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功浩力不思議」,道教為什麼極為重視誦經功德?

2020-12-16 道音網

《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中有一段「小贊」韻,其韻詞寫道:「誦經功德,不可思議,諸天諸地轉靈機。」意思是說,通過恭誦祖師經典,可以達到不可思議的奇妙功效。如果誦經之人願力虔誠,就可以得到天地神明的護持,從此消災解厄、保命延年。道教中諸多具有祈福禳災的科儀法事,皆是以誦經作為行法的客觀載體。因此,不論是以齋醮禮誦為事,還是以符咒丹鼎為功,凡是修道之人都應該把誦經禮懺作為自我修行的入門之舉。秉持丹誠一念,以清靜心而持誦經典、演教法壇,這是一名道人的基本修持,也是其宗教生活的日常。

其實,不只是道教,世上的其他宗教也都有各自尊奉的典籍,也都會把誦讀經典作為信仰儀式和宗教修持的必要手段。然而,尚有一些不明內理的人仍會去追問,通過念經,真的可以起到一些不可思議的神奇功效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則先要明白誦經的實際含義是什麼。

顧名思義,誦經,就是誦念經文,這是道人及信士們表達自己宗教信仰的一種基本形式。《道門通教必用集》中稱:「童子長成,教習音韻。單聲誦念,贊助行持。」意思是說,待到入門道童真正成為一名道人後,就要學習道教音韻,通過誦念祖師經典來學習道學,並增進自身的修行。那麼,這就推衍出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即誦經與修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在道教義理中,修行之事必然涉及到自修與度人兩個方面。通過誦經來增進道教修行,自然也體現於這兩個層面:

其一,誦經之功用,並非只是簡單地把經文讀出來,而是通過「誦持萬遍」,而達到「妙理自明」的意義。

《玄門早晚功課經》序言中曰:「經之為經,是前聖之心宗;咒之為咒,乃古仙之妙法。誦之誠者則經明;行之篤者則法驗。經明則道契於內,法驗則術彰於外。經明法驗而兩全,內功外行而俱有。」道教經文與我們日常所誦讀的書籍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經文在具備了基本的文字傳承意義的同時,更凝結了前代聖人畢生修煉的心血和上古仙真修行的妙法。因此,所要強調「誦持萬遍」的意義,即是通過誦讀而參悟文字背後的道學真意,並把其運用到平時的生活中進行核驗與行持,從而才可以真正收穫屬於自己的道教修持。

此外,誦持「前聖心宗」與「古仙妙法」,之所以可以達到經明法驗的作用,最需要的一點便是誦讀者的精誠信仰和如一行持。若是能夠以「信」為前提,以「行」為實踐,此時便會發現,祖師留下的字字珠璣,乃是在為我們每一位虔心誦讀者的生活和修行指引方向。

其二,道人讀經,還兼具有為世間眾生祈福禳災的意義。當為琅琅誦讀聲附加了音韻和儀軌後,便構成了道教獨有的密法傳承。高功法師行法時,便是用此等密法在為眾生進行宗教性的加持。

道教誦經,在形式上和平時所見的搖頭朗誦或默默心誦多有不同,乃是在節奏和韻腔的輔助下,呈現出了道教獨有的音樂性和形式美。經韻「三寶詞」中有句話曰「演法度人,普度人無量」,道長們在壇場上的誦經儀軌首先在於「演法」,把祖師傳承的密法用道教獨有的方式展現給眾生,而目的則在於「度人」二字。所謂「度」,一則使人在聞經聽法之後,可以達到心性上的開悟,從而自出迷途、永脫苦海;二則是通過對密法的演煉,達到為信眾驅邪縛魅、保命延生的宗教功效。

道教典籍眾多,乃以三洞四輔為分類方法。《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中寫道,凡是誦念「三洞寶經」者,皆可以「形陟絳霄」;而諸多聞經聽法者,則可以「神生碧落」。因此,道教經文實則是為「人天仰賴,生死依憑,為群品之津梁,實眾真之戶牖」。正是因為誦經修持具有如此玄妙的功效,所以才會成為道人們悟道修行的第一法門。

由此可見,不論是誦經道人還是聽經善信,皆是已具大因緣之人。然亦有信人據此提問說,道教經文中有很多與神鬼精靈相聯通的內容,這適合普通人自己在家讀誦嗎?

