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批軌道微中心公布!未來軌道沿線最有活力的地方在這裡

2020-12-18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8年,北京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強軌道交通場站與周邊用地一體化規劃建設的意見》,提出在軌道交通車站周邊打造微中心。按照蔡奇書記 「堅持城市跟著軌道走」的批示要求,為高質量完成軌道交通一體化工作,市規劃自然資源委與各區密切對接,研究形成第一批軌道微中心上報市政府。近日,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北京市軌道微中心名錄(第一批) 》的批覆。軌道微中心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麼是軌道微中心?

軌道微中心是與軌道交通站點充分融合、互動,可達性高,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高,具有多元城市功能,具備場所感和識別性的城市地域空間。簡言之,就是軌道站點周邊大家喜歡去的活力中心!

三個層次——

軌道微中心的範圍劃分有三個層次:

五個特徵——

特徵1:活力共享

軌道微中心立足於形成我市未來功能複合、高品質、服務人民的活力中心。與城市公共服務中心體系、各級城市生活服務圈有機融合,推動城市空間的共建共享。

特徵2:複合多元

站點周邊用地功能的混合度高,生活性服務業、文化娛樂等多種功能和公共設施在站點周邊布局,使市民在完成日常通勤的同時,能夠就近完成購物、娛樂等活動需求。

特徵3:高效集約

充分利用軌道交通站點的高可達性特點,提高站點周邊土地利用、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開發的強度,形成與城市重點發展區域匹配的用地布局模式。

特徵4:便捷出行

複合化的各種交通方式,滿足人流集散的功能要求,形成便捷高效的交通接駁和地上地下連接。

特徵5:空間宜人

具有人性化、開放性的公共空間,通過精細化設計與管理營造高品質的城市空間環境,形成有溫度的、具有空間可識別性的場所。

軌道微中心特點

選取要求——

軌道微中心綜合考量站點在線網中功能定位、交通級別、周邊用地、區位條件等因素進行篩選。第一批微中心名錄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聚焦近期實施,結合在編試點單元控規範圍、軌道交通在建線路及市郊鐵路重點項目,並結合各區實際,進行深化篩選。共劃定71個微中心,涉及14個區、28條線路。

全市軌道微中心(第一批)分布圖

微中心有哪些管控要求?

在街區人、地、房指標分配時,充分考慮軌道交通因素,軌道服務能力強的街區指標宜適當上浮。具體管控要求包括用地混合度、路網密度、容積率上浮等指標。在此基礎之上,還需結合具體情況細化規劃條件。

軌道微中心範圍內商業、商務、公共服務、文化娛樂等公共功能用地面積佔比達到30%以上

軌道微中心內主要建設用地一般較所在地區同類用地高10%以上

軌道微中心範圍應作為地下空間利用重點區域

軌道微中心內地面步行系統路網密度應達到道路網密度的1.2-1.5倍

軌道微中心及周邊地區應構建地面人行道、地下通道、空中連廊、過街天橋等立體化的步行設施網絡

03

微中心未來什麼樣?

案例1:亦莊站前區南站

以車站為核心形成混合模式綜合性的複合城市空間,激發和引導後續城市開發,提升區域影響力和土地使用效率,推動區域文化、科技、生態的深度融合,積極推進「站城產一體化」開發。

次渠南一體化概念方案鳥瞰圖

一體化交通接駁示意圖

案例2:未來科學城南區站

未來科學城南區站一體化開發項目以「打造高效集約城市空間,建立便捷交通網絡,營造規模效應的商業氛圍,實現設施資源共享,體現城市景觀多元滲透」等思路,整合用地綜合開發利用模式,強化地上地下空間一體化規劃設計,打造M17號線微中心亮點。

未來科學城南區站西側沿河效果圖

未來科學城南區站地下空間剖透視示意圖

案例3:平谷站

提昇平谷站周邊用地混合程度及建設強度,塑造平谷區門戶形象,打造活力中心。優化小街區密路網,增加站點周邊公共景觀空間,與西北側用地及北側上蓋開發用地結合,與車站配套服務設施及地下開發連通,形成整體的地下步行聯繫。

平谷站概念方案效果圖

城市客廳概念方案效果圖

未來,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將發揮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及一體化專班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推動各項工作落實,與各區一起打造軌道微中心,提升城市活力。

