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馬蒂斯的貓,戴VR手套觸摸故宮國寶|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如何建?

2020-12-26 騰訊網

野獸派畫家亨利·馬蒂斯的黑貓,在一段短視頻裡「復活」了。它在那幅著名的《紅色餐桌》裡出現,跳到椅子上伸個懶腰,再踱進畫家那幅《紅色房間》,差點打翻一尊雕塑。

在另一段視頻片段裡,你可以穿越到印象派畫家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的名畫《巴黎的街道·雨天》裡,與戴著禮帽打著黑傘的紳士擦肩而過。

「5G時代的『雲文化場館』並非簡單把線下已有的資源放到線上就結束了,而是要在一個無限的時空裡,藉助新技術,讓藝術品『活』過來。讓你知道梵谷畫麥田的時候,他看到的陽光是什麼樣的,他每一筆畫下去是什麼心情。」北京逸格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馬昕說。

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舉行。和馬昕一起,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行業內的探索者們線上線下相聚,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加快「雲文化場館」的建設。

遠程對話,在線直播。

技術如何為藝術賦能

文化和旅遊部全國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羅雲川說,未來的文化場館應該是網絡化、智能化的。既不是傳統的線下場館,也不是單純的線上平臺,更不是各個文化館單獨存在,而應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5G、區塊鏈新技術深度融合的知識文化場館的網絡。這個網絡可以更好地生產出滿足群眾個性化需求的服務。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黃昌勇算了一筆帳,如果上海每一位市民每年進一次上海大劇院,無論空間承載力也好、成本也好,都難以實現,因此「雲文化場館」的建設十分重要。「疫情中,全世界的文化場館都遭遇了巨大的危機,包括財政的危機、人員的危機、節目的危機。從百老匯的停擺可以看出,疫情對演藝行業的影響是長期的、深遠的,如何在後疫情時代守護好這些文化場館充滿挑戰,而『雲文化場館』的建設也十分緊迫。」

這場後疫情時代的論壇通過創圖科技自主研發的「文化雲5G直播間」全程直播。論壇開始前,貴州省文化館在直播間為苗繡帶貨,短短10分鐘銷售額就超萬元。上海創圖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欣說:「我們希望能用新技術、新工具、新平臺為文化賦能,『雲文化場館』要更多樣、更有趣、更易傳播、更低成本,面向新的時代,更年輕的觀眾。」

以李子柒為例,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楊乘虎指出文化「雲服務」面臨著市場化競爭的衝擊。「建設『雲文化場館』不僅是靠情懷,更要體現出創新的智慧和能力,要建立起網際網路時代的雲端思維,滿足受眾文化分享、文化參與和文化表達的需求。」

穿越到印象派畫家居斯塔夫卡耶博特的名畫《巴黎的街道雨天》裡。

線上不是替代,是互補

「雲文化場館」如何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馬昕舉例,故宮博物院有很多國寶,出於文物保護需求,極少面向公眾展出,即使展出,也很難近距離觀看乃至觸摸。「如果用上VR技術,戴上頭盔和手套,觀眾就可以雲遊故宮,穿越時空,觸摸歷史。我們甚至可以置身同一時代的故宮、頤和園、圓明園,甚至再穿越到這個時期別的國家別的偉大建築。這是現實中做不到的,但5G時代的『雲文化場館』可以做到。」

馬蒂斯的貓,雨天的巴黎街道,在線上有了創造性的呈現,但最終還是可以回到線下,從虛擬空間回歸博物館、影院、酒店等真實的空間。「藉助技術,文化場館正從單向的展示、有限的互動,轉變為全沉浸體驗和虛擬實境的結合。」馬昕說。

從2018年起,蜻蜓FM開始探索有聲文旅空間。比如在上海市徐匯區,梧桐深處有一幢幢有故事的建築。如何讓建築可閱讀,讓路過的市民和遊客了解建築裡曾經住過的文化名人,了解上海城市的歷史文脈?蜻蜓FM副總裁潘聰介紹,走在上海街頭,可以看到許多歷史保護建築上多了一個小小的二維碼,打開手機掃碼就可以聽故事,蜻蜓FM還以專題的方式呈現。許多用戶因為在客戶端聽了這些故事,最終走上街頭與這些建築相遇。

「線上不是替代,是互補。」論壇主辦方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符湘林指出,「劇場、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不同類型的文化場館從線下走到線上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從受眾的角度出發,滿足他們的雲需求。整合好資源,生產有創造力的文化產品,提供有競爭力的文化服務。」

