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戰中也入侵了印度,為何只打一場戰爭,就灰溜溜的撤退!

2020-12-26 騰訊網

「大東亞共榮圈」是日本人在發動侵略戰爭時的一個口號。他們為了掩蓋自己侵略的罪行,妄想東亞人民都處在帝國主義的壓迫中,他們的任務就是解放東亞人民。日本人覺得應該先佔領朝鮮,然後佔領東北,再佔領華北,華中,華南,然後進入到東南亞,徹底解放黃種人,實現整個東亞的共榮。

當然,日本人這是異想天開,因為單單是在東南亞,就牽扯到了英國,法國,美國的利益,與這些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日本就是一個小孩子。他們在佔領緬甸之後,已經是窮途末路,基本無力再戰。

但是,日本和美國已經在太平洋開戰,戰爭前期的日本和美國纏鬥不分勝負。但是到了中後期,美國恐怖的實力讓日本人恐懼,他們為了轉移美軍的注意力,牽制盟軍的兵力,於是決定試探性的進攻印度,緩解太平洋日軍的壓力。

日軍大本營在拍案確定這次戰役之後,便要求緬甸日軍最高司令牟田口廉也大將制定作戰計劃,進攻印度。牟田口廉也大將得到情報之後,馬上就制定了作戰計劃,企圖動用十萬人的兵力,分割包圍英軍與印度和緬甸邊境,一舉殲滅英軍,而後入侵印度。

當然,設想是很好的,但是結果就非常的不好了,日軍進攻了好幾個月沒有一點進展,反而損兵折將,最後狼狽的撤退。英國人將這次戰役吹上天,美其名曰:英帕爾大捷。

其實現在看日軍的作戰計劃是很完美的,但是為什麼會失敗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首先,雙方的指揮官態度不一樣。日軍指揮官牟田口廉也態度很傲慢,這個人當年領著日軍追著英國到處跑,他認為英國人都是少爺兵,根本就不堪一擊。他甚至叫囂道:「要趕在裕仁天皇壽誕之前將這場戰役勝利的消息當做賀禮送給天皇」

而英軍的統帥蒙巴頓將軍則將這場戰役認為是事關大英帝國顏面的一戰,只能勝利不能失敗,如果失敗英軍將會失去印度,徹底退出東南亞,這是他不能忍受的。於是在戰役之前,他就做了很多的準備,與牟田口廉也截然相反。

其次,日軍的後勤出了問題。日本人這次雖然準備的也充分,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什麼呢?天氣。英帕爾是一個高地,東邊的緬甸地區是一個丘陵地帶,河網密布交錯。雖然在旱季的時候沒有任何威脅,但是雨季的時候,河谷裡的水便會暴漲,將道路割斷。

英國人在知道日本人要發動戰爭之後,便主動撤退,將丘陵地區讓給日本人,自己在高地建立防守,日本人雖然成功的將英軍包圍的英帕爾地區,但是英軍憑藉美軍強大的空中運輸能力運來了大批的士兵和物資,得以堅守。而日本人則被拖入了雨季,河網割斷了供給,日本人一直在吃樹皮草根。更加可怕的是,痢疾和瘟疫蔓延開,日軍死傷慘重。在多次進攻無果之後,牟田口廉也下令撤退,日軍慘敗。

英帕爾戰役是盟軍在東南亞戰場取得主動權的開始,也是盟軍反攻緬甸的號角。這次戰役彰顯了美軍強大的空中運輸能力,也彰顯了英軍部隊不是少爺兵,同時更加證明了日軍不是不可戰勝的!