來源 @北京規劃自然資源

編輯 高珊珊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北京首批軌道微中心公布!​​未來軌道沿線最有活力的地方在這裡
    軌道微中心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什麼是軌道微中心?軌道微中心是與軌道交通站點充分融合、互動,可達性高,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高,具有多元城市功能,具備場所感和識別性的城市地域空間。簡言之,就是軌道站點周邊大家喜歡去的活力中心!
  • 北京將建設首批71個軌道微中心,涉及14個區28條線路
    新京報快訊(記者 徐美慧)記者今日(12月15日)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獲悉,為促進軌道和城市融合發展,提升站點周邊的城市活力,北京市近日批覆首批71個軌道微中心,涉及14個區、28條線路。2018年,北京市印發了《關於加強軌道交通場站與周邊用地一體化規劃建設的意見》,提出在軌道交通車站周邊打造微中心。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與各區密切對接,研究形成第一批軌道微中心上報市政府。近日,市政府正式印發了《北京市軌道微中心名錄(第一批)》的批覆。
  • 北京將建71個軌道微中心,含13號AB線新龍澤、回龍觀等
    另外,圖中還公布了地鐵13號線AB線、17號線、22號線等部分在建軌道,以及正在規劃中的京原線、京九線等多條市郊鐵路線路圖,軌道微中心也分布其中。  其次昌平區有9個站點進入首批目錄中,涉及地鐵13號線A段的新龍澤、回龍觀東大街站,以及13號線B段的霍營、回龍觀站;地鐵17號線未來科學城南區站;地鐵昌平線沙河高教園、生命科學園,以及京張高鐵昌平站、市郊鐵路東北環線黃土店站。
  • 多種交通設施接駁一體化 6座地鐵站將建成軌道微中心
    11月27日,中國政府採購網公示了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第一批軌道微中心交通一體化工作項目中標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了中標(成交)、主要標的等信息,亦莊新城範圍內6座地鐵站點將建成軌道微中心,多種交通設施接駁將實現一體化,進一步優化升級經開區交通服務環境
  • 通州這13處地鐵站或將建成微中心,通勤、購物、娛樂一站滿足
    全市軌道微中心(第一批)分布圖 根據全市軌道微中心(第一批)分布圖,或將涉及通州區13個地鐵微中心,這13處地鐵微中心將成為未來副中心交通軌道網的重要節點
  • 2035年北京軌道交通超2500公裡;熱心網友製作高清線路圖
    2035年軌道交通裡程不低於2500公裡據北京晚報報導,從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間,北京城市軌道交通路網運營裡程從372公裡增長到574公裡,車站總量從215座升至345座,年客運量由21.8億人次提升到36.6億人次,線路達到19條……橫向貫穿京城東西的6號線、7號線兩條大動脈先後開通,給沿線居民出行帶來了新的快捷選擇
  • 東京的他山之石: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日本東海道城市群客運結構 以大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和城市群講是中國城市化下半場的主旋律,是未來城市空間的主要形態,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引擎,是國際競爭的關鍵。京津冀三地在有限的空間之內承載了巨大的人口和經濟量,只有「軌道上的京津冀」,才能承載頻繁的人際交流和活躍的經濟活動,支撐世界級城市群高強度、高頻度的出行需求。
  • 八條地鐵線匯聚未來的軌道交通樞紐在這裡
    火車站、汽車站……梁溪區是無錫當之無愧的軌道交通樞紐,已開通運行的地鐵1、2號線都經過梁溪主城。根據相關規劃,未來無錫有8條地鐵,這8條線路全部在梁溪區境內匯聚。可以說,梁溪區不僅擁有地鐵換乘中心的核心地位,在未來的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方面也是驚喜連連。
  • 建立一體化軌道交通體系 讓設計賦能雄安未來軌道交通
    作為積極支持雄安新區軌道交通建設的中車唐山公司從後臺走到聚光燈下,讓人們對於雄安建設中的軌道交通多了一份期待:綠色、智能、高效的雄安未來軌道交通將為人們的美好出行助力。專家表示,軌道交通對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區域一體化的交通應該形成多種方式互聯互通的出行系統,為消費者提供靈活、高效、集成的出行服務。就在第三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啟幕的前一天,55001次首趟動態檢測車從北京大興機場站鳴笛始發,京雄城際北京大興機場至雄安站間正式進入聯調聯試動態檢測階段。
  • 湖州軌道交通規劃:軌道1號線、軌道2號線、軌道3號線、軌道4號線
    2.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應主要是正外部效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誘發沿線土地升值,促進沿線房地產、商業等行業的加速發展。從這一意義上講,城市軌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會經濟福利,帶來巨大的正效應。湖州市這些年一直在努力爭取軌道軌道交通方案的實施。軌道交通雖然不是衡量一個大城市的標準,但每一個較為發達的城市都有自己專屬的軌道交通系統,除非特殊原因基本每個城市都渴望有自己的軌道交通體系,這對城市人口流通及經濟發展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推動作用。
