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經功德在於數量嗎?

2021-03-01 9師兄

誦經功德與多寡 開皇初年,揚州有一比丘,他以誦《涅槃經》而自矜;岐州東山下林寺有一沙彌誦《觀音經》。

二人忽然昏絕斷氣,唯心胸尚暖。

二人到了閻王所,閻王請沙彌坐金高座,比丘坐銀高座,招待以後送回。

誦《涅槃經》的比丘感閻王招待不平,為何自己反不如一個小沙彌令人敬重?還陽後就南來訪詢沙彌誦經之情形。

沙彌說:「我誦經時,另有處所及衣服,燒香咒願後才開始誦,對經本生恭敬心不敢有怠,別無他術。」

比丘聽聞,嘆道:「我罪深矣,誦涅槃威儀不整,身口不淨,救忘而已。」古人說:「多惡不如少善。」禮謝而去。

原文:重在恭敬,不在貪多(隋·揚州僧,岐州沙彌)

那麼在家學佛人該讀些什麼經書呢?看看法師開示。

在家佛教徒應讀誦受持的幾種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多。對於一些想了解佛教的人來說,面對如此浩瀚的經典,難免望洋興嘆,望而卻步;那些開始信佛、學佛的人,究竟合適讀哪些經典呢?

根據起信、發心、皈依、守戒、自利利他,般若為先導,禪定為根本的修學次第,在汪洋無際的教海中我們選了幾種經典,以適應在家教徒讀誦受持的需要。這幾種經典除了《隨念三寶經》、《吉祥經》是當代人翻譯的以外,其餘都是古德翻譯和著述的。

《隨念三寶經》是著名譯經大師法尊法師1962年4月22日從藏文大藏經中譯出。譯者在《序言》中說:「凡是佛陀的弟子,當隨時憶念三寶功德,培養自己對三寶的虔誠信敬心。」由憶念三寶功德「生善法欲、起精進行故,行者也能如實學習佛陀斷除一切過失、證得一切功德,是謂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憶念三寶功德是佛弟子純潔信仰、修學佛法的基本法門。」序言中還說到此經在藏傳佛教中是僧眾每天進食前必誦的經典。可見此經重要性的一斑。我們把這部經列在十經之首,其用意即在提醒佛弟子隨時憶念三寶的功德,策勵自己不斷地增強信心,為上求下化而精進修學。

《八大人覺經》是我國翻譯最早的經典之一,全經雖然只有三百多字,但內容極為重要。經文所列的菩薩八種覺悟,概括了一個佛教徒從初發心直至成佛整個修學過程的要義。這部經不但內容精闢、重要,而且譯文典雅通暢,更便於讀誦受持。

《吉祥經》是著名佛教學者、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李榮熙居士從南傳大藏經中譯出。譯者在附言中寫道:巴利文《吉祥經》「系南傳佛教各國及我國雲南傣族地區佛教僧俗信徒日常念誦經文之一。」經文列舉的十一種吉祥,概括了做人的方方面面,我們依之而行,便無往不勝,無處不安,無時不順。

《善生經》是一部宣示學佛以提升人倫道德、實踐人乘善法為根本的經典。佛法約可分五乘:一、人乘法,二、天乘法,三、聲聞乘法,四、緣覺乘法,五、菩薩乘法。人乘法以五戒十善為根本,能修中品十善即得人身,依此善行以保持人格,並使來世不失人身。佛陀應化在人間,所以佛陀說法教化的對象是以人類為根本,佛初成道時即先為提謂長者等說五戒十善等人乘善法。人乘善法上可通於天乘,進而可為聲聞、緣覺、菩薩等出世善法的基礎。我們學佛的人首先必須把盡職盡責地做人作為修行的起點。假使一個在家修行的佛教徒不能對家庭、社會盡到自己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在家信徒。

《優婆塞戒經》,共有7卷28品,是本書所集十經中文字最多的一部。從本經的名稱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部以弘揚優婆塞戒為中心的經典。梵語優婆塞,譯為清信男,相對還有優婆夷,譯為清信女,即我們現在所說的在家學佛修行的男居士和女居士。佛教的經典從其性質來分,有經、律、論三藏,本經屬於律藏。前面提到的佛教五乘教法,又可約為三大類:一、五乘共法,二、三乘共法,三、大乘不共法。在五乘共法中,人天乘善法為出世三乘共法的。本經弘揚以優婆塞戒為基礎的人天善法,所以它在三類法中屬五乘共法;但它又鼓勵在家學佛者要發菩提心,修學六度,廣度眾生,故本經又屬於大乘不共法。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普賢菩薩行願品》、《金剛經》、《心經》,是在家教徒應當經常誦讀的四種經典。前二種經以廣修福德資糧、成就慈悲觀為中心,後二種經以斷惑證真、成就般若觀為中心。我們能夠經常誦習這些經典,日久功深,自然悲心增長,善根純熟,智慧開朗,煩惱淡化,廣修善行,得大輕安。這四種經典均屬大乘不共法。

