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我家】到沙田文化博物館 認識香港印藝傳奇

2021-02-18 嶼天下

過去一年多的日子古蹟古鄉走訪了不少新界的歷史建築,了解昔日香港的故事其實不單止可以從古蹟入手,特備的專題展覽亦都是重要的一環。今期就為大家來點新意思,帶大家參觀「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覽。

在展覽當中,有不少翻譯的作品如《中國經典》、《華英字典》等等,都是由外國人理雅各、馬禮遜翻譯、研發鑄造所製,到底為何他們要鑄造「香港字」呢?

在19世紀,清政府嚴禁外國人到中國進行傳教,其中一位外國傳教士馬禮遜就選擇以通過翻譯聖經、以中文刊印書本打破禁例。為了令更多中國主動閱讀,他不惜從漢字造型、印刷以及裝幀入手。

在1815年東印度公司的支持下,他率先在澳門成立印刷所,花了八年時間以「刻製活字」的方式完成《華英字典》六冊。位處馬六甲、新加坡的英國倫敦傳導會的戴爾在1828年籌備鑄字,1835年投入生產。後來,英華書院連同這批印刷設備一同轉移至香港,繼續展開這項鑄字工程。當時這種明體被稱為「香港字」,被譽為是19世紀最美、最完整的中文活字。

20 世紀中葉的香港活版印刷鋪中常見德國生產的印刷機。


海德堡風喉照鏡印刷機
20世紀中葉的香港活版印刷鋪中常見德國生產的印刷機。


《華英字典》
1809年由東印度公司任職翻譯的馬禮遜負責,整部字典用上20萬個活字,共六冊合共5,000頁。


「香港字」活字鉛模
19世紀中葉,「香港字」曾遠銷至俄國、荷蘭等地。



《中國經典》
理雅各既是牧師,亦是漢學家,1841年起就翻譯《中國經典》。



《循環日報》
傳媒工作者黃勝、黃韜與中華印務總局,開創了香港早期報業。


關蕙農的月份牌

「月份牌王」關蕙農的月份牌以及五彩石印。



活字印刷工具
活字印刷「執、印、切、釘」四步驟所用到的工具。


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
地址:香港沙田文化博物館一樓專題展覽館五
開放時間:2020年10月7日至2021年2月22日



【溫馨提示】
沙田文化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參觀前必須進行體溫檢測,參觀時請保持安靜並遵守規則。

失而復得的「香港字」

隨著1990年代柯式印刷的出現,被報業、商業廣泛利用的傳統活字印刷術逐漸被取代,直到香港最後一間鑄字行友聯鑄字廠在2002年結業後,香港活字印刷的年代本應亦已結束。2011年,文創保育團體「字活」收藏了活字印刷相關的機器,亦學習相關的排版技藝,令到印藝以及流傳市面的十萬粒活字字粒得以保存。



在2018年,在荷蘭的韋斯特贊鑄字公司聯絡之下,負責是次展覽資料搜集的香港版畫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在荷蘭國家民族學博物館的倉庫中找到這套1860年代由英華書院鑄造的明體4號字、「香港字」的鉛模。同年,荷蘭國家民族學博物館更允許雙方共同使用這套字梗模進行研究,「香港字」失而復得。

(文章轉自:《我家》)



