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江文也的曲折人生

2021-02-10 每晚一張音樂CD

江文也《臺灣舞曲》

音樂家江文也的曲折人生 

      江文也,本名江文彬,1910年6月11日出生,臺灣淡水郡三芝莊(現臺北縣三芝鄉)人。祖籍福建永定客家人,1914年遷居廈門,江文也入廈門旭瀛書院求學,不久母親病故,遂轉往日本長野縣入上田中學就讀。畢業後,遵照父親遺囑去東京武藏野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科就讀。由於他喜愛音樂,課餘時間前往上野音樂學校進修,選修聲樂與音樂基礎理論等課程。1932年工業學校畢業後,隨即到一家印刷工廠學徒,工作之餘拜日本著名音樂家山田耕筰學習聲樂及作曲。同年秋天,參加日本第一屆音樂比賽,獲得聲樂獎。翌年再度獲獎,歌唱天賦已嶄露頭角。藤原義江歌劇團團長甚為賞識,聘為該團男中音藝員。之後,除了熱衷於研讀法文,還學習鋼琴及作曲。

   1934年,江文也創作的交響詩《來自南方島嶼的交響素描》第二樂章《白鷺的幻想》,在日本第三屆音樂大賽中,榮獲第二名。1935年以後,江文也在日本連連得獎,作品頻頻問世,逐漸在日本樂壇奠定了地位。1936年,柏林舉行第11屆奧運會,江文也以管弦樂《臺灣舞曲》獲得奧林匹克「認可獎」(即「特別獎」),並榮獲大指揮家溫格納爾銀牌獎,這是江文也在世界上的成名之作。兩年後,他的鋼琴作品《十六首斷章小品》又在威尼斯「第四屆國際音樂節」獲獎。此後又相繼創作出版了鋼琴曲五首《素描》、三首《舞曲》長笛奏鳴曲《祭奠》、聲樂曲《臺灣山地同胞歌》等,此時,江文也的一些作品已在歐美各地演出,得到俄國作曲大師齊爾品的賞識,他成了頗有名氣的國際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注意繼承中國音樂傳統,吸收西洋作曲技法,創作出具有民族風格的現代音樂,譜寫了中國人的心聲。

  從1938年到1948年,這一時期江文也的創作獲得了大豐收。管弦樂曲有《孔廟大晟樂章》、《第二交響樂——北京》、《為世紀神話的頌歌》等;舞劇有《大地之歌》、《香妃傳》;歌劇有《西施復仇記》、鋼琴曲有《小奏鳴曲》、敘事詩《潯陽月夜》、《第三鋼琴奏嗚曲(江南風光)》;室內樂曲《大提琴組曲》;合唱曲有《南薰歌》等九首。獨唱曲則有《中國名歌樂》、《唐詩五言絕句》(九首)、《唐詩七言絕句》(九首)、《宋詞李後主篇,蘇軾篇,李清照篇,吳藥篇》、《古詩篇》、《律詩篇》等。1946年以後一度轉向宗教音樂創作,有《聖詠作曲集》(一卷、二卷)和《第一彌撒曲》等。不容迴避的是他這個時期也為日偽組織——新民會寫過會歌。還曾經為所謂滿洲國創作過若干樂曲和奴化歌曲。儘管這些作品僅佔江文也創作的極少部分,卻也成為他人格上極大的汙點。又加他在日本期間,由於音樂方面的出色表現,獲得當時上田市長及其千金龍澤信子的喜愛,而結為連理。這對他後半生的境遇都是有影響的。

    1938年,抗日戰爭爆發,時年28歲的江文也接受了北平師範學校音樂系主任柯政和的邀請,擔任作曲與聲樂教師,從此定居北平。在北京任教後,於1939年初江文也認識了一位北平第二女師音樂系的學生吳蕊真,兩人相愛篤深,江文也甚至為其改名為吳韻真,之後,兩人不顧家人反對而結為伴侶。 

