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紅樓夢》中「紅綱」之美:從服飾意象談到人物塑造

2020-12-12 值得易讀

在之前的一些文章裡,我們分析過《紅樓夢》裡的各色小人物、書中的一些讖語、《紅樓夢》的寫作主旨等等,似乎略顯沉重了。今天這一篇文字,我想挑一個輕鬆一些的話題。因為上大學時,我對設計學和美學都非常感興趣,還輔修了相關的課程,不如今天就說一說《紅樓夢》裡面的主要色彩之一:「紅色」。

從「紅樓文化」的「三綱」談起

我們非常著名的古典文學研究家同時也是紅學泰鬥的周汝昌先生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紅樓文化」由「三綱」組成,分別是「玉綱」、「紅綱」和「情綱」。

而這個「紅綱」,在原著當中的描繪和表現非常之多。比如說,《紅樓夢》的書名就有個「紅」字;賈寶玉住的地方叫「怡紅院」,他的別名是「怡紅公子」;曹雪芹寫《紅樓夢》時住的地方叫做「悼紅軒」;第五回夢遊太虛幻境當中,警幻仙子給賈寶玉品的茶是「千紅一窟」;絳珠仙子的「絳」即是「大赤也」,等等。

大家還記得賈寶玉第一次亮相的時候,穿的是什麼樣的衣服嗎?在第三回裡,賈寶玉放學回來,去給賈母請安,「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

而在他換了衣服以後,「身上穿著銀紅撒花半舊大襖,仍舊帶著項圈、寶玉、寄名鎖、護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綾褲腿,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

除了寶玉,黛玉穿戴的紅色也有幾處描寫。比如第八回裡,「外面罩著大紅羽緞對衿褂子」;在第四十九回,黛玉罩了一件大紅羽紗面白狐狸裡的鶴氅,腳上穿的是掐金挖雲紅香羊皮小靴。

而襲人也經常穿紅:桃紅百子刻絲銀鼠襖子,蔥綠盤金彩繡綿裙,外面穿著青緞灰鼠褂。襲人另外還有一條石榴紅綾裙,後來送給香菱了。

至於眾姐妹,平時穿的紅色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還有一處,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寶玉出家的時候,身上披著的是大紅猩猩氈鬥篷。

值得一提的是,這大紅猩猩氈的鬥篷,與白茫茫的雪地形成了非常強烈的色彩對比,隨著寶玉越走越遠,他身上披著的大紅鬥篷就在雪地裡成為了一個小紅點。每次讀到這個情節,都會立刻聯想起《紅樓夢》開篇的那就話:「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濃厚的悲劇色彩也就因為這個情節又一次被展開、被渲染了。

2 中國古典文化裡的「紅色」探究

《說文解字》裡,對「紅」的註解是「帛赤白色」。後來,「紅」泛指粉紅色,桃紅色,也引申指赤或者大紅。還有一種通假字的用法,通「工」,指的是女性所從事的紡織、刺繡等工作。 而早在漢代的時候,「紅」還有「粉紅」之意,到了唐代的時候,就成了表示紅色的一個最基本的用詞,「粉紅色」的意義慢慢消失了。

大家都知道,紅色是中國文化裡的一種基本崇尚色,也是中華民族最喜愛的色彩。探究其根源,這是由古代先民對太陽和火的崇拜慢慢演化而來。太陽帶給古人的感受是非常神秘的,因此,與太陽相關的紅色就被蒙上了敬畏的色彩。並且紅色通常與溫暖、熾熱等人體感覺相關聯,所以紅色也被認為可以闢邪免災。

紅色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以及故土情結,加上「紅」字跟「鴻」字是同音字,於是,紅色就代表了熱鬧、祥和、喜慶、平安、福祿、康壽、團圓等含義。

在古代,達官貴人的住所被稱作「朱門」;地位高的人穿的衣服叫「朱衣」;而他們出門乘坐的車子又叫做「朱軒」,這裡面就透露出我們這個民族對紅色有著一種非常執著的原始崇拜與信念。一直到今天,人們在歡度節日時還會懸掛紅燈籠、舉辦婚宴或者壽宴的時候也以紅色作為慶典的主色調;結婚的新人還要張貼紅色的喜字、穿著紅色婚服拍照、婚禮上也常常會見到「紅燭」的身影;而各種喜慶的場所裡,我們更是能見到紅毯、紅色請柬等等物品。

