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祖師聖誕日紀念】東土第一代禪宗祖師

2021-02-19 東華禪寺綜合資訊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今天(11月12日)是禪宗初祖達摩祖師誕辰紀念日。

菩提達摩,通稱達摩,意譯為覺法。是禪宗二十八祖、中國禪宗初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達摩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

達摩祖師生於南天竺(印度),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剎帝利種姓。原本叫菩提多羅,成年之後依照習俗更名為達摩多羅,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尊者的大弟子,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

有一天,達摩向他的師父求教說:「我得到佛法以後,應到何地傳化?」般若多羅說:「你應該去震旦(今中國)」。又說:「你到震旦以後,不要住在南方,那裡的君主喜好功業,不能領悟佛理。」

達摩遵照師父的囑咐,準備好行李,駕起一葉扁舟,乘風破浪,飄洋過海,用了三年時間,歷盡艱難曲折,來到了中國。

據傳,達摩來到嵩山,整日面壁靜坐,就連鳥兒飛到他的肩膀也不以為意。這樣過了九年,直到慧可前來拜師才打破了這片寧靜。

剛開始時,慧可站立在大雪之中,可是達摩並不理會他,只對他說:「除非天降紅雪,我才為你傳法。」慧可意識到這是達摩祖師在以禪語指點他,於是就飛快地用刀斬下了自己的左臂,於是殷紅的鮮血染紅了雪地。

達摩祖師了知慧可的道心至堅,就答應收他為徒弟,從此師徒之間心心相印,達摩的禪法也得以傳承下來。到惠能時禪宗大放異彩。

現在一般作為達摩學說的有《少室六門集》上下二卷,即:《心經頌》、《破相論》、《觀心論》、《二種入》、《安心法門》、《悟性論》、《血脈論》六種。

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大乘法論》等,以及朝鮮梵魚寺所刻《禪門攝要》上下二卷,日本·鈴木大拙校刊《少室逸書》所收關於達摩諸論文。 

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鬢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

教是言詞,實不是道。道本無言,言說是妄。

問曰:旃陀羅殺生作業,如何得成佛?答曰:只言見性,不言作業,縱作業不同,一切業拘他不得。從無始曠大劫來,只為不見性,墮地獄中。所以作業輪迴生死,從悟得本性,終不作業。

直見本性,名之為禪,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話會,典教憑何所及。

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遞傳心印,吾今來此土,唯傳一心,不言戒施,精進苦行,乃至入水火登劍輪,一食卯齋長坐不臥,儘是外道有為法。

                                         ——《達摩血脈論》

一切眾生,但見本性,餘習頓滅,神識不昧,須是直下便會,只在如今。

凡有所解,皆名不解,無所解者,始名真解。解與不解,俱非解也。經雲,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為空,解與不解俱是真,以心為有,解與不解俱是妄。

究竟無生性,清淨是涅槃,凡夫莫測聖,未到即應難。有學卻無學,佛智轉深玄。要會無心理,莫著息心源。

修道之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時,無心可得;若得道時,無道可得;若言將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見。迷時有佛有法,悟無佛無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夫修道者,身滅道成。

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

——《少室六門》

東華禪寺養正堂供奉禪宗六大祖師聖像,一是為了紀念並學習祖師大德們為法忘軀的大無畏精神;二是以祖師們為榜樣,時刻警醒自己,培養四無量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藉此「菩提」日,東華禪寺四眾弟子,祈願天下佛弟子,道心日上,早登菩提彼岸!

