量分為八旗軍和綠營軍兩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