對經文保持恭敬心,這是可敬之處,但此等想法仍是多慮。《無上秘要》引「洞玄空洞靈章經」稱:「善信男女,香燈供養,見世光明,身入無為,受福自然。」以此可見,即便是普通的善信,只要能夠清靜身行、素食齋心,或與祖師殿下,或於家中靜室,誠心誦讀祖師經典,可以明本心、見真性,久久必得聖真感應。以誦經禮懺而普度人天,這正是在為每一位修行者結下十方善緣。不必去思忖讀什麼經更好、什麼時間讀經更有效等等具有功利性質的問題,更應該是讓自己沉靜下來,而去做好志一心誦持的功夫。要明白一點:誦經是我們自己的行持,功德是大道承載的因果。唯先做好當下事,世間自然有緣果。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云:「道眾凡棲琳宇,當以焚修祀事為先。宮觀之住持每日集眾升殿焚香誦經,朝真禮聖,當體祀天奉教之心,以罄修真學道之志。」道人誦經,在於奉天宣教,明修真之志,度凡世之眾生。

對於普通人來說,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無窮的魔考而迷失方向時,只要將躁亂的心沉靜在經典之中,或是誦讀、或是禮懺、或是行持,都可以使我們洞照到自身的不足。經以載道,若能明了經中奧義,便也有了悟道之方。

