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如何開闢新藍海?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11月23日, 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在京開幕,大會以「或躍在淵,教育的信心與發展」為主題,來自海內外的教育行業專家及從業者們從自身實際出發,並結合疫情帶來的影響,暢談了教育各細分領域的信心重塑與未來發展趨勢。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如何融合發展?素質教育怎樣能成為一種「剛需」?納米盒創始人兼CEO徐進、編程貓COO陳婉青、童程童美首席教育官兼SVP孫瑩等帶來了他們的深入思考。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融合發展?

  疫情期間,線上教育加快發展,不僅在有效應對中降低了疫情對教育系統的衝擊,也為傳統學校教育與在線教育融合發展提供了新契機。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轉型?

  「編程教育離開線下教育場景,是素質教育的偽命題」,童程童美首席教育官兼SVP孫瑩認為,所有教育都有線下教學場景,單純的線上教育並不是教育的整體。據介紹,截至目前,童程童美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等50多座城市,建立超過230家校區,依託童程在線教學平臺以及完善的課程體系、強大的教研實力,童程童美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教學。

  在線下業務的布局上,編程貓在2019年啟動了百城千店計劃,從課程體系、後臺系統、培訓服務等多方面進行升級,對該計劃進行強勁補充。通過線下合作的方式,滿足下沉市場對編程教育的需求。該計劃開展一年以來,已發展出超600家線下門店,逐步形成線下編程教育發展生態。

  編程貓COO陳婉青表示,學習的場景既可以發生在線上,也可以發生在線下,不同用戶會有自己的學習和消費習慣。「我們可以分成兩個維度,有些家長已經習慣了線上選課,有些家長願意在線下體驗,所以,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滿足不同的消費場景。」

  據介紹,編程貓的線上線下教學都是基於自主研發的編程工具衍生開展,在內容上雖存在不同,但基於底層開發技術的統一,在不同場景下教授課程時都能實現相互轉化。

  進入短視頻的時代,線下場景的裂變力量依然不容小覷。納米盒創始人兼CEO徐進表示,「很多原來線下的優秀老師只有三公裡的輻射範圍和少量學員,因為短視頻時代到來,他們可以在線上擁有上萬甚至上百萬學員粉絲,邊界已經突破了現實世界,這些擁有數百萬學員粉絲的老師能夠讓自己的收入提到百萬級別」。

  徐進坦言,「後疫情時代,整個K12教育有一個博弈跟較量的過程,對於線下叫大浪淘沙,積極轉型,OMO成為主題詞。相對而言,面對已經30年的線下教育,線上也面臨著博弈和挑戰,疫情和資本能不能將在線教育加速,實現質的轉換,還需要拭目以待。」

  素質教育如何成為一種「新剛需」?

  《2017-2023年中國少兒編程市場分析預測研究報告》顯示,當前中國少兒編程滲透率很低,僅為0.96%。未來在全球AI高速發展、政策加持和市場需求驅動的趨勢下,行業規模有望在五年內突破300億元。

  報告顯示,每年60%的家庭在孩子素質教育上投入費用超過1萬元以上。業內人士指出,素質教育如何成為教育行業新剛需,教育培訓機構的素質化改革進程已經在路上。

  在徐進看來,「從工具到內容,到一對一直播,小班課直播,到現在的大班課直播,還有蓬勃發展的AI課」,K12在線教育的各種模式基本上以平均一到兩年的周期速度在快速印證和迭代。

  成立六年來,納米盒專注於小學段的在線全科輔導以及成長教育。通過創新的移動技術,納米盒逐步構建起了「智能點讀——視頻微課——納米盒網校」的產品矩陣,打造出全方位、全天候的在線學習體系,努力打造素質教育的新形態。

  孫瑩表示,今天的K12素質教育與三年前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三年以前我們談K12市場,我們認為最好的是學科,緊接著是語言,素質賽道始終排在第三。但今天不一樣,新崛起的基於學科的思維類的機構引起了很大關注,這是學科素質化的表現。」

  孫瑩認為,編程會發展成3+1第四個學科,它是「半個學科」。家長在孩子的課外培養中可以採取「1+X素質教育」模式,「1」代表數字思維、編程思維、科技素質教育,可看作是孩子的剛需教育;「X」是指藝術、體育等任何一項孩子的興趣愛好。在此層面上,編程教育被看作提升到了和語數外三門主課同等級別的待遇上,而並非興趣。

