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如何從線下走向線上

2020-12-23 新湖南

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閔行區千年古鎮---七寶鎮舉行。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已於今年12月8日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設主論壇和多個分論壇。總論壇旨在深入探討城市文化創新發展建構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機遇和新趨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自2016年以來,該論壇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在國內外已形成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是上海有影響的高端論壇之一。

作為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的分論壇,本次論以「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為主題,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化場館的建設,以推動文化場館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探討雲文化館發展空間及服務群眾的創新方式。此次分論壇主辦方為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承辦方有七寶鎮政府、寶龍藝術中心。贊助方+平臺及技術支持單位為上海創圖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論壇由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新藝聯副主席、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符湘林主持。七寶鎮黨委書記嚴俊致歡迎詞,他提出七寶正在全力打造全國文創高地,真誠邀請海內外的嘉賓來七寶共話未來。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公共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羅雲川作領導致辭,他對未來文化場館的建設的工作方向、要求、標準提出明確要求,並對大會的順利舉辦表示祝賀。本次論壇廣泛邀請了政府領導,專家學者、文化場館負責人、企業機構代表等50餘名嘉賓參加。

論壇分為主旨論壇和雲圓桌論壇兩個階段。在主旨論壇環節,上海戲劇學院的黃昌勇院長等10位嘉賓進行了了主旨發言,從《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該如何守護》《「雲+時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走向》《「雲文化場館」的發展邏輯與創新方向》等方面,深刻闡述了論壇主題。在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圍繞論壇主題,共同暢想了「 雲文化場館 」的藍圖,共同研究了實現藍圖的路徑、方向,共同探討了技術、內容、平臺、空間、服務、場景等等相關的具體實施方案。本次論壇通過研討交流,與會專家與學者紛紛為文化場館從線下走向線上提出了寶貴建議,並形成高度統一的共識,一方面在後疫情時代,應當擁抱網際網路潮流,提高對線上服務的重視,另一方面要積極主動對接社會主體,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加強溝通交流,規範評估機制,全力打造線上文化場館品牌。

此次論壇還舉行了兩個重要的籤約儀式,一是上海萬象企業中心與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共建未來文創旅聯盟籤約儀式;二是上海創圖科技有限公司與寶龍藝術中心共建雲上寶龍藝術中心籤約儀式。各籤約主體將在後續的合作中充分發揮領域優勢,有效實現資源聚集,促進資源共建共享,在未來文創旅聯盟及雲上寶龍藝術中心的建設中,貢獻社會主體的力量。

本次論壇亮點有三:一是充分發揮了社會主體的能動性。在政府相關部門指導下,由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作為主辦方,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搭建溝通交流平臺,以活動為契機,促進各方長期合作,作為政府力量的補充,共同推動公共文化領域的創新發展。二是辦會形式豐富。除了現場研討,本次論壇還採用了創圖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文化雲5G直播間」。除了常用的直播、評論、點讚、帶貨等功能,「文化雲5G直播間」還專門針對文化場館的業務,實現了場館預約、活動搶票、培訓報名等特色功能,並具備豐富的界面交互、強大的後臺管理、超前的技術保障性能。三是論壇的視野創新。新冠病毒極大地改變了人民文化消費的方式和內容,對公共文化場館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傳播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論壇圍繞後疫情時代「雲字文化館」建設的目標、對象、內容、平臺、需求、方式等領域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狀態,從政策層面、需求層面、供給層面、創新層面等,以不同的視覺表達了當代最新觀點,分享了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的新理念、新思維、新成果。

附件:

(一)格物簡介

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於2017年初由全國知名公共文化專家符湘林先生聯合多位業內大咖共同發起成立。研究院以各級政府為服務對象,以推動公共文化創新發展、助力文化強國建設為使命,廣泛集聚各類專家學者、專業機構,打造「平臺式」「一站式」新型文化智庫,服務於各級政府更好地培育本地文化品牌,實施高質量發展。研究院目前已經集聚了200多位海內外文化專家,100餘家國內領先的文化專業機構,包括文創開發、文化地產、公共藝術、文化投資等,是國內領先的綜合型文化專業服務機構。研究院成功開展了上海文化品牌評估發布,策劃了「首屆長三角文採會」,建立了長三角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合作機制、全國城市書房合作機制等。目前,研究院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文化行業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新興智庫機構,業務涉及上海、浙江、江蘇、湖南、四川、重慶、雲南、福建、海南、新疆等地,深受業界好評。