隨著時代的變遷,「紅」字也跟「成功」、「走好運」有了關聯,這在我們的遣詞造句裡就可見一斑。比如某個明星流量高、成為大眾偶像,我們就會說他「走紅」了或者「紅得發紫」;平常百姓的生活好,我們就用「紅紅火火」來形容這種經濟優裕的日子。在此基礎上,「紅」字的含義又可以延伸到「得勢」或者「受寵」,比如年底公司派發的獎金或者利潤就可以叫做「分紅」、頗得上司信任的人,我們就管他們叫「紅人」。

同時,在中國文化裡,「紅」也代表著美麗和漂亮,比如「紅顏」一詞。而女性的妝容我們就叫做「紅妝」;古代女子的襦裙長袖先是被稱為「紅袖」,這個詞也漸漸成為了「女子」的代名詞——比如唐代元稹就有詩云:「喚上驛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尊罍。」 大詩人杜牧在《書情》一詩裡也有兩句:「摘蓮紅袖溼,窺淥翠蛾頻。

紅色的地位,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裡是很高的,比如它是莊嚴、尊貴以及權威的象徵。我們在這裡舉幾個例子:大家應該熟悉位於廣西崇左市的花山巖畫吧?巖畫繪製年代可以追溯到戰國至東漢時期,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了。其中涵蓋了一千八百多個人物和動物的器具,都是用紅色勾畫而成的;我們耳熟能詳的周易理論體系當中,五行的「火」就是紅色。而「火」是主文才的,代表的是聰明與智慧,這就延伸到古代的皇帝批閱奏摺時用的「硃批」,以及古代和現代都在使用的紅色印泥、教師批改所用的紅筆,這些也都是嚴肅與權威的代表;古代寺院的牆柱多半都是紅色,而故宮的整體建築都採用了紅牆,各個宮殿裡面的立柱也都是紅柱;在古代重要的祭祀典禮上,紅色用來代表天地和神明。由此可見,紅色與生俱來就帶有一種十分莊重的色彩。

再說說即將到來的春節。我們用紅色的對聯、紅色的窗花、紅色的壓歲錢包來驅邪避惡、迎接吉祥;如果恰逢本命年的人,還要系紅色的腰帶、穿紅色的內衣,仿佛這種顏色能給我們帶來一種內心深處的安寧。在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裡,紅色已經深入到了每一個炎黃子孫的靈魂裡,或許也可以這樣說:紅色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種信仰、一種信念、一種力量。

3 《紅樓夢》裡的十分獨特的幾種紅色

《紅樓夢》開篇就寫到:「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 可見,《紅樓夢》是以絳紅色進行開篇的,「絳珠仙子」實際上也代表「血和淚」;而神瑛侍者所在的地方叫做「赤瑕宮」,其含義實際上是「紅玉有瑕」。寶玉和黛玉的感情線也脫離不了「絳珠草」和「有瑕的赤玉」。

《紅樓夢》第七十回裡,黛玉曾寫過一首《桃花行》,裡面就有不同的紅色:

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豔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

其中的「茜裙」,就是紅色的裙子;「茜」字原來指的是一種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因為根部可以提取紅色的染料,因此也可以用來代表紅色。類似的例子還有幾處,比如第二十三回,寶玉做了一首《秋夜即事》,裡面就提到:絳芸軒裡絕喧譁,桂魄流光浸茜紗;而在第七十九回裡,黛玉偷聽到寶玉撰寫的祭文《芙蓉女兒誄》,就走出來說:「什麼『紅綃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這一聯意思卻好,只是『紅綃帳裡』未免熟濫些。」 隨後黛玉又給出了修改建議: 「咱們如今都系霞影紗糊的窗槅,何不說『茜紗窗下,公子多情』呢?

茜草染料的使用,在考古學裡也可以被印證。吐魯番阿斯塔那墓群出土的一些文物,比如唐代猩紅色綺一片以及繹紫綺一片,經考古驗證,都是茜草染成的。

有一種「猩紅色」也在《紅樓夢》裡出現了好幾次。第三回裡林黛玉剛到賈府時,曹雪芹描寫過王夫人的日常起居室:「臨窗大炕上鋪著猩紅洋罽,正面設著大紅金錢蟒靠背,石青金錢蟒引枕,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 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時候,就有一處寫道:「上了正房臺磯,小丫頭打起猩紅氈簾,才入堂屋,只聞一陣香撲了臉來,竟不辨是何氣味,身子如在雲端裡一般。」 第五十回描寫尤氏的居所,「尤氏上房地下早已襲地鋪滿紅氈,當地放著象鼻三足鰍沿鎏金琺瑯大火盆,正面炕上鋪新猩紅氈子」。除此之外,還有幾處就不一一列舉了。