相關焦點

  • 【新界我家】(沙田)雲石牆現化石 港鐵站感受洪荒之「歷」
    日前,他在沙田站內多條以雲石面鋪設的柱身表面,發現到大量古生物化石,當中包括已經滅絕的史前海洋軟體動物菊石。菊石最少1億年前在地球生存,惟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和恐龍一同滅絕。他推斷,該種米黃色雲石應是歐洲出產,屬侏羅紀前後的巖石,他推斷該雲石牆的巖層歷史估計超過1億年以上。
  • 【新界我家】三棟屋──客家圍村中的典範
    近來都帶大家走訪了不少元朗的傳統村落,認識當地的祠堂、書室,提到最能代表香港的建築,圍村絕對會是其中一項入選的建築物。
  • 博物館頭條整理: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博物館大全
    所擔當的角色包括:主辦及贊助視覺藝術、歷史、文化、考古及科技展覽,供市民欣賞;舉辦各種各式的博物館教育活動,並作出安排讓市民分享本地藝術家、學者和專家的經驗,藉以提高市民對視覺藝術、科技及香港歷史與文化的興趣和認識;支持及推廣當代香港藝術,並鼓勵藝術創作;支持有關本地歷史、視覺藝術及文化各範疇的研究;提供租用場地,以供舉辦展覽
  • 【新界我家】鯉魚門三家村一日遊 走訪隱沒的歷史建築
    在疫情衝擊之下,不少港人都感到「抗疫疲勞」,每逢假日都會到郊外遊玩。在大多數博物館都關閉的情況下,到底大家假日還有甚麼好去處呢?
  • 圖集 |「香港玩具傳奇」重現童年回憶
    ,希望可以像多啦A夢一樣擁有百寶袋,打開隨意門或搭著時光機回到過去,穿梭未來;亦時常幻想變身美少女戰士懲惡揚善……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玩具協會及香港玩具廠商會聯合籌辦的「香港玩具傳奇」展覽從今日(3月2日)開展至5月15日。
  • 香港印記|三棟屋博物館與客家文化
    三棟屋村老村,而家係三棟屋村博物館,亦隸屬香港文化博物館嘅分館。喺荃灣填海之前,三棟屋村對開即係汪洋大海。荃灣喺清初年間,係鬧海盜非常犀利嘅地方。所以,今日仍可見到三棟屋村嘅外牆上,有小型嘅窗口。咁樣嘅設計易守難攻,可以喺村內射出箭弩、槍炮,抵禦海盜嘅襲擊。三棟屋村嘅遠祖陳氏為客家人,立籍於福建省,十八世紀中葉南遷廣東,定居於今日深圳、香港交界嘅羅芳。
  • 五一香港遊 「非常」好去處
    這些景點不可錯過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綜合報道:說到香港旅遊,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大大小小的購物中心、藥店和迪士尼樂園。其實香港作為中西文化的交匯之地,遺跡眾多。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也賦予香港不少戶外美景。五一假期來香港「深度遊」,這些人文和自然景點不容錯過。一直以來,香港被認為是「文化沙漠」。其實,在傳統嶺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下,香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都市文化。無論是探索新界,漫步中環還是徜徉離島,遊人都能見識到風格多樣的景觀,進而體會到香港多元文化的魅力所在。
  • 五一香港遊 「非常」好去處
    這些景點不可錯過【4·27 港青快線】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綜合報道:說到香港旅遊,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大大小小的購物中心、藥店和迪士尼樂園。其實香港作為中西文化的交匯之地,遺跡眾多。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也賦予香港不少戶外美景。五一假期來香港「深度遊」,這些人文和自然景點不容錯過。一直以來,香港被認為是「文化沙漠」。其實,在傳統嶺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下,香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都市文化。無論是探索新界,漫步中環還是徜徉離島,遊人都能見識到風格多樣的景觀,進而體會到香港多元文化的魅力所在。
  • 香江時評|五一香港遊 「非常」好去處
    其實香港作為中西文化嘅交匯之地,遺跡眾多。得天獨厚嘅自然環境亦賦予香港晤少戶外美景。五一假期來香港「深度遊」,呢啲人文和自然景點不容錯過。一直以來,香港被認為係「文化沙漠」。其實,喺傳統嶺南文化和西方文化嘅雙重影響下,香港形成咗自己獨特嘅都市文化。無論係探索新界,漫步中環抑或徜徉離島,遊人都可以見識到風格多樣嘅景觀,進而體會到香港多元文化嘅魅力所在。
  • 香港印象之沙田