  長期以來,編程貓致力於建立一套編程教育的標準體系,據介紹,該公司推出了國內首套中小學編程教育標準教材,由教育部評審專家作序推薦,填補國內青少年編程教育體系化教材空白。

  陳婉青將編程貓當前的戰略概括為「三象限」:獲得更多用戶、開發更多產品、出海走向國際化,針對這一戰略,編程貓重點培育了支撐公司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她認為,少兒編程這一藍海仍在等著被探索與開拓。「年輕的組織代表著未來。我們需要一直考慮怎樣吸引更多的90後、00後,我們希望能夠保持年輕態,讓企業走的步伐更快、更輕盈。」(記者 戰釗)

相關焦點

  • 後疫情時代,看這家教育培訓機構如何轉戰線上開闢第二戰場
    後疫情時代,看這家教育培訓機構如何轉戰線上開闢第二戰場 2020-06-15 11:57:47   來源:網絡
  • ...Taiwan 10月隆重登場 線上線下虛實整合,搶進後疫情時代商機!
    >2020年TAITRONICS、AIoT Taiwan 10月隆重登場 線上線下虛實整合,搶進後疫情時代商機! 【2020年9月14日,臺北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迫使全球許多專業展停辦或延期,為協助臺灣業者突破疫情限制,2020年「臺北國際電子產業科技展(TAITRONICS)」及「臺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AIoT Taiwan)」主辦單位臺灣貿易中心與電電公會,將首度採用線上線下
  • 線上線下融合教育 ClassIn引領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10月13日電 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教育、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大勢所趨。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和衝擊,使傳統的課堂教育受到了根本挑戰,線上教育實現更為明顯的快速發展,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相結合逐步成為一種教育新常態。
  • 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如何從線下走向線上
    12月22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之分論壇五——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論壇」在上海閔行區千年古鎮---七寶鎮舉行。作為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的分論壇,本次論以「後疫情時代『雲文化場館』建設」為主題,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如何通過5G、人工智慧等技術來加快線上化場館的建設,以推動文化場館高質量發展為目的,探討雲文化館發展空間及服務群眾的創新方式。此次分論壇主辦方為上海格物文化發展研究院,承辦方有七寶鎮政府、寶龍藝術中心。
  • 數學思維千億賽道,豌豆思維+清華大學出版社開闢新藍海
    政策層面上,2015年到2018年,《中國製造2025》《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國STEM教育2029創新行動計劃》等政策文件相繼出臺,通過普惠式的STEM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提升科技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不僅成為教育界內外的共識,也給培訓市場以新的方向——發展數學思維教育,正符合STEM以數學為根基的特徵。
  • 瑞思英語聚力線上線下教育渠道融合,為後疫情時代教育完成破局
    隨著國內疫情的有效控制,國內教育機構紛紛開課。然而,在習慣線上教學之後,有兩成學員卻不願意回到線下學習了。這種情況下完成破局?而且,瑞思英語也計劃打造全場景學習,為學生提供各學科完整的線上教學,一門課程線上、線下都有對應教學,「學生甚至可以在線下和線上課程之間切換」。機構需具備線上、線下雙重能力在瑞思英語看來,未來,線下面對面的學習依然是教學主流,線上教學無法取代,只能互補。「大部分孩子尤其是低幼年齡段的孩子們,最終大概率會回到線下上課。」
  • 後疫情時代,教育企業如何抓住產業融合趨勢?
    12月4日的「教育融合新趨勢」專場上,由藍象資本創始合伙人寧柏宇主持,淘寶教育商家服務負責人鄭禮順、代碼星球CEO仇學穎、英語趣配音CEO譚美紅、寓樂世界CEO劉斌立圍繞《後疫情時代的教育產業融合趨勢》主題展開討論。2020年,整個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教育行業也經歷了洗牌。
  • 疫情之下,線下教育機構如何快速轉型線上?
    2月6日,獲得場景視頻CEO\聯合創始人董世永,在饅頭商學院進行了一場主題為「疫情之下,線下機構如何快速轉線上」的公益直播講座,吸引了大量的教育圈從業者前來觀看、交流。識別上方二維碼進群觀看回放2020年開端,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給教育行業的線下培訓帶來「迎頭痛擊」,全國多地教育部門宣布中小學延期開學,全國多數線下教育培訓機構也暫停線下課程。
  • 疫情下的外貿裂變③:外貿B2B企業如何做好線上營銷工作?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與外國人做好跨境生意?跨境電商貿易上升期如何做好跨境電商?跨境新藍海又有哪些?
  • 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培訓:線上線下加速調整融合
