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湖人有一個了不起的姓氏——楊。說到楊姓,人們都會聯想到宋朝忠烈楊家將,那麼山湖楊氏與宋朝楊家將是什麼關係呢?
中華楊氏第三十五世四知堂始祖楊震公,膝下五子:楊牧、楊裡、楊秉、楊讓、楊奉。楊家將為長子楊牧後代,而山湖楊氏即為少子楊奉後代。
北宋忠烈楊家將
第一代 楊令公、令婆
老令公楊繼業:原名楊業、楊崇貴,今山西太原人。北宋開國九王之一,一門妻子官封五侯,御賜天波府,官員經過府前需「文官落轎,武官下馬」。金沙灘一戰被圍困兩狼山,寧死不屈,撞死在李陵碑前。
老太君佘賽花:楊繼業之妻。其夫及七子二孫皆為國捐軀。封為歸命無佞侯。御賜一根龍頭拐杖,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讒臣。西夏入侵宋境之時,以百歲高齡親自掛帥,以寡婦徵西,體現楊家將忠烈報國的精神。
第二代 七郎八虎將
大郎楊延平:娶妻花解語、周雲鏡。金沙灘雙龍會扮宋王代主而死;
二郎楊延定:娶妻耿金花、鄒蘭秀。金沙灘雙龍會代八賢王亂劍分身而死;
三郎楊延光:娶妻董月娥。金沙灘一戰,被馬踏如泥漿而死。
四郎楊延輝:娶妻孟金榜、鐵鏡公主。金沙灘一戰被俘,將楊姓拆木易,與鐵鏡匹配夫妻,十五年後,過關探母,助宋破遼。
五郎楊延德:娶妻馬賽英。金沙灘一戰受傷,後皈依佛門,五臺山為僧,大破天門陣出山。
六郎楊延昭:娶妻柴美容郡主、王蘭英;七郎八虎中唯一在金沙灘一戰中返國之人,後為三關大元帥。
七郎楊延嗣:娶妻呼延赤金、杜金娥。幽州一戰橫勇無敵。因在爭帥印擂上打死太師潘仁美之子,被潘仁美用酒灌醉後綁在芭蕉樹上亂箭射死。
八姐楊延琪:嫁火山軍部將、殿前司銅錘班指揮使,銅錘程普;
九妹楊延瑛:嫁火山軍部將、殿前司銀戟班指揮使,銀戟張文;
第三代 平南王楊宗保、渾天侯穆桂英
楊宗保:六郎楊延昭之子,娶妻穆桂英。封定國平南王,少年時即隨父出徵,攻打穆柯寨時,為穆桂英所擒,後與穆桂英結親,夫妻同破天門陣。楊延昭死後,他少年受命,兵徵西夏,中計受困於陷金山,引得楊家十二寡婦西徵。
穆桂英:楊宗保妻子,封渾天侯。抗遼大破天門陣,十二寡婦西徵,佘太君百歲掛帥,穆桂英五十三歲掛先鋒印,大獲全勝。與梁紅玉、花木蘭、樊梨花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巾幗英雄。
第四代 少令公楊文廣
楊文廣:平南王楊宗保之子,封太平王少令公。時有廣西儂智高起義,且有十八路反王,楊文廣奉旨掛帥徵南,勝利平反功標五鳳樓。有關楊文廣平南蠻十八洞的傳說在潮汕民間流傳,據傳說南蠻十八洞之一的「飛鵝洞」遺址就是山湖鄉的飛鵝山。
楊文廣平蠻十八洞傳說
公元1049年,廣西壯族人儂全福為抵抗越南的不斷侵擾,聯合各洞首領,組成大曆國,儂全福被推擁為國王,他們主動多次上書趙宋王朝,要求依附,並希望朝廷派員、派兵保護他們,領導他們,防止或抗擊越南人的入侵,讓他們過上比較太平安穩的日子。但當時的趙宋王朝已是內憂外患,廣西儂全福之求附表章,當然不在過問之列。
越南人為維護在廣西的權威,大舉興兵進犯,儂全福戰敗被殺,其子儂智高繼立為王,改大曆國為大南國,並建年號為「景瑞」,為父報仇與越抗戰,儂智高與戰失利,舉師東移廣東以避越南銳鋒。儂智高兵至之處,官員爭先走避。趙宋朝廷鑑於儂智高已建年號,且有國名,加上驅逐朝廷官員,反象已彰,遂委狄青為平蠻元帥,楊文廣為先鋒。
此時的儂智高從廣西東移,已進抵現在普寧、揭陽交匯的地方,並得到當時潮汕十八洞主(洞主實為寨主)的擁戴,以藤吊嶺(今揭陽錫場鎮錫場村後)為大本營,以軍埠(今普寧軍埠鎮)作為首都,在汕頭的深浦山蝶母洞開鑄有景瑞年號的銅錢。
儂智高獲知趙宋朝廷派大軍徵剿,遂把手下強將和各洞精兵,部署在現在普寧、惠來交匯處的要道寒媽古徑(普寧望天嶺下的一條小路,原叫雲落小徑),利用天然險要地勢,據險嚴守。楊文廣缺避實就虛,急行軍直趨奇僻的山路小徑,夜襲「軍埠」,一戰得勝。
狄青大軍稍事休整補員之後,先鋒楊文廣率得勝之師陸續收復了鳥崎洞(今汕頭大龍溪水庫的西北角)、落霞洞(桑浦山西南方石龜峰頂)、跑牛洞(桑浦山西北方金峰頂)、蜥母洞(桑浦山龍坑峰頂)、蝴蝶洞(桑浦山獅子巖下)、棲雲洞(揭陽縣黃岐山西南麓)、百花洞(今惠來縣)、洪山洞(今普寧市)、金山洞(今錢坑鎮)、五雲洞(今五雲鎮)、沙坑洞(今上砂鎮)、葉洞(今京溪園鎮)、飛鵝洞(今金和鎮)等南蠻十八洞。
汕頭鳥崎洞遺址
京溪園葉洞遺址
以上不少古蹟遺址尚存,據傳揭西飛鵝洞就在金和鎮山湖鄉飛鵝山,現在飛鵝山上依然有山洞存在。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夜,都會有遊神隊伍上山奏樂、燃放煙花,慶賀國泰民安、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