《六祖壇經》是禪宗六祖慧能大師開示、門人法海結集整理的一部禪門聖經。六祖大師把艱深的法義及其自身的深入體悟,用極淺白的語言,宣示大眾,令各開悟。此經特別強調:若俗修行,在家亦得。六祖修行悟道、說法度生、立教開宗的功德,極為生動地說明了一個道理:佛法的原則、佛法的精神,只有同學佛者的生命完整地結合起來,佛法才真正有生命力,佛法的慧命才有延續的希望。

《在家教徒必讀經典》,雖選自不同時期、不同語系、不同層次的佛家典籍,但它有完整的系統要求和思想架構。它將在家教徒從初發心,憶念三寶,以戒為師,覺悟人生,奉獻人生,到廣修福慧二種資糧,不迷生死,不住涅槃,任運教化眾生,大作夢中佛事,比較系統地提示了佛教的修學次第。我們每位在家教友,能按此十經信受奉行,則學佛之能事畢矣。(文/淨慧長老)


相關焦點

  • 「經功浩力不思議」,道教為什麼極為重視誦經功德?
    《玄門日誦早壇功課經》中有一段「小贊」韻,其韻詞寫道:「誦經功德,不可思議,諸天諸地轉靈機。」意思是說,通過恭誦祖師經典,可以達到不可思議的奇妙功效。如果誦經之人願力虔誠,就可以得到天地神明的護持,從此消災解厄、保命延年。道教中諸多具有祈福禳災的科儀法事,皆是以誦經作為行法的客觀載體。
  • 誦經的功德到底從何而來?不做好這件事,誦經萬部也無濟於事!
    經文能消弭世間的災厄,誦經聲能治療人心的隱疾。經文的力量如水,上善亦若水,不僅洗濯得人心靈臺瑩徹,還讓心裡的善芽茁壯成長,由此激發潛藏的「道性」。藉由有形的文字脫換入無形的成就,這就是經文傳世的原因。道教有很多經典,都記載著誦這個經有什麼功德,誦那個經有什麼功德。大家聽到或看到後,著了功德相,一天到晚忙不過來,這個經誦誦,那個經念念。
  • 釋迦牟尼佛殊勝功德日,修行善法、誦經、供僧、功德增長一億倍
    今天6月21日(日)農曆五月初一日【薩嘎月圓滿日釋迦牟尼佛殊勝功德日暨十齋日】2020年5月23日(藏曆四月初一)至6月21日(藏曆四月三十)為【薩嘎達瓦佛陀殊勝月】,本月包含了3個殊勝日(佛陀的出生、成佛證悟、圓寂涅槃)。
  • 誦經回向是屬於法布施嗎?
    問:請問誦經回向是屬於法布施嗎?能增長現世之福德嗎?回向之對象可以同時包括冤親債主和法界眾生嗎?
  • 夢參老和尚:念佛誦經後,這樣回向,功德才大,因果絲毫不差
    佛氏門中好修福,一分布施萬分收,當然對於學佛人來講,布施是為了上求覺悟之道,下度一切眾生,不是為了修福德這個目的,更重要的是要修功德。功德與福德還是有所區別的。很多學佛的同修,誤以為福德就是功德,其實福德跟功德只是在相上非常相似,功德是從清淨心中生起的。
  • 誦經時,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沒有利益功德?
    今天我們所要探討的題目是「誦經時,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有沒有利益功德?」這個題目相信是大家都非常關切的議題,因為許多學佛者都有誦經的習慣,因此,如果能多了解有關誦經的相關知見,在修行上也會有直接的幫助。首先我們來了解「讀誦」的意思。在《優婆塞戒經》第五輯中,對於「讀誦」的解釋:「讀」是了解經中的義理;「誦」是讀不懂,而把它作為早晚課誦的內容。
  • ***孝心手拉手,孝心誦經愛心祈福-----百日誦經!***
  • 念地藏王菩薩聖號和念地藏經的功德,是一樣的嗎?
    在《地藏經》上說,至心稱念地藏王菩薩,或者誦經、禮拜供養地藏王菩薩,會得二十八種利益。所以虔誠地念地藏王菩薩,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薩乃至禮拜地藏王菩薩,和虔誠恭敬地誦《地藏經》,功德當然是一樣的。但是假如你念一聲地藏王菩薩,和念一部《地藏經》,那從數量上肯定是不一樣的。你念一聲地藏王菩薩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經》得多少句?所以功德肯定是不一樣的。質量好、數量多,肯定功德更大。而假如誦《地藏經》,就能夠更好地了解地藏王菩薩的功德,也能更好的了解怎麼做更符合地藏王菩薩的本願功德,怎麼做更符合於佛法。
  • 佛弟子在家如何正確誦經?
    信佛、研習佛法,讀經、誦經是作為一名佛弟子的基本功課。那麼作為一名皈依佛門的在家弟子應該如何正確誦經呢?誦經時有沒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要介紹一下。首先,誦經時心態的調整至關重要。
  • 孝心誦經愛心祈福,百日誦經(統一回向儀軌)
    :(燃燈供香可根據個人情況,或條件不允許可以觀想)【頂禮】(無條件拜佛者,直接合十念)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南無地藏菩薩摩訶薩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南無皈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僧【懺悔】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痴 從身語意之所身 一切我今皆懺悔