    1950年以後,江文也曾創作五首管弦樂作品,可有的已經遺失,最後一首《阿里山之歌》未完成。留下的還有《汨羅沉流》(1953)以及《第三交響曲》、《俚謠與村舞》;鋼琴曲則有《鄉土節令詩》,鋼琴奏鳴曲《典樂》,鋼琴綺想曲《漁夫歌》,還有為教學用的《鋼琴奏鳴曲(中級用)》,《兒童鋼琴教本》,及《杜甫讚歌》;弦樂合奏《小交響曲》;小提琴奏鳴曲《頌春》;鋼琴三重奏《在臺灣高山地帶》,管樂五重奏《幸福的童年》、《第四交響曲--紀念鄭成功收復臺灣三百周年》、《木管三重奏》(1,2);獨唱曲只有《林庚抒情詩曲集十首》。

     江文也1938年前的作品,由於他對西方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些文學家的作品特別喜愛,在音樂寫作上也運用了當時最前衛的手法,對當時前衛作曲家德彪西、拉威爾、瓦列滋、巴託克等人,以及當時在西方樂壇流行的新國民樂派、新古典主義、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神秘主義作品的認識頗深,受其影響極大,尤其他的鋼琴曲受匈牙利馬爾託克民族樂派的影響更為明顯。《臺灣舞曲》、《阿里山的歌聲》雖吸收了一些歐洲新潮流的一些技法,但仍可體現出他獨特而有生氣的性格,從題材到內容,都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滲透著對家鄉——臺灣的深厚情懷。可以說在既能深刻了解西方音樂和文化,又能堅守中國音樂的民族性這一點上,是無人與之相比的。

     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江文也曾因為日偽組織新民會做事而遭逮捕入獄。出獄後,在北平郊區一所回民中學短期任教。1949年北京解放,轉往天津中央大學音樂系擔任作曲教授,課餘仍勤奮創作。1950年,江文也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教授。由於他的特殊政治背景,不幸的遭遇一再落到他的身上。1957年「反右」運動中,被劃成「右派」,深受極左路線迫害,教學、演奏、創作的權利全被剝奪。1966年在「文革」中挨批挨鬥,關入「牛棚」,1969年被送往河北清風店某部隊接受勞改。1976年「四人幫」被打倒,江文也在1978年終於獲得平反,恢復原教職。但此時他因為多年勞改生活,曾經兩次吐血,數次中風而癱瘓在床。在這種情況下,他仍勉力堅持創作交響曲《阿里山的歌聲》。但因疾病日趨加重,終未完成,於1983年10月24日因腦血栓症逝世於北京。

