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羅傑·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外一半授予德國天體物理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和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因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100多年前,在諾貝爾獎設立之初,物理學就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科,在諾貝爾本人設立五大獎項的遺囑中,最先提到的也是物理學。
諾貝爾物理學獎主要集中在四個領域,粒子物理、天體物理、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及光物理。與此前大熱的預測結果不同的是,今年天體物理再次摘得桂冠。這是過去五年中,天體物理成果第三次得獎了(除今年之外,還有2015年的中微子振蕩以及2017年引力波的發現)。
過去一百多年間,諾貝爾物理學獎見證了人類百年的探索領域,從腳下的這顆星球,到頭頂的這片星空,人類在對宇宙的探索之路上,從未停止過腳步。
於是,11月29日(周日)下午14:00,中國數字科技館主辦的「青稞沙龍」系列活動第153期,我們邀請到了技術派硬核科幻作家、中國科幻銀河獎得主謝雲寧,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物理及天文專業博士、成都理工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講師羅瑞博士,知名青年科幻作家、銀河獎最佳新人獎得主王諾諾,來一場腦洞之間的高能碰撞。
為什麼諾獎屢屢頒給天體物理?
人類為什麼要不停地探索太空?
科幻作品是如何推動人類想像力的?
宇宙學和系外行星,對人類認識宇宙有什麼意義?
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你能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青稞沙龍第153期·
穿越宇宙的一百種方式
——從諾貝爾物理學獎談起
活動時間
2020年11月29日(周日)14:00-16:00
主辦單位
如何觀看
【觀看方式一】
進入中國數字科技館直播間
*可以先收藏,直播開始時再進入~
【觀看方式二】
在B站搜「科幻世界SFW」即可觀看
或搜房間號:1371010
【觀看方式三】
通過直播地球APP觀看
【觀看方式四】
通過中國數字科技館百家號觀看