相關焦點

  • 「復活」馬蒂斯的貓「觸摸」故宮國寶
    前天,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市閔行區七寶鎮舉行。和馬昕一起,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行業內的探索者們線上線下相聚,探討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加快「雲文化場館」的建設。
  • 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如何從線下走向線上
    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閔行區千年古鎮---七寶鎮舉行。作為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的分論壇,本次論以「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為主題,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化場館的建設,以推動文化場館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探討雲文化館發展空間及服務群眾的創新方式。此次分論壇主辦方為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承辦方有七寶鎮政府、寶龍藝術中心。
  • 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如何建設?19位行業大咖、8位館長滬上...
    新冠肺炎疫情極大地改變了人們文化消費的方式和內容,對公共文化場館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傳播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雲看展」「雲閱讀」「雲直播」等文化場館的線上服務漸成發展新趨勢。今天(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七寶古鎮舉行,會上邀請了19位專家學者、文化企業家,以及來自中西部省8位市級文化館長,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文化場館的建設,包括發展方向、建設標準、特色內容、傳播方式等,以提高文化服務效能,推動文化場館更高質量發展。
  •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七寶再開講 研討後疫情時代「雲文化...
    圖為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現場。新華網發    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分論壇——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閔行區七寶鎮舉行。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已於今年12月8日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設主論壇和多個分論壇。
  • 在長沙,就能親眼目睹故宮國寶!
    前兩天一場「國寶南下,試問誰將C位出道?」線上PICK大賽,在昨天落下帷幕。最終「故宮歷代景泰藍傳世六珍」以最高票數脫穎而出,成功C位出道!長沙人民有眼福了!深業·鷺棲府特邀館藏臻品來長,為大家敬獻一場穿越百年的東方文化盛宴,馬上就能親眼看故宮的文化瑰寶。
  • 疫情期間如何乘電梯?戴手套按按鈕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日訊2月1日,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發布提示,提醒廣大居民注意疫情防控期間安全乘電梯。市民要錯峰乘坐。要戴口罩,有條件的,可佩戴護目眼鏡;要攜帶衛生紙或手套,按電梯按鈕後,衛生紙(手套)使用完畢,應該妥善處置。要儘量減少在電梯間打電話或談笑。
  • 虛擬仿真展示系統:故宮博物院裡的VR黑科技,讓國寶「活」起來
    虛擬仿真展示系統:故宮博物院裡的VR黑科技,讓國寶「活」起來提起博物館,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展示櫃裡各種各樣的文物,還有大名鼎鼎的故宮博物院。大眾印象裡很多文物都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央視曾舉辦過一個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通過歷史故事的演繹和講述「讓國寶活起來」。現在通過AR/VR等黑科技,同樣可以讓國寶「活」起來。近年來故宮博物院發展了很多產業,其中嚴肅又活潑的文創周邊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喜愛。不僅讓皇帝和娘娘都賣起了萌,還有一群穿著明朝和清朝服飾的憨態可掬的貓貓。在科技方面也一直緊跟潮流。
  • 復聯4被捨棄的概念圖,緋紅女巫試圖復活幻視,星雲戴上無限手套
    復聯4被捨棄的概念圖,緋紅女巫試圖復活幻視,星雲戴上無限手套 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可以說是漫威電影有史以來的巔峰之作,也是漫威第三階段的收官之戰,《復聯4》對粉絲來說可謂是驚喜不斷,不過《復聯4》中還是存在著不少的遺憾,相信不少人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鋼鐵俠的犧牲,其實對於《復聯4》漫威一開始是安排了多種劇本的
  • Bluever Hello X2光學觸摸組件,支持任何屏幕戴手套也能滑