  • 「 誦經有福 」太上說南鬥六司延壽度人妙經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 誦經有福 」太乙救苦天尊說拔罪酆都血湖妙經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誦經有福 」高上玉皇宥罪錫福寶懺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誦經有福 」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範誥咒妙經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 誦經六步儀軌
    宗舜法師誦完《涅槃經》後,我寫了點東西,談了一下誦經的心得。原本以為這樣枯燥的文字,沒有人看的。沒有想到,閱讀量比其他的文章還多,而且有很多朋友覺得很對他們的路子。因此,想給這些初學的朋友,列出一個誦經的最簡單實用的儀軌(儀式)來,方便大家。
  • 「 誦經有福 」太上玄司滅罪紫府消災法懺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 誦經有福 」太上老君說消災經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誦經有福 」太上老君說解釋咒詛經及其使用手冊、功德
  • 參加法會,功德怎樣才更殊勝?
    走進壇場,迎請、供養、誦經、懺悔、拜願……繁多的法會內容讓人眼花繚亂,許多人感嘆參加法會不解其意,只是「圖個熱鬧」,不免辜負了祖師苦心,領略法會內涵的殊勝,就能安住當下,專注、清明、綿密,領受無上甚深微妙法義。誦經是最基本的修行方法之一,佛經是佛陀親口宣說的聖言量,是人生最寶貴的鏡鑑與指南。
  • 彌陀名號功德很大,但名號功德不是通過念拿來,而是通過聞佛名號才拿得來
    彌陀最偉大的成就,一個是功德名號,一個是功德國土。為什麼名號功德大?為什麼國土功德大?為什麼?阿彌陀佛他的智慧在哪?在功德名號裡,就要讓他的名號與眾生利益建立關係。如果眾生聞我名號,能得這十三種利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那他成佛了,這種關係成不成立?名號與眾生利益是不是成立了?所以名號功德大不大?念不念?一定要念啊!
  • 常年誦讀《心經》,會有這些好處,你知道是哪些嗎?
    首先,讀誦《心經》時心態調整到關重要,我們誦經是為了增長佛學知識,更要在《心經》的字句中觀照自己,修正自己,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改掉自己的惡習,這是誦經的正確方法,也是得大利益的竅門,如果是只為了誦經而誦經,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只追求數量,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也是得不到利益的。2.
  • 佛弟子必知,誦經的基本儀軌與順序!
    南無阿彌陀佛一、供養諸佛菩薩。在誦經之前,我們需要先持誦《開經偈》三遍,但需加上「南無某某會上佛菩薩」。如我們持誦《心經》《金剛經》之時,就需將「某某」換成「般若」。持念「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如持誦《楞嚴經》的時候,就念「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以此類推。《開經偈》是一代女皇「武則天」所寫,因此偈從書寫到如今,獲得佛教祖師大德的一致認可,流傳到如今並也沒有其他偈語能夠超越此偈。
  • 誦經時總打哈欠流眼淚是怎麼回事?
    誦經時總打哈欠、流眼淚是怎麼回事? 讀經的時候,出現打哈欠,流眼淚,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幾乎每一個學佛的人都遇到過這種現象,這是我們修法時會遇到的一種障礙,逾越這個障礙是有一些方法的。
  • 誦讀《地藏經》的功德及步驟!
    (3)24小時皆可持誦,但每部持誦過程以90分鐘為最適當,速度宜不急不徐,切莫過快,否則誦經之功德力將會減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執心修法,非正法;誦經重點貴於以虔誠恭敬之心相應之。(注二)      (4)關於誦經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口念:「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持誦經文之中,若間隔一小時以上需要重新恭請。
  • 誦經念佛的人,為什麼會改變命運?答案在這裡
    誦經念佛的人,命運為什麼會改變?學佛不僅能夠得到智慧,學佛之後生命完全不同,哪怕只是念一句佛號功德就大得不得了,念佛獲益多多。學佛以後會知道,人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們種下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為什麼誦經、拜懺、禮佛等等會改變我們的命運呢?是不是佛菩薩幫助我們處理了不好的因果了,然後幫助我們改變命運了呢?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