相關焦點

  • 紀念 | 農曆十月初五 恭迎禪宗初祖達摩祖師誕辰
    2020年11月19日,庚子農曆十月初五,恭迎禪宗初祖達摩祖師誕辰。祈願祖師聖眾慈悲加被,令眾生福慧具足,離苦得樂。祈願正法久住,人民安康。達摩祖師,即菩提達摩,意譯為覺法。在《續高僧傳》、《五燈會元》等典籍中記載,達摩原為南天竺(古印度)人香至王第三子,生於南天竺,是印度禪宗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羅尊者的大弟子,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中國禪宗初祖。
  • 佛菩薩、達摩像與禪宗祖師像
    2、佛菩薩、達摩像與禪宗祖師像佛菩薩造像在晚唐以後已經出現了相對寫意的畫法
  • 農曆十月初五 達摩祖師誕辰紀念日
    菩提達摩是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祖師,於中國南朝梁武帝時期來到中國,開創了中土的禪宗,經過歷代祖師大力弘揚,逐步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 達摩祖師在《觀心破相論》中以燃燈喻覺悟:「長明燈者,正覺心也。常燃如是真如正覺燈,照彼一切無明痴暗,能以此法轉相開悟,即是一燈燃萬千燈。」
  • 中國禪宗始祖「菩提達摩」有多傳奇?
    △《達摩渡江圖》明代·孫克弘·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藏重振佛法,六派合流菩提達摩是南印度國香至王的第三個兒子,也是印度禪在印度的第二十八代祖師。「菩提達摩」意譯為「覺法」,「菩提」本意為「覺悟」,「達摩」本意為「佛法」。他師從印度禪第二十七代祖師般若多羅,在大乘、小乘佛法上均有造詣。後來到中國傳教,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或「達摩祖師」。在達摩年輕的時候,印度佛教大師佛大勝多將他的弟子分為六派,各派囿於己見,爭吵不休,互不相服。
  • 【禪宗祖師】禪宗東土二祖慧可
    所以慧可雖然有許多獨到的見解,終因無所師承,而受到盤踞高位的僧中令望的非難和冷遇。他懷才不遇,只得退歸舊裡,默 默地艱難地獨自探索著佛學的精蘊。         約莫在他40歲時,菩提達摩大師來到魏境,在嵩山至洛陽一帶遊化傳道。慧可與另一僧人道育,與達摩接觸後知道這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師,便虛心地 奉達摩為師,追隨在達摩左右,周到地為他營辦衣食,竭誠加以照顧服侍。
  • 普庵祖師 || 度化屠夫的故事
    農曆七月二十一日,恭迎普庵祖師聖誕日。他是禪宗「臨濟」法系第十三代祖師,他是一位大徹大悟的大禪師,其開示與神跡,廣行於教界民間。他是漢傳佛教裡唯一自創咒語的成就者,所傳之《普庵咒》可消災解厄,令蟲、鼠、蚊、蟻遠離,兇神惡煞走避。常予持誦可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繁殖、萬事如意。
  • 壽山達摩雕像賞析
    達摩大師,中國禪宗先祖,「禪悟」中說過中國以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花、迦葉微笑為其濫觴。迦葉以後,經阿難等凡二十八人至菩提達磨,是即本宗西天二十八祖。菩提達磨於梁武帝普通年間(520~527)自南天竺抵建業(今南京),傳本宗入我國,故亦為我國禪宗初祖。達摩,全稱菩提達摩(英文:Bodhidharma),意譯為覺法。
  • 拈花一笑,即心是佛,祖師禪的遇見
    八萬四千毛竊裹,如來禪與祖師禪。一回白汗俱通暢,忌口更須三十年。【宋】釋了惠禪,到中國以後分了兩種,一種叫如來禪,一種叫祖師禪。在印度的時候,佛陀時代沒有分如來禪或者祖師禪,只是說共法和不共法。祖師禪怎麼來的呢?
  • 達摩西來單傳心法衣缽,六代祖師各有所長,中國禪宗源遠流長
    中國禪宗發展了1500多年,對中國文化和中國佛教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只有六位傳衣缽的祖師。介紹如下佛陀在靈山法會上,世尊拈花,眾皆默然,迦葉含笑。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迦葉……始有傳法!摩訶迦葉為禪宗始祖。
  • 【禪宗祖師】三祖僧璨大師