相關焦點

  • 日本進犯中國14年,為何和印度只打了一仗就老實撤退?原因很現實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為殘酷的戰爭,由德意日為首的法西斯分子發動。期間波及了61個國家和地區,造成9000萬軍民的傷亡,還有將近5萬億美元的損失。而我國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也進行了長達14年之久的抗戰。
  • 日本侵略中國14年,為何日本只和印度打了一仗,就老實撤退了?
    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一共波及了61個國家和地區,而在亞洲,中國更是作為反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戰場,展開了14年艱苦卓絕的抗戰,這不由得讓人感到好奇,亞洲另外一個國家印度,在當時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同樣參加了二戰,當時更多時間,只不過是作為修養補給的後勤基地,而日本雖然推進到了印度的家門口
  • 日本侵華花了14年,為何入侵印度打一次就放棄了?
    既然中國短時間內拿不出手,日本也不可能一直這樣度過,於是就開始了印度的想法。說了這麼多,不得不說日本只會欺負比自己弱的國家,真的很噁心。但讓人高興的是,日本人入侵印度不僅失敗,還損害了7萬人,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那為什麼日本入侵印度那麼難,甚至不敢再入侵印度?
  • 日本侵略中國14年,為何只與印度打了一仗,就不再進犯?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役,一共有61個國家或者地區波及,在亞洲,日本法西斯同樣掀起了一陣不小的波動,二戰期間,日本在1941年,所佔領的土地達到了巔峰,包括中國的華北平原,東南亞半島以及馬來群島等包含三十個國家的土地。
  • 揚言三個月拿下中國的日本,為何不敢入侵印度,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揚言要在三個月內拿下中國,隨即便展開了為時14年之久的侵華戰爭,中國遭受了嚴重的損失。中國軍民眾志成城,與日軍浴血奮戰,將日軍數次擊退,但日軍依舊不斷增加兵力,入侵中國。可是,在印度戰場上,日軍只與印軍交手一次,此戰以後就不再入侵印度。
  • 歷史記載:日本侵華長達14年之久,但為何入侵印度只一年,就
    它對亞洲的國家發動了很多次戰爭,利用日本裝備的優勢,他們企圖搞定整個亞洲。我們都知道,日本在中國發動的侵華戰爭就長達14年之久,民眾苦不堪言,經濟凋敝,許許多多人流離失所,生靈塗炭,中華大地一片狼藉。但是,當時和我國人口同樣的印度,情況就比我們好多了。日本在他們國家開動軍隊只侵略了一年就離開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 二戰蘇德戰爭,交戰雙方同樣下達不準撤退命令,為何效果完全相反
    蘇德戰爭是二戰歐洲戰場上最激烈也是傷亡最多的一次大浩劫,除了戰場上拼殺打鬥帶來的零距離殺傷外,交戰雙方對戰場環境的判斷和攻防指令,也直接影響著戰爭的走向和傷亡人數的增減。那麼,蘇德雙方在戰場頻繁使用的不準撤退命令,對整個戰爭有什麼主要影響呢?換句話說,它給蘇德雙方帶來了哪些後果呢?
  • 日本入侵中國14年,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放棄了?你知道原因嗎?
    二戰期間,日軍曾對中國發動過非常多的進攻,甚至還產生了徹底吞併中國的野心和陰謀,日本從侵略中國到被迫投降,在中國境內肆虐的時間長達14年,但是日本當年攻打印度的時候,一次就選擇了放棄,這是為何呢?我們來了解一下,這段歷史故事。
  • 「賭徒之國」VS「咖喱之國」:二戰懟遍世界的日本為何放過了印度
    此前日軍沒有選擇進攻印度實在是十分明智的選擇,當然後來的英帕爾戰役並不是日軍主動進行的選擇,而是由於日軍不打戰爭便無一絲扭轉戰場形勢的可能。 三、太平洋戰場牽扯了太多日軍的主力,日本深陷與美國的戰爭泥潭 倘若讓日軍選擇在二戰中的最大敗筆,莫過於偷襲美國珍珠港事件。 就這個事件的本身而言,日軍的決策以及執行都十分完美,達到了日軍基本想要的目的,使得美軍太平洋艦隊遭到重創。
  • 揚言3個月拿下中國的日本,為何不敢入侵印度?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威脅要在三個月內接管中國,並立即對中國發動了長達14年的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了嚴重損失。中國軍隊和人民同心協力,同日本軍隊進行了多次鬥爭,但日本軍隊繼續增加兵力,侵略中國。然而,在印度戰場上,日本軍隊只與印度軍隊打過一次仗,戰後不會入侵印度。
  • 二戰中的義大利,被衣索比亞的大刀長矛打敗