[責編:寧靜]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如何建設?19位行業大咖、8位館長滬上...
    新冠肺炎疫情極大地改變了人們文化消費的方式和內容,對公共文化場館的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傳播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雲看展」「雲閱讀」「雲直播」等文化場館的線上服務漸成發展新趨勢。今天(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七寶古鎮舉行,會上邀請了19位專家學者、文化企業家,以及來自中西部省8位市級文化館長,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文化場館的建設,包括發展方向、建設標準、特色內容、傳播方式等,以提高文化服務效能,推動文化場館更高質量發展。
  • 復活馬蒂斯的貓,戴VR手套觸摸故宮國寶|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如何建?
    「5G時代的『雲文化場館』並非簡單把線下已有的資源放到線上就結束了,而是要在一個無限的時空裡,藉助新技術,讓藝術品『活』過來。讓你知道梵谷畫麥田的時候,他看到的陽光是什麼樣的,他每一筆畫下去是什麼心情。」北京逸格時代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馬昕說。
  • 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如何開闢新藍海?
    11月23日, 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京開幕,大會以「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為主題,來自海內外的教育行業專家及從業者們從自身實際出發,並結合疫情帶來的影響,暢談了教育各細分領域的信心重塑與未來發展趨勢。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如何融合發展?素質教育怎樣能成為一種「剛需」?
  • 後疫情時代,新消費品牌如何進行線上線下營銷?
    一場疫情,倒逼企業進行數位化變革。而無論是產品「種草」還是品牌形象的塑造,都並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持續地投入精力進行品牌深耕。在移動網際網路成熟階段,流量紅利見頂,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作為線上營銷和新零售必不可少的渠道之一,直播帶貨和短視頻營銷也成為企業關注的新渠道。但如何將營銷搬到線上,讓消費者在雲端真切感受到品牌的價值、產品的品質,也成為考驗企業的難題。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10月13日電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教育、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大勢所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衝擊,使傳統的課堂教育受到了根本挑戰,線上教育實現更為明顯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逐步成為一種教育新常態。
  • 疫情下的城市夜經濟:線上引流火爆線下復甦重啟
    中新網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申冉)「線上娛樂消費如火如荼,線下傳統場館亟待覆蘇重啟」,全球疫情影響下,城市夜經濟何時才能重放光芒?24日晚,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開幕。
  • 文化旅遊融合線上線下展覽
    雖然天空下起了小雨,但還是有市民、遊客提前通過網上預約,如約來到中國客家博物館參觀。為了讓更多人在博物館日享受到「文化大餐」,中國客家博物館還舉辦了「黨的光輝照南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東革命歷程展」和「天香神器——歷代香爐展」,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據悉,展出時間將持續至6月28日。
  • 疫情過後,培訓線上線下到底誰才是王者?
    培訓圈也沒閒著,乙方公司在積極推出各種在線訓練營、直播、線上工作坊,很多還是免費;甲方培訓管理者,開始尋找各種線上化解決方案,如何開發線上內容,如何做好線上項目運營,什麼樣的線上平臺比較穩定可靠;作為丙方的各類講師,開始規劃自己的課程搬到線上,開始學習怎麼樣去做直播,生怕自己掉了隊。你爭我趕,一片百家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狀態。
  • 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培訓:線上線下加速調整融合
    教育培訓行業,正在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刻改變。6月8日,在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上,多位教育培訓企業提到,疫情促使在線教育井噴,大部分線下教培機構均向線上轉移,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加速。這對於在線教育行業是一次發展機遇,對於教培機構更是一次洗牌。與此同時,從激烈的競爭中突圍,是每一個教培機構都面臨的問題。
  • KPL春季賽季後賽上海普陀開戰,線上線下導流尋找新商機
    受疫情影響,今年一、二季度近30家有影響力的電競企業取消或延期500多場賽事,直接經濟損失近10億元,賽事執行公司、俱樂部、電競場館、培訓、教育機構等細分領域都遭遇困難,轉型線上成為行業集體動作,包括NBA、西甲、F1在內的傳統體育賽事也紛紛試水電競項目。