    -沙田古時叫瀝源,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的時候,誤以為沙田是瀝源的地名,從此就叫做沙田。明朝時許多人為了逃避戰亂,移居到沙田,並建立圍屋,以保安全。其中大圍村於明朝萬曆初建圍,是沙田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圍村。大圍村是一條雜姓村,其中韋姓最多,在村內設有韋氏祠堂。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主辦第三屆「博物館專業培訓工作坊」報名即將截至(11.30)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主辦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協辦北山堂基金贊助 第三屆「博物館專業培訓工作坊」 課程簡介 宗旨秉承首兩屆工作坊之宗旨,本屆工作坊將繼續致力於為博物館中層專業人員,提供短期在職培訓,以期為中國內地、臺灣、澳門及香港地區,培養具國際視野及專業知識的人才,並促進兩岸四地博物館之間的交流及合作。
  • 【亞洲展覽之都】Museums Of Hong Kong香港必遊博物館-詳細參觀指南①
    康文署負責管理兩間藝術博物館 — 香港藝術館和茶具文物館;兩間科技館 — 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九間歷史民俗博物館 — 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孫中山紀念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羅屋民俗館、上窰民俗文物館、三棟屋博物館、香港鐵路博物館及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一間綜合型博物館 — 香港文化博物館;兩間文物中心 — 香港文物探知館和屏山鄧族文物館暨文物徑訪客中心;藝術推廣辦事處轄下的香港視覺藝術中心和
  • 薦書|認識香港本土文化
    ,從中國地方到英國殖民地,再從避走九七到特區政府,香港應該有怎麼樣的本土文化?大眾應該怎樣認知「香港本土文化」?無論是香港本地人士還是各界外來人士,「認識香港」顯得越來越重要。        今日薦書,從香港的歷史建築、舊時藏品以及城市規劃與都市傳說入手。抽絲剝繭揭秘香港本土文化。
  • 填海對香港發展緣何重要?
    年紀較長者比較熟悉香港發展文化,知道填海帶來香港發展,如荃灣、沙田、東湧、馬鞍山、赤鱲角機場、沙田馬場、科學園等皆來自填海。居住在將軍澳者,大概也不會曉得整個將軍澳,只有一個屋邨,不是興建在填海地上。最近香港的饒宗頤文化館,就請來香港歴史博物館前館長丁新豹博士作公開演講,還有華南歷史專家,熟悉香港發展的劉智鵬教授主持,分開四講介紹香港九龍新界填海歷史,引起關注。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封頂儀式
    香港故宮的建築物料採用大面積的清水混凝土,這種混凝土有什麼好處呢?項目經理黃覺陞講解道,清水混凝土是在拆除模板後不會再有任何裝修,要特別注意製作工藝、施工質量和完成之後的保護。而建築結構例如東、西殿外牆的斜面設計更加大了施工的難度。在平頂到2022年開館之間這段時間,香港故宮項目將進入機電安裝、外墻、室內精裝修的工程高峰期,建成後,樓面面積約三萬平方米。
  • 香港新界下轄的9個行政區域一覽
    新界,是中國香港三大地理分區之一,香港面積最大的部分。由於新租借的土地並沒有統一名稱,可指為「新的租界」之意。1.北區北區,中國香港十八區裡面最北的區域。2.大埔區大埔區是中國香港十八區的其中一區,位於新界的東部,南起大埔滘,北至八仙嶺,西瀕大刀屻,東跨吐露港,範圍包括大埔、大埔滘、汀角、船灣、以及部分的西貢半島北部地方,總面積約為14800公頃,是中國香港的第二大行政區域。
  •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新界東分會舉辦2019己亥年新春聯歡晚會
    香江資訊網網訊2019年3月18日,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新界東分會在香港沙田石門彩福皇宴舉行
  • 古蹟周遊樂 | 香港16幢法定古蹟6月免費開放
    這裡是當年的民政中心,負責處理新界北的行政及土地註冊,還會審理地方案件,更設有裁判法庭。大埔舊北區理民府現為香港童軍總會新界東地區總部。平日只能參觀其外圍的大埔舊北區理民府,開放當日會有導賞團,大家可以進入建築內參觀。
  • 【全球首站香港】大英博物館200 件珍藏重現古中東文明
    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年度重點展覽「奢華世代:從亞述到亞歷山大」,展出多組大英博物館珍藏,包括金屬器物、石浮雕、象牙、寶石和珠寶,呈現古代中東文明的奢華風尚
  • 香港黃金100賽事創辦人 KK 陳國強
    那年他是消防員,由香港島的灣仔派調到沙田新市鎮馬鞍山。因為這區是行山熱點,不時有行山人士遇到意外需要消防員解救,KK發現自己山上經驗不足,就展開了他在山上操練的日子。就在這時,他認識不少喜愛登山的朋友,亦認識了毅行者活動 (1997年以後這活動才由樂施會接手主辦)。那時的毅行者的前列名次由外藉人士壟斷,華人隊伍難有好成績。KK首次參加毅行者,組成了全華班隊伍,以第10名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