猩紅色,因似猩血而得此名。這種顏色的色彩純度很高,在我國古代,猩紅色是一種很高貴的色彩。而猩紅色的地毯因為很適合搭配古典家具的深色系,能夠彰顯富貴人家的氣派,所以也很受歡迎。

不過,要想找到猩紅色的起源,十分不容易。唐宋詩詞當中倒是有一些跟猩紅有關的詞句。

唐朝的趙鶯鶯寫過一首《纖指》:

纖纖軟玉削春蔥,長在香羅翠袖中。

昨日琵琶弦索上,分明滿甲染猩紅。

還有我們比較熟悉的宋朝詩人陸遊,在《春行》裡這樣寫道:

九日春陰一日晴,強扶衰病此閒行。

猩紅帶露海棠溼,鴨綠平堤湖水明。

楊萬裡有一首名詩,叫做《山村二首》,其中也提到過猩紅:

一搭山村一搭奇,亦堪風物索新詩。

稻花雪白糝柳絮,柘子猩紅團荔枝。我國從唐代開始,人們會把荔枝外殼的顏色或者是石榴花、海棠花的顏色比作猩紅色。李白的《詠紅花》詩裡就說:「紅花顏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由此可見,猩紅色給人帶來的視覺體驗是非常明麗的。

但是,猩紅色到底是什麼染料染成的,至今沒有定論。我們國內傳統的紅色染料大概有藏紅花、茜草、紫柳蟲膠、赤鐵礦、冬青、山石榴等等。

另外,不知道大家注意過沒有,《紅樓夢》裡面還有一種顏色叫做「楊妃色」。這是什麼色彩呢?

其實,「楊妃色」是「緋紅色」,也就是粉紅色。《紅樓夢》第八十九回當中,黛玉有一身非常素雅清逸的裝扮是這樣描寫的:「但見黛玉身上穿著月白繡花小毛皮襖,加上銀鼠坎肩;頭上挽著隨常雲髻,簪上一枝赤金扁簪,別無花朵;腰下繫著楊妃色繡花錦裙。──真比如:亭亭玉樹臨風立,冉冉香蓮帶露開。」每次看到這裡,我腦海裡都會浮現出林黛玉弱柳扶風、香步輕挪、眼含秋波、氣質芳華的模樣。由此可見一斑,曹雪芹在色彩搭配和描寫上也是大師級的人物。

如果我們繼續探究「楊妃色」的歷史,大致可以發現在古代文學典籍中,這種顏色也出現過。比如宋朝詩人艾性夫寫過一首詩《竹杖》,其中一句是「色點湘妃紅淚雨,骨凝王屋紫藤霜。」 清朝金松岑、曾樸所著的長篇小說《孽海花》第三回裡有一句:「內有一花,獨踞高座,花大如鬥,作淺楊妃色,嬌豔無比。粉須四垂如流蘇,四旁綠葉,仿佛車輪大小,周圍護著。

由此可見,《紅樓夢》用我們今天的網絡語言來形容,真是一本「寶藏書籍」。這其中蘊含的中國古典文化的方方面面,需要我們一起去努力挖掘和探討。在服裝色彩搭配方面,曹雪芹生動地為我們描繪了古代詩禮簪纓世家的穿著打扮以及服飾常態。我會在下一篇文章裡繼續「紅色」這個話題,跟大家討論一下原著當中「紅」的更深層含義。