須知,祖師慈悲留下的萬卷經文,是在為我們點亮心中的光。若心中有光,便不懼前路漫漫。此,正是信仰之力量。

註:本文作者,高璟。本文為道教之音原創首發,其他媒體轉載須註明作者及出處。

相關焦點

  • 道教誦經威儀要訣略說
    道教傳承歷來重視師徒傳承,蓋因性命生死、大事因緣都屬於微妙秘密,不要說一般慕道信士,即使尋常道士亦難可見聞。王常月轉而表述:「最上乘解脫妙法,若無師真垂慈開示,引誘靈機,安能頓悟大乘正宗,漸入虛無妙道,而不致墮落 邪見,錯入旁門也耶。」
  • 誦經的功德到底從何而來?不做好這件事,誦經萬部也無濟於事!
    《道教義樞》卷一雲∶「一者道寶,二者太上經寶,三者大法師寶」。又雲∶「太上道君以形申教是謂師寶,以氣感應是謂道寶,妙文示法是謂經寶」。
  • 誦經功德在於數量嗎?
    誦經功德與多寡 開皇初年,揚州有一比丘,他以誦《涅槃經》而自矜;岐州東山下林寺有一沙彌誦《觀音經》。
  • 釋迦牟尼佛殊勝功德日,修行善法、誦經、供僧、功德增長一億倍
    今天6月21日(日)農曆五月初一日【薩嘎月圓滿日釋迦牟尼佛殊勝功德日暨十齋日】2020年5月23日(藏曆四月初一)至6月21日(藏曆四月三十)為【薩嘎達瓦佛陀殊勝月】,本月包含了3個殊勝日(佛陀的出生、成佛證悟、圓寂涅槃)。
  • 在道教什麼是功德?
    今天有一位善信問我,道長在道教什麼才算是功德呢?祖師先賢是這樣說的,功為善行,德為善心。心行合一,名為功德。努力行善,通過行善累積自己的德行,就叫做功德。說白了就是一個長期正己修德的過程中所得的從身到心的自我升華體驗。但是,功德不等同於利益。
  • 誦讀《地藏經》的功德及步驟!
    一、《地藏經》的功能分為二種:      (1)《地藏經》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及如何讓人自己改變命運以起死回生的方法,並能夠超撥過去世的冤親債主,令其究竟解脫的因果經。人的生滅自無始劫以來皆輪迴不已,福報的聚集和修行功德力的累積是他人無法替代的。
  • 誦經時,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沒有利益功德?
    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誦經時,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沒有利益功德?」這個題目相信是大家都非常關切的議題,因為許多學佛者都有誦經的習慣,因此,如果能多了解有關誦經的相關知見,在修行上也會有直接的幫助。首先我們來了解「讀誦」的意思。在《優婆塞戒經》第五輯中,對於「讀誦」的解釋:「讀」是了解經中的義理;「誦」是讀不懂,而把它作為早晚課誦的內容。
  • 《淺談道教如何講經》——樓嘉詠道長
    ,歷代高道大德都十分重視講經。三清道祖為什麼要演說經法,是因為眾生對參玄悟道還有疑惑,不能真正明了大道真諦。所以天尊慈悲,廣說經法,俾使一切眾生聞經悟道,不入輪迴,逍遙永生。道教真經,不可思議,本雲篆天書,結炁成文。以不同的方式流演於人間。然經文妙義,人多不能正確理解經義。所以歷代祖師仙真注釋經文,闡發妙義。或登壇講經,指點未悟,啟迪群萌,自度度他,功德不可思議!
  • 「 誦經有福 」太上說南鬥六司延壽度人妙經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太上說南鬥六司延壽度人妙經》又稱《南鬥經》。
  • 誦經不一定用口,簡析青玄上帝持經要訣!
    但孫悟空千變萬化還是孫悟空,萬事不離源。道教以道經師為三寶:道無經不顯,經無師不明。道教中諸多典籍的誦持,都需要師父過經以後誦讀。例如道經中群經之首《度人經》「大浮黎土」中「土」字做「杜」字音,由此可見一斑。《太上洞玄靈寶救苦妙經》此經作為道教典籍中重要的誦讀典籍有:「救一切罪,度一切厄……皈命太上尊,能消一切罪」。這樣不可思議的功德,同樣注意誦讀這些典籍需要訣竅,在這裡向大家簡要介紹下。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救苦天尊。
  • 誦《地藏經》的功德如何回向才更好?
    問:  弟子每天回向時都將所誦經的功德及一切功德先小回向父母親,然後大回向盡虛空遍法界,但今天有人說地藏經不能亂回向別人,有的冤親債主不原諒只能更壞,就回向自己的冤親債主就好,自己的業自己了,弟子不知道該如何回向才更好,又希望弟子所修功德都能利益家人及眾生,請師父慈悲開示。
  • 三官經 北鬥經 《道教經典常識180問》
    向來誦經功德:上奉高真,下保平安,賜福消災,同賴善功,證無上道,一切信禮。志心稱念。長生保命天尊,不可思議功德!​本人微信號Angel425929道教常識一百八十問一、道教教義 1、什麼是道教? 2、道教是何時產生的? 3、道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 道教經典書籍:《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
    在道教史上,東晉南北朝是重要的轉折時期。道教由於門閥士族階級的改造,經歷了一番重大的變革,從早期傳播於民間的道團,直接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在上流社會普遍流行,同時湧現新的道經,以《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這三組道經最為重要,即三洞真經。
  • 夢參老和尚:念佛誦經後,這樣回向,功德才大,因果絲毫不差
    佛氏門中好修福,一分布施萬分收,當然對於學佛人來講,布施是為了上求覺悟之道,下度一切眾生,不是為了修福德這個目的,更重要的是要修功德。功德與福德還是有所區別的。很多學佛的同修,誤以為福德就是功德,其實福德跟功德只是在相上非常相似,功德是從清淨心中生起的。
  • 中國道教經典《度人經》(視頻)
    度人經全稱《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是一部道教神學作品, 其哲學思想較為深遠。被後世明代《正統道藏》列為開篇經書。號稱群經之首、萬法之宗、一切一法界之源頭。是道教正一三山符籙靈寶派的核心經典。凡六十一卷。其卷一為《度人經》本文,今靈寶諸經之一。
  • 太上玄門晚壇功課經丨信解受持,功德殊勝,轉發分享,獲福無量
    經之為經,是前聖之心宗,咒之為咒乃古仙之妙法。誦之誠者則經明,行之篤者則法驗,經明則道契於內,法驗則術彰於外,經明法驗兩全,內功外行而俱有。修之於身,其德乃真。《太上玄門早晚壇功課經》,是藉上聖之經典而修持自身,有些前輩把持誦功課理解成為結緣之行,也無可厚非。比如閔智亭道長在《道教儀範》中認為誦早晚課是為了結「仙緣」和「鬼緣」。
  • ***孝心手拉手,孝心誦經愛心祈福-----百日誦經!***
    *** 讓我們為父母、病苦有情、一切眾生共誦《地藏菩薩本願經》 鄔金吉祥海共修平臺,接到一位松吉法師的來電:她的母親(劉明坤,76歲)被診斷為中晚期癌症,老人家常年吃素念佛守持五戒、發願要往生極樂世界。松吉法師有修地藏法門,她發願要為母親和父親,誦1100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和拜整部經,仰靠大願地藏菩薩的威神力祛除父母親的壽障和病障。
  • 感悟|為什麼要堅持念完《北鬥經》5048遍?
    根據經書不同、遍數不同,北鬥經5048遍為一藏,也是現代說的圓滿之意。當然,誦經不是止於5048遍,可以根據個人情況一直修持《北鬥經》,越多越好。註:圖為作者誦經時候做的記錄怎麼堅持呢?我給大家看一下我念經的記錄。比較緊湊、潦草,因為是念一遍寫一下數字,沒有美觀性可言,請大家見諒。
  • 念地藏王菩薩聖號和念地藏經的功德,是一樣的嗎?
    在《地藏經》上說,至心稱念地藏王菩薩,或者誦經、禮拜供養地藏王菩薩,會得二十八種利益。所以虔誠地念地藏王菩薩,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薩乃至禮拜地藏王菩薩,和虔誠恭敬地誦《地藏經》,功德當然是一樣的。但是假如你念一聲地藏王菩薩,和念一部《地藏經》,那從數量上肯定是不一樣的。你念一聲地藏王菩薩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經》得多少句?所以功德肯定是不一樣的。質量好、數量多,肯定功德更大。而假如誦《地藏經》,就能夠更好地了解地藏王菩薩的功德,也能更好的了解怎麼做更符合地藏王菩薩的本願功德,怎麼做更符合於佛法。
  • 誦讀道教經典《文昌帝君陰騭文》的諸多利益
    本文摘自龍虎山道教,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自媒體,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祖師有言:「經文乃是天尊金口宣演,上古天真皇人書而下傳於世。」故經文亦非尋常之文。民間有以經書做鎮物用來驅邪壓煞者,由此可見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