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發起設立農業創新發展基金 農科「院士天團」進駐隆平院士港

2020-12-27 澎湃新聞

11月20日,隆平院士港院士進港活動暨農業創新發展基金設立活動在廣州科學城會議中心舉行。袁隆平、謝華安、羅錫文、鄒學校、劉仲華等首批院士團隊進駐,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湖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現場揭牌,隆平院士港打造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邁出關鍵性一步。

由袁隆平院士倡議發起的廣州市隆平院士港農業創新發展基金於當天正式設立。袁隆平院士本人以湖南省袁隆平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的名義捐贈1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廣東鼎龍集團向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相關資金將為隆平院士港開展科研工作提供保障。

五大院士團隊進駐 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我和你們一樣懷著期待的心情,期待籤約院士順利進港,尤其期望院士港農業創新發展基金會的設立取得圓滿成功。」致辭視頻中,袁隆平院士對隆平院士港未來發展充滿期許。

隆平院士港選址黃埔長洲島,通過引進高端農業科技資源,設立一流農業科研院所,搭建技術轉化和交易平臺,形成農業科技項目孵化中心和農業高科技企業集聚區,構築政府、院士、企業間聯繫橋梁,促進農業科技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打造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

袁隆平院士表示,隆平院士港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的無私奉獻下,將為推動國家糧食安全生產做出更大貢獻。

由袁隆平院士領銜,當天活動現場進駐隆平院士港的院士團隊含金量十足,堪稱現代農業科學界的「院士天團」——

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從事雜交稻育種研究,在「恢復系親本的選擇技術」「測交配組技術」「抗瘟性篩選育種程序」和「雜交水稻中稻制種技術」等方面有重要研究成果,為中國雜交水稻研究與推廣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羅錫文長期致力於農業機械化研究,在水田精準平整技術與機具、農業機械導航關鍵技術與裝備等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鄒學校是中國蔬菜育種與資源研究專家,在辣椒優異種質資源創製、育種技術創新、新品種培育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創造性成績;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會主席、教授劉仲華是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學科帶頭人,在茶葉加工理論與技術、茶葉深加工技術、茶與健康及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研究領域造詣深厚。

「隆平院士港聯合華南農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單位,引進高端的農業科技資源,科學開發島上資源,真正讓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謝華安院士表示,「農業生產關係方方面面,應該發揮各個學科的優勢,通過這個地方孵化出更先進的技術,為農業起到科技支撐作用,這就是我們要達到的目的。」

「農業發展離不開科技進步。我相信黃埔區的農業科技產業會有一個新的春天到來。」鄒學校院士表示,此次院士進駐,將會帶來農產品品種、農業機械等多個方面最新技術的支持,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提高農業科技對產業的支撐能力。

劉仲華院士也表示,要吸引更多專業科研機構、高校科研團隊加入,依靠隆平院士港平臺,一起推動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現代都市農業創新發展,形成與生產生態生活相協調的嶺南特色現代農業新格局。

在與會嘉賓見證下,謝華安、羅錫文、鄒學校、劉仲華院士在活動現場按下手模。上述幾位院士的手模將和袁隆平院士的手模一起保存在院士港。

隆平院士港農業創新發展基金設立

「我父親帶頭捐贈了10萬塊錢,希望這10萬塊錢能拋磚引玉。」活動現場,袁隆平之子、袁氏種業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袁定安代為宣讀袁隆平院士關於設立廣州市隆平院士港農業創新發展基金的倡議書。袁隆平院士本人以湖南省袁隆平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的名義,捐贈10萬元作為基金會啟動資金。

據了解,該基金主要為駐港院士等農科專家開展農業科技攻關提供資金支持。對入駐隆平院士港的科研團隊及其成員開展的農業科研項目,經基金會項目評審委員會評選通過、理事會批准後進行資金扶持。對已經取得的科研成果的入駐隆平院士港的科研團隊及其成員進行資助,加快科研成果轉化,使科研成果儘快惠及廣州、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中國。首屆基金會法定代表人、理事會理事長擬由袁隆平院士擔任。

該基金已經得到社會各界廣泛支持。2020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廣東鼎龍集團第一時間響應院士倡議,向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捐贈儀式上,受袁隆平院士委託,袁定安和廣東葛林美公司董事長蔣宜真代表基金會接受鼎龍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龍學勤捐贈,並回贈禮物。

「糧食安全是我們的立命之本。發展現代農業需要政策支持、技術支持,還有資金支持。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作為廣東的一個民營企業代表,希望能夠貢獻自己的一些力量。」廣東鼎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助理俞康表示。

俞康介紹,鼎龍集團與黃埔的合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資金方面,搭建平臺對政策落地提供輔助性幫助;二是產業結合,希望能跟院士們合作,打造更多農業發展基地項目;三是前沿科技交流,把優秀的農科人才引進到黃埔,把黃埔打造成國家級的農業發展前沿陣地。

三大研究院揭牌 共建農業科技研發高地

活動現場,謝華安、羅錫文等院士和與會嘉賓一起為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湖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揭牌。三家研究院揭牌後將正式啟動運作,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引領國家農業科技創新發展。

