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了學習之路,學習著目之所及的一切,從認識每一個人開始。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有天賦的孩子,只是每個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樣,所以作為家長不要逼迫孩子要將自己不擅長的學習的很好。
我們都明白要開發孩子的潛能,可是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是每個家長的難題,用什麼方式開發孩子潛能,我在翻閱資料的時候發現了這樣6個小遊戲,可以激發孩子大腦潛能,養出一個聰明的寶寶。
6個親子小遊戲,激發大腦潛能
神奇的紙盒玩法:將家裡用過的盒子裡,在裡面放進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等一些孩子喜歡的東西,讓寶寶在盒子裡摸索,拿出之前聽到的東西,或者再拿出一件東西之前說出這個東西的名字,對大一點的孩子,你可以給他否定的指令,如:「請你把不可以吃的東西拿出來」、「請你把不是圓的東西拿出來」等等。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 些獎勵的方法,比如:拿對了糖果,就把糖果獎勵給寶寶吃,拿錯了,糖果就歸媽媽吃等。
(注意:這個遊戲適合2―4歲的孩子,由於寶寶使用觸覺和視覺來進行判斷,可刺激右腦發展。)
猜猜這是誰?玩法:讓爸爸或者媽媽一人躲進被子裡,在被子裡的人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例如:貓叫、狗叫、青蛙叫、小鳥叫等等,讓孩子猜一猜被子裡是什麼動物?
(注意:這個遊戲適合2~4歲的寶寶玩。這是運用聽覺來進行判斷的遊戲,也可以刺激寶寶的右腦。)
會滾動的箱子玩法:將家裡買回來的大件的包裝箱留下,讓寶寶鑽進去箱子中,縮進身子,然後推動箱子,變成滾動的模式,孩子會玩的樂不思蜀的。但是為了避免孩子受傷,在每次滾動箱子之前一定要問好孩子:「準備好了嗎?」確定孩子準備好了,再開始推動箱子,滾動的幅度根據孩子的大小,視情況而定。
(注意:這個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孩子玩,因為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身體平衡感,也能發展孩子的右腦功能。)
扔紙球玩法:拿出三個稍大的籃子,然後用一些紙做成一個個小球,如果家裡有桌球也可以,爸爸、媽媽和寶寶三個人一起扔,看看誰的籃子進的最多,就會有獎勵。
(注意:這個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玩,手的動作、動作的控制、空間距離的判斷,這些都有利於孩子的右腦開發。)
蘋果樹玩法:從書中或者其他地方找到一顆書的圖畫剪下來,然後讓孩子自己剪一些蘋果貼在書上,也可試一試其他水果。
(注意:剪和貼都由孩子自己來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貼得漂亮,只要他願意自己動手進行創作,父母就要表現出很欣賞的樣子,要表揚孩子的作品。)
美麗的手鐲玩法:將廢棄的信封之類的閉合的紙張,剪成一個個環形,可以套在手上的那種,然後和孩子,一起把喜歡的圖案,貼紙弄到手鐲上,之後戴在手脖上當手鐲,媽媽要先做一個引起孩子的興趣,然後放手讓他自己來做。
(注意:這兩個活動都是多種感官配合的活動,既有手的動作,又有顏色的感覺、圖案的設計等等,對發展孩子的右腦很有幫助。)
這6個小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運用很多的潛能,可以讓孩子在無意中學會很多東西,比如神奇的盒子,就可以間接認識更多的物品;美麗的手鐲,可以很好的開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好,上述這六個遊戲,我也不確保孩子可以全部喜歡玩,玩遊戲也是要看孩子的喜好,有的孩子喜歡安安靜靜的自己動手;有的孩子就喜歡跑跑跳跳的。這都去取決於孩子的性格什麼樣,最好的就是根據孩子的性格去選擇適合孩子的,這樣才會事半功倍。
除了上述的遊戲我們還可以藉助外力,比如繪本,同樣也可以對兒童的大腦進行潛能開發,針對這樣的事情,我也給我家的熊孩子使用過繪本,即使是這本《親子早教10分鐘—3三歲兒童大腦潛能開發》和《親子早教10分鐘—4三歲兒童大腦潛能開發》,這是專門針對3~4歲的孩子的,當時我也是在孩子3、4的時候才意識到這個問題的。
這本書是根據3~4歲孩子的身心特點編寫的,很能抓住孩子的心理,從各方面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從而進行潛能開發。通過不同的遊戲進行一步步的開發,對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都有提高。其實根據年齡將遊戲遊戲內容分開更具有針對性。
書裡包括對讓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力、數學能力等等進行綜合的訓練,激發兒童的各種潛能。也可以避免孩子們的三分鐘熱度,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每一頁下面還有知道針對家長在早教中應該注意的問題,每天10分鐘,更加輕鬆的使用這本書。
根據年齡段的不同,還有1~2歲的和5~6歲的。在6歲之前都是開發孩子潛能的時候,循序漸進才會有好的效果,5~6歲的我也買回家給孩子用了,效果都不錯,放心使用。
不過我給各位一個建議,孩子是要陪著孩子一起玩,這樣還可以了解孩子具體是什麼情況,視情況調節進度。#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