    二戰中的軸心國,都是硬茬,德國把整個歐洲打得滿地找牙;日本橫掃亞洲,美國長達兩年在太平洋戰場被動挨打。只有義大利,入侵非洲國家衣索比亞,竟然灰溜溜地撤軍了。義大利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簡直是笑話。二戰中,義大利的表現,被稱為習慣性投降。義大利入侵的衣索比亞,真的靠大刀長矛嗎?歐洲殖民時代,整個非洲都被瓜分完了,義大利在1890年侵入衣索比亞,成為「保護國」,並且一再驅逐英國勢力。衣索比亞也不是好惹的,他們與義大利戰鬥6年,在1896年將義大利驅逐出去。因此二戰時義大利入侵,算是第二次。
  • 如果日本沒有發動太平洋戰爭,二戰的結局會是如何?
    太平洋戰爭是二戰時期的四大戰場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以海戰為主的戰場。太平洋戰場是與1941年12月7日美國偷襲珍珠港,截止於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無條件投降,前後共計持續近四年時間,戰場涵蓋了整個西太平洋,其海戰規模在人類戰爭史上無出其右。
  • 日本美國都敢打,為何跟印度打一仗就跑了?他們難道會開掛?
    二戰時期的日本,幾乎沒有一個國家是不敢惹的,主要是他們也有自己的底氣。日本的工業水準在那個年代來說,也算是比較強大的存在,製造武器裝備的速度極快,唯一的缺陷就是沒有足夠的資源,如果這個問題解決,那麼日本不會敗那麼快,且前期會更容易打開局面,但這一切都只是如果,日本的領土決定他的實力範圍。
  • 日本對外侵略期間,為何只與印度打了幾場戰就退兵?網友:天意
    日本,義大利,德國在二戰中統統被稱之為軸心國,正是因為這三個國家在二戰期間無休止地向外擴張,被掠奪土地的國家一個個都民不聊生,而在亞洲的話,日本便是充當了那一位劊子手,不光是中國,光是亞洲被日本侵略過就達到了30多個,還有菲律賓,馬來西亞,緬甸都有被日本入侵過的足跡,可見日本在二戰時期是犯下了多大的罪行
  • 日本侵略了大半個中國,為什麼和印度打一仗就撤退了?印度真那麼強?
    近代日本用狼子野心來形容在合適不過。 日本只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小島國,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雖然迅速走上強國之列,但在改革時期,資源消耗的太快,國內矛盾突出,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日本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自從這次戰敗,日本便開始肆無忌憚的掠奪中國資源。
  • 美國二戰用原子彈轟炸日本,越南戰爭為何寧願敗北,也不使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已經窮途末路,早晚都會戰敗,可美國為了讓日本能儘快地投降,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對日本本土進行登陸,減少了自身的傷亡。可以說美國為了儘快取得戰爭勝利,是用盡了一切辦法的。
  • 日本為啥入侵中國長14年,而攻打印度一次就直接放棄?
    眾所周知,當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時可謂非常狂妄,揚言說三個月之內滅亡中國,但是最後卻被現實給予了當頭一棒,這一陰謀很快便被我國粉碎了。當然日本也絕不會就此放棄,隨即和我國展開了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戰鬥,儘管最後的結果依然是以失敗告終,但是相比與印度之間展開的短期戰爭,日軍至少是和我國的鬥爭真的算是持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並沒有像入侵印度一樣攻打一次就放棄。而按照常理來說,以日軍進攻我國的情況來看,其應該也會和印度之間之間展開一場鏖戰,但是為何日本很快便放棄了進攻印度?
  • 葡萄牙是北約國家,為何當年果阿戰爭被印度吊打,北約卻袖手旁觀
    既然按照協議,北約成員國受到攻擊時,能得到全體北約國家的軍事支持,可為何早在1949年就加入北約的葡萄牙,在印度發起的果阿戰爭中慘遭吊打時,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卻袖手旁觀集體失聲呢?
  • 日本用14年侵略中國,為何只攻擊一次印度就放棄了?印度很強嗎?
    日本這個國家雖然自己的領土面積很小,但是他的野心卻很大,為了能夠拓寬自己的領土範圍,他們不惜發動了很多的戰爭。對於我們來說影響最為嚴重的,就是日本對我國發動的長達14年的戰爭。
  • 二戰日本核爆死傷無數,咋還說原子彈下無冤魂?日本女性給出答案
    這本是一種非常悲壯的情懷,但如果安在二戰時期日本人頭上又會如何?也許有人認為戰爭無正義,但筆者反對這種說法,以侵略為目的的戰爭永遠是邪惡的,而反抗侵略者就是正義的。因此,儘管那時的日本人捨生忘死為國奮戰,依然不值得世界為他們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