相關焦點

  • 江文:我與江青在特別法庭上交鋒(下)
    特別法庭庭長江華、副庭長兼第一審判庭審判長曾漢周和17名審判員出庭;特別檢察廳廳長黃火青、副廳長喻屏和江文等5名檢察員出庭支持公訴。 在審判長曾漢周宣布「現在進行法庭辯論」後,江文起立發言,揭露江青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篡黨奪權、推翻無產階級專政的罪行。「江青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主犯,是『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頭子……她犯下的罪行是十分嚴重的。
  • 淺談人生順逆與曲折
    順逆、波折才叫人生。一路坦途往往是假象。哲學家尼採說,一切筆直都是騙人的,唯有曲線才是正常。這與唯物辯證法是一致的。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講,任何事物都有發生、發展和滅亡的過程,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之中,並相互轉化。
  • 人生的道路是坎坷曲折的。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人生也是如此
    世界上沒有一件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人生也是如此。當成長的歲月又攝下一片迷人的風景時,昨天的失意和輝煌,都將隨著翻動的日曆演繹成今天的回憶。昨天的所有也成為了歷史,逐漸消失在生命的長河裡。前進的道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太多的行囊會使你變得疲憊不堪,放下一些行囊,會使生命的旅程更輕鬆愉快。
  • 夜讀黨史265丨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藝術人生
    施光南(1940—1990),金華市金東區源東鄉葉村人,被譽為人民音樂家和時代歌手。1964年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作曲系。198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天津歌舞劇院、中央樂團作曲,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國音協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副主席。作品有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劇音樂《傷逝》等。
  • 《雲南人物影像志》|人民音樂家——聶耳
    人是歷史的創造者,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那些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是中華文明的脊梁和支柱。百年來,地處邊疆的雲南,誕生了一大批傑出優秀的棟梁之才、仁人志士,他們情操高尚,德才兼具,敢於拼搏奮鬥,見證了數百年以來雲南的風雲歷史,是雲嶺精神的最有力代表。
  • 世界地球日,這場直播吸引了全球近百位音樂家12小時「空中接力」
    本次直播以「用音樂溫暖世界 Music One World」為主題,從今天(4月22日)早8點延續至晚8點,全球十餘個國家的知名樂團、劇院和近百位音樂家攜手呈現這場規模空前的線上音樂會。各國音樂家在家演奏、演唱的實況,通過電波與網絡,匯聚成為一場精彩紛呈的「居家音樂會」。
  • 光鮮音樂家們的致命隱痛
    功能性肌張力障礙,也稱局灶性肌張力障礙或「音樂家痙攣」,是音樂家可能遭受的最有害的疾病。音樂家由於不知道疾病的根源,誤以為只是技術性的問題,所以他們試圖通過不懈的努力來解決,固執地對遇到困難的片段加以練習。他們無法找到原因,內心的混亂狀態會進一步加劇肌張力障礙。緊張感和肌肉不平衡感的增加,會帶來難以忍受的焦慮與壓力。
  • 曲折的過程也有神的恩典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常常會錯誤的以為出於神的帶領就會一帆風順,而那些兜兜轉轉、彎彎曲曲、糾磨人心的事情肯定是因為偏離了神的道,或者是不聽神的話而產生的後果。這種粗狂的認識其實是拒絕了神在黑暗中的護理,同時局限了神的權柄,似乎人可以脫離神的掌權而活動。
  • 美國十大著名音樂家 美國最成功的音樂家
    深情的音樂能統治任何人的心,給我們帶來最好的安寧,在美國有幾個很出色歌手和音樂家,他們的每一張熱門專輯都為他們提供了大量的金錢,使他們成為最富有的音樂家,以下是截至2018年美國最知名的十位音樂家和歌手。
  • 98歲天文學泰鬥韓天芑寄語畢業生:星光總是璀璨的多 人生也是曲折...