相關焦點

  • 感悟《紅樓夢》中「紅綱」的意象:從色彩之美到人物塑造的血與淚
    感悟《紅樓夢》中「紅綱」的意象:從色彩之美到人物塑造的血與淚上一篇文章裡,我跟大家一起探討了《紅樓夢》裡的特殊的「紅色」以及「紅色」在中國古典文化裡的意義。今天我想將這個「紅色」稍作引申,聊一聊更深層次的一些話題。
  • 趙成偉清裝版《紅樓夢》人物
    ◆分享一組趙成偉老師的人物繪畫作品。趙成偉繪畫了《紅樓夢》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他筆下的林黛玉、秋紋、襲人、史湘雲、巧姐等眾多人物形象活靈活現,非常貼近《紅樓夢》中曹雪芹所描寫的人物形態之美。
  • 《紅樓夢》傳統服飾裡的東方之色:大家富室,衣色皆尚青是已
    上一篇文章中,染色專家曹雪芹:借《紅樓夢》喚醒了繽紛色彩,塑造了仙子、閨秀 。我跟大家一起梳理了《紅樓夢》當中一些色彩的巧妙搭配,同時還提到了一種非常特殊的顏色:天青色。「雨過天晴雲開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天青色在傳統文化裡,神秘、綺麗、渾厚、大氣。
  • 紅樓夢:從王熙鳳的三套服飾,看曹雪芹對人物性格的烘託
    作為一部著力反映官宦貴族生活的傳世巨著《紅樓夢》,加之作者曹雪芹江寧織造的出身,小說文本中出現了大量關於服飾樣式、色澤、質地、紋理、花色等等的細緻描述,其中對女性服飾描述最多的就是那個讓人又愛又恨又羨又憐的「鳳辣子」。作為僅次於寶黛釵地位的王熙鳳,曹公就通過其不同場合、不同心情的服飾來塑造其傲嬌張揚、心機滿滿的性格特點。
  • 詩歌的寫意與意象塑造
    由於詩歌講求含蓄,拒絕直白,所以,表述方法是以寫意為主,並且是藉助意向塑造來達到寫意的。寫意,在寫作方法上來說,本就不屬於純客觀的描寫,而是一種細節變通式的表達。是指作者抓住一定的生活意象,並且通過變通這個意象的相關細節來煉意的思維運作,使其思維成果向著詩歌意境靠攏的寫作方法。譬如於光中的《鄉愁》,是由4個意象的寫意所構成的期盼祖國統一這樣一個大意境的。每個意象在達到協議的過程中,都是經過煉意思維的。而這種煉意思維的具體體現便是變通意象的相關細節。這四個意象就是郵票、船票、墳墓和海峽。
  • 紅樓夢:從鳳凰的神話寓意,分析曹雪芹如何塑造王熙鳳的人物形象
    近代詩人黃遵憲曾說:「《紅樓夢》乃開天闢地、從古至今第一部好小說,當與日月爭光,萬古不磨者。」魯迅也曾說:「《紅樓夢》的價值,在中國小說中實在不可多得。」《紅樓夢》能得到如此高的讚譽,關鍵原因之一就是——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曹雪芹採用了豐富獨特的表現手法,「以物喻人」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法。
  • 以油畫人物的塑造為切點,分析文化對油畫人物形象塑造的影響
    因此,通過對雲南臨滄佤文化對油畫人物塑造的影響,不僅有利於充實和豐富相關理論,還能有效提升業界對於佤族油畫創作的認識,補充現有理論體系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從實踐視角來看,能夠進一步提升臨滄佤族油畫創作的思維、技巧,提升全體創作者對佤族文化的認知,找到其存在的獨特之處,從而推動佤文化創作的激情與需求,發揮極強的實踐指導功能。
  • 《紅樓夢》中回回都出現的人物,恐怕不是賈寶玉,而是她
    一部小說,人物通常能夠彰顯主旨以及表達作者的情感。《紅樓夢》中涉及的人物頗多,其中有能夠稱呼姓名的,更有許多無名姓的人物。而如此多的人物,作者卻能刻畫出不同的各有特色的人物形象。不僅是主要人物如此,更有許多次要人物,實為作者精益之所在。
  • 《紅樓夢》中薛寶釵人物的記憶!
    薛寶釵是曹雪芹精心塑造的淑女。作者讓她「品格端方,容貌豐美」,「比林黛玉另具一種嫵媚風流」,又給予她儒雅冷靜的內在氣質,使得這位楊玉環式的美女與趙飛燕般的黛玉成雙峰對峙之勢。《紅樓夢》刻畫薛寶釵突出「豐」與「雪」兩個字,來體現她的美。寶釵有種豐潤之美。從容貌上看,她的臉型是圓的.眼睛是又圓又大的。
  • 從意象到意境——以吳耀華荷花圖意象體系為例
    「意象」是中國美學的核心範疇,中國畫通過筆墨色、章法等形式語言塑造「意象」,通過「意象」實現真、善、美的統一,而真、善、美又凝合成「意境」,因此「意象」是中國畫一切元素與關係的中心。南通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吳耀華的荷花圖系列中國畫作品,以荷花意象塑造為中心,建立了具有三重結構的荷花意象體系。吳耀華荷花圖意象體系的第一重結構是「荷花意象」關係結構。「意象」關係結構是以「荷花意象」為中心、關聯創作者和接受者、關涉世界的「意象」整體。創作者被荷花多樣的風姿、勃鬱的生機與作為花中君子的文化意義所感動,作畫創造荷花意象表現生命的偉力與美的純真。