    Hello X2是款採用光學原理偵測的觸摸組件,它能夠安裝在10至27英寸的屏幕、筆記本等設備,將一般的屏幕變成觸控螢幕幕,並且能支持使用手指直接操作,或是以觸控筆、一般原子筆甚至是戴著手套等方式進行觸摸操作。
  • 懶人聽書打造國寶說歷史精品聽單 弘揚優秀本土文化
    國寶不說話,卻承載千言萬語。彩陶盆、青銅器、秦俑、青花瓷……如同一個個精巧謎面,吸引後世穿越時間,走進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一群人的精神信仰。近日,懶人聽書推出傳統文化專題書單「了不起的中華文明」,整合平臺上最考究的文物、建築、壁畫、神話等等有聲作品,用精彩紛呈的物件與故事,助力弘揚中國符號、本土文化魅力。
  • 北京故宮鎮館之寶:十大國寶亮瞎眼
    【北京故宮歷史:建成近600年】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禁地。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即開始營造這座宮殿(1406年),至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落成。從建成至1911年清朝統治結束,共491年,先後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並執政。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最後的封建帝制--清王朝,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宮禁。
  • 男子挖出國寶中的國寶,家人卻嫌晦氣,他主動上交後得五雙白手套
    而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便是一個一開始不被人們所重視的文物,堪稱國寶中的國寶!那麼,它究竟是什麼來頭呢?讓我們從這件國寶被挖掘出來的故事開始講起吧。 也正因此,制陶技術的出現成為了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之間的一個重要的過渡標誌,可以說其象徵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 臺北故宮擴建整修或閉館三年 蔡當局被批「靠國寶救選舉」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雯雯】臺北故宮12日被爆正規劃把北院(在臺北)閉館3年,將部分重要文物送到南院(在嘉義)展出。此舉引發島內強烈質疑,直批蔡英文當局「靠國寶救選舉」。臺「立法院」12日審查臺北故宮預算案。
  • 戴手套也可以手機觸屏了,顯示屏不僅可以戴手套也可以水下用!
    了解手機屏幕發展歷史的朋友應該還記得曾經的「電阻屏」時代。在iPhone引領的電容屏還沒有廣泛的流行開來的時候,為了節省成本,更多的國產智慧型手機生產商選擇了用電阻屏來作為觸控方案。但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電容屏也有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戴著手套就沒法操作屏幕了,如果手上沾水,那麼操作的時候也會非常不精確。這都是手部的靜電受到了外界的影響,導致的操作問題。小編相信,由於這些缺點的存在,電容屏並不是觸控螢幕的終極發展狀態,一定會有一個更加完美的屏幕。最近Sensel帶來了他們的壓敏觸摸方案。
  • 與慈雲寺一牆之隔的這裡,曾是故宮國寶的避難地,如今卻成了故宮...
    而在2016年10月的時候,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來重慶講學時,也專門去考察了這個地方,回京後先後三次召開院務會,最終決定在在這個地方修建「故宮學院(重慶)」,這裡就是位於南濱路海獅路2號的安達森洋行舊址。
  • 智慧看展 | 故宮國寶逃難記
    這是一個關於承載的故事:故宮文物承載了中華五千年文明;飛馳的列車、遠航的江輪、山路上的汽車、激流中的竹筏承載了萬箱國寶;身軀柔弱、脊梁筆直的故宮人承載了中國知識分子的文化使命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的十大國寶PK
    究竟北京故宮、臺北故宮,誰收藏的「國寶」更多呢?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問過我,我認為北京故宮所藏文物在總量上要遠遠超過臺北,精品文物與臺北相比則各有千秋。一起來看看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的十大國寶PK吧。北京故宮十大鎮宮之寶
  • 門把手檢出病毒核酸,提醒出門當戴手套
    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病毒只有在存活的條件才能傳播疾病,而新型冠狀病毒在乾燥的環境中存活時間只有48小時,並且在空氣中暴露2小時後,其活性明顯下降。因此,此次採集的病毒是否有傳染性,還有待今後的研究確認。  但是,對待疫情,要從最壞處著想,從最好處努力。當下,還是要把門把手上檢出的病毒核酸,當成病毒潛在的傳播途徑來對待。
  • 武漢公共運輸、文化場館加強疫情防控,掃健康碼戴口罩一個不能少
    戴口罩、測體溫、除菌凝膠充足、留觀複測區物資完備。11日,記者在地鐵漢口火車站站點看到,一線員工在各個崗位嚴格值守,在服務乘客的同時,嚴格按疫情防控要求執行工作流程。除地鐵站嚴格防控外,所有運營列車退出正線回庫後都將進行深度消殺,待運營結束後,所有車站、列車還將進行一次深度保潔和消殺,確保翌日所有運營設備乾淨、整潔、安全。
  • 馬未都:鑑別瓷器不需要戴手套,戴手套的要麼是外行,要麼是騙子
    有些藏品由於它本身涵蓋文化的特殊性還容易被反動派「誣陷」,許多人著急出手,因此價格也非常低廉。只需幾塊錢,便能買到清朝古瓷,而精美的玉器也不過十幾塊錢。 鑑別瓷器是否需要戴手套 假冒的文物混進市場後,一檔鑑寶節目便應運而生,這檔節目旨在幫助普通收藏愛好者鑑定自己的古玩是否為真品,並向人們教授文物鑑別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