    信中,韓老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化成句句箴言,鼓勵年輕人勇敢向前。韓天芑是我國著名的大地天文學和天文地球動力學家,1958年,他曾短暫任教於後併入武漢大學的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天文學專業。寫這封信時,他剛剛從新冠肺炎中康復不久。當了解到這屆畢業生受疫情影響,找工作時出現困惑迷茫,韓老決定以自己的經歷給孩子們寫封信。
  • 「黨的奇兵」黃慕蘭,人生曲折數次入獄
    陳賡曾說:「慕蘭的一生是中國革命曲折發展的反映。」周恩來稱她為「我黨百科全書」與「黨的奇兵」!令人稱奇的是,黃慕蘭還被郭沫若、茅盾等大作家作為原型寫進文學作品中。「地下奇兵」出自書香名門黃慕蘭原名黃彰定,又名黃淑儀、黃定慧,出身於湘中名門,父親曾任長沙嶽麓書院主任教習。
  • 以下克上的人生,吉米巴特勒與他的曲折旅程和球衣號碼故事
    吉米巴特勒穿過的號碼,就跟他的人生一般曲折離奇。為了追隨偶像麥迪,他在高中時期穿上1號球衣,而此後在效力大學與NBA球隊時,他都使用了雙位數的背號。而這幾個號碼,也都與他的人生著密不可分。本季來到邁阿密的巴特勒,又因為喬丹的關係,替他的球衣號碼人生寫下全新篇章。
  • 開國中將王近山,他的人生經歷比電視劇中的「李雲龍」更加曲折
    王近山的經歷和李雲龍是很相似的,但是現實中的王近山並不如電視劇中李雲龍那般一帆風順,王近山的人生經歷要更加曲折。 年少時期的這些曲折經歷磨練了王近山的意志,參軍後王近山因為勇猛善戰而被人們稱為「王瘋子」,他在作戰的時候總是捨生忘死,不顧一切的衝在最前方,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解放戰爭中,整個二野就屬王近山的功勞最大,這是有目共睹的。
  • 汕頭二次方:滄桑歌聲背後的曲折人生
    如果將你們的人生寫成一首歌,你會選擇那一首送給自己?8月,大小兒的新歌做好以後,當把這個問題拋給他們時,答案是:《年少的我》,沒有片刻猶豫。「因為,它無限接近自己,也代表著成熟後向過去的懺悔。是歌,更是自己的故事。」 「年少不懂李宗盛,讀懂已是中年人」,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大小兒的人生,莫過於此。
  • 半路出家+自學成才的音樂家
    這似乎決定了他們一輩子的幸福……半路出家的音樂家其實不少,許多著名的大音樂家都是轉行來到音樂界的。不必急於一時,誰也不能在18歲那一年就決定自己這輩子要做什麼。學法律的柴可夫斯基,學醫的柏遼茲,都放棄了大學時候的專業變成了大音樂家。
  • 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用音樂致敬人民音樂家施光南!
    8月22日下午,「致敬人民音樂家——重慶市紀念施光南誕辰80周年座談會」在重慶市文聯舉行。來自重慶市音樂家協會主席團、藝術家代表、區縣音協代表等50餘人參加座談會。座談會上,歌唱家劉廣、趙丹妮、劉琨等人還真情演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龍舟競渡》,歌劇《傷逝》片段《不幸的人生》和《我的祖國媽媽》等施光南先生創作的五首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表達了與會者對這位已故人民音樂家的深情懷念和崇高敬仰
  • 無初三,不人生,拼博過後,才知人生苦澀
    張海迪是不幸的,但是在命運受到遏制時,他從沒有放棄沒有抱怨老天的不公,他把一切的不幸把所有的病痛化作生命的力量,就這樣他樂觀的生活,積極的進取,他的人生熠熠生輝。貝多芬一位天才音樂家卻雙耳失聰,這無疑對他是致命的打擊,可惜他並沒有倒下,而是憑著對音樂的特有感悟,終於譜寫出文明世界的月光作名曲,成為讓世人讚嘆的偉大的音樂家。縱觀古今中外,在風雲人物的背後無不寫滿了艱難與困苦。
  • 桑巴為魂,山海為骨——專訪巴西音樂家布拉加
    巴西音樂家克裡斯蒂娜·布拉加略加思索便得出這個結論。她很確定,無論在哪個國家,由誰來演唱,這種節奏變幻而略帶慵懶的音樂形式由內而外講述的都是巴西,是裡約熱內盧。作為巴西著名豎琴演奏家和音樂人,布拉加14日晚在國家大劇院為中國聽眾演繹了自己所理解的波薩諾瓦。
  • 剪過頭髮的就應該知道他,人生傳奇勵志,感情曲折坎坷
    剪過頭髮的就應該知道他,人生傳奇勵志,感情曲折坎坷。沙宣的傳奇不僅來自於美發時尚界的成績,也來自他的感情經歷。沙宣一生有四次婚姻,雖然第二任妻子給他生下了4個孩子,最後一任一直陪她到生命終點。但沙宣最難忘的還是與初戀情人普蘭達的傳奇戀情。
  • 聶耳:人民音樂家
    聶耳:人民音樂家聶耳(1912-1935),雲南玉溪人,中國現代音樂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曲作者。他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影響了中國音樂幾十年。郭沫若在聶耳去世後,稱其為「人民音樂家」,「他是天才的音樂家,又是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