  • 心靈與意象:淺談黎越常藝術探索之路
    文/張申編輯/立青湖南自古以來風景秀麗、人傑地靈,也是許多文人墨客的誕生之地。在黎越常的作品裡我們能感受到一份熱愛、一些觸動、一點真誠和一種難能可貴的文化自信。(黎越常 瀏河帆影 96x178cm 2017年)黎越常的筆墨探索可貴之處在於除物象造型以外,他還特別強化了筆墨的視覺感受力。在其筆下,那一筆一墨的構成已不僅僅是外在物象,而是他的內在心靈,也是轉瞬即逝的複雜意象。在黎越常看來,筆墨不能沒有載體,但如果單純為了載體丟失筆墨的獨立性同樣行不通。
  • 天真派《紅樓夢》來襲,小戲骨劇如何再造經典劇作熱潮?
    本次團隊以網絡大電影的形式對《紅樓夢》中桃花詩社等情節進行改編呈現,保留上一部中薛寶釵、王熙鳳、李紈等熱門角色的演員陣容,並新增了不少其他紅樓人物。上線後,幾位主演的神仙顏值不僅令眾人眼前一亮,也帶來了不一樣的驚喜。
  • 染色專家曹雪芹:借《紅樓夢》喚醒了繽紛色彩,塑造了仙子、閨秀
    《紅樓夢》一書當中的色彩可謂極其豐富。我們也在上一篇文章裡分析了吃貨們最感興趣的食物色彩之一:「青綠色」。《紅樓夢》裡仙界美食蜜青果是什麼?暗示賈寶玉與林黛玉前世情分 而各種美麗的色彩,在《紅樓夢》裡的服飾和家居配色中也頻頻出現。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這其中的「國風」之美吧。
  • 從《紅樓夢》中的成語淺析人物性格
    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首,裡面的人物設置非常繁雜。除了金陵十二釵等主要人物之外,還有近七百多個人物出現,每個人物佔據的文章篇幅雖說長短不一,但是即便是寥寥數筆,也能精準地描繪出此人的人物性格。不得不感嘆曹公如椽之筆竟也能做絲線精繡之工。
  • 歐麗娟講座②:斷章取義掩蓋了《紅樓夢》人物的立體形象
    【編者按】近日,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歐麗娟教授做客北大博雅講壇,在「讀不完的紅樓夢」系列活動的第二場「如何讀懂紅樓夢中人」中,從以往被人們忽略的小說細節中,重新勾勒出寶玉、黛玉、寶釵、襲人、李紈、賈政等人物角色鮮為人知的立體面向,澄清了由於流俗見解對人物的誤讀。
  • 如何理解「美在意象」說
    中國傳統美學還認為, 「意象世界是『現量』, 『現量』是『顯現真實』, 『如所存而顯之』——在意象世界中, 世界如它本來存在的那個樣子呈現出來」6, 亦說明了「意象」作為美的本體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二是以朱光潛和宗白華為代表的中國現代美學。葉朗認為, 作為中國現代美學的代表性人物, 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 就是重視意象, 將美看成是意象的創造。
  • 服飾代表人的品性,顯示人的身份地位,看紅樓服飾文化的三大作用
    《紅樓夢》裡人物的著裝也不例外,同樣也考慮到這些因素,通過人物的不同著裝描寫,起到塑造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甚至揭示人物命運的作用。服飾對人物形象的塑造衣著常常被視為個體的社會地位與道德品格的象徵,不管是真實的還是人為的。
  • 《紅樓夢》中的如泰方言—黛玉罵起人來也不含糊?
    有些紅學家懷疑紅樓夢作者不止一人,而是多人群體創作。這不是沒有根據的,因為這本書涉及面太廣,可以說是一部社會大百科全書。瓷器,戲曲,美食,服飾,建築,茶文化,民俗,儒釋道,琴棋書畫。。。下至販夫走卒,上至皇室貴胄,作者是全知全曉。
  • 論詩歌中「意境」和「意象」的關係
    二、關於詩歌中的意象組合所謂意象,並不是一句話就能夠說清楚的,因為意象本身就是一個內容豐富、複雜的系統,是一種心理存在、一個審美的表象特徵,我們只能從不同的側面去感受它。我們之所以上面首先要談到詩歌中情和景的關係,主要是「意」與「象」是和「情」與「景」相對應的一對概念。
  • 中國的古典小說的審美理想:以形寫神、中和之美、勸善懲惡
    提起諸葛亮,自然想起「頭戴綸巾,身披鶴氅,手搖羽扇」,坐於四輪小車上的一位智慧的化身,那指揮若定的風採和鞠躬盡瘁的品格令人心馳神往;提起張飛,仿佛看到「倒豎虎鬚,圓睜環眼,手綽蛇矛」立於長坂橋上的一員猛將,那如雷的怒吼就在耳邊滾響;談到李逵,迎面便走來黑凜凜一個大漢;談到魯智深,樹叢中便驀地跳出一個胖大和尚……我們也許看不清這些人物額頭的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