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移動版#
各位客官大家好啊,提起三國殺移動版中的蜀漢勢力,給您印象最深刻的特點是什麼呢?想必一定就是蜀國從來不缺暴力輸出武將。看看我們劉皇叔手下的一眾群英,個個都是萬人敵。這些以一當百的將軍們在我們「智絕」諸葛丞相的靈活運用下更是生龍活虎,為蜀漢政權打下了一片基業。其中武將中最優秀的當屬如雷貫耳的開國「五虎上將」。
這五虎上將在三國殺移動版中也是為他們出了一版又一版,畢竟實力和特點太過耀眼,怎麼讚美都不為過嘛!其實在蜀漢的後期也存在一個「小五虎」,只是他們的實力沒有前面那樣強悍,但這五人也是為諸葛丞相治下的蜀漢立下過汗馬功勞。在三國殺移動版裡,這五人已經有四人登錄殺場,可見他們也確實得到了認可,今天小鋒就帶大家看看這蜀漢後期的「小五虎」。
1、廖化
那句俗話怎麼說來著?「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雖然這是一句嘲諷,但多少看出當時廖化在軍中的地位。說起廖化這個人物,幾乎也是半個傳奇了。同周倉一樣,他前期也是一名山賊,但為了自己的偶像關羽從此投入蜀漢政權東拼西戰。廖化實力一般,最大的特點就是長壽,他幾乎是從三國的開始活到了三國的結束。也難怪當時會請廖化當先鋒,因為那些開國武將的老資格們也不剩幾個了。
在三國殺移動版中的廖化也似乎遇到同樣的問題。「當先」雖然是個好技能,開始一個額外的出牌階段實現「二刀流」,同時可以減緩【樂不思蜀】所帶來的危害。二技能「伏櫪」能夠延續自己的生命,但是這個技能在強手如雲的今天來看有些雞肋了。先不說回幾血由場上勢力數決定這一不確定因素,單單就一個翻面,即使發動了技能活到自己下個出牌階段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看來廖化即使長壽,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蜀漢政權崩塌了。相信三國殺移動版的主創們也一定會進行技能上的修改,以適應現在的戰局。
2、王平
其實前面那句俗話還有後半句,不知各位客官是否知曉,那就是「蜀中無大將,王平可用之」。在三國殺的陰雷包中,我們也是終於等到了王平的出場。王平在蜀漢中後期可是赫赫有名的武將,他跟著諸葛丞相南徵北伐,更是在街亭一戰馬謖慘敗的情況下憑藉自己的經驗挽回了一定的損失,受到丞相的稱讚。王平更是憑藉自己的實力成為了蜀漢特種部隊「無當飛軍」的首領,可見王平堪稱是蜀漢後期的上將軍。
我們再來看看陰雷包中的王平是否真的具有上將軍的天賦?「飛軍」一技映襯自己的統領地位,主要任務就是負責對敵人進行拆牌(不管是裝備還是手牌),可以實現小範圍的控場,同時配合「兵略」,每次對新目標都可以摸兩張牌,尤其在前期憑藉著「兵略」可能會出現小爆發,雖說武力值和五虎上將真的沒法比,但作為實力平平的蜀漢後期真的算是優秀了。
3、馬忠
對,就是馬忠,不過不是那個射殺關羽和黃忠的吳國馬忠,而是深得諸葛丞相信任的蜀國馬忠。馬忠雖然在三國中名氣不大,但確實為了蜀漢立下戰功。他多次為諸葛丞相剿滅國內叛亂,尤其是針對蠻夷的討伐治理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得上是蜀漢的「平亂第一人」。
而三國殺移動版中的馬忠可以說得上是「上將輔助第一人」,四血一技能「撫蠻」就是真正地送【殺】技,別人使用自己的【殺】還能在摸一張然後再送。這樣的馬忠可以說是「五虎上將」的最佳副將,無論和誰配合都能保證其不斷【殺】,在這裡「小五虎」和「大五虎」實現了完美地結合。
4、張嶷
提到馬忠則必提張嶷,因為他二人經常是一同捆綁出戰,張嶷也是跟隨馬忠平定了多次叛亂。而蜀漢末期更是成為了鎮守一方的大將,最終為掩護姜維撤退而戰死沙場,可以說是可歌可泣。
戰局中的張嶷似乎技能名字和馬忠無限接近,但「憮戎」的收益率可比「撫蠻」差遠了,比較【殺】、【閃】牌在敵人有準備的情況下多數不能成功,且比較浪費手牌,更何況還有一個自帶「纏怨」的負面技能「矢志」,一血還沒有【閃】,這0防禦力叫人情何以堪。看來我們的「小五虎」還真是需要繼續加強啊!
除了以上四位,其實還有一位沒有登場的「小五虎」,名叫張翼(不是張翼德?!),跟隨諸葛亮和姜維也進行了多次北伐,官至車騎將軍,同廖化平起平坐。這位將軍也是十分了得,不知三國殺移動版的主創們什麼時候能給考慮一下。
相比大「五虎」,「小五虎」的技能強度似乎弱了不少,而更多由暴力輸出變為了傾力輔助,雖然強度不夠但是利用好技能還是能夠打出不錯的操作,讓我們繼續關注三國殺移動版的後續更新,期待最後一位大將張翼的登場。
評述技能,比拼歷史,小鋒給您還原一個真實的移動版三國殺武將和三國殺對決,有理、有據、有面兒,為您的移動版三國殺增彩助力!各位客官老爺們,咱們三國殺移動版的戰局中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