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上下五千年這麼悠久的歷史長卷上,許許多多英勇無敵、足智多謀的英雄人物都留下了一抹鮮明的色彩,他們流芳百世,為世人津津樂道,成為後世的楷模。在歷史長河中,提到群雄割據的年代,不得不想到三國時期。說到三國時期,大多數人們腦海裡應該都能浮現出幾個自己特別喜歡的人物吧,甚至可能大家喜歡的人物都不盡相同,因為這個時期的英雄人物實在是數不勝數,而在這數不盡的英雄人物中,我們又不得不提到傳說中的五虎上將。
相信了解的三國的人們都不會對五虎上將陌生吧,五虎上將即關羽、張飛、馬超、趙雲和黃忠,他們都效力於劉備建立的蜀漢陣營。雖然五虎上將都駕鶴西去已久,他們的故事一直都被人們傳頌,不管是民間還是史書上,他們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故事的流傳中,人們漸漸地將英雄人物神化,然而在五個大將當中,卻僅僅只有三個人被後世封神,那剩下的兩個人為什麼沒有被封神還停留在凡人形象呢?
關羽
五虎上將之首非關羽莫屬。關羽無論是武義還是謀略都是首屈一指的,從一開始的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到後來的「水淹七軍」等等,有無數的戰績都能夠證明關羽實力的強大,所以他被世人稱為「武聖」。關羽最令人敬佩的還有他的忠肝義膽,通過千裡走單騎等事跡都可以看出來他對於劉備的忠心耿耿。在華容道是,關羽跟諸葛亮立下軍令狀拿下曹操,但後來還是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放走曹操,這都體現出關羽為人的義氣所在。所以關羽還被稱為「關公」,受世人膜拜,特別是在需要講義氣、結交兄弟時,他們都會供奉「關公」。另外,關羽手持一把青龍偃月刀,鐵面無私,還被世人當作財神供奉。這些都是民間的一些說法,後來關羽還被皇帝冊封,受官方承認。在宋朝,皇帝冊封關羽為勇安王,後來到了明朝,宋太祖甚至為關羽建立關帝廟,由此可見關羽地位的崇高。
張飛
張飛同關羽一樣,在桃園結義後就一直跟隨劉備,在劉備開疆擴土的過程中,張飛的作用並不比關羽差。張飛武力超群但脾氣暴躁,恰恰也是這些原因,張飛在人們心目中樹立了英勇的形象。張飛其實應該算是民間最早封神的,在三國紛爭結束後不久,有一些地方就開始建立了張飛的廟,並以此保佑自己,供奉香火。張飛在去世後一開始被尊為城隍爺,人們通過供奉香火來伸張正義,為自己伸冤,後來也祈求風調雨順和家國安康。在一些民俗異志中,張飛還被稱作「三界循環使」 ,維護兩界的公平正義,專門處理民間和陰間的不公之事。
馬超
馬超雖然名聲比關羽和張飛稍弱一點,但同樣的也是劉備帳下不可缺少的一員大將,在幫助劉備集團進軍益州和漢中之戰等時期都立下立汗馬功勞。其實馬超一開始在羌人中的地位非常高,甚至被稱作神威天將軍,當作神一樣尊崇,而供奉馬超的廟到了唐朝也漸漸出現。後來明朝有一本《正統道藏》,在這本書中馬超位列七十二陰雷部神將之一。這個職位雖然在神仙中不是特別的高,但也算是一個正統神將,承認了馬超的一個地位。到了明朝和清朝,一些民間也將馬超當作門神供奉,和秦瓊等一起守護民間,保佑家家平安。
趙雲和黃忠
趙雲也算是一個風雲人物,在《三國演義》中被濃厚地描寫了一番,長坂坡救阿鬥之類的事跡也漸漸廣為流傳。但是趙雲的地位其實不如其他四位,趙雲沒有傳奇般的戰績,沒有統領軍隊帶兵打仗,沒有向關羽張飛和馬超那樣衝鋒陷陣,趙雲最重要的職責是保護劉備的安危,可以說是劉備安保部門的老大。所以從整體來看,趙雲相對其他幾位五虎上將來說顯得有一些低調,沒有傳奇色彩。
黃忠可以說是五虎將中最值得可惜的一位了。黃忠是一名老將,年齡偏大,同時因為後期才跟隨劉備打江山,所以相比較其他關羽張飛和馬超來說顯得缺乏戰功。黃忠最擅長的就是弓箭,甚至斬夏侯淵於定軍山,可見黃忠也不愧於五虎上將之一,只是可惜距離被民間封神還差一點。
五虎上將可以說個個都能稱得上傳奇人物,但封神也不是自己說了算,還得由民間廣大人民群眾安排。儘管五虎上將只有三人封神,但我們不能否認他們在歷史中留下的不可磨滅的令人嚮往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