    教育培訓行業,正在被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深刻改變。6月8日,在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競爭力夏季峰會」上,多位教育培訓企業提到,疫情促使在線教育井噴,大部分線下教培機構均向線上轉移,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加速。這對於在線教育行業是一次發展機遇,對於教培機構更是一次洗牌。與此同時,從激烈的競爭中突圍,是每一個教培機構都面臨的問題。
  • 線上教育機構混戰燒錢,線下機構爆雷跑路,後疫情時代我們的出路何在?
    2 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的 問題與挑戰 疫情期間,線上教育的勢好吸引線下機構紛紛轉投線上,大量流量湧入線上教育的同時,線上教育的競爭態勢也被人為地加速了。
  • 掌門教育:平衡與創造,是後疫情時代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觀
    今年年初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廣大教育企業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貢獻。目前,疫情已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教育企業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怎麼做?在線教育的拐點在哪裡?校長論壇...
    」,分享一線的實踐與聲音,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的發展方向。那麼,如何促進有效學習的發生? 第一,有效參與是前提。線上教育網絡課堂,學生若不參與,教師在鏡頭前無論講得多優秀、多精彩,效果都是不理想的。無論是線上教育還是線下教育,教育永遠是「教」與「學」的統一體。學生最大限度參與,師生有效協進,才是學生學習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礎。
  • 疫情期間培訓學校如何線下轉到線上,轉化線上教育需要注意什麼?
    疫情期間,很多線下輔導機構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轉型勢在必行!但是對很多輔導機構來說,線下轉移線上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面臨的難點●線下教育老師沒有線上教學經驗●沒有時間展開線上教研●課程沒法做到標準化......一連串問題導致很多純線下輔導機構,對線上教育望而生卻。
  • 後疫情時代定位未來教育治理變革方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從『十四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對教育發展作出重要部署,強調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明確提出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近日,在第五屆教育智庫與教育治理50人圓桌論壇開幕式上,長江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方平表示,我們要牢牢把握新時代發展形勢、發展方向、發展道路,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更多貢獻。
  • 疫情環境下,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如何轉型線上,活下去?
    近期,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更是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學習造成嚴重影響。各地紛紛推遲開學,更是對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造成嚴重影響,如疫情遲遲未解除,極有可能會產生2020年第一波教育機構的「退費潮」,中小機構將面臨生存困境!目前擺在面前的只有一條路:轉型線上,活下去。但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有人會問:線下的課程該如何轉到線上?
  • 在線·在校·在場——後疫情時代的學生教育與引導
    「在校」指的是我們熟悉的一種方式——孩子們在學校裡,「在線」指的是特殊情況帶來的居家學習這樣一種線上學習。無論是在校還是在線,在場的應該是什麼?怎樣才能讓教育在場?就有了這樣一個副標題:後疫情時代的學生教育與引導。
  • EDIFIER漫步者布局教育耳機新藍海 實力「聲」援線上教育
    2020開年,新冠疫情突然來臨,全國學校和培訓機構面對此次席捲整個社會的疫情,迅速做出反應,由線下面授轉化為在線教育模式,這一次前所未有的「在線教育實驗」,大大推動了我國在線教育的成熟化進程,更多家長與學生被動接受了「網課」這一新型事物,其意義不僅在於硬體上的革新和優化,更在於思維方式和態度的轉變
  • 後疫情時代的教育培訓:出清與分化過後,獲客成本高企成新挑戰
    「秋季開學後,許多孩子的培訓教育開始轉為線下。有家長表示,他們還是喜歡線下課,認為線下更能學到東西。」一位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說,後疫情時代,教育培訓還將面臨很大的變動。年初,疫情突然來襲,大多數行業停產停業,在困境中堅守。
  • 後疫情時代教育怎麼做,朱永新從這四個方面分析……
    後疫情時代,網課的形式還會持續,教育因為網絡的介入出現許多根本性的變化,這都在促使我們對教育的反思。從新聞上可以看見,有的老師全情投入講了整整一節課,但是卻沒有打開麥克風,自己演出了一場默片,也有的老師不懂基本的軟體操作。在網絡卡殼以後退出直播間以後再次進入就不知道如何繼續上課。 在後疫情時代,教師如何提高自己的網絡素養,用更多的網絡技能武裝自己是我們迫切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