  • 發改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
    目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幹線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已經初具規模,截至2019年底,三大區域幹線鐵路營業裡程約2.4萬公裡,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軌道交通營業裡程近3400公裡,佔全國的61.2%。但相比較而言,市域(郊)等鐵路發展還比較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
  • 「軌道上的大灣區」2025年基本建成
    國家發改委近日發布了《關於推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加快發展的意見》,提出重點支持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成渝、長江中遊等財力有支撐、客流有基礎、發展有需求的地區規劃建設都市圈市域(郊)鐵路。此外,國家發展改革委還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 全球首批30000W雷射切割機交付,助軌道交通工藝升維
    (原標題:全球首批30000W雷射切割機交付,助軌道交通工藝升維)
  • 重慶軌道八宗「最」
    最近抖音颳起了一股十宗罪封面拍攝大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十宗罪這麼重口味的書呢。其實,現在看來,十宗罪只不過是在以最極端的方式表達出人性的冷暖風情。今天,肯定不是聊這麼重口的話題,只不過是借鑑了十宗罪的書名。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重慶軌道交通的八宗「最」吧。
  • 北京軌道路網「更新」 兩條線路年底開通
    隨著2021年的臨近,北京軌道交通兩條新線也開通在即。年底,16號線中段、房山線北延兩條重要軌道交通線路開通。屆時,本市軌道交通通車總裡程將達715公裡。
  • 北京協同創新軌道交通研究院成立 促智慧軌道交通發展
    儀式上,京投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燕友表示,推動北京軌道交通數字轉型和創新發展對全國有示範意義,協同創新研究院的成立順應了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是打通北京軌道交通行業「政、產、學、研、用」多環節壁壘、提升軌道交通裝備製造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
  • 融入婺劇元素 金華軌道交通首列軌道客車出鏡首秀
    長客實力打造 下月首批量產近年來,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沿線各施工現場,大型的龍門吊機下機聲隆隆,盾構機緩緩向地下深處推進。一條條隧道破土貫通,披紅掛彩,奪人眼球。據介紹,長客股份公司是中國中車集團旗下,一家主要從事城市軌道列車設計製造的企業。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北京開通的全國第一條地鐵的車輛,就是該公司的重大成果。到目前,長客股份公司仍牢牢佔據著國內城市軌道列車40%左右的市場份額。從客車的車身造型到內外塗裝,從工藝優化到亮點打造,經過多次的溝通洽談,今年1月金義東市域軌道電動客車正式通過設計審查。
  • 華高世紀:在創新軌道上加速奔跑
    在旅客信息服務系統領域,自主完成CRH2型動車組旅客信息服務系統首批國產化任務,並在我國第六次鐵路提速中替代進口產品,推動我國軌道交通信息化產品國產化發展;同時高鐵旅客信息服務系統產品曾在創造486.1km/h世界運營最高速度的高鐵列車中安裝使用。
  • 寧鎮揚軌道相連,未來有必要合併嗎?
    寧鎮揚軌道相連後,南京、鎮江、揚州及其都市圈內的聯繫會更加密切,這不由讓小編想起前幾天寧波提出的「甬舟一體化」意見建議,那麼未來,寧鎮揚這三座城市會有望合併嗎?來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了解下。未來還會有金山過江通道、潤揚第二過江通道、潤揚第四過江通道和即將通車的五峰山長江大橋,將會繼續帶動鎮揚一體化發展,寧鎮揚一體化的格局會真正打開。從這一視角來看,寧鎮揚同城化正在加速。
  • 北京公布今年300項市重點工程 有16個軌道交通項目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北京公布今年300項市重點工程,有16個軌道交通項目 當年新開工項目佔比不低於40%,安排新建項目120個,續建項目180個。在交通建設方面,包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豐臺火車站等7個國鐵項目;京承線、懷密線引入北京北站等5個市郊鐵路項目;軌道交通冬奧支線、13號線擴能提升、22號線(平谷線)等16個軌道交通項目;東六環路入地、京雄高速、國道109提級改造等12個公路項目;北清路及安立路快速化提級、廣渠路東延、林萃路、豐臺火車站周邊道路等16個城市道路項目;麗澤航站樓、東夏園交通樞紐、星火站樞紐等20個交通基礎設施配套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