「隆平院士港坐落在黃埔區這片活力熱土,科技創新發展潛力巨大,綜合承載能力強。」劉仲華院士表示,黃埔區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表現出了巨大的發展潛力。「黃埔區把農業與旅遊、文化、金融、大健康等領域深度融合,打造高效農業、都市農業、休閒農業,規模、效益與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為發達地區實現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探索成功的模式。」

當天下午,謝華安院士和有關專家還到黃埔長洲島參觀考察了三所研究院的辦公科研場所,隨後又到大吉沙島隆平稻香園試驗田進行考察。

據隆平院士港項目運營方黃埔文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黎學軍介紹,隆平院士港將實現農業科技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建成粵港澳大灣區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交易中心,農業人才特別雜交水稻、智慧農機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和國際交流基地,農業科技項目孵化中心和農業高科技企業集聚區。

依託院士資源,隆平院士港將通過政策扶持、硬體投入和軟體優化,用5年左右的時間,孵化培育約100家現代農業科技企業,農業龍頭企業10-20家。建設隆平院士港博物館,弘揚我國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展現我國雜交水稻科研攻關歷程,開展水稻種植技術科普活動和文化旅遊、農事體驗活動。

近年來,黃埔區高度重視「三農」工作,不斷推進科技興農、科技強農,未來黃埔區將瞄準農業科技產業化方向,圍繞生物種業、微生物工程、高科技農業、智慧農業等主攻方向,大力實施「四個萬畝」的計劃,加快建設院士農業科技試驗田、都市農業試驗田、粵港澳農產品基地,努力探索科技創新,引領農業現代化的新路徑。同時充分發揮產業集群、科研實力、營商環境等優勢,利用良好的氣候、土壤、水利環境和條件,與「院士天團」攜手,共同把隆平院士港打造成為現代農業科技的「黃埔軍校」。

 

 

 

 

 

 