  • 線上or線下?疫情之後,電競產業重新思考
    「從長期上看,電競俱樂部主場落戶城市、電競場館的建設與周邊合作項目;品牌商、贊助商、廣告商與電競俱樂部、聯盟、賽事方已接洽或正在開展的項目;俱樂部、賽事相關賽訓人員的管理等多個方面,都可能會遇到放緩、擱置、難協調等多重考驗。」呂樹庭判斷此次疫情對電子競技的影響。△ 2019KPL秋季賽總決賽線下現場。
  • 疫情平息複課後,如何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有效銜接?
    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毫無預兆的線上學習,史無前例的居家陪伴……這段時間發生了太多的故事,註定會久駐每個人的心裡。隨著近期疫情形勢的好轉,各地按照中央的統一部署,科學評估本地疫情防控形勢,預計開學複課的日子不遠了。就要回到久違的學校了,老師的憂慮逐漸堆積起來:如何讓學生儘快平復心情來學習呢?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如何呢?
  • OMO成主流 線上線下如何融合?
    疫情期間,線下教學停課,強大的線上能力成為教培機構贏得流量、維持正常運營的重要支撐。經歷了一輪生死考驗後,如今,線下教學秩序逐步恢復,不少學生選擇重新回歸線下。如何更好地進行線上線下融合正被更多教育企業作為發展戰略重點傾斜。對教育企業而言,OMO轉型是不是唯一出路?OMO之路又該如何走?
  • 英孚教育孫鵬:線上線下必將走向融合
    行業頭部企業、知名投資機構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在2020年疫情對教育行業市場格局產生深刻影響下,教育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出席並發布演講。孫鵬表示,2020年英孚還是線下更多一點,雖然是線上線下相結合,我們是1996年開始做線上平臺,但是現階段還是線下更多一點,我們的體會比較深刻,就是兩個字「活著Survive」。
  • 導師答疑|疫情結束後,教培機構如何把線上積攢的粉絲轉到線下?
    以下是2月14日【朗培陪你打贏疫情戰專場答疑直播】,校長們提出的第二個問題「線上積攢了一些粉絲了,如果疫情結束,我們如何把線上的免費課轉到線下?」的解答,後續其他的問題與解答我們將持續在百家號【教育家頭條】進行分享,歡迎大家持續關注!線上積攢了一些粉絲了,如果疫情結束,我們如何把線上的免費課轉到線下?
  • ...Taiwan 10月隆重登場 線上線下虛實整合,搶進後疫情時代商機!
    >2020年TAITRONICS、AIoT Taiwan 10月隆重登場 線上線下虛實整合,搶進後疫情時代商機! 【2020年9月14日,臺北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迫使全球許多專業展停辦或延期,為協助臺灣業者突破疫情限制,2020年「臺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TAITRONICS)」及「臺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主辦單位臺灣貿易中心與電電公會,將首度採用線上線下
  • 權威發布|濱州「線上」和「線下」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滿足群眾...
    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二級調研員蘇成玉出席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蘇成玉介紹,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下,我們的文化活動主要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線下活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就是利用元旦、春節、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比如「歡樂濱州迎春文化薈」,青少年假期「博學薈」、「二十四節氣茶會」「非遺活動月展示展演」「絢麗重陽文化周」活動等,為廣大群眾帶去節日的歡樂,送上節日的祝福。
  • 創夢天地CMO何猷君:打通線上線下閉環 構建電競文化新生態
    創夢天地CMO何猷君在現場發表了題為《打通線上線下閉環 構建電競文化新生態》的主題演講,圍繞著電競市場規模、用戶規模等角度,講述電競行業的「十」代發展歷史。除此之外,創夢天地還和京東校園、廣州電子競技協會以及企鵝電競達成戰略合作,將共同構建電競文化新生態,並通過系列的遊戲特權與IP活動,不斷豐富電競內容儲備,共創線下場景營銷新體驗。電競是創夢天地已經布局很多年的業務,隨著行業的快速增長以及發展,創夢天地逐漸在這個賽道上顯現獨特優勢。
  • 英孚教育副總裁孫鵬:專注英語教育 線上線下需融合發展
    疫情暴發後,英孚中國迅速將25萬名學員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疫情期間英孚教育的內部效率也在不斷提升、優化,在保證學員的學習進度與體驗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並提升運營效率,就是為了能夠堅持得更久。」「英孚教育自1965年成立至今,主要致力於語言培訓、出國留學遊學、學位課程和文化交流等項目。
  • 摩購空間:後疫情時代催生線上獲客 線下實體店依舊是主戰場
    原標題:摩購空間:後疫情時代催生線上獲客線下實體店依舊是主戰場2020年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社會經濟帶來了巨大影響,線下實體商業受到了較大的衝擊,各企業紛紛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