    居士領悟地說:「今日始知人的罪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在於其心,佛法也是如此。」慧可聞言,十分喜悅,深器來者,即為剃度,高興地說:「是吾寶也,宜名僧璨。」  在禪宗發展史上,三祖僧璨是一個重要的坐標。初祖達摩將禪法帶到中國,當時人們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時,人們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時才是有信有修。僧璨對禪宗的漢化改造發展,有幾個明顯的表現。其一,變面向達官顯貴為面向下層群眾。
  • 【今日功德億倍】恭迎普庵祖師聖誕日 | 祈雨禳疫、消災解厄、普安十方的傳奇高僧
    農曆七月二十一日,恭迎普庵祖師聖誕日。他是禪宗「臨濟」法系第十三代祖師,他是一位大徹大悟的大禪師,其開示與神跡,廣行於教界民間。他是漢傳佛教裡唯一自創咒語的成就者,所傳之《普庵咒》可消災解厄,令蟲、鼠、蚊、蟻遠離,兇神惡煞走避。常予持誦可令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繁殖、萬事如意。
  • 恭迎達摩祖師聖誕日!南無大智達摩祖師!
    農曆十月初五是達摩祖師聖誕日。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一花五葉,盛開秘苑,成為中國佛教最大宗門,「一燈燃百千燈,以燈續然,然燈無盡。菩提達摩(通稱達摩),是中國禪宗的初祖。他生於南印度,婆羅門族,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
  • 為什麼說達摩的這首偈語,隱藏著禪宗衣缽傳承的使命與軌跡?
    眾所周知,南北朝的時候,菩提達摩來華,是一個歷史性的事件,因為從此,中國佛教多了一個宗派,即中國禪宗。日下可憐雙象馬,兩株嫩桂久昌昌」關於這首讖語,《祖堂集》的解釋是,達摩一人通過水路到達中國的廣州,然後北上到當時的洛陽,但是他的傳法並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順利(梁武帝本身沒有開悟,因此並沒有待見他),沒辦法,只好再次渡江北上,最終到少林寺弘法,最後的「久昌昌」三字,「久」音同九,暗指他將會在這裡面壁九年的意思。
  • 禪宗二十八祖-達摩祖師的東渡之路!
    達摩祖師原名為菩提多羅,後改名為菩提達摩,印度人。達摩祖師原是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出家為僧後師從般若多羅大師,精研大乘佛法,成為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般若多羅大師囑咐達摩:「我滅度67年之後,印度將有災難,彼時印度佛法會受到大破壞,你那時要去中國傳法。到了中國後,先在北方傳法,因為南方的人還不懂佛法。」於是達摩祖師在中國傳法之後,便成為中國的禪宗初祖。典上記載的是達摩祖師觀察東土震旦有大乘氣象。氣象的意思就是說中國人有這種大乘的根器,菩薩的根器。
  • 六祖慧能的故事,山野樵夫成了禪宗一代祖師
    一般學佛者都知道,中國漢傳佛教的禪宗始祖是達摩祖師。但整個佛教創世以來的禪宗祖師是大迦葉。作為佛陀的首座弟子,由於他在靈山大會上在千百眾人還不明所以的時候,既與佛陀拈花一笑心領神會,由此一段公案開始,才有後來兩千五百多年的禪宗風起雲湧。而後在中國禪宗代代相傳,屢有高僧大德輩出。
  • 象州西山有天然達摩像
    象州西山達摩像達摩其人達摩(也稱達磨),是古印度人 ,原名菩提多羅,後改名菩提達摩,是佛教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他生於南天竺(印度),剎帝利種姓,傳說他是南天竺國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後傾心大乘佛法,出家後從般若多羅大師(禪宗第二十七代祖)。有一天,達摩向他的師父求教說:「我得到佛法以後,應到何地傳化?」
  • 佛教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
    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01初祖達摩西天第二十八祖菩提達摩東渡來到中國,成為了東土禪宗的初祖。又有傳說他遇毒而逝,葬於熊耳山(今河南宜陽縣),後來魏使宋雲自西域回國時,遇達摩於嶔嶺,見達摩手攜只履,向西而去,再開達摩棺,亦只遺只履。此即為「只履西歸」的傳說。對於達摩以後的禪宗傳承、禪宗的燈錄的說法,是自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直到傳承到慧能,共計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