相關焦點

  • 袁隆平領銜,農科「院士天團」正式進駐廣州隆平院士港
    大洋網訊 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領銜,農科「院士天團」正式進駐黃埔。11月20日,隆平院士港院士進港活動暨農業創新發展基金設立活動在廣州科學城會議中心舉行。袁隆平、謝華安、羅錫文、鄒學校、劉仲華等首批院士團隊進駐,隆平農業科技黃埔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湖南農業大學黃埔創新研究院現場揭牌,隆平院士港打造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邁出關鍵性一步。由袁隆平院士倡議發起的廣州市隆平院士港農業創新發展基金於當天正式設立。袁隆平院士本人以湖南省袁隆平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的名義捐贈1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
  • 農科「院士天團」進駐廣州黃埔隆平院士港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徐潔芹 範敏玲):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領銜,農科「院士天團」正式進駐廣州黃埔。
  • 袁隆平領銜「院士天團」進駐廣州,農科「黃埔軍校」將成立
    20日,由「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領銜,農科「院士天團」正式進駐廣州市黃埔區隆平院士港。這次進駐的院士團隊都是業內翹楚。這些院士團隊堪稱黃金組合,被廣泛譽為現代農業科學界的「院士天團」。院士團隊進駐隆平院士港後,將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大力開展現代農科攻關,推進現代農業創新發展,以及搭建政府、院士、企業間聯繫橋梁,促進農業科技轉化,實現農業科技產學研一體化發展。
  • 袁隆平的試驗田,就在廣州「世外桃源」小島上
    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將加快推動隆平院士港落地,打造中國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建設國際一流的現代農業學術研究和產業發展新標杆。袁隆平院士對在長洲島建設「隆平國際現代農業水稻公園」和「隆平院士港」表示高度認可。今年2月26日,由袁隆平院士選址、謀劃、提名的隆平公園,作為該區「百大項目慶百年」重大項目之一正式啟動建設,一期項目水稻種植工作全面開啟。4月28日,隆平公園正式開園,成為廣州市級農業公園創建單位。
  • 初春好時節 「隆平田」開耕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當前要在嚴格落實分區分級差異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全力組織春耕生產,確保不誤農時,保障夏糧豐收。  2月26日,袁隆平院士選址、謀劃和題名的「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以下簡稱隆平公園)在我區啟動建設,一期項目大吉沙島水稻公園水稻種植工作全面啟動。
  • 「袁隆平大米」助力新國貨品牌創新
    據了解,「金物獎」是由湖南日報、吳曉波頻道、890新商學等機構聯合發起設立的新國貨獎項,通過尋找和發現具有原創力、創新力以及市場回報能力的新一代國貨產品,來表彰和獎勵中國品牌和企業崛起中做出卓越貢獻的新國貨產品
  • 實業為本、金融為用,中信農業全球化產融結合發展路剖析
    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9年,袁隆平院士是公司名譽董事長和股東。公司以袁隆平院士「發展雜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為己任,以「世界優秀的種業公司」為企業願景,是目前在中國種業信用明星企業中排名第一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集團,被譽為中國種業第一品牌。
  • 院士夫婦心繫母校​捐資設立基金支持學科建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姚熹教授和夫人張良瑩教授,近日以個人名義向西安交大教育基金會捐贈60萬元人民幣,發起設立「姚熹基金」,支持該校創新港建設和電子學科發展。
  • 從100公斤到1500公斤,袁隆平是怎樣煉成的?
    如今,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還在不斷突破。近日,袁隆平院士表示,他對實現雙季稻畝產1500公斤預期目標充滿信心。5月7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與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在湖南長沙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選址黃埔長洲島建設隆平院士港,共同打造現代農業科技「黃埔軍校」。
  • 廣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
    那麼在廣西呢也有袁隆平的院士的工作獎,所以如果有小夥伴們想要找工作的話,可以去這個地方看一看相關的內容哦。一、廣西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作站的主要任務是聯合開展科研攻關,為廣西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轉換和應用推廣袁隆平院士科研團隊的科技成果,培養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選育優質超級稻品種,完善超高產栽培技術體系。。
  • 袁隆平大米亮相吳曉波頻道金物獎,用匠心品質賦能新國貨
    "金物獎"是由吳曉波頻道、890新商學聯合新匠人新國貨促進會發起設立的新國貨獎項,通過尋找和發現具有原創力、創新力以及市場回報能力的新一代國貨產品,來表彰和獎勵中國品牌和企業崛起中做出卓越貢獻的新國貨產品以及在推動新國貨運動中卓有成就和具有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以"弘揚工匠精神,振興國貨品牌"為使命,致力於推動和支持新國貨品牌和企業的崛起
  • 隆平國際現代農業水稻公園在黃埔開園
    大洋網訊 根據廣州市級農業公園創建工作部署,隆平國際現代農業水稻公園(以下簡稱「隆平公園」)4月28日在廣州市黃埔區大吉沙島開園。目前,園內的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試驗田已完成160畝早稻種植工作,而大吉沙全島優質水稻種植工作也將在5月底全部完成,屆時島上將呈現綠色休閒、生機盎然的千畝都市田園風光。
  • 荃銀高科狂飆15% 隆平高科/農發/豐樂/登海種業漲停
    荃銀高科(300087):公司是「育繁推一體化」的高科技種業企業,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以現代種業技術產業化為發展方向,利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主要從事優良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種子研發、繁育、推廣及服務業務。
  • 沈曉明在三亞看望袁隆平院士
    原標題:沈曉明在三亞看望袁隆平院士 本報三亞12月23日電(記者況昌勳 特約記者王江順)12月22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到三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海南基地看望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代表省委、省政府對袁隆平院士長期以來給予海南科技創新特別是種子創新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並送上鮮花,祝福袁隆平院士身體健康、提前預祝新年快樂。
  • 32個院士項目落戶青島國際院士港 構建院士創新產業化高地
    青島國際院士港通過引進高端人才,聚集起眾多創新資源,目前已與數百家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形成合作關係,不僅成為青島市李滄區產業創新的「主引擎」,而且已成為全球院士創新產業化高地   第三屆海外院士青島行暨青島國際院士論壇活動日前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來自海內外的近百名院士齊聚一堂,共謀發展。
  • 袁隆平院士獲聘「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紅網時刻長沙5月21日訊(記者 田甜 通訊員 王勇)近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正式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袁隆平、申紀蘭、馮鞏、海霞、馮驥才、李子柒6人受聘擔任首批推廣大使。每年「秋分」是中國農民豐收節,該節日於2018年設立,全國各地圍繞節日推出的系列活動,將全面展現鄉村振興新舉措、農業發展新成就、農民精神新風貌等,旨在調動起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農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
  • 隆平生物正式入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
    10月10日,隆平生物技術(海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平生物」)正式入駐崖州灣科技城暨新研發實驗室啟用儀式舉行。當天,隆平生物收到袁隆平院士寄語:「奮鬥不息,創新不止」題字。市委常委周燕華出席儀式並致辭。
  • 鍾南山的基地&袁隆平的田:「醫食無憂」組合,黃埔隔空聚首
    2月26日,袁隆平院士選址、謀劃和題名的「隆平國際現代農業公園」(以下簡稱「隆平公園」)在廣州市黃埔區啟動建設。隆平公園由袁隆平院士謀劃、選址、題名,將打造集農業、科研、觀光於一體的現代農業公園,規劃面積達6662畝。
  • 袁隆平院士點讚!莒南第三代雜交水稻「叄優一號」力爭突破畝產1200...
    這是來自袁隆平院士的點讚。2020年11月26日,莒南縣超高產雜交水稻項目攻關工作組赴湖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向袁隆平院士匯報了莒南雜交水稻高產攻關試驗典型經驗做法,袁隆平院士給予了高度評價。
  • 以味打擂,院士出「菜單」,這波美食太「撩」味蕾~
    跟著「院士天團」解密「東湖味道」香氣撲鼻的燒餅誘人的紅燒肉紅網時刻長沙5月17日訊(記者 沈夢豔 通訊員 周韜 )香甜的芝士蛋糕,入口即化的Q彈紅燒肉,濃香四溢的綠茶……長沙市芙蓉區紅五月「517」吃貨節,青草香伴著食物香氣,在瀏陽河畔打造出一方吃貨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